1、心 身 疾 病,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赵久波,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二,2005年8月18日凌晨,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健康透支,过劳累死屡见不鲜 2004年4月8日晚,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 年仅32岁的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 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 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 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勇 北京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连续3年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白领约有70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在高血压人群中,约20是35岁以下白领。,年轻时拿命换钱、 年老时拿钱换命 ,高血压,肥胖病,癌症,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三大杀手
2、:,心 身 疾 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s ),亦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或病理生理过程。,概 念,狭义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广义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疾病。,心身疾病定位示意图,心身疾病(广义),心身障碍 心身疾病,躯体疾病,精神病 神经症,生 物 因 素,心 理 社 会 因 素,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 心身疾
3、病是由于个体对于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认知评价发生变化,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最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转换,例如癔症、强迫行为等,心身疾病身心疾病,心身疾病的特点,1.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或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中是重要诱因。情绪通常起引发作用。 2.心理社会因素的存在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时间上的相关性,病程的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成平行关系。 3.多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和体征,该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变化。 4.通常涉及的是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或内分泌系统支配的器官。 5.在发生上和遗传、个性特征
4、有一定的联系。 6.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7.不是神经症、精神病及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内容,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心身医学的传统观念,传统中医:“形神合一论”、黄帝内经中的“五情致病”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伤心早期西方医学: “体液平衡论” 哲学领域宗教神学心身同一论心身疾病希波克拉底的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的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重要得多。,心身医学,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门心理学和医学的分支学科。心身医学以人类疾
5、病中的心身关系问题为核心,以心身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躯体疾病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致病方式与条件。,国外心身医学的发展,国内心身医学概况,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DSM-I(1952):心身疾病 DSM-(1968):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 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 DSM-(1980):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 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 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 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 DSM-: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 指对医学疾患起不良影响的心理或行为因素,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ICD-10: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伴有生理
6、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5)及其它分类中中国的精神障碍分类(CCMD系统) 无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的范围,神圣七病 溃疡病 溃疡性结肠炎 甲亢 局限性结肠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心身疾病的范围,心身疾病的范围,消化系统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神经性厌食,肥胖病,神经性多饮,神经性呕吐,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血管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性心绞痛,低血压病,心脏神经症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功能性胸痛,皮肤 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瘙痒症,湿疹,斑秃,
7、银屑病,多汗症 内分泌代谢性 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性甲状腺肿,精神性烦渴 神经系统 肌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抽搐,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泌尿及骨骼肌肉系统 遗尿,阳痿,激惹性膀胱炎;月经紊乱,经前紧张症;类风湿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征,腰背部肌肉疼痛 其它妇科,儿科,外科,口腔科,主要内容,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流行病学特点,心身疾病在女性更多见:男:女= 城市高于农村 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工业化的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的社会 更年期发病率高 65岁以上及15岁以下人群
8、患病率较低,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躯体疾病-略高于1/3;心理疾病-不足1/3;心身疾病-1/3国内徐俊冕等对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1108例的调查表明,368人为心身疾病,占322心身疾病在内分泌科占比例最高,可达754;其次是心血管专科;占603;再次是肺科、普通内科、皮肤科等。,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内容,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心身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一、心理因素与心身疾病 心理因素主要通过情绪起作用 焦虑或愤怒反应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激素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增速、胃肠活动减慢,
9、新陈代谢率增高。丧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等心理刺激最易致病。 居丧第一年死亡率12(对照组为1) 消极的情绪对疾病起不良的作用(60年代以来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的研究结论),二、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C型行为的主要特征 压抑内蕴、怒而不发、抑郁焦虑、克制姑息等 有C型行为的人,其癌症发生率比非C型行为者高3倍以上。,三、行为类型与心身疾病,吸烟与冠心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增高有关,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的死亡率高70 酗酒易引起肝硬化和各种癌症 多食行为引起的肥胖与糖尿病、胆囊炎和高血压有关。 孤僻少言、消极离群的性格与自杀、恶性肿瘤发病有关,四、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生活在简单、安定的原始社会中
