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doc

上传人:tangtianxu2 文档编号:2864805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一、定义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 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一、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二、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简称家教。但是,反过来,家教既可以指家庭教育的简称,也可以指家庭教师的简称。家庭教师属于家庭教育这个大范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离不开家庭。孩子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可以教孩子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父母可以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也

2、可以教他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种下暴力的幼苗,也可以在他的心里撒上爱的种子。一位早期教育专家认为,一个人 6 岁之前所受到的教育会影响他的一生。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 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 ,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 ”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二、目前的社会状况:当今社会上有句很流行的话语,叫做“当学生真累,当家长真烦,当老师真难” 。孩子们成长的环境比以往复杂丰富而严峻,家长们对孩子成才的期望空前强烈

3、。然而多数家长都缺少教育孩子的专业训练,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的种种问题。一旦孩子出现了情绪逆反、行为失范、习惯不良、学习障碍、自信缺失等问题时,便心情急切、惶惑失措、焦虑不安。渴求获得指导的家长愈来愈多。有的家长甚至因失望而对孩子放任自流,陷入种种误区之中。家长们的苦楚的确是令人同情的。如今应试竞争激烈,人口过多,就业机会严重不足,独生子女已成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单亲家庭亦呈上升趋势。如果不能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突破性的加强和改善,单靠学校教育独木支撑、悉数承包教育全责,是根本无法完成全面2当今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1、据调查,各地少管所自 2001 年以

4、来人数剧增。我们国家已经出现犯罪低龄化、罪种多样化、手段残忍化的糟糕趋势。2、中小学生非经济原因,在义务教育阶段因学业不良、行为道德不良,迷网、厌学而流失的生员,正在呈急剧上升之势。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勤劳、朴素、刻苦、诚信、孝顺、和气、谦逊、关爱、礼貌等良好的道德品格,在为数不少的青少年中未能普遍形成。在教人做人、育子成人的方面,家庭和学校都相对薄弱。德育的难以落到实处,依然是普遍的难题。尤其是一批成绩不错的学生,把成绩误认作成长,身体、心理、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明显缺陷。 试举数例: 1、一位当清洁工的单亲妈妈,含辛茹苦攒了点钱给六年级的孩子买了一只“肯德鸡”,妈妈

5、饭还没做好,孩子就把鸡吃得只剩一条腿。妈妈问:“好吃吗?”一边要撕去一块尝尝,孩子赶紧用手捂住那只鸡腿,对妈妈说:“ 这是我留着晚上吃的!”妈妈听后,心口一直在疼。2、各地的大学,在新生入学时,许多新生的父母扛着大包小箱,穿梭在校园中为子女办入学手续,有的甚至在校园附近的旅店里住下来,等子女适应了才离开。那位拿硫酸到北京动物园泼熊的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四男生刘海洋,每到星期天都要包一大堆脏衣服,等辛辛苦苦开出租车养家糊口的单亲妈妈,前来为他拿回家去洗。 3、哈尔滨三中是全国高考成绩最突出的学校,一位在高三把关多年的闫老师说:“这几年高考年年有进步,可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却一年比一年冷漠。今年考上的学生

6、,一出校门见了老师就像不认识的一样。 ” 我们不仅要问:这些学生怎么啦?为什么这样缺乏爱心,缺乏正常的情感和品格,这样的脆弱和依赖?以上例子也许比较极端,但有类似倾向的孩子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啊!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家庭教育是每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成为一名家长很容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教育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一门集爱心与智慧于一身的艺术。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些家长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一些误区,从而导致事与愿违的教育效果。三、家庭教育的误区:误区一:爱心无度,丧失原则。 我们都知道: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辨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

7、会发生质的变化。这就如同弹簧一样,一旦超过了它应有的弹性限度,3那它也就只能成为废铁一根了。又如同糖水,过量的糖不但不会增加甜度,反而会适得其反。可是很多家长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错误的以为给予孩子的爱越多越好。而过度的爱心会让孩子养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习惯,不但会毫无责任感,而且还会自私自利,一旦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会不择手段。2005 年的 2 月 1 日,中国公安民警谭文新亲手枪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就是一起溺爱酿惨剧的典型事例。谭文新的儿子谭天从小在父母过分的关爱中长大,慢慢地形成了极端自私任性的性格,更由于家长的不断的迁就和容忍,让谭天在溺爱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以至于不可救药到稍有不如

