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加工费标准.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644224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工费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加工费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加工费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加工费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加工费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加工费标准是:车床 20 元/小时,铣床 30 元/小时, 磨床 40/小时,滚齿机 40/小时机加工费用是这样的:普床 0.5/min 钻床 0.25/min 数控1.00/min 卧式加工中心 1.40/min立式加工中心 1.20/min加工费标准是:车床 24 元/小时,铣床 28 元/小时, 磨床 45/小时,高邑专机一般机械维修加工收费标准生产部提供一 以工时记价办法。Z25 钻床,CA6140 车床 刨床 插床 锯床 以每小时 15 元记费。立铣,卧铣,线切割,大车床,龙门铣以每小时 20 元记费。钳工一般维修以每小时 15 元记费。记时单位 从接手加工开始至加工完成验收合格结束

2、二以根据零件,数量,精度要求收费办法。1 钻孔加工一般材料,深径比不大于 2.5 倍的直径 25MM 以下按钻头直径*0.05 直径 25-60 的按钻头直径*0.12(最 小孔不低于 0.5 元)深径比大于 2.5 的一般材料收费基价*深径比 *0.4 收取对孔径精度要求小于 0.1MM 或对中心距要求小于 0.1MM 的按基价*5 收费对攻丝收费标准按丝锥直径*0.2 收费(以铸铁为标准,钢件另*1.2)在批量加工时以标准基价*0.2-0.8 收取(根据批量大小与加工难易程度)2 车床加工类一般精度光轴加工 长径比不大与 10 的按加工件毛坯尺寸 *0.2收费(最底 5 元)长径比大于 1

3、0 的按一般光轴基价*长径比数*0.15精度要求在 0.05MM 以内的或要求带锥度的以一般光轴基价*2收取一般阶梯轴(风机轴,泵轴,减速器轴,砂轮轴,电机轴,主轴等)以一般精度光轴加工 基价*2 收取阶梯轴如有带锥度,内外罗纹,的按一般精度光轴加工 基价*3收取一般用途丝杠按一般精度光轴加工 基价*4 收取一般兰盘类零件收费标准按材料直径*0.07 收取,直径大于430MM 的按材料直径*0.12 收取。一般圆螺母零件按直径*0.25 收费(包括材料)一般梯形,三角螺母零件按直径*0.3(不包材料)一般轴套类零件(直径小于 100 径长比小于 2)按材料外径*0.2 收取,径长比超过 2 的

4、按径长比* 基价*0.6一般修补轴承台类零件磨损量小于 2MM 的直径小于 40MM 宽度小于 25MM 的每个 5 元,需要上中心架,或长度大于 1.7 米的基价*2 收取。直径大于 40MM 的按直径 *0.2 收取。3 铣床加工类一般键槽加工(长宽比小于 10 的)按键槽宽度*0.5 收取(最低 5 元) 。长宽比超过 10 的按长宽比*基价*0.1 收取。如有严格位置度要求的按基价*2 收取。硬度大于 HRC40 的材料加工按基价*2 收取。一般花键加工(长径比小于 5 的)按花键轴外径*0.8 收取(最低 15 元)一般齿轮类加工按模数*齿数*0.5 元收取。蜗轮按基数*1.2 收取

5、。斜齿轮,伞齿轮,变位齿轮按基价*2 收取。一般平面加工类按每平方分米 1.5 元收取(最低 5 元)一般镗孔加工按孔直径*0.25 收取4 带锯加工类一般圆钢,厚壁管,方钢截断,按每平方分米 5 元计算(最低5 元)一般钢板切断,分条,开角按每平方分米 10 元(最低 10 元)5 线切割加工一般零件按切断面积(平方毫米)*0.008 元收费。需要穿丝的零件每穿丝孔加价 5 元6 电焊与气割与等离子切割普通焊条直径 3.2 的每支 1 元,TH506 焊铸件每支 3 元。气割加工,按铁板厚度 MM*切割长度 M 计算等离子切割不锈钢,按气割基价*3 收取,切割碳钢按气割基价*2 收取。7 关

6、于特别加急件与加班件,按标准基价*2 收取特别加急件定义为:第一时间安排为某特定客户维修或制造紧急零件。加班件系指超过正常工作时间而必须连续制造的零件。上海地区的通常标准是 c6150 以下 15 元/小时,630 2030 元/小时,铣床类似,维修活可翻倍,如以你的工缴报价,我想很多单子是不可能接到的成本計算步驟: 計算製令的領料成本 計算製令的在製約量及在製成本 更新製令之生產入庫,託外進,託外退對應之庫存異動明細 (影響成本碼為Y者之單據) 計算品號的月加權平均成本 計算品號的移動平均成本以及更新庫存異動明細 (影響成本碼為N者之單據) 更新品號每月統計單頭檔(單位成本) 更新產品成本檔

