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主讲: 夏永庚 博士教育学院 教育学系专题 1:先秦的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理解学习教育史的意义;了解三代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状况;掌握六艺课程体系形成的原因、内容及相应的功能;掌握孔子关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学重点难点:三代时期的六艺课程体系及其原因、功能;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过程: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史?1、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事实: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2、我们又可以从历史当中获得什么?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义 1:教育史为解释今天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供了完整的图像。杜威:“没有协调和连贯,事件就不是事
2、件,而仅仅只是偶发。假如过去有任何意义,则必须和现在做协调。颠倒过来也是真的:(那就是)现在必须和过去相联接。 ” 教育史是收集教育领域的记忆,没有它我们就无法获得当代教育问题的完整图像。 教育史是一种实践的过去,通过这样一个第三空间,为理解和解释今天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供了思想资源。意义 2:教育史为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智慧资源。教育史将帮助我们觉察教育改变的可能性和复杂性,并意识到将过去的学说和实践扭转到现在的情境中是困难的。教育史是个人记忆的延伸,一种教育者们能共同分享的延伸,使成为专业领域的记忆。就教育史发生的作用而言,它能规范和指导改革者的活动。古为今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总括为
3、:学史明智。三代时期的学校教育一、夏朝时期的学校及其教育1、国学:“序” 教育内容 1:军事教育孟子腾文公上记载:“序者,射也” 尚书甘誓有“御非其马之正” 主要包括射箭和驾驭马车之术。教育内容 2:养老敬老的道德教化礼记王制中说, “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 2、乡学:校史记儒林列传记载 “乡里有教,夏曰校”孟子认为校这类学校的目的是教人“明人伦” ,朱熹认为“校,以教民为义”, 由此推断校主要是教人知道基本的做人的伦理道德观。3、夏朝学校教育特点:第一,教育内容以军事教育为主,这是与夏朝是奴隶制国家的性质紧紧相连的。第二,开始具备伦理道德教育的萌芽,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
4、重要开端和标志。二、商朝时期的学校及其教育商朝殷墟文字是我国古代信史的开始。1、中央学校,包括大学、小学和瞽宗。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 2、地方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有: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朱熹解释说:“ 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 ” 3、教育内容第一项:军事教育。包括两个部分,射箭、驾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第二项: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以“孝”为核心。 礼记表记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尊神
5、、事鬼” 是商代政治的特点,也是商代教育的特点。他们把尊神和孝祖融合在一起。 奠定了守孝三年的传统。第三项:读写算的教育。殷商时代,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中,单字已经达3500 个,大都是象形文字,但形声、会意、假借等方法已经普遍运用。天文历法有很大进步,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卜辞中出现的最大的数字已经达到三万。出土文物还表明,商代已经能进行一般的算数运算,并能绘制较复杂的几何图形。 第四项:礼乐教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是军事教育,祀指与祭祀相应的礼乐之教。由于殷人特别强调“尊神事鬼”,所以与之相对应的礼乐是必不可少的。当时的瞽宗就是专门演奏和学习音乐的学校。 4、商朝时期教育特点第一,
6、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开始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开始诞生;第二,教育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初步具备当今学校意义上的教育内容体系;第三,宗教色彩浓厚。三、周朝时期学校教育第一类:国学:国学里面分大学和小学。(1)大学。大学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辟雍、东学“东序”、西学“瞽宗”、南学“ 成均”、北学“上庠” 。 五学之中,有设科分教之意:太学为承师问道,天子自学、举行盛典之所,由太师、太保、太傅主之;南学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之;北学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之;东学东序,为学干戈羽乐之所,由乐师主之;西学瞽宗,为演礼之所,由礼官主之。 礼记文王世子 “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
