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背后体现的问题研究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15252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背后体现的问题研究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背后体现的问题研究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背后体现的问题研究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背后体现的问题研究调查报告2012年 10月 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 10万网友转发。网友纷纷跟帖“太形象了“、“同感“、“在济南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惭愧地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央视 2012年 10月 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 1小时 6

2、00人闯红灯” ,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头,观察采访一小时的时间,发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河北石家庄地处商业圈的中山路与建设大街十字路头,每天穿行这里的行人数以万计,记者在这里架设摄像机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拍摄,发现闯红灯,在行驶的车流中冒险穿行的路人不在少数。只要路面上的车流暂时中断,哪怕是面对红灯,一下行人也是勇往直前。为了快速通过路口,人不让车,车不让人,所以车辆刮蹭行人的事故就经常发生。在滚滚的车流当中,红绿灯形同虚设,贵阳市人车交汇的十字路口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当中还发现,专门给行人设计的地下通道也有很多人不

3、愿意走,宁可冒险横穿马路。有部分市民明明知道该走地下通道,但是由于赶时间选择横穿马路,有的还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在观察旁边穿梭的车辆。有些上了点年纪的市民,觉得走地下通道麻烦,看着别人横穿马路,自己也就跟着穿了过来。天津市南开区南京路和三马路的交汇路口是天津市较为繁华的路段之一,有很多非机动车驾驶员都有从众心理,比如只要有一个带头闯红灯的,后面闯的人就多,如果大部分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即便有人想闯红灯也不好意思。对此网友的看法是:1. 根本的症结是交通太乱,绿灯直行,车辆无视行人,继续右转。2. 有网友表示,是因为大家“素质太差” 。3. 有的马路宽,信号灯时间太短,一个信号灯根本走不完,所以只能

4、红灯的时候就开始过。4. 转弯的汽车根本不让行人,所以才成了“红灯大家一起过,绿灯小心点过” 。模拟行人不闯红灯过马路的过程1. 人行绿灯亮起时,行人开始走斑马线,右拐车高速驶来,你躲不躲?2. 好不容易右拐车首尾衔接从你面前走完,你刚抬腿,左拐车又呼啸而来,你敢硬上?3. 终于让车都过去了,你发现你站在路中央,闯红灯了!4. 所以:红绿灯对于行人是一样的,团结一致,适者通行而已!5. 结论:要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必先治理“中国式车拐弯”!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按理说,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都有相应的“路权” ,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交通空

5、间。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夺、吞噬他方“路权”的情况比比皆是。行人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机动车经常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一些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做出闯红灯的疯狂行为。由此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事实上,国庆 8天长假,全国发生 6.8万多起交通事故。尽管与 2011年同期相比,数量有了大幅下降,但绝对数量仍够吓人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40.51%的参与网民认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从众心理使然”是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法不责众”的问题?10.04%的网友同意加大交通违规处罚力

6、度。但是现实是,行人闯红灯仅仅靠处罚效果并不好,而且也缺乏可持续性。一些行人违章后,一旦被警察处罚,就开始耍赖,比如倒地不起或与警察打架,以致警察也认为担当不起,即出现执法难现象。为此,18.06%的网友认为“让闯红灯的行人现场充当 1到 2个小时的文明交通志愿者”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实,在北京筹办奥运会时曾经用过此办法,效果蛮好。11.01%的网友都支持通过“定期招募文明交通志愿者”的办法,帮助维持交通秩序。另一方面专家则认为,闯红灯现象不能全归责于行人素质,交通信号灯中红灯时长超过行人忍耐限度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等待时间过长易致闯红灯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其实几年前就已经凸显。 ”

7、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师倪颖表示,早在 2007年,他们就成立了课题组,并在 2008年至 2010年期间,对上海和杭州两地进行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研究” 。转灯要 180秒,行人不耐烦香港汽车工业学会会长李耀培就内地繁忙主干道,加设行人过路灯倒数定时器分析,不少等候时间超过 100秒,甚至最长见过 180秒,此乃要平衡行车的流量管制,惟车辆流量快,行人等候时间往往过长,不少人因等得不耐烦而闯红灯。此外,学者研究发现,天气和时间亦会影响人们闯红灯的意欲,李耀培说:每逢夏天到秋天之前,最热的时间,早上 10时至下午 4时之间,最多交通意外发生。 事实上,根据内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

8、工程学院曾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杭州巿行人对可忍受等待时间约为 70至 90秒,而其它国家的研究,包括英国人可忍受等待时间为 45至 60秒,德国人的忍耐限度则是 60秒。心理学博士陈天祥表示,其实没有一个黄金数字反映人们冲过马路的意欲,因为促成人们闯红灯有多个因素,因人而异,但 60秒是足够让人考虑要不要冲过马路的了。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我们更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好好反思。对于行人来说,是该多些自觉自律。过马路时无视红绿灯,只会给自己增加风险。让行人自律,既要管理,亦要教育。我国不少城市下过大力气整顿行人过马路的行为。诸如罚款,或者让违规者当交通协管员,直到发现下一个违规者接替等

9、。这在一段时期是有效的,但没过多久又回到老路上来了。文明过马路,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小手拉大手,要大人做给孩子们看;更要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多一些较真的精神。对司机来说,驾车行驶在路上,当然处于是一种强势地位。毫无疑问地该对行人多一些避让。唯有多些规则意识,多些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的道路才会更畅通些,更安全些。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该是开车的行为守则。对行政管理部门来说,一系列严管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得出是在想些办法,努力把我们的道路安全打理得更安全、通畅。但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既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同时缺少不了道德的教化,以及一些及时的警示。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犯一次大错之后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那样,不但路上会乱成一窝粥,更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甚至会制造出许多悲剧来。行政管理者,当守土有责,责无旁贷。“中国式过马路” ,这种晾晒让人感到脸红,因为谁都不是旁观者。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有的出台了史上最严的惩罚,有的通过人性化改变红灯时间和增加摄像镜头,有的增设了专门的管制人员并对闯红灯的行人予以精神教育对此温州市已经开出了行人闯红灯的第一张罚单,并称会一直这么严厉下去。如今,再站到十字路口,大部分人都学会了等待,等到绿灯亮起再通行。因为大家普遍都了解到闯红灯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人民的素质提高了,社会就更加美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