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1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张勇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笔名笮人,宾川县人,1954 年生,管理学硕士、文史学者、书法名家、宗教学专家,现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云南文史编委会主任、云南国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事多年宗教事务管理文史研究,主编有翰墨精华、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录、先生之风,著有云南史话、云南宗教信徒群体行为与管理研究,云南文史论坛名主持人、云岭大讲堂优秀主讲嘉宾,曾荣获云南省社科研究优秀管理者。前言宗教知识作为一种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我们每一个同志的知识结构里面,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我们对宗教知识、对宗教文化有所了解对于我们能够正确
2、地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好处的。再加上从现实的情况来讲,我们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宗教种类最齐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民间信仰非常的多,所以我们云南的宗教文化的历史积淀非常的厚重。那么我们闲话少讲,书归正传。要讲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传佛教文化。在我们国家,南传佛教仅仅是我们云南一省独有,这是我们真正的文化特产。(宗教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 们知识结构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领域。而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的宗教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并且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积淀。在这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我国仅云南省独有,那么佛教的主要教 义有哪些?南专上座部佛教的
3、特点是什么?听一听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一、佛教及其基本教义所以,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及其基本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我们知道佛教作为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他公元前三世纪创立于古印度。从广义上来讲额,佛教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它的经典,它的仪式、它的教义、它的习惯、它的僧团、它的寺院、它的组织等等。那么,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一句话就是佛陀的言教,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应该叫做佛法,法律的法,佛法,也就是说是佛所讲的教法。(一)四圣谛那么佛教的教义它有哪些呢?它有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
4、也叫四圣谛。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2(二)五蕴有五蕴,蕴就是蕴藏的蕴,我们说哪里哪里矿藏的蕴藏量很丰富,一个草头,一个绕丝,然后一个温度的温的右边,蕴,五蕴。五蕴是指什么意思呢?蕴,它的意思就是积聚或者是类别的意思。所谓五蕴就是五个字,就色、受、想、行、识,色是颜色的色,受就是感受的受,想就是思想的想,行就是行动的行,识就是认识的识。概括起来讲,五蕴指的就是一切身心之苦。身心之苦,这是佛教的教义的第二点。第一是四圣谛,苦、集、灭、道,第二是五蕴。(三)缘起说第三就是佛教的基础理论,叫做什么?叫做缘起说。缘是缘分的缘,起是起来的起,说就是说话的说,缘起说。那么佛教就认为“若此有
5、,则彼有;若此生,故彼生”,彼此,也就是我们说的叫做事物的两个方面,矛盾的两个方面,此和彼,因为此有,所以彼有;因为此生,所以彼生;若此无,则彼无。它就是说矛盾的双方、事物的两面,那么这一方面存在,那一方面也就存在;这一方面不存在,那一方面也就不存在,是不是?缘起说,所以它强调是诸法因缘而起,所以就这一个缘字,佛教里面你讲个十天、八天也讲不完。有缘、有缘,话很简单,实际上它可以概括很多很多的东西,是非常深刻的。所以说这个缘起说它就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或者是现象它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所以我们大家了解佛教要知道缘起说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是根本思想,是佛教的全部世界观和宗教实践的基
