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阿伏加德罗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训练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 1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 T 1=T2;P 1=P2 ;V 1=V2 ; n1 = n2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1)三正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即 V1/V2=n1/n2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 p1/p2=n1/n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即 M1/M2= 1/ 2(2)二反比: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 1/V2=M2/M1同温同体积时
2、,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反比. 即 p1/p2=M2/M1。2(3)一连比: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即 m1/m2=M1/M2= 1/ 2(注:以上用到的符号: 为密度, p 为压强, n 为物质的量,M 为摩尔质量,m 为质量, V 为体积, T 为温度;上述定律及其推论仅适用于气体,不适用于固体或液体。)阿佛加德罗常数考点命题陷阱归类分析:阿佛加德罗常数(用 NA表示)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进行考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细微的知识点,
3、容易引起学生错误的有以下几点:1、物质的状态和摩尔体积的应用:22.4L/mol 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 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 22.4L/mol 进行转换,或者把一些标准状况下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如标准状况下,无机物中常见的 SO3、H 2O、Br 2等为非气态物质;有机物中,碳原子数 4 以内的烃为气态,戊烷、辛烷等是液态,烃的衍生物中只有甲醛、一氯甲烷为气体。因此考生答题时务必注意物质是否为气体以及是否处于标准状况。2、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 Na2O2与 H2O、
4、Cl 2和 NaOH 反应,电解 AgNO3溶液等。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如 NO2中存在 NO2与 N2O4的平衡。3、单质的组成和粒子数目的计算: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 、三原子分子(如 O3) 、四原子分子(如 P4)等。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命题者往往通过 NA与粒子数目的转换,巧设陷阱,考生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阱。4、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的计算:如 SiO2、Si、CH 4、P 4、CO 2等。5溶液中离子数目的计算:盐中某些离子或原子团会发生水解,如 Na
5、2CO3溶液中的CO32+、AlCl 3溶液中的 Al3+;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是不完全电离的,如氨水、醋酸、氢氟酸等,在计算溶液中离子数目时,必须考虑离子的水解或电离的特殊情况,否则会计算错误。关于求解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还应注意浓度与体积数据是否齐全。6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电子数的计算:如 D2O、T 2O、 18O2的摩尔质量,CH4、NH 3、Ne、He、OH 、NH 4等粒子的电子数的计算。比如“18 g 重水 D2O 含有 10 NA个电子” ,其错误在于认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8。有些物质中阴阳离子个数的比值易混淆,BaO 2中 Ba2 与 O22 之比为 11,Na 2O2中 Na
6、 与 O22 为 21。5.u.c.o.m习题训练一选择题1、 (2010 上海卷,7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 N2和 CO 所含分子数均为 NA; B1.7g H 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0.9 NAC1mol Na 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 NA ; D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 0.1 NA2、 (2010 广东理综卷,8)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16g 中含有 4 个 C-H 键; B.1mol 溶液含有 个4HA 1LaClAnaC.1mol Cu 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 个 NO 分子AD.常温常压下
7、,22.4L 中含有 个 分子2C2O3、 (2010 江苏卷,5 )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 的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 0.21L0.mol43NHAN3B1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 10 ; C常温常压下,22.4L 乙烯中 键数为 4 ANCHAND在酸性条件下 KIO3 和 KI 发生反应,每生成 3mol 转移的电子数为 6 2IA9 (03 全国,7)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 HCl 气体,另一个盛有 H2 和 Cl2 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质子数13 (04 全国, 10)下列叙述正确的
8、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 1L 氧气的质量小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 H+数一定相等14 (04 上海,2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 N2 和 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 CO 和 C2H4C等温等体积的 O2 和 N2 D等压等体积的 N2 和 CO216 (05 广东, 3)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g 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10NA B常温常压下,4g 氦气所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4NAC标准状况下,22.