8、意便会对父母大打出手的地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父亲终于无奈的吞下了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所以说爱心也要有原则。有度的爱是良药,可以给予孩子温暖;无度的爱则是毒药,它可以悔掉孩子的一生。 误区二:传统思想,武力解决。 受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文化素养欠缺并且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容易采用体罚的教育方式。他们往往比较相信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教育观念。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味的拳脚相加,给孩子造成身心的双重伤害。这种教育方式的恶果在孩子小的时候还看不到,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出自这样的家庭的孩子都比较暴躁和易怒,他们会讨厌用头脑思考,却偏爱用拳头说话,分析其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

9、这样的孩子长期生活在严重“缺养”的空间里,各方面的发育当然不会太正常,长时间的压抑还会让他们渴望有一个宣泄的机会,所以他们会喜欢上那种刺激的快感,甚至会不时的自己来制造机会以达到宣泄的目的。 误区三:变相体罚,由外及内。 相对于体罚而言,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惩罚概念:心罚。心罚又被称为软体罚。心罚虽然不会对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却极易扭曲孩子的心灵,因此也被人们称为:重于体罚的“刑罚” 。但由于心罚的伤害是隐形的,所以很容易被家长们所忽视。其实我认为可能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实施过心罚。 心罚的主要形式有三种: 、控制支配型。 我们的很多家长更喜欢把自己作为雕塑师,而把子女当成自己的作品,时刻按照自己的

10、意愿来塑造自己的孩子,却很少考虑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要求和愿望。更有甚者为了完全的控制自己的孩子,不惜使用恐吓要挟甚至体罚的手段。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因为从小就被父母所控制而失去独立思考和决策的愿望,一切完全遵循着父母的意愿行事。久而久之就变得毫无主见并产生较强的依赖性,成为母鸡翅膀下的小鸡雏,一旦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就变得惊慌失措,更不用说什么创新了。 4、冷漠遗弃型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学习成绩不能和自己的期望值一致时,便会表现出极大的失望。大有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并因此而对孩子冷漠相待,对孩子的一切也不闻不问。 其实孩子的内心是最敏感和脆弱的。在他们的意识中,家庭应该是最温

11、暖的避风港了,一旦他们在这里得不到所渴望的温情,便也会对自己的生活失去希望,变得自暴自弃,冷漠无情,并对自己的家庭失去应有的依恋。据统计,每年因为失去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并因此而上当受骗的孩子占所有离家出走孩子的 32。还有些孩子在经常受到父母的冷视后,虽然未离家,但却养成了孤僻怪异的性格。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不良影响。 、贬损激将型 还有一些比较要强的父母,总是以为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出类拔萃,所以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极端主观的给孩子制定各种高指标。而一旦这些目标不能预期完成,有些父母们便会把所有的贬损挖苦的语言挖掘出来,希望可以达到激将的目的。但结果不但是事与愿违,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不可估

12、量的损害,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缺乏自信。这种不自信甚至会伴随他们终身。 心罚是一种看不见伤痕的体罚,它所造成的灾难甚至是无法估量的,所以不能不引起我们家长的重视。 其实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其次才谈得上教育孩子。所以作为家长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并能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的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方法,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而和谐的成长环境。 当代社会快速变化,但我们的许多家长,还是用几十年前的老观念教育孩子,而孩子并不接受他们的教条。家长与孩子不是处在同一个思维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更需要做、更值得做的是转变观念。四、更新家庭教育观念1 “好家教没

13、问题时抓家教,差家教出了问题抓家教”这就是第一个家教观念问题。许多家长是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起要进行家教,但往往错已铸成。家教应该是渗透于孩子生命成长每时每刻的事情,是孩子终身发展不可须臾缺少的阳光和水分。 “补救型” 的家教一般效果都比较差。2“两条腿走路更稳更快”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职责完全推给学校,一旦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他们就毫无办法,怨天尤人。传统学校有自己的教育优势,但不能完全依赖它;5在信息时代,所有人的学习都要终生化、个性化、即时化和短周期化,并且要不断学习课本以外的新知识。传统学校不可能解决这所有问题。孩子的教育应该两条腿走路,即把整体化的学校教育和个别化的家庭教育(社会教

14、育)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走得快!所有的家长都必须成为自己孩子的教育专家,这是无法回避的责任。3、 “把食指换成拇指 ”(换根指头试试)家教是做什么的?有的家长概括为“管孩子” 。所谓“管”,就是批评、责备、督促。这是误解了教育的使命。教育与医生治病有根本的不同,它是要盯住孩子身上 的 “亮点”、 “优点”,使之发扬光大。教育更需要鼓励、表扬;哪怕孩子身上的“亮点 ”、 “优点”还很小、很微弱、只有针尖那么大,也要大张声势,让它成为明 天的现实。所以,与其每天向孩子伸食指,对他们戳戳点点,横加斥责,不如伸出拇指,来鼓励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更多积极的、正面的能量。4、 “没有播种哪来收