6、础理论。(四)三法印第四个佛教的教义就是三法印。这些术语大家听一听,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你要研究这真是要下功夫,一般不容易能看得懂得的。法印,三法印,三法印指的是什么呢?诸行无常,就是说一切事物、现象它的生灭是不固定的,它没有固定的,诸行无常。第二个法印是什么?诸法无我。诸法无我,那么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没有主宰者,也没有常驻不变的本质和本性,意思就是说一切都是在运动变化之中,它没有恒定的,没有常有的这种主宰者和常驻不变的这种本质。第三个法印是什么?涅磐寂静,这是佛教修行的一个境界,他他追求的就是涅磐寂静。那么这个涅磐寂静应该怎么解释呢?一句话说就是永远超离生死苦恼的涅磐境界是清静永恒的。所以佛教它
7、要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超离生死苦恼,达到涅磐的境界,那么这种境界是清静永恒的,这是第四个佛教的基本教义。(五)十二因缘第五,佛教的一个基本教义是什么呢?就是十二因缘。那么这十二因缘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无明、行、识”,刚才已经说到了五蕴的时候有行、有识,就是认识的识,有“名色”,姓名的名,颜色的色,有“六触,有“触”,触就是接触的触,碰到了,接触了,两个手接触了,这个触。“受、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3爱、取、有、生、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六)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那么佛教教义的第六个主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它有些什么样的方法呢?佛教主张就是三
8、学、四摄、六度、八正道,这就是佛教解脱的方法,途径和方法。1. 三学那么所谓三学就是戒、定、慧。戒是戒律的戒。定就是禅定的禅,休息禅定,定力,讲一个人不容易被别人所左右,有他自己的看法,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叫定,一个人叫定力。所以知识多的人,经验多的人,他见过世面多的人他有定力,他不会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定力。戒、定、慧,慧就是智慧,佛教里面指的叫做“般若”,写出来就是一般的般和假若的假若。所以有的人他不会读这个字叫般若,这是错的,这两个字在佛教里面出现的时候要读般若(bo re),它是用汉字来标注这个梵文,它是这样来的,它不是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的,它是用汉字来标注这个词
9、,慧,智慧的意思,叫般若。所以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第一是三学,就是要勤修戒、定、慧。2. 四摄第二就是四摄。四摄是哪四摄呢?就是说要使众生生爱心、要归佛道应做的四件事,按照佛教的要求去做,那么就是布施摄,就是给寺院、给出家人布施财物,这叫布施摄。爱语摄,友爱的爱,语言的语,爱语摄。爱语摄是什么意思呢?说话要使别人喜欢听,不要一说出来就更更愣绊倒,大家听了都不舒服,是吧?那就不叫爱语摄,语言美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还有就是利行摄,做事情要利于言,你的行为、别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要遵守共同的规范,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汽车走我也走、汽车停我也停,汽车停了我走,汽车走我得停,红灯亮了我就不走,绿灯亮了我就行
10、。另外就是同事摄,大家是修行人,大家是同路人,所以做事情、说话要互相考虑,要有利,有利同摄,这就是四摄。3. 六度六度。六度是什么呢?六度按照佛教的说法叫做六种从烦恼到觉悟的方法,你从烦恼到觉悟的方法叫做六度。那么这六度指的是什么呢?第一是布施,前面已经说到了。第二是持戒,所谓持戒就是遵守佛教的教规,持戒。第三是忍辱,我们常说的忍辱负重,忍辱。第四是精进,精神的精,进步的进,佛教里面常说的四个字叫勇猛精进,就是努力学习、努力修行的意思。第五是什么呢?是禅定。这个禅,禅的意思,有的说坐禅、参禅等等,它是常说的一种禅机,那么这个禅指的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人们的身心自由的一种向往,那么人们的身心向往像
11、禅一样的,禅是什么呢?就是人们身心向往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像什么呢?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这就是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4禅,不受任何的限制,当然这是一种理想。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禅本身从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相当之深,对中国的文学尤其是诗、词、绘画、艺术影响都是相当的大。最后一个六度就是智慧,刚才已经说到了,般若。4. 八正道第四个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叫做八正道。八正道,正道大家都明白了,走正道,那么它指的就是通向涅磐解脱的八种正确的方法或者是途径。那么这个八正道指的是正见,就是正确的看见的东西、看待的东西,正见、正思维
