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60分钟检测: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6495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60分钟检测: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60分钟检测: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60分钟检测: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60分钟检测: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60分钟检测: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5 页专题九检测卷(时间:60 分钟 满分:60 分)双基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5 分)A吟啸 矜持 子衿 岑寂B料峭 俊俏 讥诮悄寂C杆菌 轩窗 旰食 坩埚D点缀 辍学 掇拾 啜泣解析 C 项分别读 n 、xun、n、n;A 项 yn、j n、j n、cn;B 项分别读qio、qio、qi o、qio ;D 项分别读 zhu、chu、du、 chu。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5 分)A渺小 漂缈 扁舟 名篇荟萃B何防 妨碍 折叠 名家叠出C吟啸 料俏 开辟 披沙拣金D化装 梳妆 凄凉 芳草萋萋解析 A 项,漂缥;B 项,防妨

2、,名家叠出名家迭出;C 项,俏峭。答案 D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5 分)A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任凭。B夜来幽梦忽还乡 幽梦:梦境隐约。C料峭春风吹酒醒 料峭: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D何妨吟啸且徐行 且:连词,表递进。解析 表并列。答案 D4下面江城子中的词句,运用白描手法的是 ( )(5 分)A十年生死两茫茫 B不思量,自难忘C尘满面,鬓如霜 D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第 2 页 共 5 页解析 A、B 均为抒情。答案 CD5阅读下面语段,选择文后恰当的语句,依次将序号填入文段中的空缺部分。(5 分)中国名人的泰山情结肇始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对后世名人文士产生了巨大影响和示范

3、作用,_。曹植宣称“我本泰山人”,“俯观五岳间,丛生忽如寄”,_。李白狂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_。杜甫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苏轼、苏辙兄弟以未登泰山为憾:“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自称“诗人爱山爱彻骨”的元好问,登泰山时,“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_。把泰山看做精神寄托与生命归宿与泰山有着高度的心灵契合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鼓舞创造了奇丽壮美的神奇意境,体现了纵横天地的放逸精神沿袭成为积淀深厚的文化心理,蔓延成为流传久远的文化风气,演变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大景观GKSTK解析 这是一道嵌入式衔接题。对语言连贯的考查,要考虑七个基本点:话题的同一性、行文的

4、照应性、格式的一致性、分承的对应性、风格的趋同性、事理的逻辑性、音节的和谐性等。此题排序的原则较为简单,那就是根据横线之前诗句的意境及蕴涵的情感来确定后面排序。答案 6默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9 分)(1)_ _。_?一蓑烟雨任平生。(2)纵使相逢应不识,_,_。(3)_,明月夜,短松冈。(4)_,_,是离人泪。(5)缺月挂疏桐,_。(6)_,寂寞沙洲冷。答案 (1)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2)尘满面 鬓如霜第 3 页 共 5 页(3)料得年年断肠处 (4) 细看来 不是杨花点点 (5) 漏断人初静 (6) 拣尽寒枝不肯栖鉴赏提升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2 分)江城子乙卯

5、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 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1)词中“不思量”和“自难忘”并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6 分)答:_ (2)“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何用意? (6 分)答:_答案 (1)不矛盾。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思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2)这三句话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即使夫妻能够相

6、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一层,相逢而不相识却比不能相逢更使人不堪。虽是刻画了人物的外部形象,却表现出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的复杂的思想感情。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1)(3)题。(14 分)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 轼第 4 页 共 5 页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1)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

7、么?(4 分)答:_(2)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5 分)答:_(3)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5 分)答:_解析 此词为苏轼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同游西湖时所作。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答案 (1)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 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2)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 合情合理即可。)(3)最后三小句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