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祭公谏征犬戎原文.docx

上传人:文库大全 文档编号:276426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祭公谏征犬戎原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祭公谏征犬戎原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祭公谏征犬戎原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祭公谏征犬戎原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祭公谏征犬戎原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祭公谏征犬戎原文祭公谏征犬戎(选自国语周语上 )左丘明国语原典名片国语作品特点:按顺序分国排列,记言为主记事为辅。作品简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全书共二十一卷,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 990) ,下至智伯被灭(前 453 年) ,历时五百余年。分别记载了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之事,是各国史料的整理加工与汇编。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每一国记叙事迹亦各有侧重。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其政治观也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与贤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所记历史事件与传说涉及春秋时期经济、财

2、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方面,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司马迁有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最早提到其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固、李昂等也都认同此观点,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作品风格: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宴飨、讽谏、辩诘、应对之辞。这些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有形象性。但由于它乃多国史料汇编,其记言水平难免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总之,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虽则叙事与刻画人物有一定特色,文学成就比起左传来还是稍逊一筹,但也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祭公谏征犬戎(选自国语周语上 )【原文】穆王

3、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4、。“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11。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12。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13。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14;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15。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16。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仕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17。 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18?吾闻夫犬戎树惇,能帅旧

5、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19!”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注释】耀德:明德,昭显德行。观兵:示兵,炫耀兵力。戢(j):藏聚,收藏。此句意为:炫耀武力等于戏弄,戏弄武力是没有威慑力的。櫜(go):即韬,收藏。懿德:美德。肆:陈列,此为施布之意。允:确实。茂:同“懋” ,勉励。阜:大,在这里有丰富满足之意。器用:生产或生活上所需的器具。乡(xing):同“向” ,此指关键所在。后稷:名弃,周人的始祖,是舜的农官。弃稷弗务:废弃稷的管职,不再讲究务农。不窋(zh):弃的儿子。窜:逃匿。业:指农事。序:布,传布。纂:继续。绪:事业。奕世:累世,世世代代。载:承载,传承,

6、继承。不忝:不辱。欣戴:爱戴。戎于商牧:在牧野与商军作战。勤恤民隐:体恤老百姓的痛苦。隐:痛苦。邦内:即畿内,天子都城五百里以内地区。甸服:以田赋朝贡天子。邦外:“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侯服:以诸侯之礼服事天子。侯、卫:指侯圻,卫圻, “侯服”之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中国边界,诸侯外卫。宾服:以宾客之礼服事天子。蛮、夷:指南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要(yo)服:立约结盟以服事天子。戎、翟:指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荒服:戎、翟所处之地为更远的边荒地区,故称荒服。11王:进京朝见周王。12日祭:甸服者距京都最近,要每日供应天子祭祀祖考的物品。月祀:侯服者要每月供应天子祭祀高祖、曾祖的物品。时享:宾者要每

7、季向天子供献祭祀宴享的物品。时,指四时。岁贡:要服者要年向天子行一次供献之礼。终王:荒服者终身只要在新的周王即位进京朝见一次。13修意:申明王意去感化。修言:用道理去化。修文:用法令去教化。修名:用树立声威去感化。修德:用德行去感化。序成:指把上述修意、修言、修文、修名、修德五者依次做好。修刑:用刑法处罚。14告:用书面的文字告知。15辟:法令。让威之令:斥责的命令。文告之辞:告谕的文辞。16勤民于远:劳苦百姓到远地打仗。17大毕、伯仕:犬戎族的两个君主。终:去世。以其职来王:按照他们荒服者应守的职分来朝王。以不享征之:用“不享”的罪名征讨它。 “不享” ,本指宾服者不供时享,而犬戎作为“服”

8、 ,是没有供时享的义务的,以“不享”征讨,属于罚不当罪。18乃:恐怕,只怕。王几顿乎:“荒服者王”的规定遭到破坏。顿:败坏。19树惇:树立敦厚的德行。帅旧德:遵循先人的道德规范。帅,遵循。守终纯固:守卫其国家一直专心致志。【鉴赏】本文是国语中的第一篇。周王朝到了穆王执政时期,王室的统治能力日渐衰弱,但由于国家比较安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此时的穆王却目空一切,滋生了要“周行天下” 、使其车辙马迹遍及天下的勃勃野心。于是便不顾祭公谋父的劝阻征讨犬戎,原想借此炫耀自己的神武,结果却无功而返,仅捕捉到了四条白狼、四头白鹿,却造成了“荒服者不至”的不良后果。文章主要记述了祭公谋父的谏词。其言以“先王耀德不观兵”为全篇主脑,分两部分加以阐释。前一部分简单说明“观则玩,玩则无震”之做法不可取,并进一步阐述了先王是如何“耀德”的。谏词的后一部分就“先王之制”作了较详尽的阐释,强调周之先王建制依靠的并非观兵,而是德治,应以“增修于德”来怀服外邦,武力只能作为后盾。最后,穆王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终于落得个“荒服者不至”的结局,更加证实了祭公“耀德不观兵”观点的正确性。本文虽短小,但结构严谨,资料齐全,叙述详备,论证层次井然,气势充沛,很有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