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能面向三农(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掌握必须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能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应用、检验分析、技术监督、生产管理、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县、乡农技基层服务体系、生物技术公司、自主创业(创办公司)等。具体职业(岗位)群划分如下:表 1 职业(岗位)群划分表岗位名称 岗位任务 岗位能力要求 考核标准 职业技能证(括号内为职业
2、代码)生物技术公司操作员生物公司相关产品生产多种培养基的配制,不同植物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可通过生物技术公司的短期培训,达到相关产品生产的标准。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生物技术公司产品营销员生物技术公司试剂及设备的营销熟练掌握生物技术领域常用试剂及设备的功能及目前的市场价格,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常用试剂及设备功能介绍,比较不同公司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动物检疫检验员动物健康感官检查和动物解剖检验1、能够使用检疫、检验仪器、工具解剖动物或通过感官,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鉴别、检查;2、能识别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3、能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各阶段考试、技能考核种苗工通过常规繁殖方法及组织培
3、养技术进行花卉、苗木种苗的繁育及维护管理掌握植物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理论和技能;多种培养基的配制,不同植物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植物有性繁殖和常用无性繁殖、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食用菌生产员各菌种生产、管理掌握培养各菌种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控制,能够熟练进行多能进行 10-15 种菌种的生产花卉园艺工(5-01-03-02)菌类园艺工(5-01-03-04)蔬菜园艺工(5-01-03-01)林木林木种苗工(5-02-01-01)园林植物保护工(4-04-02-07)插花员(4-04-02-04)盆景工(4-04-02-05)动物检疫检验员(5-03-05-03)化学检
4、验工(6-26-01-01)- 2 -种菌种生产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员对食用菌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能指导多种食用菌的生产 能指导 10 种以上食用菌的生产植物遗传育种员应用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理论进行植物育种能够用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方法进行新品种培育;能应用简单的生物技术手段进行育种;能够对培育的新品种作出正确评价。各阶段考试、技能考核三、知识、能力结构一) 、知识结构:1、具备语言表达、应用写作和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2、具备必备的外语应用知识;3、具备计算机应用知识;4、具备生物学、遗传育种、生物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5、具备组织培养、动植物检疫检验、食用菌生产、花卉苗木繁育、生物制品
5、营销等专业知识。二) 、能力结构:1、通用能力: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查询资料获取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能力: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操作技能;2)掌握动植物检疫检验技术;3)掌握食(药)用菌栽培技术;4)掌握花卉苗木繁育生产技术;5)掌握生物制品营销技能。四、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技校)中职毕业生。学制:三年。五、专业主干课程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物技术概论,植物生产与- 3 -管理,食用菌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主干课的设置适应生物技术公司、动植物检疫检验部
6、门、花卉苗木繁育部门、食用菌生产公司的需要。1、基础化学(56 学时,3.5 学分)主要讲授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胶体、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共价键与分子间力、配位化合物、滴定分析、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教 材 基础化学 杨立静 中国石化出版社参考书目 1、 基础化学 李淑华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基础化学 许雅周 机械工业出版社3、 基础化学 李保山 科学出版社4、 基础化学 耿承延 高等教育出版社5、 基础化学 李炳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生物化学(56 学时,3.5 学分)主要讲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物质代谢过程及其调节、遗传
7、信息传递和细胞信号传递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从分子水平阐明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教 材 生物化学 (第二版) 赵玉娥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书目 1.生物化学教程 王镜岩著 高教出版社2.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四版) 张丽萍著 高教出版社基础 3、微生物学(81 学时,3.5 学分,实习 1 周)主要讲授了微生物技术及应用的基础原理与实践操作技能等,包括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微生物的生理,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及调控技术,微生物免疫学基础,微