9、4L 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2NAD电解食盐水若产生 2g 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NA17 (05 全国卷 ,9 )N A 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NA C17g 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 10NA D在常温常压下, 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18 (05 江苏,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0 g 重水(D 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 106.021023B室温下,42.0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
10、为 36.021023C标准状况下,22.4 L 甲苯所含的分子数约为 6.021023D标准状况下,a L 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 : 6.0210234.2a19 (05 上海,6)设阿伏加德常数为 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2NAB标准状况下,0.3mol 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 0.3NAC常温下,2.7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0.3NAD常温下,1L 0.1mol/L MgCl 2 溶液中含 Mg2+数为 0.2NA24 (06 上海, 12)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9gD 2O 中
11、含有的电子数为 5NA B1molMgCl 2 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2NAC1molCH 4 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4NA D7.1g Cl 2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25 (06 全国理综 I,8 )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 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1NA B标准状况下,11.2L SO3 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0.1molCH 4 所含的电子数为 1NA D46g NO 2 和 N2O4 的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 1NA26 (06 重庆理综, 7)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 铁与
12、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 B20 g 重水(D 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C100 mL 2.0 mol/L 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 0.2NAD标准状况下,22.4 L 氦气与 22.4 L 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 2 NA27 (06 江苏, 6)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mo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 2O2 与 H2O 反应生成 1.12L 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26.0210234B1.0L 1.0molL 1 CH3COOH 溶液中,CH 3COOH 分子数为 6.021023C32 g S 8 单质中含有的 SS 键个数为
13、 6.021023D22.4 L N 2 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6.02102328 (06 四川理综, 8)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 O2、O 3 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 2 比 O3 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29 (06 广东, 12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 N2 和 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 H2 和 N2C同体积、同密度的 C2H4 和 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 N2O 和 CO234 (2007 年高考广东理基,22)已知阿伏加德罗
14、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ol 重水含有 NA 个 D2O 分子 B1 g 氢气含有 NA 个 H2 分子C2 mol 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 NA 个 H2 分子 D22.4 L 水含有 NA 个 H2O 分子35 (2007 年高考广东化学卷,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8 g O3 气体含有 6.021023 个 O3 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 g NO 2 气体含有 1.811023 个 NO2 分子C0.5 molL -1 CuCl2 溶液中含有 3.011023 个 Cu2+D标准状况下,33.6 L H 2O 含有 9.031023 个 H2O 分子36 (2007
15、 年高考江苏卷,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CO 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0.36.021023B0.1 L 3 molL1 的 NH4NO3 溶液中含有的 NH4 数目为 0.36.021023C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 0.36.021023D4.5 g SiO2 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 0.36.02102337 (2007 年高考上海化学卷,20)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 11.2 L 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 0.5NA 个B14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 3N
16、A 个C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 0.1NA 个D5.6 g 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 0.3NA 个38 (2007 年高考理综宁夏卷,10)若 N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 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 NAB在 0 ,101 kPa 时,22.4 L 氢气中含有 NA 个氢原子C14 g 氮气中含有 7NA 个电子 DN A 个一氧化碳分子和 0.5 mol 甲烷的质量比为 7:439 (2007 年高考理综四川卷,7)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 3 中含有的氯原子数
17、目为 3NAB7 g C nH2n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 NA C18 g D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 10NAD1 L 0.5 mol/L Na 2CO3 溶液中含有的 CO 数目为 0.5NA40 (2007 年高考理综重庆卷,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N 2 和 O3 混合气与等体积的 N2 所含原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 CH3)和羟基( OH)所含电子数相等C常温常压下 28 g CO 与 22.4 L O2 所含分子数相等 D16g CH 4 与 18 g NH 所含质子数相等42 (2007 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I,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Ne、H 2、O
18、2 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 p(H 2)p(O 2) Bp(O 2)p(Ne) p(H 2)S8 分子结构模型5Cp(H 2)p(O 2)p(Ne) Dp(H 2)p(Ne)p(O 2)36.在 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请填写反应的代号)A2H 2S+O2 2H2O+2S B2H 2S+3O2 2H2O+2SO2CC 2H4+3O2 2H2O+2CO2 DC 4H8+6O2 4H2O+4CO2(1)若反应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 d前 =d 后 和 p 前 p 后
