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教育史树图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西周的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发展私人讲学的兴起:原因 强调封建私有制的发展:养士之风盛行;学术下移意义 自由讲学,自由就学,自由办学,自由竞争诸子百家私学发展:表现 养士之风盛行、百家争鸣、各家私学发展主要派别儒、墨、道、法、名、阴阳齐国的稷下学宫 简介 战国时期齐桓公建立的官办大学堂,历时 150 年性质 1.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性使得学校;2. 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的并兼有资政议政作用的高等
2、学府。特点 尊师重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学无常师;管理规范有了我国个学术守则弟子职历史意义1. 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2. 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3. 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办私学与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庶、富、教” “性相近,习相远”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六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道德教育:内容:仁、知、信、直、勇、刚。原则方法: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孔丘的教育实践
3、与教育思想历史影响:重视教育、创办私学、扩大受教对象,促进文化下移、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整理六艺、重视德育、提出自己的教师观、编教材 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四个善端教育对个人的作用:扩充善端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扩充人性而达到国泰民安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建立了道德规范体系重视孝、悌-五常-仁、义、礼、智、信中国古代教育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孟轲的教育思想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有高尚的气节、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培养途径: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2“深造自得”教学思想:要有正确的方法,深入学习和钻研
4、,尤其主张独立思考和独自见解。学习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转化,孟子强调理性思维。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性伪之分: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伪:后天习得的。 (泛指一切通过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 人的善端是后天习得的。性伪之合:性与伪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原因)人的贵贱,智愚都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但人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的影响、学习与教育是人素质高低和命运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个人也要努力去积累知识。 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三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特点:体现了“贤贤”的育才、 ,选材标准、要人才精于道而不是精于物、 以
5、“六经”为教学内容:荀子以五经为教学内容,诗、书、礼、乐、春秋,以礼为重点,礼是他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 “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过程:闻见:学习的起点,基础知识的来源。知:学习而善于运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用事物的变化。行:行就是知识的时间,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荀况的教育思想 教师:荀子最为提倡尊师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对教师的要求:有尊严和威信、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能循序渐进,诵说而不凌乱、见解精神而表述合理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自立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学的学派,以兼爱,非攻为核心。 “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以“兼
6、士”为培养目标必备条件-厚乎德行(道德要求) 、辩乎言谈(思维论辩) 、博乎道术(知识技能) 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科技与技术教育: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锻炼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辩论。 “三表法”:内容是历史的经验和知识、内容是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识、内容是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思想与言论正确与否。墨家的教育思想 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主动:强调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创造:对古代的好东西应该继承,但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力”方法的人。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三个特点:人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人性都有“趋利避害” “喜利
7、畏罪”的特点、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 。 诗书与“以法为教”法家采取的措施就是不准人思想和静止人说话,而定法家思想子一尊,其满足了统一思想的需要,也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繁荣的百家争鸣-开启了中国封建思想统治的先河。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私学与“以吏为师”: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官吏,负责对全体人民进行法制教育。3大学-四书之首,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三纲领”:“明明德” 、 “亲民” 、 “止于至善”“八条目” (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 。性与
8、教中庸: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世界观,方法论,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方法、要求人们行事表现出最大的限度的妥帖。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人可从两条途径获得完善:自诚明谓之性(发掘内在的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 、自明诚谓之教(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学制与学年:学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学年-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五级、九年。视学与考试教育教学的原则:“预、时、逊、摩” ,
9、 “长善救失去” 、 “启发诱导” 、 “藏息相辅” 、“教学相长”教育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论教师:“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三大政策“推明孔氏,罢黜百家” ;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选贤举能。采取的具体措施: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确立察举制主要影响:1.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低位;2.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3.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实现了私学的统一,教育的儒学化。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太学(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形成,也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意义:中国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制、史实详尽可考的学校基本特点:教师
10、与学生;培养目标;经明行修教学内容;统一的教材,儒家的“五经”教学形式;考试制度:设科射策鸿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意义:打破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存在、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郡国学:朝廷设立的地方官学-时期“文翁兴学”办学目的:1.培养本郡官吏,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2.通过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推行道德教化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察举制度1. 汉武帝设孝廉一科,标志着察举制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2. 武帝时期察举取士的范围扩大到了布衣之士3. 增加察举制的科目,而孝廉是最主要的科目4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三大文教政策: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统一思想2.兴太学以养士-培养人才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人性与教育作用人性:“仁气” , “贪气”善与性的转化提出“性三品说”:“圣人之性”-天生的过善之性“中民之性”-万民之性“斗 之性”-无“善质”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核心-“三纲五常” (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3.“必仁且智”4.“强勉行道”西晋的中央官学-国子学(与太学传授内容相同)-双规(太学、国子学)标志着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化更明显。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12、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四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打破了自汉代以来经学教育独霸官学的局面。总明观:设儒、道、文、史 四科,是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北魏的中央官学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隋唐的文教政策可归纳为“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崇儒兴学的思想的确立和措施措施:提高孔子和儒生的低位:;推崇儒学,统一经学;对佛、道教的提倡和利用儒、佛、道融合的趋势文教政策对教育的影响:1.教育制度上 2,教育形式和方法上 3.教育思想上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设立国子寺与国子祭酒我国历史上首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了教育行政机构和首长,标志着