7、学羽乐,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賛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礼执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 ”这一段表明,大学的教学已经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人员进行教学,已经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安排之义。关于大学的考核评价问题, 礼记学记中有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 (2)小学。据礼记王制 所载,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
8、南之左,大学在郊。 ”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御外,学书计 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送诗舞勺。成童,学射御。 ”主要涉及礼仪、书计、乐舞、射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基于奴隶主贵族的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技能的基本训练。 第二类:乡学,主要是指各地方行政区自己设置的学校,名称有塾、序、痒、校等。 教学内容:周礼地官司徒 载:“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行,孝、友、睦、烟、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基本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周朝时期教育特点:第一,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且开始有了固定的时间由固定的人员进行教授的做法,更加制度化;第二,
9、开始有了评价思想的萌芽,以评促学和判断学习效果;第三,开始逐渐形成六艺课程体系。四、六艺课程体系(一) “礼”之教1、内容:朝堂之礼;祭祀之礼;待人接物之礼。礼记曲礼中说,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 2、功能:(1)政治功能,“以仪辨等,则民不越” ,就是说借各种礼仪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别,可以教育百姓安分守己,遵守君臣上下之道;“以刑教中,则民不暴” ,借礼进行法制教育,可以使百姓懂得要守中不悖,防止暴乱的
10、发生;“以度教节,则民知足” ,是制定舆服制度,使百姓懂得物质享用的法度,从而知足安贫;“以贤制爵,则民慎德” , “以庸制禄,则民兴功 ”,指官职供奉方面的礼制,借以鼓励百姓善德,为国兴功立业,以求宠荣。(2)道德教育功能。西周国学实施“三德”之教,即“ 至德、敏德、孝德 ”;在乡学实施七教,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项人伦之教。其中“孝”的观念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礼记祭统 载:“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祭祖为祭祀礼之首,其目的在于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由此便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孝道。 (3)行为习惯养成功能。西周时期的贵族,在国学中由保氏负
11、责教授“六仪”,即“祭祀之容”“ 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体现西周的政治宗法制度和各种社交礼仪,以保证能在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交场合,处置得体,不失身份。 就普通百姓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包括洒扫、应对、进退、饮食、起居、装饰、谈吐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据礼记内则记载,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惟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这是讲在小孩能吃饭时,教育他们用右手,回答的时候,男用惟,女用俞,盛佩巾的袋,男用革,女用丝。这些日常行为习惯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二) “乐”之教礼和乐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 礼记文世王子曰:“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大意是礼侧重于从
12、外部进行修身,而乐则侧重于对一个人的性情进行陶冶。 1、乐教的内容此时的乐,是各种艺术的总称,郭沫若说, “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的很广,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不用说,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 ”其形式上主要包括“乐语” 和“ 乐舞”。(1)乐语之教乐语之教包括“兴、道、讽、诵、言、语”等项。兴和道,是有关阅读和写作知识的教育。所谓“兴”,指“ 以善物喻善事 ”、 “以恶物喻恶事”,即所谓比喻。道,是指借古证今进行启发引导。讽与诵讲的是诗歌教学,读书背文谓之“讽”,歌咏吟诵、配乐赋诗皆为诵。言、语之教近乎今天的作文教学,类似于记叙和议论文两类文体。 (2)乐舞之教乐舞
