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初探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一、为学生提供探究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二、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三、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四、把握学习起点与动态生成,引导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五、设计发展性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式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完成学习任务,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2、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课题组经过课改研究,致力于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前提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等方面,已见成效。一、为学生提供探究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如李雪利老师在2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提供给学生 12 个大小相同的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他们自行摆成一个大长方形来自主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给学生
3、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地交流、探索,然后提问有几种摆法?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不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这样,让学生真正地去想、去看、去做、去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认识新知,加深感受,不仅有效地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而且极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体验到获取新知的成就感,增强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归结、演绎等探究形式,来有效地开展学习。教师要通过观察、
4、参与、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加以调控,人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三、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问题,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和结论。例如引入新课,留足时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识的形成要留出时间让学
5、生自主探索,把知识的形成3变成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练习要留足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如潘月莉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圆,并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抽象出圆,接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实现自主性的学习,这样,大胆放手,使每个环节真正落实下来,让学生投入真情实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充满自信。 四、把握学习起点与动态生成,引导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知识要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要让学生自己创造,学习领域要让学生
6、自己去拓宽,学习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去开掘,学习收获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因此,教学中要从传统的“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例如谢筱梅老师在教学 年、月、日一课时,以学生各自原有的知识基础为基点,大胆提问:“你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课堂立刻被激活,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已了解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一年有12 个月”、“一年有 365 天,也有 366 天”、“有大月、小月”、“31 天是大月、30 天是小月”、“二月有 29 天,也有 28 天的”、“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等等。这样,在问题解决的同时,新的问题又不断地生成:“二月只有 28 天的这一年是什么
7、年?有29 天的这一年又是什么年?又有什么规律?”问题就在这样的动态中不断生成,在这样的动态中不断达成,从而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在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五、设计发展性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4设计灵活性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创新性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操作性练习,引导学生自主行探究;设计开放性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给学生思考、讨论、自学、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3、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4、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