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服装学院 2010 年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工艺作家”与日本传统工艺文化的现代转型姜倩 【摘要】: 随着全球现代化、产业化、商业化大趋势的冲击,传统工艺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日益被重视起来,人们开始寻找不是将其以“遗产”或“ 文物 ”的方式保存于记忆和博物馆中,而是以“产业”为依托,使其成为一种永葆生命活力并与时俱进的“活态”工艺文化。怎样保护和传承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工艺,并使它逐步融合于现代文明又得以健康转型和发展的问题,长久以来是不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严肃课题。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日两国“工艺作家”性质、地位,以及“工艺作家”群的孕生条件、自发觉醒的
2、动力、对工艺转型的作为、对传统工艺文化现代转型带来影响与价值等多方面探讨,以及通过对现代日本“工艺作家”群的构成成分及工艺文化性质倾向进行梳理归纳,来探究日本各个“工艺作家” 群体的创作思想和现代工艺转型和发展状况,找到支撑传统工艺文化现代转型的人为要素。本文从中日传统工艺文化向现代转型这两个方向进行纵向研究,分析异同,汲取日本方面可取的经验,完善我国传统工艺文化现代转型机制,为中国现代工艺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找出中国工艺文化现代发展过程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关键词】:传统 工艺文化 工艺作家 现代转型 活态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服装学院【学位级
3、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J509.1【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6-7 第 1 章 绪论 7-1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7-8 1.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提要 8-9 1.3 本文研究的“传统工艺文化”范畴 9-11 第 2 章 日本传统工艺文化的现代转型 11-23 2.1 “美术”的诞生和“ 工艺 ”概念的形成 11-15 2.1.1 “美术” 概念的形成 11-12 2.1.2 “美术” 的成立以及其后“ 工艺”概念的形成 12-13 2.1.3 明治 20 年代的“工艺”概念的变迁与其支持者 13-15 2.2 日本近现代“工艺” 概念
4、的变迁及转型 15-23 2.2.1 工艺的纯粹美术化 15-16 2.2.2 传统工艺的开展 16-18 2.2.3 民艺运动与民艺思想 18-19 2.2.4 生活工艺的登场和开展 19-20 2.2.5 文化遗产保护法令的制定 20-21 2.2.6 现代转型的基石 “传产法”和“ 传产协会”21-23 第 3 章 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现代转型 23-39 3.1 中国近代“工艺” 概念演变 23-28 3.1.1 “工艺” 的现代意义 23-25 3.1.2 “美术” 概念的起源与含义 25-26 3.1.3 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 26-28 3.2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
5、的中国工艺美术(鸦片战争-侵华战争)28-33 3.2.1 南洋劝业会和巴拿马博览会 29-31 3.2.2 近代工艺美术教育家 31-32 3.2.3 近代工艺美术家 32-33 3.3 战争时期中国的工艺美术(1938-1949 )33-36 3.3.1 特殊时期手工业的重要意义 33-34 3.3.2 国统区大后方的手工业 34-35 3.3.3 解放区的手工业和传统工艺美术 35-36 3.4 解放后中国的工艺美术(1949-1976 )36-37 3.5 21 世纪中国工艺文化的发展趋向 37-39 第 4 章 中日现代转型中的关键因素比较 39-62 4.1 从现代工艺大展纵观中日
6、传统工艺现代转型 39-41 4.2 日本传统工艺文化的现代转型的中坚 工艺作家 41-55 4.2.1 近代工艺作家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41-42 4.2.2 工艺作家对日本传统工艺文化向现代转型的作用 42-43 4.2.3 日本近代工艺作家的团体和代表作家 43-52 4.2.3.1 “美术工艺” 与日展 43-46 4.2.3.2 “传统工艺” 与“ 人间国宝 ”46-48 4.2.3.3 “生活工艺” 与设计 48-50 4.2.3.4 “前卫工艺” 与现代美术 50-52 4.2.4 从“职人” 到“ 工艺作家 ”52-54 4.2.5 工艺作家自觉性的苏醒 54-55 4.3 中国
7、传统工艺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关键 工艺美术大师及工艺作家群体 55-62 4.3.1 当代语境下中国工艺文化的窘境 55-56 4.3.2 缺乏工艺作家群体的中国 56-58 4.3.3 工艺美术大师的社会担当 58-59 4.3.4 现代艺术家在中国工艺文化的现代转型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59-62 第 5 章 中日工艺文化现代转型的深层因素比较及中国传统工艺转型趋势研究 62-78 5.1 中日近现代“工艺” 概念的社会基础与思想意识比较 62-66 5.1.1 日本“工艺” 概念的社会基础 62-64 5.1.1.1 “工艺” 与“ 美术”62-63 5.1.1.2 “工艺” 与“ 工业”63-
8、64 5.1.2 中国“工艺” 概念的社会基础 64-66 5.1.2.1 “工艺” 和“ 美术”64-65 5.1.2.2 “工艺美术” 的概念混淆 65-66 5.2 中日实学文化深层因素的异同 66-68 5.2.1 日本实学对传统工艺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影响 66-67 5.2.2 中国实学与传统工艺文化现代转型的关系 67-68 5.3 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先现代转型的新起点 68-78 5.3.1 “活态” 发展与工艺作家对中国特殊国情的帮助 68-69 5.3.2 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产业的现状和问题点 69-72 5.3.3 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现代转型的再飞跃 作为一种生产活力而存在 72-