15、获?”有不少孩子学习上有问题,根源在于孩子在 06 岁的学前阶段没有得到较多的信号刺激和适时的训练,当他们进入学龄阶段后,各种能力都会出现问题。这就是 “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 ”的简单道理。家长这时候着急是没有用的,应该更耐心一些,同时要想办法尽快播种、播良种,以待来年的收成。另外,播种不能太急功近利。好的家教,不仅及时播种,而且随时播种。播种经常是渗透式的、随机的,甚至有时候看起来是没有明确目的的,但从长期看,总会有意外收获。5、 “学习状态决定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决定学习结果”不少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只是关心孩子拿回来的成绩单。但是,孩子的学习,应该包括三个值得关心的部分: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学习

16、结果。如果说,结果是看得见的发亮的电灯泡,那么过程就是输电线,而状态才是发电厂!它们的关系是:状态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现在的情况是,家长只看结果(下策) ,老师负责过程(中策) ,而激发和调整学习状态的上策却没有人管!这是一个大问题。6、 “好方法不如好心情”忙着为孩子找方法,是现在的家长乐此不疲的事。找过来,找过去,也还是找不到什么真正顶用的东西,还是一样的着急上火。家长的“火” 一般都要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惶惶不可终日。其实,家长与其到处找方法,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给孩子一副好脸色、一个好心情。家长的好脸色、好心情,意味着信任、理解、宽容、支持,会转化为孩子学习的好状态、好成绩。6

17、7、 “磨刀不误砍柴功 ”一般孩子学习出了明显问题,背后都有比较复杂的原因。这时候,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系统调理、改变状态。系统调理就要“中医”“西医”一起上、治本治标同时来。其中,中医疗法、治本,是更重要的。为了治本,有的时候要“绕道”解决问题。有一些家长急功近利,不愿意在改变状态上花时间、下工夫,所以孩子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以至经久不愈,越拖越重。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8、 “湿柴禾引不着火种”现代教育理念是:要让学生的头脑成为熊熊燃烧的火把,而不是简单的容器。但是,许多家长不仅希望多往孩子的头脑 “灌”些知识,而且经常向孩子心里“泼冷水 ”。孩子费了不少构思,写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满心欢喜

18、地交给父母看。父母看完以后,第一句话就是:“这里怎么 有一个错别字?”孩子听了,无异迎面一盆冷水!经常被泼冷水的孩子,心里也是冷冰冰的,他们激情的火焰很难燃烧起来。一个错别字重要,还是一种热切的鼓励重要?改了一个错别字,却可能失去整个写作的兴趣。孰大孰小,家长应当能够判断。9、 “面揉得太多会成死疙瘩”有一类孩子,听话但没有主见,学习努力但缺乏灵气。这类孩子大都有一个共同点:有一个过分细致的妈妈导致“家教过度” 。过度的管教,会堵死孩子智慧的“巧眼 ”,就像面揉得太多会成死疙瘩一样!一团筋斗的好面,一定要有“醒面” 的时间。醒面就是自发性。教育要留有“空白”,要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发性得到张扬

19、。10、 “看得太近反而容易走样”要说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但是,有时候因为他们看孩子看得太近,反而看走样了、看失真了。很多时候他们对孩子的缺点如数家珍,而明显的优点却视而不见。教育需要大眼光。大眼光应该拉长一点距离。11、 “左脑人,右脑人,何时成为平等人?”大多数人都认为,大人与孩子的差别,在于成熟与不成熟的差别;孩子只是不成熟的人,需要成人带着往前走。其实,就思维方式来看,不是这样!儿童与成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都是成熟的!成人的思维是所谓的“左脑型” ,即比较依靠程序化、固定化的有 限思维类型;孩子的思维则是“ 右脑型”,就是比较依靠整体直觉的无限思维类型。两种思维类

20、型各有千秋,但就创造性而言,右脑型是能量更大、更优越的。7一个是程序化思维的左脑人,一个是直觉性思维的右脑人,所以对话容易“错位”,互相不理解。在这方面,尤其需要我们家长觉悟。家长如果没有自觉的认识,两代人的错位、冲突、对抗,就难以避免,而且很可能打的是一笔谁也说不清因果、谁都喊怨的糊涂官司。12、 “可怜天下孩子心 ”世上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爱母慈,的确令人慨叹。但是,在两代人的交流与矛盾中,比起具有天然优势的家长,孩子是更弱小,受到误解、委屈、冤枉和压制更多的一方。绝大多数孩子是凭借自然造化赋予他们的 “大道理”来判断事物的,他们虽然说不出所以然,但不能说其行为是“没道理”的;他们