13、有大舞和小舞之分,大舞包括云门 大卷 大咸 大磬 大夏 大濩大武 ,主要是颂扬黄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功绩;小舞包括帗舞 羽舞 皇舞 旄舞 干舞 人舞 。2、乐教的功能第一,为政当中的等级秩序观念。 “等级名分”是乐德的核心。具体要求是在各种礼仪及祭祀活动中,对乐队和舞队的排列、人数、使用乐器的多少以及演奏音乐的级别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从而显示王权的尊卑和等级的差别。孔子对鲁国大臣季氏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的斥责正是出于这个理由。 第二,伦理道德修养。 礼记乐记中有云:“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意思是学艺术,只是学到了技艺层面,还只是下乘,而领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的要领才是上
14、乘。西周时期,主要是通过乐教对贵族子弟灌输“中和、祇庸、孝友”等道德观念,尤其以“中和”之德的培育为重要。主要是运用艺术的感染力量,使学生从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都至于中和,达到化情移性、移风易俗的作用。(三)射御之教“射”是指射箭的技术, “御 ”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 礼记 内则载:“成童,舞象,学射御”,意思是儿童到十五岁以后,就要开始学习武舞和五射、五御之法。所谓“五射五御之法”具体要求如下: 射的五种要求:一曰“白失” :即穿透靶心,漏出箭头,强调臂力。二曰“参连” :第一箭射出后,跟着连发三箭,重在射箭的速度。三曰“剡注” :箭入箭靶,羽颈高,箭头低,重在锋利易入。四曰“襄尺” :襄通让
15、,君臣同射,臣不得与君并列,需后退一步,以示尊卑。五曰“井仪” :四箭中靶,呈井字形,指射箭很准。御的五种要求:一曰“鸣和鸾” :要求行车过程中, “鸣”与“鸾”必须铿锵齐鸣,有节奏。二曰“逐水曲” :沿着曲折的水边驾驭而不坠入水中。三曰“过君表” :遇到辕门设障,要善于乘隙而入,不要与障碍物碰撞,车马具有精准的冲刺能力。四曰“舞交衢” :在交叉道上驾车旋转行车优美自如。五曰“逐禽左” :驾车追赶野兽,使其向左边逃跑,以使君主射之。射御之教的目的包括两个:第一是对子弟进行军事训练,增强身体素质,以应对战争和从政治国之需。第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比如“襄尺”。礼记射义中有“内志正,外体直”。所
16、谓内志正,是对训练者提出的体育道德要求;外体直是指要求身体外形挺拔美观。 (四)书之教1、书写教学到殷商时代,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文字。出土的甲骨文字中,单字已经达 3500 个,而且笔画繁多,书写的工具都是刀具和竹简,没有一定的教学和训练是不行的。 2、两个推论周礼提出了“六书” ,但未明六书是什么。汉书艺文志曰:“古者八岁入学,故周官保氏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六书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按现在的理解, “六书” 所指为六种造字之术。 推论 1:对学生的书写教学是根据汉字的不同构造方式来进行的,如毛礼
17、锐、孙培青等先生持类似观点。推论 2:传授学生造字之术,真正成型的文字出现在夏朝初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然而文字的数量发展并没有停止,随后的金文汉字的数目进一步增多, “形声”是主要的造字之法。 (五)数之教1、数字、数词的书写与表示数字的写法:远古人用结绳、漏刻等方式来计数,在甲骨文中,如一、二、三、四分别用一横、两横、三横和四横表示,而后出现了用“”表示“五”,用“ ”来表示“六”等。 计数方式 :殷商时期已经出现了百、千、万的概念及表示方式。甲骨文当中最大的数字就是三万。周康王时,孟曾受命伐北方的鬼方族,获胜后铸鼎作铭文曰:“伐鬼方,俘万三千八十一人。 ” 记事的表达
18、:殷商时期用数字来记事,陈梦家先生总结出六类格式,比如“整数名词连词零数名词”格式的,具体点就是“十犬又五犬” 。纪日的表达:次序为:年(祀)月名月相名干支日。如“隹王十又二年三月既望,庚寅,王在周各大室即位”。 2、运算思维西周中期的舀鼎铭文中有:“舀以匡季告东宫,东宫乃曰:尝舀禾十秭,遗十秭为二十秭,来岁弗尝则倍四十秭。 ”这是东宫对舀和匡季经济纠纷的判决,大意是要匡季赔偿舀庄稼 10 秭,并白送 10 秭,共 20 秭,若第二年不偿还,则增加 2 倍,即 40 秭。很明显,这里面已经运用到了加法和乘法。 3、顺序的概念顺序的概念是数的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跟天文历法有紧密的联系。用干
19、支纪年纪日最早开始于夏,商代人沿用了这一方法,并且用作人名。比如“大丁”“ 外丙”“大甲”等。最先出现的是十干,到商代有了十二支,组合便出现了甲子、乙丑等六十种组合。 4、数学工具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筹,也叫算筹,是用木棍或草棍做成的。用于计算和占卜之用。在几何学方面,人们常常提到两种画图工具规和矩。 五、六艺课程体系产生的原因1、强化奴隶社会等级秩序的需要;2、培养奴隶主阶级军人的需要;3、占卜和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定的课程体系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为特定的历史文化和阶级统治服务的。春秋时期的孔子一、孔子其人其事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 551 年,
20、卒于公元前 479 年。祖上是鲁国贵族,到祖辈时已经衰落,父亲叔梁紇(he)是当时一个武士,晚年与颜氏野合而得孔子,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17 岁时,母亲颜氏去世。孔子自称吾年少而贱,故多能鄙事。但他 15 岁时志于学,称“十有五而志于学” 。19 岁时,娶宋氏为妻。20 岁时,生子鲤,字伯鱼。30 岁时,开始收徒讲学,仲由、冉求、仲弓、颜回等是首批学生。35 岁时,鲁三家大臣逼宫鲁昭公,鲁昭公逃齐国,孔子也逃齐国。36 岁时,返回鲁国。47 岁时,鲁国的季孙氏家臣阳货绑架季孙氏,自拥大权。50 岁时,鲁国三家大臣一起进攻阳货,阳货外逃。51 岁时,受邀出仕,为中都宰、司空、大司寇。54 岁时