8、生物在环境治理,食品生产、生物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综合运用等有关内容。教 材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编 高教出版社 - 4 -参考书目 1.微生物学 沈萍主编 高教出版社 2.食品微生物学 郑晓冬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3.新编食品微生物学张文治编著 轻工出版社 4、植物与植物生理学(105 学时,4 学分,实习 1 周)主要讲授植物细胞、水分与矿质营养,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及能量转换,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环境生理,植物生物技术。教 材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 秦静远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植物生理学实验教材 侯福林 科学出版社参考书目 1.植物与植物生理实训 王衍安 高等教育出版社2.植物与植物生理 王衍安,龚维
9、红 高等教育出版社3. 植物生理学 武维华 科学出版社4.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材 刘家尧 高等教育出版社5、动物生理学(105 学时,4 学分,实习 1 周)主要讲授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尿的生成与排出、体温、神经生理、内分泌和生殖与泌乳等内容。教 材 动物生理学滑静 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书目 1.动物生理 曲强编著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 动物学 陈守良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6、遗传学(64 学时,3.5 学分)主要内容有性状的遗传表现、遗传讲授物质基础和功能、遗传物质的变异、遗传物质对性状的决定和表达方式等,从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群体水平分别进行探讨,揭示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教
10、 材 遗传学 梁红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书目 遗传学 姚志刚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7、分子生物学(81 学时,4 学分,实习 1 周)主要讲授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本规律和分子基础,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突变的机理,染色体变异、DNA 重组和转座的机制,DNA 的复制、转录、翻译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核酸的分子杂交和基本工程技术等。教 材 分子生物学基础 臧晋/蔡庄红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5 -参考书目 1.基础分子生物学教程 赵亚华主编 科学出版社8、植物生产与管理技术(170 学时,8 学分,实习 2 周)主要讲授植物生产概述、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生产技术基础、病虫草害防治、植物生产与
11、种植制度、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观赏植物生产技术、药用植物生产等内容。教 材 植物生产学 董树亭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 植物生产综合实训教程 李振陆编 中国农业出版9、生物统计学(56 学时,3 学分)主要讲授生物试验概述及统计参数、概率及概率分布、样本参数的统计推断(假设检验、区间估计、卡方检验等) 、方差分析、一元回归与相关、多元回归与复相关、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教 材 生物统计学 李春喜 主编 科学出版社参考书目 1.生物统计学 陈庆富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10、现代生物技术概论(56 学时,3.5 学分)本课程从基本理 论到技术特点等方面对生物技术进行深入介绍,主要包括生物
12、工程、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部分。系统介绍了分子生物 学、结构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学科的最新发展。教 材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马越 廖俊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参考书目 1.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瞿礼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 基因工程 夏启中 中国农业出版社3. 酶工程 周济铭 化学工业出版社4. 细胞工程 庞俊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5. 发酵技术 谢梅英,别智鑫 化学工业出版社6. 生物工程概论 廖湘萍 科学出版社11、食用菌栽培技术(106 学时,4 学分,实习 2 周)主要讲授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同时兼顾我国
13、南北方不同地区的需求,应用微生物学知识掌握食- 6 -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做好食用菌栽培的生产实践。教 材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 崔颂英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 食用菌栽培学暴增海/杨辉德/王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2. 中国液体菌种生产新技术 张胜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食用药用菌实验技术及发酵生产洪震, 卯晓岚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45 学时,8 学分,实习 1 周)主要讲授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操作和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制备、无菌操作技能、苗木组培脱毒的方法、植物快速繁殖技术与管理
14、能力。为今后从事农业产前的植物组织快繁育苗打下基础。教 材 植物组织培养王清连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参考书目 1.植物组织培养手册颜昌敬 上海科技出版社 2.林花果菜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李云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3.花卉组织培养 韦三立 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13、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170 学时,8 学分,实习 2 周)主要讲授农产品污染种类及污染特点和常用的试验技术,了解农产品安全状况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教 材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吴广枫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书目 食品安全与检测 车振明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六、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2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时间分配