12、、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就叫八正道。所以我想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佛教及其基本教义,这个主要是为后面的介绍南传佛教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些是佛教里面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对这些有所了解以后对下面的内容可能就容易了解一些。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说佛教本身它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那么到了唐代的时候达到了非常兴盛的情况,在大量的佛经的翻译当中,通过这些佛经的翻译,印度佛教经典梵文当中的许多的词汇就充实到我们的古汉语当中,所以这个当时在长安的译经,翻译佛经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空前规模,所以佛经从梵文翻译为汉文这个过程当中也使大量的梵文词汇进入我们的汉语,大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词汇。时到今日
13、,我们使用现代汉语已经很长时间了,那么在我们现代汉语的词汇当中还有大量的来自佛教的词汇在存在,有些已经成了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汇,这个我们这里没有时间详细介绍这方面的情况,所以我们这里就不讲了。所以前面这一段是给大家做铺垫。(刚听了佛教的教义,它的每一条教 义都蕴含着很深的智慧和道理。那么南专上座部佛教和中原又有哪些渊源呢?然而佛教又分为南传佛教派和北传佛教派,上座部佛教由印度本土向南 传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而形成了佛教体系,其中的南传佛教它的教义和教派又是怎 样的呢?下面我们就先跟随张勇老师去了解南传佛教的教义和教派。)二、南传佛教的教义和教派下面介绍第二个问题,南传佛教的教义和教派。那么关于南
14、传佛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它的正确的国际上通行的叫法应该叫南传上座部佛教。(一)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我们现在就要说一下,佛教为什么分南传、北传?我们知道公元前 3 世纪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那么在释迦摩尼在世的时候,他创立的佛教是没有经典的,他的教规、教义是通过释迦摩尼的徒弟,靠他们的心记、口传这样来传播下来的。那么当释迦摩尼去世两百年以后,由于他的徒弟们对老师的这些言教他们的记忆和理解不同发生了变化,这样互相就有点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就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他的徒弟们就觉得应该要用文字把佛祖的这些言教记录下来,作为后人传播讲解佛教的依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5据,这就是佛经的来历
15、。那么,佛教到了释迦摩尼去世 200 年,这个时候印度的历史走到什么时候呢?大家都明白,已经走到了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的一个国王非常著名的叫做阿育王,阿育王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他也觉得很多佛教徒对佛经的理解、他们念诵的东西是不一样,所以他就在原来释迦摩尼的大徒弟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他们举行佛教结集的基础上,就在孔雀王朝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举行了佛教的第三次结集。所谓结集,结是团结的结,集是集体的集,结集这是佛教当中的一个专用的名词,指的是就是释迦摩尼佛过世以后,由迦叶尊者召集第一次结集。这个迦叶尊者,就是我们大家去寺庙里面看到释迦摩尼佛前面有两个站着的两个塑像,两个比丘的塑像,一个年长一点,这
16、个就是迦叶尊者,他的道场在鸡足山的华首门,这就是鸡足山之所以成为佛教名山的主要的原因;另外一位稍微年轻一点的也是释迦摩尼的徒弟,这位叫做阿难尊者。那么就由迦叶尊者召集第一次结集,500 名出家人大家通过自己跟释迦摩尼佛学习的过程当中记住的老师的传教的言语把它背诵出来,那么因为这个阿难尊者他是记忆力最好,他诵出的最多,所以这两位是释迦摩尼佛的得意门生,那么他们举行了两次,第一次结集整理了相当一部分经典。到了阿育王的时候是第三次结集,那么第三次结集召集了很多出家人来,很多的僧人来,来了以后就整理了大量的佛经,这就是我们后人能够见到的众多的佛经的来历。那么第三次结集以后,当时阿育王这个孔雀王朝是很强
17、大的,那么阿育王就派了很多僧人就四处传播佛教,这些被派遣四处传播佛教的僧人他们带着经典、带着释迦摩尼佛的舍利,甚至还带着释迦摩尼佛悟道成佛的那颗菩提树的枝条,外出传教。那么外出传教,从印度向外传教,它就分成很多路,根据印度周边的情况就分成南北两路是主要的,南传佛教开始就是从这里来的。那么我们先说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从印度向北,经过西域,经过我们现在新疆的和田地区,沿着河西走廊传入中国,最后在中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北传佛教的中心在中国,在中原。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那么在中国北传佛教兴盛以后,那么又从中国又传到越南,传到高丽,就是现在的朝鲜,南北朝鲜,过去叫高句丽,然后唐代的时候传入日本,这就