13、教育发展成为独立的部门的时代。六学一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广文学教育管理制度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5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中央官学-隋唐封建教育的主干,其教育兴旺发达的标志。“五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与书学。 算学与书学-标志着我国封建专科学校的多样化地方官学学校教育和管理制严格:1.入学制度2.学礼制度3.教学制度4.考核制度5.督责与惩戒制度6.休假制度私学发展隋唐私学兴盛的原因:唐朝明文鼓励私人办学;太平年代,人们渴求文化;科举考试,刺激私学的发展;私学本身灵活多样,富有活力;经济繁荣,是民间私学发
14、展的基础。私学的特点:官学培养未来的官僚后备人才(学儒经) 私学-儿童启蒙识字的基础教育的任务;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私学的分类:初级私学:乡学、村学、私塾、家塾、家学高级私学(书院的萌芽):三礼学、 易学、 春秋学汉书学、谱学、 文选学、文学、科学技术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2.形成完备的教育管理制度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4.教育等级制明显5.学校类型多样化6.学校分布面广,意味教育普及程度高7.重视医学教育8.教育、研究、行政机构三者各位一体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产生的原因:1.为巩固政权和统治者切身利益;2.豪门士族经济势力衰弱,地主经济力量得到巩
15、固和发展,为地主参与政治分享权力提供了物质基础;3.淘汰九品中正制势在必行;4.统治者探索新的选士方法,逐步向科举制迈进隋唐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科举考试必学:孝经与论语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程序:1.考生来源生徒;乡贡2.考试时间:每年十一月一日3.程序:乡试-尚书省礼部举办的省试-吏部试科目:文科-常科、制科。常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方法:帖经填空考试墨义-对经义简单的笔试考试口试-对经文的小问答题策问-对时事发表评论,想解决的办法诗赋-当场写作,诗赋各一篇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学校是科举的基础,科举是学校的指挥棒)关系:相互促进;相
16、互制约;统治者偏向科举时,就使科举成为学校的附庸;决定封建学校发展的因素有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而科举只是一个辅助因素。6科举制度的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使选士与育士精密结合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公平消极作用:只重视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课书-颜氏家训 论士大夫教育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1. 他认为人性分为三品,性的品级与教育有直接关系2. 他认为受教育是士大夫保持其原有社会地位的途径3. 他从“利”的角度出发,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治国
17、人才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树立仁义的信念德育的重要任务实践仁义-德育的最终目的德与艺的关系:道德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为道德教育服务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论家庭教育他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原因:儿童可塑性大;精神专注,记忆力好儿童教育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原则:及早施教、严慈相济、均爱原则、重视语言教育、重视品德教育。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人性分三品:上品善性 中品-可善可恶,尚未定型 下品-恶性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教育的作用:1.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2.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3.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 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千里马与伯乐韩愈的教育思想 尊师重道尊师原因:教师起主
18、导作用;师道体现君道;儒家地位下降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科举制度的演变宋朝:科举制度地位提高;考试规模扩大;考试内容改革;考试时间改为三年一次;确定殿试为常制,设置“别头试” ;实行糊名、誉录、防止徇私元代:进入中落时期明代:进入鼎盛时期,确立了八股取士,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清代:科举的弊病日益显现。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学校沦为科举附庸7宋代“兴文教”政策措施:1.重视科举,重用人才2.“三次兴学” ,广设学校3.尊孔崇儒,辅以佛道4.理学兴盛,书院
19、兴盛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第一次:范仲淹-“庆历兴学”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第二次:王安石-“熙宁兴学”改革太学;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官学;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第三次:蔡京-“崇宁兴学”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三舍法”:-一种对太学的改革措施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学员通过考核,依次升舍。“苏湖教法”-“分斋教学法”分为:经义斋;治事斋这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也开创了主修和副修的先河积分法-积累计算学生全年学习成绩来升级的方法“六
20、等黜陟法”“监生历事”-中国最早的教学实习制度社学- 设立在农村,针对民间儿童书院的产生与发展萌芽:始于唐朝。出现的原因:社会动荡,官学衰落,士人失学;源远流长的私学讲学传统;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宋朝书院制度化:六所出名的书院白鹿洞、岳 、应天府、 阳、石鼓、茅山兴盛德原因:国家统一,士心向学;朝廷崇尚儒学,鼓励名间教学;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印刷术的应用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的发展书院教育的特点私塾的发展与种类私塾与蒙学教材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熹的教育思想“朱
21、子读书法”“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内容王守仁的教育思想论儿童教育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8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颜元的教育思想“习行”的教学方法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洋务学堂的兴办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留学教育的起步 派遣留欧“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历史作用和局限兴办学堂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创办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改革科举制度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康有为的
22、教育思想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开民智” 、 “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鼓民力” 、 “开民智” 、 “新民德”的“三育论” 严复的教育思想“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制定教育宗旨留日教育清末的留学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颁布课程标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 实践教育独立思想平民教育思潮中国近代教育近代教育的起步新文化运动时期和 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9职
23、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育改革运动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1922 年“新学制”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 的变迁“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大学院与大学区制的试行教育制度改革“戊辰学制”的颁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教育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的学生的军训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中学毕业会考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干部教育“抗大”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普通教育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论教育本质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职业教育的探索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化农民” 、 “农民化”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理论中国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教育的实施10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活教育”思想“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 育才学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生活教育”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