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我的角色与责任第一课 我是谁一、教学目标 1、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出承担的责任。 3、体验承担某项任务,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 4、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愿意承担和认真完在集体的任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教学重点 体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2、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3、教学关键点 通过
2、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教学过程 (一) 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角色。 1、教师以自己为例问学生:“我是谁?” 学生回答后,出示教师自己在不同场合的照片,如商店里、家里、旅游景区里,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的场合下,人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2、设置场景,让学生说说“我是谁?” (1)在学校里。 (2)在商场里。 (3)在家里。 (4)在公共汽车上。 3、身边的人是谁?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二) 认识不同的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 引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场合担当不同的角色。 1、学生讨论你认为怎样的老师才是一名好的老师? 2、小组讨论:怎样做
3、才是一名好学生? 3、小组表演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担当不同的角色,那应该怎样做才能当好这些不同的角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讨论。 学生上台抽取题目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表演。 表演场景: (1)秋游动物公园。 (2)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3)乘车去清晖园。 (4)去超市购物。 课题在电脑出现 图片:教师自己在不同场合的照片 在各种地点的图片 声音:背景音乐 文本:各种场景 各种地点的图片 (5)去剧院看电影。 (6)奶奶生病了,你回家该怎么办? 4、师生合演 表演的场景是文具店里,教师是售货员,学生是顾客。 表演后,学生评价。 5、角色互换 (1)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对待学习上的后进
4、生、顽皮生、家庭困难生等。 (2)假如你是家长,谈谈你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如果孩子顽皮,学习退步,你会怎样做呢? (三)小结 师:同学们能干,评价很到位!在生活中由于场景不同,参照对象不同,我们所承担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儿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店我们是一个小顾客,在车上我们是一个小乘客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参照对象,我们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当好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角色。第二课 我的责任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
5、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情感目标: 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标: 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的不同责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电脑出示课文 63 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 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 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
6、了? (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 (三)探讨明责任 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并进一步思考: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 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 1、观察第 64 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 64 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
7、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五)品质升华 1、观察第 65 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 2、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请学生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例如扫地、洗碗等) 3、做这些事之后,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会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 第三课 我能做好教学目标:1、知道对于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热心于集体和公益活动,并从中感到快
8、乐。2、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感受着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教学重难点:知道对于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 教 法:引导法、谈话法学 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说说“我是谁”二、猜猜“他是谁”三、情景表演。1、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如何作好自己的角色有一定的困难,通过情景表演这个活动从中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同时也是为了以后的调查做好准备。2、进行调查和书写调查报告 (1)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定调查主题;(2)思考活动开展的形式(是个人还是小组);(3)开展调查活动;(4)指导书写调查报告。四、 这些工作谁来做?1、根据教材中的图例讨论、交流。2、指导学生将自己体验到的内容写在教材的 P63 上。 课前收集一些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的照片,通过展示,让孩子了解不同职业的人们各自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五、帮帮忙。1、出示 P64 图例,提出要帮忙的原因,激发学生帮忙出主意的兴趣。2、小组交流汇报。六、你真棒。先出示 P65 图例,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图中人物寻求解决方法。七、看看谁做的好。1、出示 P66-67 图例,说说“小玲”和“小强”各自是怎么当家的?2、议论,赞成谁的做法?3、小组讨论并汇报。八、集体中的你我他。边看参加集体活动时的照片,边回忆开展过的活动。 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