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谋学网 17 秋 18 春电工学在线作业 1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100 微法电容电感两端的电流 i 为正弦波,其有效值为 5 安培,初相位为 0 度,当电感两端电压 u 与电流 i 方向关联时 u 初相位为( )度A. -90B. 90 C. 其它正确答案:A2. 当一个 60 欧姆的电阻和一个 80 欧姆的容抗串联,其等效复阻抗 Z 的模为 ( ) 欧姆.A. 140B. 100C. 其它正确答案:B3. 异步电动机的最大转矩 Tm 表示电机( )的能力。A. 抗负载的冲击B. 带负载启动C. 其它正确答案:A4. 诺顿定理的等效电路是由( )构或的。A.
2、 电流源和入端电阻并联B. 电流源和入端电阻串联 C. 其它正确答案:A5. 一个电压源 20V 和一个电流源 2A 并联,其等效电路为 ( )。A. 电压源 20VB. 电流源 2AC. 其它正确答案:A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独立方程数为( )。A. b-n+1 个B. n-1 个 C. 其它正确答案:A7. 变压器的功能之一是( )A. 变电压B. 变磁通谋学网 C. 变极牲正确答案:A8. 对称星形三相电路的线电流和相电流的相量( )。A. 相同 B. 不相同 C. 其它正确答案:A9. 两个极性相反电压源串联一个电压为 20V,另一个电压为 50V,其等效电路为( )。A. 电压源
3、30VB. 电压源 70VC. 其它正确答案:A10. 8 毫享电感两端的电流 i 为正弦波,其有效值为 2 安培,角频率为 1000rad/s,当电感两端电压 u 与电流 i 方向关联时 u 有效值为( )伏 A. 8000 B. 16C. 其它正确答案:B17 秋 18 春电工学在线作业 1二、判断题(共 12 道试题,共 60 分。 )1. 有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的电路中,电流源单独作用时,不作用的电压源应该短路。(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 当电阻元件的电流和电压是非关联方向时,该元件输出的动率是 P=I2/R。(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3. 当电流 I 和
4、电压 U 是关联方向时,电阻 R 的电压与电流关系是 U=RI 。( )A. 错误B. 正确谋学网 正确答案:B4. 晶体管进入截止区工作,造成截止失真。适当增加基极电流可消除截止失真。(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5. 直流电源作用的一阶电路稳态时,电感可以看作短路。(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6. 相量反映了正弦量的大小、初相位和频率。(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7. 电流源和电阻串联,可以用电压源和电阻并联等效。(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8. 按钮是用于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的手动切换电器。(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9. 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
5、的磁极双数可以实现调速。(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0. 电压源和电阻并联,可以用电流源和电阻串联等效。(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1.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晶体管集电极电流等于电流放大系数乘于基极电流。 (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2. 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PN 结变窄,正向电流较大,正向电阻较小,PN 结处于导通状态。(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谋学网 谋学网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11万 15 千 12 千 1千 1万草测 12 千草测1 2 3 4 5 6 7沉积岩1 对地层划分到组或
6、阶,如范围大应进一步二分或三分,确定其时代,测定其厚度及产状2.对标志层、成矿有利的岩层在图上的宽度大于 1 毫米者应扩大表示,应注明;3研究鉴别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岩层的层理机械沉积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特点;4研究喷出岩的特点,层序、层理、及岩相等特征,岩石的组成及其特点,测定其时代、厚度及产状;5.与矿产关系的研究,含矿层或对成矿有利岩层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层位与岩性特征,测定其厚度与产状1.在 1万分成的基础上,按岩层、岩性特点进一步详细划分岩层,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征,胶结物性质,结核体的形态、沉积韵律、测定各层厚度、产状与空间分布关系。2.3.
