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名称 大地上的事情授课课时 第一、二课时 授课形式 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大自然中生命的意义、价值, 领会善待大自然,即善待自己的道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章洗脸精当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重点语段。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重点语段。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资源准备一点通学案教学情境创设更新、补充、删节的内容回忆海子及梭罗的作品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知识点或技能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 术一、由神的一滴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导入1.讨论:神的一滴的主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主题提问介绍海子和苇岸对瓦尔登
2、湖的大力推荐瓦尔登湖得到海子、苇岸等中国诗人作家的推崇,在中国拥 有大量读者。海子有首诗梭罗这人有脑子,在诗中,海子写道:“梭罗这人有脑子/像鱼有水、 鸟有翅/云彩有天空 /梭罗这人就是/ 我的云彩,四方邻国的云彩,安静/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讨论明确:神的一滴主题:作者远离尘嚣后心灵获得自由的愉悦、闲适,热爱大自然风光的真情实感。描摹自然美景,倡导简约生活,抨击物质崇拜,抨击现代文明对自然的破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主题:1 “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2 有人以为海子向往的应是“结庐 在人间,而无车马喧”的一方净土,二、整体感知课文2.介绍苇岸生平活动一:作者写了大地上哪些事情?
3、活动二:归纳文苇岸说:“当我 读到梭罗的 瓦尔登湖,我的确感到我对它的喜 爱超过了任何诗歌。 这就是我在诗歌路上浅尝辄止,最终转 向散文写作的原因。 ”中国历来就有“ 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传统,也产生像陶渊明、王维等许多隐逸诗人,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能与中国读者取得共鸣。读这本书,能把我们引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指定学生读一点通学案上作家作品简介。摆脱了名缰利锁后。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自杀前不能直面尘世的复杂情感的表白表达了对尘世不能容纳他这个淳朴天真的农家孩子的不满和无奈。听读作家作品简介,记录关键词:原名马建国,开放性
4、系列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 1998 年的二十四节气, 太阳升起以后散文由札记式片段组成,微笑却蕴含生命庄严的奇妙自然界,白描、比喻、议论相结合,哲理性。三、研读段落,深入文本章主题思想活动一:比较研读“树枝上的麻雀”和“田野上空徒劳盘旋的鸽子”语段,问答问题。活动一:指导学生朗读,并概括写了大地上哪些事情。提示:自然景物:蚂蚁、麻雀、鹞子、太阳、熊蜂、小鸟、火首、田野等人的活动:孩子活动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活动一:指导学生比较研读第五节“树活动一回答预设:1.蚂蚁营巢的三种方式 2.纷纷扬扬的雪;3.日出日落的时间和速度;4.熊蜂的尸体;5.树上的麻雀;6.田野上空徒劳
5、盘旋的鹞子;7.空地上的孩子;8.孩子的烦恼;9.黎明时麻雀的叫声;10.勇士蚂蚁;11.五月的麦田; 12.阳台上的麻雀;13.地表的残雪;14.原野上逆风而行的火首;15.田野的精灵; 16.干干净净的田野;17.啄木鸟的声音; 18.奇异的日出;19.失巢的蜂;20.太阳的道路;21.春天的感触;活动二回答预设:课文呈现了一种久已被我们熟视无睹甚至因审美知觉麻木钝化而遗忘了的大自然景观,反映了他对发生在大地上的事情的了悟,对最原始四、主题拓展活动二:对相同事物描写的不同角度。活动三:语句研读。活动四:自由研上的麻雀”和第六 节“ 田野上空 盘旋的鸽子”,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提问设计
6、:1.麻雀的嘴和农妇在缸沿上磨刀有什么相同之处?2.“树木伸展的愿望,是给鸟儿送来一个个广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引用梭罗的话,目的是什么?4.贫瘠无比和昔日的繁荣的含义是什么?的风景的深深的缅怀,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 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中一切生灵的情感。认真研读,多种方式狼的,讨论。答案预设:1.比喻,麻雀在树枝上磨嘴和农妇在缸沿上磨刀,两者除动作相似以外,他们磨砺的都是赖以生存的工具表达了对大地上的生物为生存而作出努力的肯定和赞美, ;2.拟人和比喻:突出了树干对于鸟儿的贡献巨大,对大自然生物之间和谐相处的赞美。 3.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人类和地球是唇亡齿寒、相互依存
7、、息息相关的关系,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四、课堂检测读。活动一:结合自身经验,深刻理解本文主题完成一点通学案课后检测单活动二:提问:第一段和第十段都写蚂蚁,第五段和第十四段都写麻雀,角度一样吗?提问:课文中还有哪些语段描写对象是一样的,但表达的思想不一样?活动三:如何理解“ 世界上的事物在速度上,衰落甚于崛起”?活动四:挑你最喜欢的一段加以研读并的道理。4动植物急剧减少,荒芜不堪,自然 环境破坏严重,显示人类由于贪欲、物质崇拜,既弄得自己精神生活贫瘠,也使自然荒芜。 。对田野往昔繁荣的向往,对今日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深深的忧虑之情。朗读、讨论明确回答预设:不相同
8、。第一次写蚂蚁是从蚂蚁精心建造自己美观实用的生活家园角度来写的,第二次写蚂蚁是从蚂蚁觅食的角度的。第一次第二次写麻雀是写它们怡然自得的情状,第三次是写麻雀为了抚育儿女风雨无阻的精神。背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提问:你认为作者笔下优美动人的自然界在我们身边还存在吗,为什么?提问:人类应该和自然保持一种什么关系?提问: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指导学生当堂完成部分题目,评讲。回答预设:如空地上的孩子和孩子的烦恼,都写孩子,但表达思想不一样,前者赞扬了孩子的童趣,对大人们压力生活表示怅惘;后者用比喻表达了对孩子失去自由的惋惜。回答预设:这是从日落和日出以及熊蜂的尸体中感悟出的一个人生哲理:衰
9、落和死亡总是比崛起和新生容易,暗示我们要珍惜一切拥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并相互交流品味心得。感受作者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对自然与生命的领悟,对大自然的深情。讨论明确:自然不再如以往那么美丽,这种现状是由于人类对地球滥采滥伐,任意掠夺,肆意 扩张,滥垦滥猎所造成的。人和地球应该是平等的,应该和谐相处。(1)保护生态环境,如不乱砍乱伐,不排放废水废气,不使用可能危及其他物种的农药等。(2)保护野生动物,如设立保护区,禁止捕 捞猎杀,对于濒临灭绝的物种实行人工护养繁殖等。(3)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地球意识等等。完成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一)课后练习题 1、2、4(二)继续完成一点通学案课后检测单板书设计苇岸 蕴含生命庄严的奇妙自然界梭罗 美丽奇妙的自然 (常见动植物:蚂蚁、麻雀、鹞子、太熊蜂、小 鸟;气象变化:雪、北风、火首、田野;太阳;)人的活动:孩子海子 札记式片段,观察细致,感触细腻教学反思实际上课时间班第 周( 月 日,星期 )第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