15、表周次学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一 * - 7 -二 * 三 * 四 * 五 六 / / / / 1、符号说明: 军训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 就业预备实习 /毕业设计 专业综合实训 * 考查与复习 考试 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 职业培训。2、五一、十一放假各 1 周,寒暑假 9 周,1 周用于机动(可安排劳动课) 。表 3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考核一 二 三 四 五 六课程性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理论课学时实验学时技能综合训练 14周16周14周 14 周考
16、试考查学分 备注10001 形势与政策 14 14 * 10001 就业指导(讲座) 12 12 * 军事理论 36 36每学期 2 学时*备注 11000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2 38 4 3 * 21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4 56 8 4 * 210001 大学英语 120 90 30 4 4 * 4备注 210001 计算机基础 56 30 26 4 * 2 10001 应用语文 60 50 10 2 2 * 2 10001 大学体育 60 10 50 2 2 * 2 备注 3通用能力6 门课程学时小计(占 14.02%) 402 274 128 1
17、5 12 0 0 * 14 1 基础化学 56 40 16 4 * 3.5 2 生物化学 56 40 16 4 * 3.5 3 微生物学 81 40 16 25 4 * 3.5 4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 105 50 30 25 5 * 4 5 动物生理学 105 50 30 25 5 * 4 6 遗传学 64 50 14 4 * 3.5 7 分子生物学 81 40 16 25 4 * 48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 56 40 16 4 * 3.5 9 植物生产与管理技术 170 90 30 50 4 4 * 8 10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45 90 30 25 4 4 * 8 11 食用菌栽培技术 1
18、06 40 16 50 4 * 4.5 12 生物统计学 56 46 10 4 3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 170 90 30 50 4 4 8 专业能力13 门课程学时小计(占 43.63%) 1251 706 270 275 12 14 20 20 611 职业技能培训 60 60 2 周 2必修部分职业培训 小计(占 2.1%) 60 60 2- 8 -1 生产综合实习 450 450 18周* 182 毕业设计 100 100 4 周 * 23 毕业顶岗实习 200 200 8 周 * 84 入学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 100 100 4 周 * 2 备注 4综合培训小计(占 29
19、.65%) 850 850 0 0 30 1 农产品加工技术 72 40 32 * 32 园林花卉苗木生产技术 72 40 32 4 * 33 生物制品营销技术 72 40 32 * 34 果蔬生产技术 72 40 32 4 * 35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72 40 32 * 36 经济林果生产技术 72 40 32 4 * 3备注 57 酿造技术 72 40 32 3专业选修课程小计(占 7.5%) 216 120 96 0 0 4 4 4 6 见公共选修课课程目录 88 88 * 8 备注 6选修部分公共任选课 公共、学科选修课学时统计(占3.1%) 88 88 2 2 2 0 0 8 全
20、学程总学时数/周学时数 2867 1188 494 1185 29 30 26 26 0 0 121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1:1.4133备注 1:由系办、招就、学生等部门负责,专题讲座完成,不上课表不占总课时。备注 2:“+1”指实践教学完成有关教学任务备注 3:第三、四学期分项专修备注 4:集中训练完成备注 5:在学科选修课程中任选 2 门以上,最少修 6 学分备注 6:在公共选修课程中任选 3 门以上,最少修 8 学分七、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表 4 实践(集中)教学安排表时间安排能力类别序号 课程名称实训项目 教学目标 学期 周数 地点1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操作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以上)
21、考试并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1 计算机 机房2 英语 听说训练 通过英语等级(B 级)考试 1、2 语音教室3 应用写作能力 能够进行应用写作 通过写作训练完成任务 1、2 教室通用能力4 基础化学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定量及定性分析、 pH 计的使用、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分析、多、单项例子平衡。掌握化学实验室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达到化学检验工职业标准的要求。1 校内实训 室- 9 -5 微生物学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等基本操作技术;显微镜使用、细菌形态观察;微生物接种、培养和筛选;纯菌检查;比浊法进行细菌数测定;微生物捡定;诊断试剂的制备。达到菌种工的要求。 1 1 校内实训 室6 植物与植
22、物 生理学1、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结构及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2、植物组织中金属元素的测定;3、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的影响;4、生长素对植物不同部分的刺激和抑制作用;5、几种切花的保鲜技术。通过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很好地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目的,并能熟练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较简单实验。2 1 校内外实 训室7 动物生理学1、仪器使用与手术操作技术;2、减压神经放电;3、呼吸运动的调节;4、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 5、红细胞脆性的测定、沉降率的测定、红细胞凝集现象;6、循环、呼吸、泌尿综合实验等。通过实训项目要求学生掌握:1、动物基本生理指