18、是北传佛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乘佛教。北传佛教以中国、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这个不用再过细的介绍,大家都知道。那么另外一路就从印度,古印度向南进入斯里兰卡。过去斯里兰卡叫锡兰,这其中就有一位孔雀王朝的国王的儿子,还有他的女儿,当时都是佛教徒,就被派往斯里兰卡传教,他们不仅带着释迦摩尼佛的舍利,还带着佛经,带着菩提树叫做圣菩提树的枝条到了斯里兰卡,就在斯里兰卡传播佛教。那么南传佛教是以上座部,也就是原始佛教,以释迦摩尼在世的时候他所讲的这种教义为基本的经典,向南传入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扎下根。不仅佛教扎根了,他们所带去的菩提树的枝条也在斯里兰卡成活。所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菩提树,释迦摩尼悟道成佛的那
19、颗菩提树已经不在了,在那个地方栽的那颗菩提树是后来栽的,但是斯里兰卡的这颗树就是从印度带过去枝条插活的这颗树现在还在长,枝繁叶茂。所以我见到斯里兰卡的大和尚的时候,我就跟他们交谈,我就说这颗树是全世界所有的树当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6中文化价值最高的,有数亿佛教徒对它非常的仰慕。所以南传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然后从斯里兰卡传入缅甸,从缅甸又传入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还有传到印度尼西亚,是这样一个情况。所以南传佛教它是以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为主,所以它的名称正确的,你叫它小乘佛教也是不对的,你光光叫它南传佛教也是不准确的,它的准确的名称应该叫做南传上座部佛教。这
20、是名称的来历。那么到了斯里兰卡以后,南传佛教它的传播就比较快。到了斯里兰卡以后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就在斯里兰卡的一个很著名的寺院叫做阿卢寺,在阿卢寺南传佛教又举行了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典的编创大会。所谓结集,我们理解的就是佛教经典的编创大会,参加的人都是大家都来编,都来考虑。那么在这里,在斯里兰卡首次就用巴利语把上座部佛教的三藏、经、立、论三藏就记录成册。那么据史书记载,当时就在阿卢寺举行的这个结集当中,这些上座部佛教的僧侣都是有学识、有学问的大学问家,他们对经典的校对,反复校对,最高达到 100 次之多。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对这个经典的校对达到 100 次之多
21、,这么认真,这是后人一讲起这件事情都是非常的敬仰,这是很不容易的。那么南传佛教到了斯里兰卡以后,它从十一至十四世纪在这些国家传播得非常快。从十一世纪开始,斯里兰卡把南传佛教定为国教,随后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这几个国家也先后把上座部佛教列为他们的国教。到现在虽然是没有说,缅甸也好,泰国也好,柬埔寨也好,没有说佛教依然是我们的国教,这个没说了,因为现在都是受民主制度,西方民主的影响,就不再确定国教了,现在确定国教的只有阿拉伯的一些伊斯兰国家,他们把伊斯兰教确定为国教,佛教基本上没有了,但是现实当中它依然是有很高的地位。比如说泰国,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一个国家,那么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最高应该是宪
22、法,那么泰国宪法它就规定泰国国王他第一条职责就是要护持佛法,它要保护佛教,这是国王至高无上的责任,所以佛教的影响依然是很大的。这个是南传佛教、北传佛教,我给大家这么简单地介绍一下。(二)南传佛教的教义下面我介绍南传佛教的教义。为什么要介绍它呢?因为我们大家表面上一看,我们到德宏、到西双版纳一看,寺庙是这样子的,出家人是这样子的,它的殿堂是这样子的,它为什么是这样?它为什么跟内地不同,它为什么跟喇嘛教不同?它有它自己的特点。那么从教义上来讲,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识,大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判断。1. 教义的2. 相那么南传佛教的教义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是比较的接近释迦摩尼创立初期的原始佛教,它云
23、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7比较接近,这一点很重要,希望大家能理解。为什么呢?它比较注重对教义的字面的解释。那么它的教义的核心是什么东西呢?南传佛教的教义的核心是三相,叫做无常、苦、无我,这叫三相。它是用十二因缘,前面我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用十二因缘来说明人生无常的这个过程,它的教义是用十二因缘来说明人生无常的过程,它用五蕴来说明无常的我。然后以四谛,就是苦、集、灭、道来说明无常的苦,它的教义的核心就这么几句话,当然你要把这几句话讲成很通俗的道理,那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3. 注重原始佛教的精神和教义那么南传佛教同北传佛教相比较,它比较注重原始佛教的精神和教义,它是崇拜佛牙舍利,崇拜佛