21、仅仅是不擅长 “讲道理”而已。 “讲道理”是大人的长项,尽管他们经常 是 “没道理” ,或者只是“小道理 ”,甚至有时是“蛮不讲理” 和“强词夺理”的!家长很容易自自然然地把他们对孩子讲的话当作了“ 理”。比起“满嘴是理 ”的家长, “有理说不出”的孩子是最可怜的!让我们多从他们的角度想想问题,多理解他们,也多为他们讲讲“理” 吧!聪明的家长总是站在孩子后面鼓掌,愚昧的家长总是站在孩子前面数落。教育专家 在家里,父母和孩子应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记住情感教育永远都大于道理教育。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培养

22、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教育才能发挥作用。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对错误的方向给予引导,对于正确的方向给予鼓励。打骂不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绪。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8比如:发现孩子撕了刚给他买的新书:一些家长首先是批评他的行为本身,然后再强

23、调书的价值, “新新的书你就撕破了,以为是白来的?十来块钱呢?” 不顾忌孩子的抵触情绪,强迫孩子说“ 我错了,今后改正。 ”还有一种谴责方法,更象审问罪犯:“对书有什么仇么?为什么刚买来就撕了?”这样做的意图是希望孩子诚实,坦言撕书的原因,结果是把孩子推向对立面。他们对这种挑衅往往有自己的常规武器,那就是梗子脖子死不开口。那么,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要求家长这样做: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可以这样问孩子:“我看到你撕坏了刚买的新书,你不喜欢它了么?(这时孩子也许会是点点头,或者说是不当心撕坏的。 )或许过几天你又会喜欢它呢,因为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妈妈还没来得及给你讲呢。来,我们把它粘起来。

24、 ”孩子发现妈妈并不因为他闯的祸动怒,首先关心的是他的感受,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真实情形告诉妈妈,这样,在内疚的心情下,他就有可能在以后认真保存大人送给他的礼物。以上这个例子,关系孩子健全的心理,我们做家长的往往因沿袭这样的思维定势,首先考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乖孩子进取心强的孩子) ,而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刘微是高三的一名女生,爱好广泛,善于交际,喜欢体育运动,会打太极拳、书法、钢琴。每个爱好都小有成就,学习成绩在重点高中也是名列前茅,应该是父母所期望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刘庆山是刘微的父亲,也是我户外运动的“驴友”,当年刘微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时,我和妻子便登门拜访“取经”,刘

25、庆山夫妇向我们讲诉了刘微的成长经历。刘微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培养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因为工作忙或者其它原因让亲属帮助照顾孩子,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别人替代不了。刘微从五岁的时候在父亲的陪伴下,天天坚持晨练,风雨无阻,三年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坚持到孩子上了小学,孩子随着锻炼时间的推移体质越来越好。在锻炼的三年里和孩子愉快地沟通,解答孩子的提问,共同学习各9门的知识。孩子十岁时,父母引导孩子开始自学英语,小学毕业期间自学完了初中英语,初中时自学完高中的英语。刘庆山说,孩子从小在学习时,他们就不陪在她的旁边,但他们的习惯是在别的房间看书或看电视陪伴她

26、。等孩子学完了睡觉了,才和孩子一起去睡觉。因为上午孩子用脑很多,早餐他们总是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让孩子早餐吃饱。这些年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教育孩子贵在坚持。个案分析刘微是个很出色的孩子。刘微的出色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她的父母培养教育分不开的。应该说她的爸妈为她创造的家庭教育氛围适应了孩子成长的需求,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一、父母掌握了家庭教育方法。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努力积极创造适应孩子家庭氛围。二、不宠、不溺爱孩子。刘微是个独生女,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去溺爱她,相反家庭成员关系融洽,相互尊重,孩子喜欢和父母沟通交流。三、孩子有着多彩业余生活。刘微

27、的业余生活丰富,特别是父母从小带刘微坚持锻炼,锻炼增强了身体素质,让孩子的生活起居十分有规律,有了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些都对孩子的性格和学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孩子自己能养就能自己教育。一个父母如果没有决心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难道就能相信别人会把您的孩子教育好吗?教育不能指望他人,这绝对是家庭教育不能动摇的根基。刘庆山夫妇对孩子很有责任心,教育观念和方法一致,在教育上没有指望别人。五、父母在学习能力上有意识地进行了培养。刘微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态度端正、松紧适度,不是只注意孩子的成绩,更注重孩子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英语上付出很多的努力,也取得值得让人羡慕的成果。范例启迪:一、父母要有家