7、 n 欄位說明: 1.選擇成本計算年月: DEFAULT 庫存現行年月,不可修改 2.選擇工資率及製費分攤率採: 標準或實際 ,DEFAULT 參數設定可修改. 採標準時,人工製費之單位成本,取線別成本建立作業之標準單位人工及標準單位製費 採實際時,人工製費之單位成本,取線別成本建立作業之單位人工及單位製費 3.選擇材料在製約量計算方式: DEFAULT 參數設定材料在製約量計算方式可修改,計算邏輯如下: (1).依實際投入材料成本計算: a.計算製令生產一個單位所須耗用材料: 每單位材料成本=(製令單身需領用量*月檔單位成本 )/預計產量. b.計算製令約當產量: 約當產量=製令實際領用材料

8、金額/每單位材料成本. c.計算製令在製約量: 在製約量=期初在製約量+ 約當產量- 生產入庫及託外進貨. 舉例說明: 生產一個 A,需用材料 B 及 C 各一個,B 之單位成本 10 元,C 單位成本 15 元。若製令預計生產 100 個 A,實際 B 領 100個,C 領 80 個,則在製之計算如下: A 每單位材料成本=(製令單身需領用量*月檔單位成本)/預計產量.亦 A 之每單位材料成本=(100*10+100*15)/100=25 元。 計算製令約當產量=製令實際領用材料金額/ 每單位材料成本. 亦 A 之約當產量為(100*10+80*15)/25=88 件。 計算製令在製約量=期

9、初在製約量+ 約當產量-生產入庫及託外進貨.若 A 無期初在製,本期亦未入庫,則在製約量(0+88-0)=88 件。 由以上例子得知,若領料數量超領太多,可能造成在製約量高估,反之少領時,可能造成在製約低估,若製令有入庫時更可能造成在製呈現負數,故成本會計人員有責任及義務檢視製令用料之合理性或調整當期之在製約量。 以實際投入材料成本方式計算出來之材料在製約量,會較趨近實際,建議以此方式計算在製材料約量。 (2).依投入套數計算(領料套數):期初在製約量+ 已領套數 -已生產. 以此計算方式適用於整批發料、製造前置時間較短、領料日與投料日相近者. (3).無在製約當產量:不須計算在製約量. 4.

10、選擇人工製費在製約量計算方式:DEFAULT 參數設定人工製費在製約量計算方式可修改: (1).依實際投入材料成本計算: 同 3.(1)此適用於成本要素中材料成本佔製造成本之大數者、標準工時或標準成本無法蒐集者可採用此計算方式 (2).依投入套數計算(領料套數):同 3.(2). (3).無在製約當產量: 同 3.(3) (4).依實際投入工時計算:採依實際投入工時計算人工製費在製約量必須有標準工時,方可預估生產一個產品所需耗用之工時故若無法在製程系統輸入標準工時,系統會抓產品途程檔之標準工時,若產品途程之標準工時亦無建立資料時,則直接以品號基本資料標準成本之單位標準人工成本及單位標準製造費用

11、當成每單位人工製費.故採此方式計算人工製費在製約量時,必須輸入製令製程之標準工時或產品途程標準工時或直接輸入標準成本,否則無法計算人工製費之在製約量. 計算在製約量之邏輯如下: a.計算製令生產一個單位所須耗用人工及製造費用(註): 每單位人工製費=(標準工時*單位人工)+(標準工時* 單位製費)/ 預計產量b.計算製令約當產量 :約當產量=(本期投入人工+本期投入製費)/ 每單位人工製費c.計算製令在製約量在製約量=期初在製約量+ 約當產量- 生產入庫及託外進貨. 舉例說明: 生產一個 A,需耗標準工時 1 小時,每小時人工成本 120 元,製造費用 150 元。若製令預計生產 100 個

12、A,實際發生人工成本 11,000 元,製造費用 13,000 元,則在製之計算如下: A 所須耗用人工及製造費用=(標準工時* 單位人工)+(標準工時*單位製費)/ 預計產量,亦(1*100*120+1*100*150)/100=270 元。 計算製令約當產量=(本期投入人工+本期投入製費)/ 每單位人工製費,亦(11,000+13,000)/270=88.89 件。 A 之在製約量= 期初在製約量+ 約當產量-生產入庫及託外進貨. 若 A 無期初在製,本期亦未入庫,則在製約量(0+88.89-0)=88.89 件。 由以上例子得知,若標準成本(或工時) 訂的太低,可能造成在製約量高估,反之

13、標準太高時,可能造成在製約低估,若製令有入庫時更可能造成在製呈現負數,故應訂定合理之標準工時及成本,而成本會計人員亦需依生產狀況適時調整當期之人工製費在製約量。 註:因工資率及製費分攤率可選擇採標準或實際,製費分攤亦可採人時、機時或人工,故其計算每單位人工製費( a 之步驟)時會隨著所篩選條件不同而有所差異,茲將各計算方式詳列如下:(請依公司實際狀況,擇其一計算人工製費在製約量) a-1:選擇工資率及製費分攤率採 1.標準 , 製費分攤採人時. 每單位人工製費=(標準人時*標準單位人工)+(標準人時*標準單位製費)/ 預計產量 a-2:選擇工資率及製費分攤率採=1. 標準 , 製費分攤採機時:

14、 每單位人工製費=(標準人時*標準單位人工)+(標準機時*標準單位製費)/ 預計產量 a-3:選擇工資率及製費分攤率採=1. 標準 , 製費分攤採人工: 每單位人工製費=(標準人時*標準單位人工)+(標準人時*標準單位製費)/ 預計產量 a-4:選擇工資率及製費分攤率採=2. 實際 , 製費分攤採人時: 每單位人工製費=(標準人時*單位人工)+(標準人時*單位製費)/預計產量 a-5:選擇工資率及製費分攤率採=2. 實際 , 製費分攤採機時: 每單位人工製費=(標準人時*單位人工)+(標準機時*單位製費)/預計產量 a-6:選擇工資率及製費分攤率採=2. 實際 , 製費分攤採人工: 每單位人工

15、製費=(標準人時*單位人工)+(標準人時*單位製費)/預計產量. 5.選擇加工費用在製約量計算方式:DEFAULT 參數設定加工費用在製約量計算方式可修改: (1).依實際投入材料成本計算:同 3.(1) 此方式適用於成本要素中材料成本佔製造成本之大數者,標準加工費無法蒐集者可採用此計算方式 (2).依投入套數計算( 領料套數): 同 3.(2). (3).無在製約當產量:同 3.(3) (4).依標準加工費用計算: a.計算製令生產一個單位之加工費用: 每單位加工費用=品號資料之標準加工費用(註) b.計算製令約當產量: 約當產量=製令實際加工費用/每單位加工費用. c.計算製令在製約量:

16、在製約量=期初在製約量+ 約當產量- 生產入庫及託外進貨. 註:每單位加工費用抓取品號資料之標準成本,若成本參數設定半成品投入不歸上階材料成本亦料工費分離時,直接抓取單位標準加工費用計算,因所領用之下階半成品若有加工費需計算在製.反之,半成品投入歸至上階材料成本時,則抓取本階標準加工,因下階之加工費已經被歸至材料成本,故僅需以本階計算即可.註:若製令工單無走製程時,則本階所發生之加工費將全數歸屬本期入庫成本不計在製加工費,但下階加工費會均攤至本期入庫成本及在製成本中反之製令有走製程時,因本階各站發生之加工費有可能因入庫不齊而殘留在製,故和下階加工費一併均攤至入庫及在製成本中. 產品成本: 材

17、料成本=製令實際領用之直接材料 . 人 工成本=製令工時*線別成本之單位人工(採實際工資率時) =製令工時* 線別成本之標準單位人工(採標準工資率時) 製 造費用=製令工時*線別成本之單位製費(採實際製費率時) =製令工時* 線別成本之標準單位製費(採標準製費率時) 加 工費用=製令實際發生託外進貨淨額. 附註:重工製令之處理邏輯先計算一般製令(非重工製令) 之生產入庫月加權成本(影響成本碼為Y之單據),並回寫成本碼為r(重工領料單),有了重工領料成本再計算重工製令入庫成本,回寫影響成本碼為R (重工入庫單),最後做產品的月加權,即當期所有單據影響成本碼Y- r+ R 之月加權成本,回寫所有影

18、響成本碼為N(即銷貨銷退單)的單據各种机床的对外加工工时价格其实各种工种的工时价格并没有固定的,会根据工件的难易,设备的大小,性能的不同而不同,当然关键的有看你的量是多少了,不过一般来说它都有一个基本价,在基本价之间浮动. 1.车基本价:20-40 具体的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象小件,很简单的工时就小于 20 元;有时甚至只有 10 元例如一些大的皮带轮,加工余量大,老板只赚铸铁粉的钱就够了;有时如果工件大的话,一般市面上没法加工的就可以高点,两三倍,别人也没办法. 普通车、铣、刨、磨 8 元/ 小时线切割 4 元/小时数控 60120 元/小时大型镗床 120 元/小时各设备的型号,以后添加关于加工的难易程度,会在工时中考虑的,通常的做法是加一个难度系数 x,具体系数值是工艺编制人员和加工车间内部协商,然后作为一个辅助工时的性质增加进去。由于难度系统 x2,在 j 简单的小批量生产中,有时难度系统会1 。即机加工费用 n=n0 * x,线切割除外2.磨基本价:25-45 3.铣基本价:25-45 4.钻基本价:15-35 5.刨基本价:15-35 6.线割基本价:3-4/900 平方毫米 7.电火花基本价:10-40,单件一般按 50/件 (小于 1 个小时) 8.NC 基本价 :比普通的贵它个 2-4 倍 9.雕刻:一般都是单件的 .50-500/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