23、标测量方法;2、生理实验技能和生理手术基本操作技能;3、电生理基本操作技能;4、能独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2 1 校内实训 室- 10 -8 遗传学1、植物有丝分裂标本制备与染色体核型分析;2、孟德尔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3、基因的连锁交换和基因定位;4、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5、植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和鉴定;6、微核检测技术。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对遗传学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进行遗传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2 校内实训 室9 分子生物学1、质粒 DNA 的制备、酶切、电泳、片段回收;2、连接及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3、转化及重组子的鉴定;3、PCR 基因扩增;4
24、、植物基因组 DNA 的制备;5、植物细胞 RNA的提取.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有关的实验操作技术。3 1 校内实训 室10 植物生产与管理技术 植物栽植和养护方法 能独立进行 5-10 种植物栽植和养护 3、4 2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 11 -1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组培实训室设计与管理;2、组培最佳方案筛选与设计;3、培养基制备;4、无菌操作与培养;5、常规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与易发问题处理;6、组培苗驯化移栽;7、组培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生产计划制定与实施。能够利用实验设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达到菌类园艺工、花卉园艺工相关技能的要求。3、4 1 组培实 训室12 食用菌
25、栽培技术1.食用菌原种、母种、栽培种的制作;2.食用菌菌种的保藏、复壮、提纯;3.菌种质量检测;4.食用菌栽培料的制作、灭菌;5.食用菌的栽培。通过学习和训练食用菌菌种制作,提纯、复壮等过程,能进行食用菌小规模栽培生产。4 2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13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与检测技术农产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的检验通过技能训练,是学生能够按要求进行采样及检测样品的保存,能用感觉器官检测农产品的一般质量,借助检测仪器对农产品进行物理检测,能用化学、仪器的方法检测农产品的营养成分,能用仪器分析方法检测农产品中单宁物质的含量。3、4 2 校内实 训室16 生
26、产综合实习 5 18 校内17 毕业设计 6 4 校内外综合能力培训18 毕业顶岗实习食用菌的栽培及管理、花卉生产及养护、园林植物快速繁育能熟独立设计和完成生产及管理的相关内容6 8 校内外合计 41注:实训项目包括实验、实习实训项目,要求尽可能详细。八、拟参加考证项目表 5 技能证书项目表序号 名 称 认证机构- 12 -1 计算机等级证书、国家英语等级证 计算机等级考试站2 普通话等级测试等级证书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测试中心3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九、考试考核一)、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二)、考核类型:分考试、考查、技能考核三种。1、考试课程以 10
27、0 分为满分。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考试。按教学进程于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考试;无实训项目的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占 40%,期中考试成绩占 30%,平时成绩占 25%,学习态度占 5%合成总成绩;有实训项目课程的理论成绩与无实训项目理论考试成绩合成方法相同,实训部分按课程实训技能项目制定考核方案进行考核,以一定权重合成技能成绩,技能成绩不及格者该课程直接记为不及格。学生对不合格技能项目提出申请统一安排集中训练,对不合格技能项目重新考核,直至合格。考试成绩按技能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各占 50%合成总成绩。2、考查课程:不考试课程均为考查课。考查课程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来评定成绩。无实训项
28、目课程平时占 40%,期末考查占 60%;有实训项目课程以实训技能成绩评定等级,技能成绩换算参照考试课程中技能成绩合成办法。3、生产综合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实践考核单列成绩。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来评定成绩。成绩主要依据指导教师的鉴定和实习结束时进行的理论知识及具体操作三部分组成。以指导教师的最终鉴定为准4、毕业设计(或论文),单列成绩。以毕业设计说明的形式(或论文答辩)进行鉴定。十、毕业要求本专业必需完成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必修部分全部课程和选修规定数量课程门数,并取得高职高专英语 B 级及以上证书、计算机一级及以上证书、一个或一个以上职业岗位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十一、专业课任课教师安排- 1
29、3 -表 6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一览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 课程总学时 课程周学时 授课教师 授课学期1.形势与政策(讲座)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处4.大学英语5.计算机应用基础6.应用语文7.就业指导(讲座)通用能力课8.体育1.生物技术概论 赵淑玲2.基础化学 王会菊3.微生物学 叶文斌4.分子生物学 黄兆辉5.生物化学 黄兆辉6.遗传学 杨小录7.生物统计学 王一峰8.植物生产与管理技术 孙 杰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叶文斌10.食用菌栽培技术 王永斌11.植物生理学 张利霞12.动物生理学 邢耀潭必修课 专业能力课13.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 马 翔1.农产品加工技术 杨继波2.园林花卉苗木生产技术 庞世伟3.生物制品营销技术 蹇小勇4.果蔬生产技术 夏 泽5.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王让军6.经济林果生产技术 黄金泉选修课专业选修课7. 酿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