24、塔和菩提树。大家到缅甸、泰国,到斯里兰卡、到老挝、到柬埔寨大家都会看到菩提树很多,凡是有寺庙的地方都有菩提树,很多老的菩提树下面都有佛龛,这就说明这种情况。另外,它佛塔比较多。崇拜佛牙舍利,那么说到舍利我再给大家说一说佛舍利的故事。据说释迦摩尼当年圆寂以后,他的遗体火化,火化以后有成千上万的舍利,其中有普通的舍利子,另外有佛牙舍利,佛的牙齿舍利,有佛指舍利。那么据说当年有 4 颗佛牙舍利,释迦摩尼佛火化以后这 4 颗舍利就随着刚才说的阿育王派出的这些传教使臣带着它们就四处传播佛教,建立佛塔。这样,据南传佛教以及其他佛教徒的史记记载和传说,这四颗佛牙舍利一颗上了天堂,在天上;一颗在地下,人类找不
25、到;另外一颗在斯里兰卡,还有一颗在哪里?在中国。那么现在斯里兰卡那颗也找不到了,所以也是替代品了,真的东西已经不在了,所以四颗佛牙当中只有在中国这颗是真的。那么这颗佛牙在抗日战争当中日本鬼子占领北平,西山八大处灵光寺那个佛塔也倒掉了,日本人不知道下面有佛舍利,解放以后我们在清理灵光寺的佛塔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这个舍利,所以这真是无价之宝。另外,在陕西扶风县的法门寺发现了佛指舍利,这都是大家知道的,佛舍利的故事就是这样的。4. 主张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我们要再看一下南传佛教它在宗教修持上主张什么东西呢,它是主张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它都是很主张要按照戒、定、慧这三学和八正道来修持,同时它特别注重
26、禅定。另外,它在修行当中它还保持佛教早期的某些戒律,比如说托钵化缘。另外就是坚守过午不食的戒律,也就是说出家人甚至有好多居士每天 1 点钟以后就不进食,只可以喝一点茶,喝一点水果汁,果汁这一类的可以用,过午不食。另外就是夏安居,也就是我们大家知道的傣族地区的关门节、开门节,关门节,雨安居。雨安居的来历是什么呢?雨安居的来历是这样的,因为印度它气侯跟我们这里是不一样的,它是分雨季和旱季,那么进入雨季以后佛教就禁止僧人外出,必须要在寺庙里面修行,为什么要禁止僧人外出呢?因为进入雨季以后很多小虫子、小蚂蚁这些都活跃起来了,遍地都是,那么他担心出家人出去以后走路把这些小动物踩死了,形成杀生,所以不让出
27、去,是这样来的。另外就是南传佛教它就把佛祖释迦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8摩尼的诞生、成道和涅磐这三个节日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节日来纪念,他们叫浴佛节,时间就在每年公历的四、五月之间月圆的时候来举行这个浴佛节,那么我们云南的傣族地区的泼水节就是从这里来的,具体的时间就是 4 月 13 日到 15 日,三天。在东南亚这个节日也是非常隆重,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了。在 1954 年的时候,在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第三次大会上就把这个浴佛节就规定为世界佛陀日,世界性的统一的佛陀日,是纪念释迦摩尼的节日。这个世界佛陀日就在东南亚国家,在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流传的这些国家它就是国家的节日。这是南传佛教
28、的教义。(三)南传佛教的教派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传佛教的教派。那么南传佛教的具体的传播的时间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概在公元前 250 年的时候南传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公元前 250 年。公元 5 世纪传入缅甸,公元 3 世纪传入泰国,公元 1 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大概是这样一个历史。由于传入以后也是经过 1000 多年的流传,这些佛门的弟子们对这个佛教的教义、教规这些解释、看法上出现了不同的理解,这样南传佛教当中从 19 世纪以后就在持戒、修行等等这些不同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这样就使南传佛教产生了分裂,就分裂成很多的派别,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派别。那么在斯里兰卡大概有 67%到 70%的人
29、口是佛教徒,它另外也有很多是印度教徒,信印度教的人也很多。那么在斯里兰卡就形成了新罗派、阿摩罗普罗派、罗曼娜这三大派别。斯里兰卡的佛教现在依然也是由这三派来组成,它的最高僧侣委员会都由这三个派的大长老轮流担任,谁也不能多做,轮流坐庄。另外,在缅甸,缅甸大概有 88%的人是南传佛教的佛教徒,在缅甸就形成了上法派、瑞前派和门派这样一些派别。在泰国、柬埔寨、老挝就形成了法相印部、大部都这样一些派别,在泰国就是它这个国王还有上流社会的这些人,人数比较少,但是影响比较大,他们就信仰法相印部,另外广大的民众就信仰这个大部派,所以泰国的佛教派别它是这样的。那么说完了国外的,我们也说说我们国内的事情,我们国内
30、的南传佛教。根本史料的记载,学者们的研究和传说,这个南传佛教大约在公元 7、8 世纪的时候,大概应该是在我们云南那个时候属于南诏时候,中国属于唐代,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从缅甸、泰国这些地方佛教徒进入西双版纳和德宏这些地区来活动,但是信仰的人并不多。到了 13 世纪以后,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才开始兴盛起来,到15 世纪的时候是广为发展,所以这个南传佛教在我们云南在边疆地区的历史不算太长。在我们云南主要是西南部边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这几个民族的群众信奉南传佛教,另外有一部分佤族也信仰南传佛教,傣族也不是所有的傣族都信奉,靠近内地的这些叫做汉傣,比如说红河沿岸、金沙江沿岸、澜沧江沿岸的一部分傣族