9、74 5.3.4 对工艺作家群的要求和期许 74-78 结语 78-80 参考文献 80-84 附录 84-9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6-97 致谢 97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 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 阅读器支持 CAJ,PDF 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 10 条 1 黄泽,光映炯;关于台湾原住民传统工艺研究的对话J;民族艺术研究;2002 年 01 期2 方李莉;新工艺文化导论J; 美术观察;1996 年 05 期3 朱铭;传统工艺的当代问题J; 装饰;1997 年 02 期4 张
10、建世 ,杨正文;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保护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年 03 期5 朱碧其;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问世J; 上海工艺美术;2005 年 04 期6 陈雅蓓;传统工艺新教法J;上海工艺美术;2005 年 02 期7 余力; 红楼梦艺术与珍奇J; 红楼梦学刊;1992 年 04 期8 杭间;民生与工艺传统技艺在现代的遭遇J; 读书;1998 年 05 期9 程明泰; 生活的设计理论的构建工艺文化研究读后J;美术之友;1994 年 04 期10 文丹;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十年辛劳,终见成果J;中国文化遗产;2004 年 03 期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11、前 10 条 1 张建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保护与开发三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 年2 金少萍;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A; 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 2004 年年会论文集C;2004 年3 刘素琼 ;顾鸣 ;浅议后现代扎染艺术表现新形式 A;2006 年全国服装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 年4 倪斌;新技术在古建筑下架油饰地仗修复保护中的应用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年5 裘纪莹;励建荣 ;周利南;梁新乐;蒋予箭; 虞淼;浙江玫瑰醋的现代化探索A;食品安全监督与法制建设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食品研究生论
12、坛论文集(下)C;2005 年6 吕利华;梁丽绒;赵良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选育及其在优化山西老陈醋传统工艺中的应用A;2006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 年7 阎晓军;涂敦修;锻造铁艺 传统工艺打造新行业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 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 年8 孟家光;邱冠雄;应用纳米材料技术进行羊绒针织服装抗起球研究A;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5 年9 杨楠;邢卫红;徐南平;一体式气升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 摘要集(下)C;2004 年10 黄小明;素颜赏心话装裱浅
13、述中国书画装裱沿革A; 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年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 10 条 1 漠男;保护传统工艺不是现代化的负担N;中国改革报;2006 年2 潘秀慧;传统工艺,振翅待疾风N;温州日报;2005 年3 记者 李佑民; 中国第四届农产品交易会我省签约 21 亿N;陕西日报;2006 年4 王芬兰;工艺文化城引进创意产业N;苏州日报;2008 年5 本报记者 陈岳;福州传统工艺:守望,还是振兴N;福建日报;2006 年6 本报首席记者 王秀萍;益源庆:传统工艺亟需嫁接现代机制N;山西经济日报;2004 年7 陈璟 王芳;我省传统工艺抢救性保护启动N;江苏经济报;2006
14、 年8 曹志琴;少数民族工艺文化保护与开发任重道远N;中国民族报;2005 年9 陈煜 郑克文;福州传统工艺产业将再现生机N;经济日报;2006 年10 本报记者 陈盈;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抢救行动N;科学时报;2005 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 8 条 1 帕哈尔丁伊沙米丁;维吾尔传统工艺文化研究D; 新疆大学;2001 年2 吴琼;以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振兴常州梳篦传统手工艺产业D;南京林业大学;2006 年3 易前良;国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南京大学;2004 年4 吕九芳;明清古旧家具及其修复与保护的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 年5 李正英;蒙族特色食品 烤羊腿传统工艺改进的
15、关键技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 年6 鸟丸知子;织物平纹地经浮显花技术的发生、发展和流传D;东华大学;2005 年7 李义;汽车复杂注塑件气辅注塑成型装备关键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 年8 艾山江阿不力孜;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研究D; 新疆大学;2004 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 10 条 1 金高华;中国传统漆艺与现代家具设计D;东华大学;2005 年2 德红英;达斡尔族木轮车的民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年3 曹毕飞;白族铜器锻造工艺研究D;清华大学;2006 年4 郭晓燕;传统云锦工艺的现状分析和设计开发D;江南大学;2004 年5 王建;晚清民国时期柳子戏的历史转型与文学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4 年6 张凡;演进与创生D;中央美术学院;2006 年7 任海波;现代制盐工业中卤水处理方法选择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 年8 张委;两种不同加工工艺对茉莉花茶香气成分及多酚类的影响D;西南农业大学;2003 年9 赵自成; 6-氨基青霉烷酸(6-APA)生产工艺研究D; 天津大学;2006 年10 吴伟;浅析玻璃工艺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运用D;西安美术学院;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