19、的是 ;符合关系式 d 前 =d 后 和 P 前 =P 后 的是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 d 前 d 后 和 V 前 V 后 的是 ;符合 d 前 d 后 和 V 前 V 后 的是 。(36.(1)B;C(2)D;A)1常温下,20 滴水的体积为 1mL,水的密度为 1g/cm3,若 1 滴水中含 a 个水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Aa B2a C18a D360a2.若某钠原子的质量是 ag, 12C 原子质量是 b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元素的原子量一定是 Bmg 该钠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m/a molba12
20、C该钠原子 mg 中所含的质子数是 D该钠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aNAgm3. 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 25,压强为 1.01103Pa 时,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B48g O 3 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3NA C1mol 氦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 4NAD在熔融状态下,1mol NaHSO 4 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 2NA4.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 22.4 L 所含分子数为 NAB28g 乙烯中含有 6NA 对共用电子对C1mol Mg 与足量 O2 或 N2 反应生成 M
21、gO 或 Mg3N2 均失去 2NA 个电子D22.4L NH 3 含有 4NA 原子5. 以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53g 碳酸钠固体中含 NA 个 CO 23B常温常压下,0.20N A 个 N2 分子的质量是 5.6g C1molCH 3+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D标准状况下 11.2L 臭氧中含 NA 个氧原子6.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 L l mol/L 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 2NAB标准状况下 22.4 L H2 中含中子数为 2NAC在常温常压下,46 gNO 2 和 N2O4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 3NAD1mol 钠
22、与足量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 Na2O 或 Na2O2 均失去 2NA 个电子7.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mo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 500mL 饱和食盐水时,若溶液的 pH 变为 13 时,则电极上转化的电子数目约为6.021022(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B在标准状况下,2.24L 的己烷中含有 C-H 键的数目约为 0.66.0210236C7.8g Na 2O2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约为 6.021022D电解精炼铜时转移 0.1NA 个电子时阳极溶解 6.4g 铜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O 2 和
23、CO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NAB1 mol 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 3NAC常温常压下,0.1 mol 铁在 0.1 mol Cl2 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0.2 NAD1 L 1 mol/L 的 NaHCO3 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 2NA9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80g SO 3 中含 3NA 个氧原子,体积不等于 22.4LB含 0.01mol FeCl3 的饱和溶液制成的氢氧化铁胶体中所含胶粒数小于 0.01NA C1 mol 冰醋酸中含有 NA个 CH3COOH 分子D203gMgCl 26H2O 晶体中含有的 Mg2+离子不足
24、NA 个10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数目一定大于 NA 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 N 2 和 NO 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B12 g 14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C1L 0.1mol/LCH 3COOH 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D28g 铁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时 ,失去电子的数目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 NA 氯气分子和 N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B常温常压下 1mol NO2 气体与水反应生成 NA 个 NO3离子C121g CCl 2F2 所含的氯原子数为 2NAD62g Na 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 O2离子数为 NA12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25、A)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0.1molNa 2O2 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B3.4gH 2S 气体完全燃烧需 O2 的分子数为 0.15 NA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 1mol 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D1mol HNO 3 见光分解,转移电子数 4NA13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正确的有A8.0g CuO 被 CO 完全还原,转移电子数为 0.2NA B含 0.5NA 个原子的甲烷的体积为 2.24L C12g C 60 中含有 12NA 个电子D3.2g Cu 与 10.0g 98%的 H2SO4 反应可得 0.05NA 个 SO2 气体分子14用
26、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NO 和 11.2 LO2混合后分子总数为 NA B含 n mol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 MnO2反应可生成 个氯分子C60g SiO 2 和 12g 金刚石中各含有 4NA 个 Si-O 键和 C-C 键D1mol 白磷分子中含有 P_ P 键数目为 4NA15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mol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g 甲醛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约是 0.46.021023 个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16g 中约含有 6.021023 个氧原子C25时,1L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
27、含有 6.02l023 个氢氧根离子D0.5mol CH 4 中约含有 3.011024 个电子16.(2005.1 北京春季 9)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的数目大于 6.021023 的是A. 2g 重水(D 2O,D 为 H)中含有的中子数 217B0.1mol F 中含有的电子数C标准状况下,11.2LN 2 和 NO 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 D1L 1molL 1Na2SO4 溶液中的 Na 离子数17 (2005.6 广东卷 3)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g 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10 NAB常温常压下,4g 氦气所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4NA C标准状况下,22.4L