21、,主张削弱三家大臣的实力,名为“堕三都”,遇阻。逢齐国赠送鲁定公 80 名女乐,不理朝政,孔子离鲁去卫,开始了 14 年的流亡生涯。68 岁时,鲁国季康子诏孔子,于是返回鲁国,开始其晚年的教育生活。69 岁时,儿子孔鲤去世。71 岁时,颜回去世,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最听话的学生,最有德行的学生。72 岁时,仲由(子路)去世,子路是李逵型的性格,孔子又爱又气。但却是孔子最爱的几个学生之一。公元前 479 年,孔子 73 岁,与子贡最后一次登上泰山,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与子贡一起哭成泪人,子贡说,您已经是圣人了。孔子说,不要乱说,我还不是圣人。随后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梦见自己被奠在
22、两柱之间,夏朝的人殡在东阶,周朝的人殡在西阶,殡在中间的是商朝人啊?子贡明白了,老师一直在为自己没有实现周公的道而自责,无颜去见周公。子贡再一次重复了那句话:老师,您已经是圣人了。7 天后,孔子去世。众多弟子守陵三年,子贡守陵 6 年。二、孔子为什么而教?培养目标:仁智双彰的圣人、君子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 (论语宪问 ) (一)智与仁的内涵1、智(1)智力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论语卫灵公 ) (2)智慧,具有道德意义。知人:主要是能正确地识别
23、他人,包括他的品性和才能,能胜任什么工作等。比如“樊迟问知(智) 。子曰:知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论语颜渊 )知何为:知道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比如“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 卫灵公 ) 2、仁:(1)仁之小义个体言行举止的规范:“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颜渊 )待人接物及与他人关系的处理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 子路 ) (2)仁之大义主要是一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情怀和抱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2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 宪问 ) (二)智与仁的关系:1、以智成仁令尹子文三仕三免的故事。孔子说:“忠矣,未知,焉得仁”。齐国大臣陈文子的故事。孔子说:“清矣,未知,焉得仁”。结论:智是仁的前提和基础。2、由仁摄智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论语 泰伯 ) “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论语卫灵公) 结论:仁对智具有引导与彰显作用。“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孟子 公孙丑从此点出并奠定了中国儒学传统中“仁
25、智双彰”的“ 圣人 ”形象和道德追求。圣人是最高的要求,现实世界当中很少见,或者根本没有。所以,孔子说, “得见君子可矣”。三、孔子教什么?课程之一:诗经“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 史记孔子世家云: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历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和韶武雅颂之音。 课程之二:尚书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论语审问 ) 尚书纬有云:孔子求书,
26、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 汉书 艺文志云:“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 主要是“记事”和“ 记言”两个部分,其中“记言”占了主要部分,包括有帝王普告臣民之言、臣下告君之辞、君臣之间使者往返沟通之辞、君臣面议之辞、臣下之间相告之辞等。 课程之三:礼孔子问他的儿子伯鱼曰:“学礼乎?”对曰:“ 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这是孔子要求弟子学礼的直接证据。孔子对礼做了删减,所以他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
27、论语为政 )课程之四:乐关于乐经的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当时有乐经 ,只是在秦火或者其他事件中亡佚了。另一种是认为根本没有乐经 ,认为乐和诗是相连的, 乐是曲, 诗是词,二者本就是合一的。不管怎么样, 乐是孔子的重要教育内容是毫无疑问的。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并且对“韶”和“武 ”两种音乐进行了评论, “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矣 。 ”( 论语 八佾 ) 子路弹琴的故事:有一次,不懂文化与音乐的莽撞而又有表现欲望的子路,特意扛了一把琴来教室,说要弹琴给大家听,但是他弹琴的效果并不好,像打仗似的,乱七八糟,杀气腾腾,弄
28、得其他弟子都很紧张。而孔子却说:子路琴弹得比以前好多了,再练练的话,我就会让他到我的卧室来弹给我听了,大家给他一些鼓励吧。 课程之五:易经“子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 述而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 ,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 易 ,韦编三绝。 ” 易经是一部占卜的筮书,但其内容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相当于先秦的认识史和哲学史,反映了从原始社会到先秦人类抽象思维发展的上升轨迹。富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课程之六:春秋孟子腾文公下 ,他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汉书 艺文志亦