31、他们也不信仰佛教,他们信仰其他的。所以在我们云南它是这些地方,也就是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思茅、保山、红河这些地方的傣族信奉南传佛教。那么从我们云南的各个宗教的人数,信教人数的比例上来讲,南传佛教的佛教徒是我们云南除去原始宗教、民间宗教以外的这些五大宗教的信教人数最多的群体,寺庙最多、僧人最多、信教群众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这么一个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9宗教。那么我们在云南分布和流传的南传佛教从现在国际上这种习惯上把它划分应该是这样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的靠近泰国的泰缅边界的这一片地区的属于泰国派;德宏、保山这边靠近缅甸的就把它划分为缅甸派,这是现代的一种划法,是吧?因为它语
32、言、习惯它有很多都是通的,西双版纳傣族和德宏的傣族它的语言是不一样,它的佛教的派别也不一样,所以西双版纳有润派、有百拜派,这样子的;德宏就有摆庄派、左抵派、多列派、然后这些派下面还有一些小派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教派之间也只不过是持戒得宽严一点,然后其他的修行方式略有不同,没有大的差别,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紧张,很对立,只是稍有不同而已,它们都是南传佛教。这是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二个问题。(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200 年后从印度向北 传入了中国、朝鲜、日本,又由尼泊 尔、西藏 传入蒙古一带,称为北传佛教;而向南则传 入缅甸、泰国、高棉等国,称 为南传佛教。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苦海无
33、边,回头是岸 ”,通 过苦海到达彼岸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这些都是佛经中舍身成仁的妙语,那大乘和小乘佛教他 们在佛事上的理解也是如此 吗?下面就随张勇老师专业深入地去了解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各自的历史文化。)三、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的区别(一)大乘和小乘的区别第三个问题就是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的区别。我们要说首先一个问题是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这个问题是一个常识的问题,是一个比喻的问题,也就是说佛教讲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通过苦海到达彼岸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所以是一种象征性的比喻。大乘佛教它是强调要普度众生,所以在大乘佛教里面特别强调地藏王菩萨的这种精神,说我不下地
34、狱,谁下地狱,这样一种舍身的精神在大乘佛教里面就很受推崇,但是南传佛教它又不讲这个,它是讲修行,个人修行,这样就把它比喻成叫做小乘,只管自己,就像一个小船把自己渡过去就可以了,大乘佛教是一个大船,要把众生都一起渡过去,它的区别,所以这些东西是一个比喻。那么学术界也沿用这种说法,从学术界的角度来讲没有褒贬之义,但是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前面我已经说到,还是要用南传上座部佛教这样比较科学,也合理,也很客观,而且能够为各方所接受。这个也有一个前提,跟国家的法律政策也有一定的关系,是不是?你像我们现在,现在我们的宗教正在强调平等,你既然历史上下来就是一个教派,那教派之间也应该是平等的,各个宗教之间也应该
35、是平等的,信教和不信教的人之间它也应该是平等的,这是我们法律制度做出的安排是这样,你必须要这样来做。那么这个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它有一些教义上的有些不同,那么不同表现在哪里?我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1. 关于佛的含义不同那么上座部佛教一般指的佛就指释迦摩尼,而大乘佛教指的就认为佛是无数的,具有无数的佛,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10他说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那么大乘佛教就把佛进一步的神化。所以我们到了大乘佛教,到了汉地佛教的寺院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佛,大殿里面有的供奉释迦摩尼,有的供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有的供奉西方三圣等等都有,所以佛是无处不在,到处都有。那么你到南传上座