28、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2NA D电解食盐水若产生 2g 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NA18.(2005.6 江苏卷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8.0g 重水 (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 106.021023 B室温下,42.0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不能确定C标准状况下,22.4L 甲苯所含的分子数约为 6.021023 D标准状况下,a L 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 6.0210234.2a19.(2005.6 全国卷9)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
29、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NAC在常温常压下,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 D17g 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 10NA20.(2005.6 上海卷 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1.2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2NAB标准状况下,0.3mol 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 0.3 NAC常温下,2.7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 0.3 NA D常温下,1L 0.1mol/LMgCl 2 溶液中含 Mg2+数为 0.2 NA21(06 上海)12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gD 2O 中含有的电
30、子数为 5NA B.1molMgCl2 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2NAC.1molCH4 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4NAD.7.1g C12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22 (06 全国理综 I)8 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 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1NAB标准状况下,11.2L SO 3 所含的分子数为 0.5NAC0.1molCH 4 所含的电子数为 1NAD46g NO 2 和 N2O4 的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 1NA23 (06 重庆理综)7 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 g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
31、移的电子数为 0.3NAB.100 mL 2.0 mol/L 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 0.2NAC.标准状况下,22.4 L 氦气与 22.4 L 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 2 NAD.20 g 重水(D 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24(06 江苏)6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mo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L 1.0molL 1 CH3COOH 溶液中,CH 3COOH 分子数为 6.021023BNa 2O2 与 H2O 反应生成 1.12L 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26.021023C32 g S 8 单质中含有的 SS 键个数为 6.021023
32、D22.4 L N 2 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6.021023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S8 分子结构模型8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反比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26.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 C2H4,另一个装有 C2H2 和 C2H6 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原子总数 C碳原子数 D密度2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SO2 与 CO2 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之比为 11:16 B物质的量之比为 16
33、:11C体积之比为 1:1 D体积之比为 11:16 28、 (06 四川理综)8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 O2、O 3 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 2 比 O3 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29 (06 广东)12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 N2 和 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 H2 和 N2C同体积、同密度的 C2H4 和 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 N2O 和 CO230(06 上海)8某非金属单质 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B。B 为气体
34、,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 B 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A有 1 个氧原子 B有 2 个氧原子 C有 1 个 A 原子 D有 2 个 A 原子31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 8时,总体积也增加 8的是A.2NH3(g) N2(g)+3H2(g) B.2NO(g) N2(g)+O2(g)C.2N2O5(g) 4NO2(g)+O2(g) D.2NO2(g) 2NO(g)+O2(g)32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已知晶体中 2 个最近的 Cs+离子核间距为 a cm,氯化铯的式量为 M,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BC D二 填空题33
35、、某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mg 该烯烃在标准状况下可与 VL 的氢气恰好完全反应。每摩尔烯烃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34、设阿佛加德罗常数为 NA,在标准状况下某种 O2和 N2的混合气体 mg 含有 b 个分子,则 ng 该混合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 。35. 1 体积 SO2 和 3 体积空气混合后,在 450以上通过 V2O5 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2SO 2(气)+O 2(气)2SO3(气),若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比为 0.9:1。则反应掉的 SO2是原有 SO2 的_%。36.在 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请
36、填写反应的代号)A2H 2S+O2 2H2O+2S B2H 2S+3O2 2H2O+2SO2CC 2H4+3O2 2H2O+2CO2 DC 4H8+6O2 4H2O+4CO2(1)若反应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 d前 =d 后 和 p 前 p 后 的是 ;符合关系式 d 前 =d 后 和 P 前 =P 后 的是 338.Agcm338AagcmN3.a339(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 d 前 d 后 和 V 前 V 后 的是 ;符合 d 前 d 后 和 V 前 V 后 的是
37、 。(七)阿伏加德罗常数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C B D B C C C D C C A A D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D D D C C C D C D C D D AC A31. D 32. C 二 填空题33. ;34. ; 35. 80% ; 37.(1)B;C(2)D;A5、设 NA 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氯化氢的摩尔质量等于 NA 个氯分子和 N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常温常压下 1molNO2 气体与水反应生成 NA 个 NO3-