29、言孔子作春秋 。据左传载,鲁昭公二年,晋大夫韩宣子聘鲁,观书于鲁太史,已经见有易象和鲁春秋 。韩宣子的年代在孔子之前,故可证明孔子之前鲁国就已经有春秋了。但孔子在教学之前已经根据自己的微言大义进行了删改。 (二)孔子所教实现的素质结构1、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第一层次,通过学习以实现“修身”功能。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诗,可以群” 第二层次,通过礼 、 乐与春秋的学习,遵守等级秩序,进而达到维持国家统治秩序和养成“ 忠”“孝” 的道德观念。 第三层次,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仁德”。赞许微子、箕子和比干为殷之三仁;赞许管仲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
30、如其仁。2、培养学生事君治国的才能第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谈到学诗时,说“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首,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第二,军事才能。军事才能主要是通过以“射箭和驾车” 。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齐兵犯鲁,冉求与樊迟一起联合打败强大的齐兵。季康子非常高兴,问冉求“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求曰:“学之于孔子”。 第三,治国才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强调要用德政来治国。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31、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三、孔子如何教1、学、思、行结合(1)博学:“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 雍也 )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述而 )(2)学问结合“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绉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治长 ) (3)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32、,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卫灵公 ) (4)学、行结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 2、诱导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述而)第一,引导探索未知世界,激发求知欲,力求明确表达;第二,启发以思考为前提,启发重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类推同类事物,扩大认识范围。3、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33、,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可谓好学也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五、孔子的评价1、道德人的培养目标对今天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2、删定六经并将之作为教学内容体系,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思想史上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3、有教无类、启发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重要遗产。专题 2:秦汉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了解秦朝时期学室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汉朝时期学校教育基本情况;掌握董仲舒教育
34、思想。教学重点难点:汉朝时期文教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原因;汉朝时期学校教育当中师法和家法现象的原因;董仲舒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秦朝时期教育大致情况1、秦朝的主导思想:法家韩非子: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由此在教育上确立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法令及其官员为官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官学,2、培养官吏的“学室”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当中,发现有记载如此内容:“非史子也,毋敢学学室,违令者有罪”。大致意思是,不是史官的弟子,不得在学室学习,违令者治罪。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有“学室” 这一机构,专门培养文书事务人员。
