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陋室铭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及作品的由来。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自己翻译全 文。3背诵课文。预习准备:铭,本是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学习过程:活动一:自读下面的资料,谈谈你对刘禹锡的认识。(先读资料在组内交流)1刘禹锡生平简介: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曾任监察御 史,政治上主张革新。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 减役,
2、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2陋室铭的由来。刘禹锡得罪了权贵庞臣,被贬到和州当通判。按规定,通判应住三间三厦的屋子,但趋炎附势的知府,只给了他一处三间小屋,想给刘禹锡来个下马威。刘禹锡却不计较屋子的大小,还写了一幅对联挂在墙上, “对面大江观白帆,身在知州思 争辩。”知府知道后,吩咐书丞道: “再给刘禹锡搬个家,房子再缩小一半,看他还有没有劲争辩!”刘禹锡住在一间半房子里。还是那么心平 气和,并即兴又写了两句:“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刘禹锡不烦恼,知府却大为烦恼。他又让刘禹锡搬进只有一间屋子的住
3、处。 刘禹锡身居斗室, “得其所哉”,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知府不见刘禹锡前来赔礼道歉,便对书丞说: “派人把门前的石条抬去送他,羞羞他顽固得象块石头!” 刘禹锡在这间小屋住了一个月,欣然命笔书写了一篇小屋陋室的赞文,正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时,恰好书丞送石来到门口。刘禹锡心里一亮:“我写 的小屋陋室赞文,正愁没地方刻呢!”于是,他一改过去沉默无言的面孔,笑着说道: “请谢知府大人,刘某如今有了这块条石,也不虚此行啊!”后来果真有人把刘禹锡陋室铭的一文刻之成碑,立于室前。活动二:“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章韵脚(押韵的字),了解文章语言特点。(自由读文用色笔在文中做上记号参加全班交流)活动三:根据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理解下列字词的含义。(独立完成提出疑难组内解决向全班提出问题)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 何陋之有? 活动四:将文章在组内分工翻译。注意字 字落实,学 会直译。活动五:组内开展 背诵比赛。(独立背诵 组内齐背全班展示)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