38、离子 121gCCl 2F2 所含的氯原子个数为 2NA.62gNa 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 O2-离子数为 NA .80g 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 2NA1molL-1 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 NA .标准状况下,11.2L 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摩尔铜失去的电子数为 2NA .53g 碳酸钠中含 NA 个 CO32- .1.8g 重水(D 2O)中含 NA 个中子 (11).0.1molOH-含 NA 个电子 (12).标准状况下,11.2L 臭氧中含 NA 个氧原子 (13).1g 氦气中有 2NA 个氦原子 (14).14g 氮气中含 NA
39、个氮原子 (15).2L0.3molL-1Na2SO4 溶液中含 0.6NA 个 Na(16).18g 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 2NA (17).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18).1.8gNH4+所含电子数为 NA (20).常温下,1L1molL -1MgCl2 溶液中含 Mg2 数为 0.2NA(19).1mol 镁与足量氧气或氮气反应生成 MgO 或 Mg3N2 均失去 2NA 个电子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1 升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 1 升氧气的质量小等体积
40、、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 H+数一定相等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 SO2 和 CO 的质量相等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分子中的共价键数相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与氨水中的 c(OH-)相等等温等压下,3 摩尔 C2H2(g)和 1 摩尔 C6H6(g)的密度相等200mL1molL-1Al2(SO4)3 溶液中,Al 3+和 SO42-离子总数为 6.021023标准状况下,22.4LCl 2 和 HCl 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 26.021023(11).0.1mol Br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 3.56.021023MV NA22.4m 22.4nbm NA358110(12).30g
41、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 46.021023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训练近几年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部分高考题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 1第 3 课时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 T 1=T2;P 1=P2 ;V 1=V2 n1 = n2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11(1)三正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即 V1/V2=n1/n2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 p1/p2=n1/n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即 M1/M2= 1/ 2(2)二反比:同
42、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 1/V2=M2/M1同温同体积时,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反比. 即 p1/p2=M2/M1。(3)一连比: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即 m1/m2=M1/M2= 1/ 2(注:以上用到的符号: 为密度, p 为压强, n 为物质的量,M 为摩尔质量,m 为质量, V 为体积, T 为温度;上述定律及其推论仅适用于气体,不适用于固体或液体。)阿佛加德罗常数考点命题陷阱归类分析阿佛加德罗常数(用 NA表示)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主要
43、以选择题的形式(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进行考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细微的知识点,容易引起学生错误的有以下几点:1、温度和压强:22.4L/mol 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 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 22.4L/mol 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因此考生答题时务必注意物质是否为气体以及是否处于标准状况。只有体积才与温度、压强有关,而质量、物质的量与温度、压强无关。2、物质状态:22.4L/mol 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命题者常把一些标准状况下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如 SO3
44、:常温下是固态;水:常温下是液态。戊烷、辛烷常温下是液态等。标准状况下,无机物中常见的 SO3、H 2O、Br 2 等为非气态物质;有机物中,碳原子数 4 以内的烃为气态,烃的衍生物中只有甲醛、一氯甲烷为气体。3、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 Na2O2与 H2O、Cl 2和 NaOH 反应,电解 AgNO3溶液等。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如 NO2中存在NO2与 N2O4的平衡。4、单质的组成和粒子数目的计算: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 、三原子分子(如 O3) 、四原子分子(如 P4)等。粒
45、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命题者往往通过 NA与粒子数目的转换,巧设陷阱,考生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阱。5、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的计算:如 SiO2、Si、CH 4、P 4、CO 2等。6溶液中离子数目的计算:盐中某些离子或原子团会发生水解,如 Na2CO3 溶液中的 CO32+、AlCl 3溶液中的 Al3+;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是不完全电离的,如氨水、醋酸、氢氟酸等,在计算溶液中离子数目时,必须考虑离子的水解或电离的特殊情况,否则会计算错误。关于求解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还应注意浓度与体积数据是否齐全。7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电子数的计算:如 D2O、T 2O、 18O2
46、 的摩尔质量,CH4、NH 3、Ne 、He 、OH 、 NH4等粒子的电子数的计算。比如“18 g 重水 D2O 含有 10 NA 个电子”,其错误在于认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8。有些物质中阴阳离子个数的比值易混淆,BaO 2 中 Ba2 与O22 之比为 11,Na 2O2 中 Na 与 O22 为 21。典型例题【例 1】 (2010 上海卷,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 N2和 CO 所含分子数均为 NA; B1.7g H 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0.9 NA12C1mol Na 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 NA ; D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
47、所含分子数为 0.1 NA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 1mol 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1mol,A 错;H 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其 1.7g 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 18 个,则其 1.7g 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9mol,数目为 0.9NA,B 对;Na2O2固体中,含有的是 Na+和 O22-两种离子,1mol 固体中含有 3mol 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 NA,C 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 2.24L 不是 0.1mol,D 错。易错警示: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的主要考查点有: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物质的组成;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等,在解题时要抓住其中的易错点,准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