35、 学室史子的学习内容:第一,秦朝的法律规范。在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有一种语书 ,记载了秦朝以法令为主要教学内容, “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也。 ” 第二,官吏为官之道的伦理道德。为吏之道是当时供学习为官的教材,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很多道德行为规范。其中对社会伦理关系的主张是:“为人君则鬼(读作怀) ,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慈,为人子则孝;能审行此,无官不治,无志不彻,为人上则明,为人下则圣。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志彻官治,上明下圣,治之纪也。 ” 第三,书写技能。秦代时无纸笔,书写都是用刀在竹简上刻写,因此,基本的刻写能力是为官的必备的技能。而且秦时字体
36、笔画繁多,虽然进行了统一文字的努力,但当时的文字并不只有一种,因此,作为官吏,书写各种字体的技能是必须的。补充:对 “焚书坑儒”之后儒学依然存在和发展的解释:“焚书坑儒”的原因和经过焚书:李斯提议郡县制,遭到博士淳于越的非议。暴露出思想认识不统一的问题。李斯:私学而相与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当时李斯提出的具体措施是“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臧诗书百家言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从中可以看出,所烧的皆为民间私藏之书,博士官职的书不烧;儒家经典
37、书籍烧,医药卜筮种植之书不烧。尤其是博士之书不烧,给博士继续传授儒家经典留下了空间。坑儒:由于术士求长生不老药未得而散步对秦始皇不利的谣言,秦始皇因而迁怒于士人,才有了坑儒之悲。从上述来看,儒家经籍及儒生都没有在此过程中被完全灭迹。康有为说:“秦博士如叔孙通有儒生弟子百余人,诸生不习诗书,何谓复作博士弟子?”西汉立国之后,尤其是汉武帝即位以后,儒家思想与黄老之学之间主导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从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出,儒家经典及教授并没有终止,而是在以各种方式继续进行着。二、汉朝时期学校及其教育情况(一)汉朝时期文教政策的演变1、文景之治时期:道家无为而治2、汉武帝之后:儒学七国之乱;匈奴的不断骚扰董
38、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二)汉朝时期的中央官学1、太学(1)成立时间:公元前 124 年(2)教师:博士博士是一种学官,本意是指博学通达之士,所谓“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始自战国后期。秦朝已有博士七十余人,汉朝延续这一制度。选拔标准:具有道德风范;精通儒学经籍;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严守师法;选拔方式:荐举;考试汉文帝时,立申公、韩婴为诗经博士;汉景帝时立辕固生为诗经博士,立张生
39、为尚书博士,立胡毋生、董仲舒为春秋博士。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开始正式立五经博士。(3)学生正式生:京城或京郊年龄 18 岁以上、仪表端庄者;享受俸禄。特别生:地方选送的,标准是“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待遇稍差。(4)课程体系:五经诗经博士三家:鲁诗、齐诗、韩诗尚书博士两家:大夏候书、小夏侯书礼经博士两家:大戴礼、小戴礼易经博士四家:施氏易、孟氏易、梁邱易、京氏易春秋博士两家:严氏春秋、颜氏春秋(5)教学形式人数少时:个别化教学;人数多时:“大都授”集体授课;次第相传:高年级的教低年级的;自学讨论补充:由此派生出来的师法和家法问题:源头:章句之学经文原本无断句及章节的划分,
40、经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断句,并进行相应的考证与解释,由此成章句之学,也称经学。在此过程中就形成不同的学术风格和师法。师法:最开始是指由汉初所立的这些博士所创立的经说传统。家法:大师的大弟子能对师说有所发展,成一家之言,被学术界和朝廷认可,便成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师法和家法在流传过程中保持严格的传承性,只能在师法和家法的范围内解说,由此形成了古代师道尊严和崇拜学术权威的传统。(6)评价射策:形如抽签考试。侧重于对经义的解释与阐发。分甲乙两个等级。主考人先命题,按难度分两级密封。考生抽签答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相应的等级。射策多用于太学内的考试。对策:是根据皇上或学官提出的重大政治理论问
41、题,撰文以对。对策多用于朝廷的荐举。 2、宫邸学是为宫廷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分两类,一类是为外戚办的学校,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即公元 66 年兴办,称“四姓小侯学”。四姓指外戚樊、郭、阴、马四氏。另一类是为济北、河间王及邓太后的近亲子孙办的学校,于公元 119 年设立。 设立宫邸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近亲及外戚子弟进行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统观念,不至滋事分权。邓太后临政时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样也是从维护国家的统治而考虑的。正因为这样的考虑,这种学校的所教课程主要是孝经 ,兼及尚书 ,试图改变贵族子弟骄纵狂妄的性格,反诸忠孝仁义之德。 3、鸿都门学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二月,因校