36、部佛教寺院里面去看,就一个,就一樽释迦摩尼王子象,所以它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大乘佛教汉地佛教,这个佛的名称是很多,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有大势至菩萨,有华严三圣,有批罗滞纳佛,有弥勒佛、观音、普贤、文殊、地藏、乐司佛等等,还有众多的罗汉,有十二圆觉,有护法金刚,有四大天王、四大金刚等等,多得很,南传佛教没那么多,这是一个区别。2. 追求的目标不同刚才已经说到,南传佛教它强调的是个人自我解脱,强调的是灰身灭智,挣得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大乘佛教就不一样,它认为上座部佛教只顾自己修行,不愿意帮助别人渡苦海,显得自私、不慈悲,看不起他们,它有这种思想在里面。所以大乘佛教他宣传大慈大悲,普度众
37、生,把成佛度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3. 教义学上的主张不一样南传佛教它在教义学上它主张什么呢?它是主张否定人我的实在性,但是它不否定佛法的实在性,也就是说主张有法无我。而大乘佛教不一样,大乘佛教既否定人我的实在性,也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它强调的是什么呢?它主张是无法无我,四大皆空,是这样的。4. 修行的途径不同南传上座部佛教它主张通过修习三十七道品,这样来达到觉悟,趋向涅磐这样一种境界。大乘佛教又主张要修持六度, 来达到觉悟涅磐寂静的一种途径。(二)密教和显教的差别那么除了这个大乘和小乘的不同以外,大家在现实当中还会碰到一个密教和显教的差别,这个我想在这里也简单给大家做一个介绍。那么我们
38、说通俗一点,这个显教和密教的区别,我们一般说的我们汉地佛教,我们能够见到的这个华亭寺、圆通寺、筇竹寺,这些都是显宗、显教的寺庙。密教主要是在藏区,藏传佛教以密宗为主。那么显教和密宗的区别,通俗起来讲有这么几点。1. 本尊不同它信奉的本尊是不同的。显教是释迦摩尼佛是本尊,密教是大日如来。2. 传法方式不一样所谓显教、显教,它是用公开宣传说教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佛法,公开宣讲。密教是什么呢?密教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11它就采用的是秘密的方法来传授,师傅传徒弟,所以叫做密法。3. 仪轨不同显教和密教它都各自有很多规定。4. 殿堂、佛像、法器不同殿堂、佛像法器这些都有不同,有同的地方,
39、也有很多的不同的地方。密教当中有很多佛像、很多本尊,显教里面是没有的。5. 僧人的生活习俗不同显教的僧人是要吃素,密教的僧人是可以吃荤,那么这个就是南传佛教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它也有不同,汉传佛教一般意义上来讲出家人必须要吃素。那么喇嘛教和南传佛教的僧人他是可以吃肉的,可以吃荤的,荤,不是,应该说是可以吃腥的,荤指的是大蒜、葱这一类的刺激性的食物,这叫荤,肉应该叫做腥,荤腥他是不吃的。那么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他的出家人他是可以吃肉的,但是大蒜这些他也不吃,但是他也有规定,就说是他见人家宰的时候,比如说见人家宰牛了他不吃,专门为他宰他不吃,他是这样的,所以他不一样,生活上。6. 使信众领悟佛法的方式
40、不同(南传佛教是最接近释迦摩尼在佛教创立初期的原则,和北传佛教相比更为注重原始佛教的精神和教义。而且,南传佛教在我国又 仅云南省独有,是真正的本土文化。在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黄牛是神明的神牛,对神牛不准鞭打,不准伤害,不能役使,更不能宰杀吃肉。那么在南 传佛教中又有哪些禁忌呢?为了更深入地去了解南传佛教,我 们继续跟随张勇老 师去了解南传佛教的戒律和禁忌。 )四、南传佛教的戒律和禁忌下面我们介绍第四个问题,南传佛教的戒律和禁忌。这个是南传佛教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给大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因为佛教里面它的戒律是很多的,所以我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识。(一)比丘戒南传上座部佛教它的戒律,首先
41、第一点就是比丘戒,比丘就是和尚,受了戒的和尚,它的比丘戒是由 227 条,我们汉地佛教的比丘戒要比它多 23 条。(二)沙弥十戒第二就是沙弥十戒,它是居士五戒和八戒,这个跟汉地佛教是完全一样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华、不观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需金银财宝,这叫十戒。居士五戒。居士五戒是什么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么八戒就是在这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12五戒的基础上再加三条,不眠高广华丽之床,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不食非时食,就是说十三点以后不进餐,只能喝流质的东西。(三)云南上座部佛教十戒那么云南上座部佛教它也有
42、基本的十戒,这十条戒律大家听一听,还是很有意思的。一是不杀生,凡是动物都不能杀,不能有意无意的终止动物的生命,见杀不吃,为己杀不吃,田里的动物不吃,什么青蛙这一类的不吃。第二是不偷盗,不仅要做到不偷不盗,甚至连偷盗或者抢的想法都不能有。第三是不邪淫,连邪念都不能有,有邪念都是犯戒了。第四是不妄语,不骗人,不欺人,不哄人。五是不饮酒,不赌博,不吸鸦片,不吸毒。六是不非时食,就是过午不食了,一天只吃早餐和午饭。第七是不看歌舞节目,不看戏曲。第八是不涂香水,不戴花。第九是不眠高广大床。第十是不持金银,不用钱财,不爱金银财宝。(四)云南上座部佛教十禁忌另外我们云南的这些上座部佛教它还有信徒要遵守的十条
