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真主说:我曾命令子女应孝敬父母,因母亲辛苦地怀他生他。古兰(45;15)十月怀胎,步履蹒跚,担惊受怕。不能旅行,不能游乐,不能乱吃东西,乱吃药,甚至要放弃必要的工作。一切都要小心翼翼,一切都要受到限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母亲因生育落下了各种各样的疾病,成为终生的痛苦,从心理上讲,怀孕会带给天下每一个想为人母的女人一种无法形容的惊喜。但从生理上讲,怀孕则是女人生理上的一种突变。她感受到的除了恶心、呕吐外,还有四肢浮肿的不适,有时还会面临难以承受的流产、早产或胎死母腹的痛苦。这正如古兰经所描述的:“他的母亲痛苦地怀孕、痛苦地分娩,而怀他和哺乳他长达三十个月。 ”所以古兰经连用了两个
2、“艰难”。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分娩更是让孕妇痛苦不堪,生死不知的一个难关。有的孕妇还没有体会到做母亲的快乐,甚至还没有听到自己亲生骨肉的啼哭声,就因分娩而不幸去世,撒手人寰了。即便是孕妇平安顺利地分娩了,但其身体却异常虚弱,生活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她终生的病症。哺乳期间,母亲更是千辛万苦,冬天害怕孩子冻着,夏天害怕孩子热着;吃少了怕饿着,吃饱了怕撑着。 而且如果孩子生病,母亲就彻夜不能眠。三十个月。多么漫长,多么辛苦虽然孩子的一举一动父母、祖父母都得关怀备至,但对于孩子的这种感情,只有母亲能体会得到,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安拉意欲下,由父母所生而来到这个缤纷灿烂的世界
3、上,并在他们的哺育、呵护、关心、教育下,长大成人的。为了我们,他们付出的是血汗,而我们得到的是营养;为了我们,他们耗尽的是生命,而我们得到的是青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尊敬的话,那么,他还能尊敬谁呢?正因为如此,真主把乐园置于母亲脚下。 而且,当有人连问穆圣三次谁最值得我们尊敬时,穆圣三次回答都是:你的母亲。直到第四次时,穆圣才说是你的父亲。父母为了我们起早贪黑、不分昼夜的操劳着、忙碌着,无论怎样,他们都不叫苦叫累。圣人曾说过一段 “圣训” ,则充分地表达了穆圣热爱母亲的强烈心声。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其门是孝敬。想入此门,必听母亲之言。 ”当然,这段“圣训”中的
4、“天堂在母亲的脚下”的意思,不是说母亲的脚底下就是天堂,而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比喻。意在表达,作为子女应该对父母亲孝顺和尊敬,因为这正是一个人进入天堂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孝顺和尊敬自己的父母亲,才能获得安拉的喜悦与回赐。父母的恩情似天高,比地厚,如海深,孝敬父母,万善之根。 穆圣曾告诉一些愿为主道出征的人:在家侍奉双亲胜于为主道出征。而且还说,在乐园门前碰一鼻子灰的人,就是那些当父母或当中的一员年迈时未能尽孝的人。所以,我们要时刻想着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好都瓦意。天下每一个为父母的人,都是在疼爱自己的子女中度过了一生。看看他们头上日益增多的白发,瞧瞧他们脸上日渐变深的皱纹,当我们真的面对即将为我
5、们耗尽生命的父母时,难道我们不应该很好地尽尽子女的孝心吗?我想大家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 应该!太应该了!这节经文说明了父母为子女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有些母亲为了生小孩付出了生命。一个人来在世上会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 ,在精神上需要她的安慰,在生活上需要她的帮助,父母的爱心来自真主,不需要教育和指导,当一个婴儿睁开晶亮无邪的双眼时,是父母给了他第一个微笑,当学语言时,喊出的第一个声音是“妈妈” ,当学步时,是父母向他伸出第一双引导之手,遇到惊险时我们喊出的是“我的妈呀”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给我们教会了语言。 小孩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指导和教育是画在纸上的第一笔.从只会在襁褓中哇哇
6、啼哭,到我们喃喃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到第一次踩着小脚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第一次离开父母也许你从没注意到在这无数次的第一次中,父母付此出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爱。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犯错误父母都会牢牢记在心头,陪在你身边,给予你默默的支持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所求的,他们
7、需要我们的时候是无声的。我相信每一个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自己成功的那一天,可以尽孝。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人生的短暂,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结。感恩父母,从孝做起,至尊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如果你们感谢,我誓必对你们恩上加恩;如果你们忘恩负义,那我的刑罚确是严厉的。 ”(14:7)穆圣(祈主福安)说:“那些对他人不知感恩的人,也不会对真主感恩”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应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孝敬父母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职责,
8、从伊斯兰的信仰角度讲是主命。伊斯兰命人孝顺父母,以报答父母的恩情和肯定父母的功绩。做为穆斯林而言只崇拜安拉而不孝顺父母,则意味着信仰不全面,不彻底,不蒙真主接受。安拉在古兰经中说:“你的主下令你们只崇拜他,并孝顺父母。”(第 17 章 23 节)“你们应当崇拜安拉,不要为他添加任何伙伴,你们要孝敬双亲”(第 4 章 36 节)在两节经文中安拉将认主独一与孝顺父母相提并论,这足以说明其地位之高。并且安拉将感谢真主与感谢父母主并列在了一起,主说:“你要感谢我和你的父母,最终归宿只在于我。”(第 31章 14 节)感谢真主,因为真主造化了我们,给我们一切恩惠!感谢父母,因为父母孕育了我们,给我们一生