42、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宦官为了培养自己的子弟而对抗士族及他们支持的太学,扩充自己的政治阵地和舆论影响力。因此他们借助汉灵帝嗜好文艺,才创办了这样一所学校,虽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产物,但对保护和促进当时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均由州、郡、三公举荐,经考试合格后才入学,来自无身份的地主及其子弟。鸿都门学以尺牍、小说、辞赋、字画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尺牍,是古代书信的名称,由于当时书信刻之于简牍,规格为“一尺一寸”,而得名。是一种实用文体,有一定的书写格式规范要求,包括章、奏、表、驳、书等。小说,是现代意义上小说的前身,诸如神话传说,街谈巷议,志怪志人作品等。(三)汉朝时期的私学1、书馆主要
43、从事识字和书法教学,儒学基础第一阶段:识字教学、数学常识教材:仓颉篇 、 凡将篇 、 急就篇 (流传至今)第二阶段:继续进行读写训练,重心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教材:论语 孝经 尔雅 (也是一本字书,从辞语学角度解释汉字)2、经馆主要是一些著名学者收徒讲学的地方。董仲舒、郑玄等都曾开经馆。三、西汉大思想家董仲舒的教育思想董仲舒:西汉大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教育家,河北景县人,以研究春秋见长,汉景帝立为博士。著作有春秋繁露 对贤良策 。主要贡献是提出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以培养士人,改变世袭、捐资得官的用人制度,要求“量才授官、录德定位” 。(一)论人性及教育的作用人性: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
44、,质也。指人天生的素质。质中有仁气有贪气:仁气:人性中那些有利于促进道德发展的先天因素;贪气:人性中那些将导致与社会道德相抵触的因素。正因为有仁气与贪气,为人后天向善与向恶提供了两种可能。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善是性的可能性与内在根据在教育的作用下向现实人格之善的转化。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由此指出人接受外在教育的必要性。性三分法:斗筲(shao)之性:下民、愚笨之资;中民之性:普通人的资质;圣人之性:先知的资质。斗筲之性与圣人之性都不是性,只有中民之性才是性,需要通过教育和刑法来改变和节制性中恶的成分。(二)论道德教育1、德教是
45、立政之本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2、三纲五常的道德教育内容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无常:仁、义、礼、智、信。优势:为维护臣忠、子孝、妻顺的道德规范以及君臣、父子、夫妻之间良好的关系,为全体社会民众处理良好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准则。不足:损害了培养独立人格及民主氛围的土壤。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1)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无
46、大义者,虽富莫能自存。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对待他人要讲究友爱、友善;对待自己要求要讲究义气、讲诚信。(3)必仁且智“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辨慧獧给,则迷而乘良马也。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 (三)关于教学方法1、强勉努力学习本身是件痛苦的事,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兴趣,所以要强勉而为之。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
47、而大有功。2、专心致志3、精思要旨辞不能及,皆在于指,非精心达思者,其孰能知之。要从言辞中理解通达文章大义,需要学者精心深入思考,否则不能达。专题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理解西晋时期国子学的兴办原因及重要历史意义;理解专科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教学基本情况。教学重难点:专科教育兴起的原因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西晋国子学的兴办1、兴办的原因:西晋初期的太学有学生七千余人,经过晋武帝严格淘汰部分后,仍有三千余人,生员来源非常复杂,除太学正式生之外,还有寄学生、寄学陪住、散生以及来自周边地区的西域人等。为了体现庶族贵族在教育上的特权,国子学的兴办便应运而生。 2、兴办“咸宁四年(公元 278
48、) ,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 ” 五品以上官员子弟才能有资格进入国子学。 太学和国子学并行,其中国子学隶属于太学。但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子学的地位远远超过太学。太学的博士祭酒和国子学祭酒由同一人担任,统称国子祭酒。 直到隋唐时期,国子学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并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成为兼教学与管理的机构,在地位上才高过太学。此之谓国子监的来历。 二、太学和国子学的课程体系1、五经课程体系,师法和家法在各朝各代皆有不同。2、东晋时期,郑玄所批注的论语和孝经进入官方课程体系。3、北周时期,国学当中以儒学为主,兼讲佛教教义。 “太祖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玄宗者一百人,于第内讲说。又命慎第十二人兼学佛义,使内外俱通。于是四方竟为大乘之学。 ”他们注重讲论经义的特点并辩论儒、道、佛的异同,互相问难辩论。三、专科教育的兴起1、律学:律学在三国、南朝和北朝时期都有开设,自三国时期的魏开始。魏明帝时期,接受卫觊(ji,去声)的建议设立律学博士,所教课程以法经 为主。 法经为战国时期李悝所著,汉初时期萧何把法经从六篇增为九篇,后来逐渐增加到六十篇。马融、郑玄等都为其做过章句, “明帝时诏用郑玄章句作为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