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念母亲课内阅读及答案1935 年 11 月 16 日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 月 18 日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 。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
2、,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1.这两则日记选自 怀念母亲 ,作者 季羡林 。 2. 给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薄暗 ( bo b ) 沮丧 (j j) 朦胧 (mng mng ) 糊 (h h) 3.根据意思写词语:寂寞;冷落 凄凉_ 灰心失望 沮丧_ 昏暗 薄暗_ 4.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朦胧 近义词(模糊)反义词(清晰)沮丧 近义词(懊丧)反义词(高兴)5. 第一则日记中,这“说不出的味道”是指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6.分别概括两则日记的主要内容: 夜幕降临时, “我”对祖国、对家乡浓浓的思念。 “我”从房东太太盼儿子归来,体会到了
3、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关爱。7. 作者巧妙的用了“织”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夜幕的降临写得极富情调,同时也预示着作者把所想的人和事,织出无形的网,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8. 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环境描写。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9. 第一篇日记中括号里采用了(对比)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10. 把握句子的语言特点:“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准确、简洁)11. 体会文中划线的句子的含义作者怀念起故乡生活的情景,回想起故乡的老朋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而心中多了一丝安慰,多了一丝甜蜜,少了一丝凄凉和孤独。12. 两则日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无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