9、的呵护!“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百善孝为先,我们看一下汉字的【孝】一个缺少腿的老人被子顶在头上。孝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内心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是孝的前提,我们渐渐长大了,父母却忽然衰老了,而且他们的时光、与我们在一起的岁月也越来越少。说不定,突然间就会两世相隔。 “你现在是高中生,能和父母在一起吃饭,有的同学住校只能周末回去一次;等你考上了大学,你每年只有两次假期,才能看到父母;将来工作,就只剩下节日了;穆斯林兄弟们,回家后多留意一下自己的父母,看看他们的白头发是否增多了,脸上的皱纹是否更深了,饭量是否跟以前一样稳定,走起路来是否跟以前一样精神。不管你
10、的父母年轻还是年迈,回家后多陪陪他们。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父母常常心怀子女在外能否吃饱?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你们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能有多长啊!好好的珍惜在一起的时间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是很多人的伤痛,也是很多人一辈子的遗憾。每个人都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啊!不要总是怀着遗憾和愧疚,有些事情,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给穆斯林同胞带来了大好机遇,同时也给社会道德以及穆斯林信仰带来了挑战。社会缺乏公德,家庭没有美德,个人缺乏道德,很多人缺乏对真主的敬畏。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有些人把真主的命令,穆圣的教诲
11、逐渐忘记了。不少人从头到脚世俗化,恨不得一夜之间与父母划清界线。信仰的滑坡,道德的丧失使少数人把父母视为生活的累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子女对自己的父母不孝,认为父母是负担。有的子女辱骂父母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有的子女把父母当保姆使唤。忤逆父母者岂不知,你们也有子女,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儿女的榜样,因为孝敬父母的人,用行动教会了儿女孝敬自己,你对父母不孝子女长大后,同样给你回报。一个人请教穆圣,父母对儿女有多大的权利?穆圣只用几个字回答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他说:父母是天堂也是火狱。真主对这些儿女根据对待父母的态度给予不同的赏罚,天堂、地狱。我们孝敬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1)活着时孝敬!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
12、者两人年迈的时候,那么你不要对他两说:呸!不要呵斥他两。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真主的前定,忘了穆圣的教诲,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那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做为一个合格的穆斯林,怎会上演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剧呢?(2)言语和行为孝敬。你应该对他两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毕恭毕敬的服侍他两!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1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子女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中说道:孝子事亲,当下气,怡声,婉容,愉色”对双亲说话,要谦言细语,柔顺温和,不可高声大气,粗暴严厉。穆圣说“儿女只要以怜悯和敬畏眼光看望自己的双亲,必获一次正朝与副朝的回赐!”(3)为父母祈祷!你应该说,我的主啊!求你慈铭他两,就像我年幼时他们养育我那样!穆圣说,当一个人放弃为自己父母祈祷祝福时,其今世的福分已被中断
14、! 谁每天为父母祈祷五次,谁确已完成父母辞世后应尽的义务!由此可知子女除了在物质和精神,言语和行为上对父母孝敬外,还应该多多为父母祈祷,不管父母是否在世,都要求主使他们身心健康,饶恕他们的过失!赐他们两世吉庆孝敬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有孝心更有耐心。每代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每当父母对新生物不知所措时子女不能嘲笑生气,应当对老人多一些理解,多想想当年父母是怎样耐心的教导你的。 【有一个父亲问儿子树上那是什么?儿子说乌鸦,父亲又问是什么?这时儿子不耐反发火了,于是父亲拿出来了儿子三岁是父亲的日记,儿子问树上那是什么?儿子问了五六次,父亲耐心的回答了五六次,并且表扬了儿子的聪明。 】每当你跟父母同行
15、时,应当走在父母的后边,不要嫌弃父母走的慢,要对父母多一些体贴,主动伸出你有力的手扶着老人走,就像当年父母牵着你学走路时那样,每当父母跟你一起吃饭时,多想着父母的饮食爱好,就像当年父母总是用你最爱吃的东西满足你的要求那样。真主在古兰经中多次命令我们要对自己的父母孝敬,并特别强调对母亲的孝敬。穆圣(愿主福安之)说:“天堂在 母亲的脚下!”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我们必恭必敬地伺候父母,孝顺父母。有人问圣人父母去世了以后怎么孝敬?当然,孝敬父母是要在父母生前尽孝的,但这并不是说,父母无常后子女的孝道就结束了。伊斯兰教的观点认为,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父母生前尽孝,父母无常后,子女对父母的孝道依然存在。因为在穆圣时代,有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圣门弟子,当父母归真后,他仍想尽孝,又不知如何去做,于是他找到穆圣询问相关事项。他问:“主的使者啊!我的父母归真了,可我还想尽尽我的孝心?”穆圣说:“你应给父母做祈祷,为父母求恕饶,完成父母的誓约,周济父母的骨肉近亲,尊敬父母的朋友待客,念古兰经,为父母祈祷。 ”所以每次礼拜的赞圣词后面,我们念着,真主啊你饶恕我,饶恕我的父母。真主在古兰经 17:24 节。你应当必恭必敬地扶持父母,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们” 。 因为父母的恩情我们无法报达,所以真主教导我们祈求真主怜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