7、4.5 同左6对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地层,或成矿的主要围岩、对其岩石作详细的岩石矿物鉴定与岩石化学分析,并应控制它的厚度、产状等有关特点在空间上的变化。一般地段的研究程度可低于 1万或与之相似。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岩层其研究程度仍与1万相同含矿层或成矿有利地层仍与12 千相同,其他问题研究程度可低于 12 千。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侵入岩1.确定侵入岩的时代、种类、规模、形态及产状,研究侵入岩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2.对侵入岩体应详细划分岩相;3.研究岩体的原生构造;对原生构造带的特征分布范围与产状等,在图上应给予标示。4.研究岩体之间及岩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接触变质的范围,内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及产
8、状。5.脉岩的分布特点、岩性特征、规模及产状,脉岩与岩体的关系,脉岩之间的关系、脉岩与成矿之间的关系。6.研究侵入体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岩体的形态变化、产状变化与岩相变化对成矿的富集作用。7.岩浆岩型的矿床、对岩体的研究程度与揭露程度,应达到对矿化研究程度的要求。除左列 1-7 各项内容外应进一步做到:1. 详细划分岩相、不仅要从接触带的变化特征出发划分边缘相、过渡相及内部相,研究各自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点,而且要从岩浆的结晶与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同化作用和自变质等特点划分岩相。2. 揭露和控制岩相及接触带的产状变化;3. 详细划分原生流动构造与原生裂隙构造的分布特征产状,研究岩体各部位的付
9、矿物特征,近可能的标出岩体流动前缘;4. 对岩体与脉岩应作详细的岩矿鉴定与成矿有关的岩石化学分析5. 与成矿有关的岩相或脉岩,在图上的宽度大于 1 毫米者应表示,小于 1 毫米者同上 同上谋学网 应扩大表示,但应说明。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21万 15 千 12 千 1千 1万草测 12 千草测1 2 3 4 5 6 7变质岩1 研究变质作用特点及变质程度,划分变质带2.研究各变质带空间分布规律与产状的变化特点,3划分变质相研究各变质相系的关系4.研究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或矿化富集作用之间的关系5对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变质带应详细研究并控制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其层位与岩相特点,
10、测定其厚度与产状,其厚度能填出时应专门表示、填不出时应扩大表示。1 按变质程度及特点,详细划分各变质带的变质级,按岩性特点与构造特点划分岩层;2.详细研究各变质相的剩余矿物,变化矿物及其特征,矿物组合与常见矿物组合特点。3.详细研究各变质带的接触关系,对各带的片理、线理、香肠状构造及残留构造等变化特点,并精确的测定其产状。4同左 4.55.对各变质基本岩石类型应作详细的岩矿鉴定与岩石化学分析,以便进一步建立变质相系。同上 同上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构造地质1 查明矿区的主要构造带与控矿构造的特征,2.查明各种性质构造带的组合、排列方式、分布规律,着重研究压性构造带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和划分构造型
11、式或体系。3 查明各结构面性质、特点、规模及产状;4区分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的结构面空间分布规律与变化特点5.区分成矿前与成矿后的构造带特点与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级别构造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6.研究构造体系的复合与联合对岩浆的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控制同 1-6,应进一步岩研究:1 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结构面对矿体的控制作用特点。2.对成矿有关的构造带,在一定距离内应有工程控制,揭露其形态,规模、产状、充填物等特征,准确测量其产状。3.对破坏矿体的断裂,地表应有工程控制,查明其性质、规模、产状及断距,其界线与断距应实测。同上 同上谋学网 作用。7.对各种主要断裂带与褶皱轴的实际位置应实测。1万1千地质测量
12、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31万 15 千 12 千 1千 1万草测 12 千草测1 2 3 4 5 6 7蚀变围岩1 初步查明蚀变种类,规模、产状、形态,确定蚀变围岩的性质,对蚀变带应有工程控制。2.圈定蚀变体或蚀变带,判断蚀变作用与火成活动变质作用的关系3.研究蚀变围岩的含矿性。1.详细查明各蚀变带种类,蚀变强度,矿物组合、规模、产状、形态,确定蚀变围岩的性质,用工程控制蚀变带的变化。2.详细圈定蚀变体和蚀变带的范围,按蚀变强度与矿物组合进一步细分,确定蚀变体与火成活动、变质作用、矿化作用的关系;3.详细研究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同 1万 1 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同 12 千2.与矿关系不密切
13、的精度可降低。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 矿化及矿体1. 用槽井探和物化探等手段揭露和控制矿化带或矿层的规模产状及走向的变化;2. 矿化带、含矿层、矿体、详细研究其规模、产状、形态、矿石自然类型等变化特点,分布规律。3. 分析和鉴定金属矿物,脉石矿物的种类及含量4. 对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条件做出初步判断,指出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1 用槽井探和物化探等手段揭露和控制矿化带或矿体;2.矿化带较详细的研究确定矿化类型、规模、产状、矿物种类及金属矿物含量3 矿体,除按 1万要求外,尚需要对矿石自然类型、矿石物质成分等进行研究,对矿床成因类型、工业类型做出判断。4 要用工程控制主矿体,上下盘的小矿体,对露天开采
14、的矿床,要详细的查明矿体的边界同 1万 同 12 千谋学网 5 系统的查明矿体有用组份的含量及其变化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41万 15 千 12 千 1千 1万草测 12 千草测1 2 3 4 5 6 7必须表示地质体规模m1.矿体宽度大于 52.一般岩石宽度大于 203.蚀变体宽大于 104.各种构造形迹长大于 1001.矿体宽度大于 2.52.一般岩石宽度大于 103.蚀变体宽大于 54.各种构造形迹长大于 501.大于 12.大于 43.大于 24.形迹长大于 201.大于 0.52.大于 23.大于 14.形迹长大于 101.大于 52.大于 403.大于 104.形迹
15、长大于 2001.大于 12.大于 43.大于 24.形迹长大于 40二精度要求地质界线实测1.矿体 5-102.一般地质体 10-201.矿体 2.552.一般地质体 5101.矿体 1-22.一般地质体 241.矿体 0.512.一般地质体 121.10202.20301.1.242.2.46谋学网 允许误差m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51万 15 千 12 千 1千 1万草测 12 千草测1 2 3 4 5 6 7简单区30-40 80100 500600 12001400中常区4050 100120 600700 14001600复杂区60 120150 700800 160018002040 250400二精度要求观测密度个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