10、的人们血压偏低,且不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20项研究结果总结) 二战列宁格勒高血压的患病率从战前的4上升到64 在噪音大的工业环境下,溃疡病的发病率比安静环境高5倍。,五、生物躯体因素与心身疾病,应激性心血管高反应性是导致高血压的因素有边缘性及持久性高血压的个体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其心血管反应性较强。,六、述情障碍与心身疾病,述情障碍(alexithmia):又译为情感难言症或情绪表达不能,目前被认为是心身疾病的易感因素。 特征:缺乏用言语描述情感的能力,缺乏想象力及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 述情障碍者由于难以区分情绪与躯体的障碍而以各种躯体不适来表达,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生理学
11、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 综合机制,心理动力理论,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 未解决的心理冲突 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 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心理生理学理论,侧重于说明发病机制,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 心理神经中介途径 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 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心理生理学理论,心理因素,自主神经 功能变化,内脏形态学改变,内脏功能变化,大脑皮质功能变化,自 主 神 经 系 统,应 激,大脑皮层,下丘脑,内分泌系统,肾上皮质素,性腺素,甲状腺素,抗利尿素,胰岛素,
12、神 经 内 分 泌 系 统,长期应激,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免疫力下降,发病的危险,免 疫 系 统,发病机制学习理论,条件反射式学习 例:哮喘患儿,发病机制学习理论,条件反射式学习 例:哮喘患儿 行为学习理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 例:习得性无助,前期实验 先给狗电击,狗遭受电击时会产生恐惧反应。 然后在电击同时伴随高频声音。实验假设狗会学到将声音与电击联系起来,听到声音就会出现遭受电击时的恐惧反应,建立声音与恐惧的条件反射。,狗的情绪“转移”实验,后期实验 在狗建立了条件反射后,将狗放入特殊的可以通电或产生高频声音的箱子。 分别对实验狗和对照狗给予声音或电
13、击,看实验狗是否对声音产生恐惧和逃跑反应。,通电的箱子,隔墙,没通电的箱子,实验假设 对照组的狗遭受电击时,立即产生恐惧和逃跑反应。听到声音时,没有恐惧和逃跑反应。实验组的狗 遭受电击时,立即产生恐惧和逃跑反应。听到声音时,也会产生恐惧和逃跑反应。狗会学到将声音与电击联系起来,建立声音与恐惧的条件反射。如果这样,说明情绪学习可以转移到不同情境中。,实验发现 对照组的狗遭受电击时,立即产生恐惧和逃跑反应。听到声音时,没有恐惧和逃跑反应。实验组的狗遭受电击时,不逃跑,只是躺在原地哀号。听到声音时,不逃跑,只是躺在原地哀号。为什么会是这样?,人们开始不理解实验组的狗在遭受电击时不逃跑现象,只认为这是
14、阻碍实验的不正常现象。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这些现象后深层的原因。 在实验早期,由于实验狗在遭受电击时,不论怎样挣扎反应,都无法逃脱或使电击停止,因此,狗意识到无论它做什么都没有用,也就不再做什么,学会了无助。,发病机制学习理论,条件反射式学习 例:哮喘患儿 行为学习理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 例:习得性无助 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和模仿,综合机制,心理社会刺激物传入大脑 心理社会刺激物在大脑皮层被接受,并得到加工处理和储存,使现实刺激加工转换成抽象观念 大脑皮质联合区的信息加工 联合区将传入信息通过与边缘系统的联络,转化为带有情绪色彩的内脏活动,通过与运动前区的联络,构成
15、随意行动传出。 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 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蓝斑-去甲肾上腺素 心身疾病的发生 薄弱环节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机体适应应激需求的能量储存有限,过度使用就会导致耗竭。,急性STRESSOR,急性神经递质变化,( 多为一过性 ),精神的变化,情绪的变化,植物神经系的反应,内分泌系的反应,免疫系的反应,精神情绪 的波动,多为一过性,急剧的身体变化,功能性与适应性,一过性的STRESS反应,持续或反复出现,慢性STRESSOR,持续或反复出现,神经递质的慢性变化 受体的慢性变化 神经回路网的变化 其他中枢神经系的慢性变化,精神的变化,情绪的变化,植物神经系的反应,内分泌系
16、的反应,免疫系的反应,精神情绪 的波动,多为一过性,急剧的身体变化,功能行与适应性,慢性的STRESS反应,持续或反复出现,持续或反复出现,抑郁症等,各类心身症,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紧张的社会关系及社会分离 职业多不固定 生理始基: 溃疡病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 中介机制: 应激反应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通路肾上腺皮质激素胃酸抑制粘膜上溃疡面的愈合胃、十二指肠溃疡 血管活性肠激素、胃抑制因子、胃运动素等内分泌改变 人格特征 感到依赖的要求被剥夺,怨恨不满,压抑愤怒,不能发泄敌意或主动地寻求依赖保障,工作负责,有成就和进取心,有强烈的退行欲望,有报复的情感但一直被压抑于潜意识之中,慢性心理紧张条
17、件下的溃疡病发生,精神紧张压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兴奋,胃的防御能力下降: 胃粘液的分泌被抑制 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 修复能力下降,溃疡发生,垂体前叶分泌增加,皮质醇,损害因素增强: 胃酸分泌增加 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加,主要内容,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心身疾病诊断原则,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理社会因素,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躯体疾病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心身疾病的诊断程序,病史采集-特别注意收集心理社会方面的材料 体格检查-心理行为
18、反应方式 心理行为检查 综合分析,心身疾病诊断程序,1.病史采集:注意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有关材料。如表情,谈话方式,态度,衣着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同时还要了解患者心理发展史、个性或行为特点、生活事件、人际状况、家庭、认知评价模式等,分析这些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心身疾病诊断程序,2.体格检查:注意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模式,心身疾病诊断程序,3.心理行为检查晤谈:就诊动机、心理障碍的主诉、病人的心理社会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人际等心理测验:常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个性问卷、焦虑量表、抑郁量表、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 行为观察:多适用于儿童和幼儿,心身疾病
19、的治疗原则,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消除心理学病因 消除生物学症状 心、身同治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心身疾病的治疗措施,心理治疗 环境的改变 躯体治疗(精神药物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与行为治疗,心身医学治疗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治疗的信赖关系和自觉的治疗动机,充分听取病史, 生活史及临床检查 使患者充分理解社会人际关系与医患关系的不同 并认识理解所患疾病, 激发治疗的欲望和动机,第二阶段,从STRESS状态下解脱,获得安定与症状消失的体会,缓解STRESS状态, 以至脱离 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 自律训练法. 气功. 瑜伽等 ) 帮助患者内心感情的表达( 面谈时的倾听和理解,
20、作业疗法等 ),第三阶段,帮助患者对心身相关致病的理解,重建临床症状发生前的人际观和行动方式 了解心理刺激的判别, 改变心理防卫的方式 ( 交流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 行为疗法等 ),第四阶段,学习掌握新的适应模式,修改偏差的认知方式 改变对人与社会生活的态度 掌握符合自己的适应模式,第五阶段,治疗和治疗关系告一段落,治疗效果的确认 治疗间隔的延长, 定期服药或中止 是否能实现自我情绪的控制,对症治疗,例:冠心病高危因素的综合治疗,定期与病人接触 帮助病人订立休养计划 帮助病人调整生活习惯 限制脂肪和进食量 戒烟或减少吸烟 进行改变A型性格的行为治疗 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主要内容,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