43、戒律,也就是禁忌了。禁忌是宗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这个宗教里面的禁忌对现实当中的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个我们慢慢的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就很容易理解。它的十条禁忌是什么呢?第一条是有钱的人每年每月都要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去做奉献,做捐献,这样做是遵守佛的教导,是会得佛的,是有福的。第二是要虔诚而且不断的供佛才能驱除自己的罪过。第三是要遵照教理去做,将来才能消灾免难,而且才会有更多的钱来布施。第四是心地要公正,不要偏袒任何人。第五是不要喝酒,不要轻视佛教、僧人和亲人。第六是性情不要急躁,不要做恶事,做好事才能消除罪恶。第七是不要发脾气,要宽宏大量的,别人才会接近你。第八就是不要乱处罚人,不要冤枉好人
44、。第九是不要拒绝受苦难的穷苦人,要帮助他们。第十是不要枉自改变或者是破坏佛教的礼节和信仰习惯。这是要给大家介绍的第四个问题。五、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是戒律和禁忌最多的一个宗教,其中重要的有十戒和十禁忌。那么,除了戒律和禁忌外,佛教对文化又有着怎样的影响?继续跟随张勇老师去了解南传佛教文化圈及其元素。)那么我这里的说南传佛教文化圈应该是分两个圈才对,一个是国际性的南传佛教文化圈,一个是咱们国内的南传佛教文化圈。那么国际的南传佛教文化圈应该包含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另外也包含我们省内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保山、红河这些地方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地区,两个文化圈。那么我想我们今天重点
45、介绍我们国内的省内的这个南传佛教文化圈。我认为我们省内的这个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它主要的这些文化元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13(一)巴利语和贝叶文化巴利语和贝叶文化,大家可能在座的有研究语言学的同志应该就知道巴利文是一种有音无字的这样一种文字,它只有语音,它没有文字。那么它这个巴利文是什么意思呢?它是释迦摩尼过世以后他的弟子们举行结集,编创佛典,那么他们最早的佛经就是用古印度摩揭陀国的这种摩揭陀语来记录、来背诵这个佛经,然后用其他的文字把它写下来,所以有人就认为这个就是南传佛教的经典语言,巴利语。那么巴利语因为它有它自己的音韵系统,而且有自己规定数目的声母、
46、韵母和拼写规则,但是没有自己专用的文字形体,它没有这个文字形体。所以在所有流传南传佛教的国家和地区,他们都用当地的文字按照巴利语的这种拼写的规则来记录巴利语佛经,这样就有了缅文、泰文、森加罗文、傣文的巴利语的经典,所以这个巴利语它就是世界的语言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独一无二的这种巴利文现象,就是这样。那么南传佛教进入云南以后,它进入德宏和进入西双版纳地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而且都是从不同的地方传进来的,所以到了以后为了记录巴利语这些佛经,那么就有了傣泐文,也就是西傣文;还有傣绷文,就是德宏傣文,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它经典都是不一样,这就是巴利文。另外就是贝叶经。在西双版纳、在孟连、耿马这一带早
47、期的时候佛经是刻写在贝叶上,所以叫做贝叶经。那么贝叶经是什么呢?贝叶经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保存其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佛教的经典、傣族的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所以贝叶经应该说是傣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它也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叫做贝叶文化。这种贝叶就是贝多树的叶子,经过割下来以后要泡、压,压平、晾干这些工序以后,最后用铁制的笔在上面刻写佛经,经过特殊处理以后就变成文化、一种典籍,非常精美,所以现在来讲是非常珍贵的,贝叶经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物。所以贝叶文化,巴利语和贝叶文化是南传佛教文化当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这是第一个元素。(二)南传佛教的和谐文化大家在提纲上可以看到有了,和谐文化。南传
48、佛教里面它的和谐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要是有对南传佛教地区非常了解的同志大家都可以知道,南传佛教传入这些地区以后,它能够很好的处理佛教和政治、佛教和民间、佛教和其他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关系处理的是非常的好的,所以我把它叫做南传佛教的和谐文化。那么它是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的呢?1. 南传佛教政治上的认同的方式就是说它传入这些地区以后,它是从政治上它认同当初这些地方的土司所建立的政治制度。那么最典型的两句话,南传佛教的长老、出家人个个都会讲,就是说我们佛教有二法不可违,就是两种法律不可违,一种是佛法,一种是王法,是不是?这两种都是法律,都不能违反的,它是政治上认同,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