28、庭教育的意识。好孩子是培养教育出来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个芝麻长不出西瓜来。二、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的沃土。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父母要用科学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创造一个适应孩子的成长沃土,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三、家庭教育要持之以恒。培养一个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应该拥有教育孩子的恒力的毅力,孩子的每个优点和长处是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不能急于求成。要报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突然有一天,您会发现枝头已经硕果累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一些教育方法,但缺少的是教育孩子的毅力和恒心,不能持之以恒,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和行为,不能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的成长,

29、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10氛围。四、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的品德、学习习惯、饮食起居习惯应该从小就培养,这些是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晨炼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坚忍不拔性格的形成,可以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适当锻炼的机会。五、尊重、平等、互动。沟通是父母引导孩子成长的桥梁,尊重、平等是沟通的基础。锻炼、沟通与学习知识结合起来是一种立体家庭教育互动氛围,在晨炼的散步或慢跑中与孩子交流、在交流中向孩子渗透自然、社会、科学等等知识。这种立体家庭教育氛围给孩子带来效果是体质增强、意志坚韧、学习兴起增加、与父母的关系融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家庭教育互动形式。

30、也有人说,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难以开展家庭教育,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教孩子文化科学知识是学校的任务。家长的任务是提供环境,激发动力,在做人方面提供榜样。河南鲁山县的农民林修德、黄兆安夫妇只有初中文化,靠种地、打工甚至卖血培养三个孩子都成为博士而且品德优秀;河源连平坡头镇鞋匠罗金仁和妻子李永弟未读过书,但靠着勤俭刻苦、宽容礼、 ,热心助人这种品格和家风培养了六个孩子各自成才,其中三个孩子成为博士。这些例子说明家长的文化程度并非孩子成人成才的前提条件,而家长的人格素质才是决定孩子成人成才的最关键因素。这正是健康的家庭造就了健康发展的孩子。过去我们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现在我的想法有

31、了发展,认识到没有家长积极参预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单靠学校无法包打教育的天下。教育是合成词。 “教” 是让学生长智力,获知识,练技能。是用语言、文字、操作等方式口手相传,可以让学生习得和掌握的。而“育” 是以思想感情去影响、熏陶和培育孩子,使他们感动和感悟,从而潜移默化孩子们的人格和情操,让孩子们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精神、优秀的个性。是塑造孩子们健全的人格,通俗的说法是教孩子做人,但不能把这个教字误解为说教,准确地说是引导孩子践行。因此引导认知称为“教 ”,引导做人称为“育”。这个“ 育”字又可分为“ 习育” 和“化育”, “习育” 就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貌习惯等)

32、 , “化育” 就是默化陶冶人格。在教的任务中,学校作用最大;在育的任务中,家庭对幼儿、儿童青少年影响最大。因此为了指出学校和家庭各自承担任务的重点,有教育专家提出了“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成功在社会”的口号。并提出成人在先成才成功在后的顺序。如果学校教育能获得千百位助手,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关顾和培育,创设11了学生的成长环境,并把生活中的每一时段每一细节都寄予了教育的内涵和资源,那么学校和家庭的一切活动都在催生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

33、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条件是建设一个健康的家庭。 赢得家庭教育的果实,其实也不复杂,我认为家长们只要远离误区,用心实践一下就可以了。“铁娘子”的家教 玛格丽特 撒切尔夫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在重大问题上,思路清晰,观点鲜明,立场强硬,做事果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影响了整个英国乃至欧洲,被誉为欧洲政坛上的“铁娘子” 。 玛格丽特的家教是很严格的。从小父亲就要求她帮忙做家务,10 岁时就在杂货店站柜台。等到玛格丽特入学后,她才惊讶地发现:她的同学可以与他们的朋友一起在街上游玩,可以做游戏、骑自行车。 幼小的玛

34、格丽特心里痒痒的,她幻想能有机会与同学们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气跟充满威严感的父亲说:“爸爸,我也想去玩。 ” 罗伯茨脸色一沉,说:“ 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 !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决定你该怎么办,不要随波逐流。 ” 见孩子不说话,罗伯茨缓和了语气,继续劝导玛格丽特:“ 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样,沉迷于游乐,那样一定会一事无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 ” 听罢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再也不吱声了。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么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 这样的家庭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的高度的自信。独立不羁的个性使她常常有一种心理优越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