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化合物复习钠及其化合物 -浅谈苏氏兄弟的“脾气”,重点知识回顾,(5)Na2CO3HCl(少量)=NaHCO3+NaCL,(7)2NaHCO3 Na2CO3CO2H2O。,(8)NaHCO3+NaOH=Na2CO3+H2O,(9)2NaOH+CO2(少量)=Na2CO3+H2O,(10)NaOH+CO2(足量)=NaHCO3,学习目标: 1.熟悉钠元素对应的各种化合物(NaOH、Na2CO3、NaHCO3)的转化关系,2.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能够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3.掌握离子检验的规范答题,【比一比】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
2、实验,如图所示。,(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 (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与实验相比,实验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 A比复杂 B比安全 C比操作简便 D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不行,等质量,套管实验,【比一比】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3)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_三3班_; 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
3、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常见错误: HCO3-+OH-=CO32-+H2O, HCO3-+OH-=CO2+H2O,离子检验答题模板: (取待测物溶解于水或酸),取少许待测液,滴加xxx试剂,若出现xxx现象,则含有xxx离子,反之则无。,【辨一辨】有两个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的试剂瓶,因标签失落而无法区分。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 A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B分别取少量样品,然后加入到足量的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稀盐酸,观察反应的现
4、象 C分别取样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D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算一算】取A、B两份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OH溶液,体积均为50 mL, 分别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分别稀释到100 mL,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分别逐滴加0.1 mol/L的盐酸,产生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 (2)B份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最大体积为_mL(标准状况)。,问题1:滴加盐酸前,A、B中溶质是什么?问题2:滴加盐酸前,A、B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问题3:当气体最大量时,溶液中溶质是
5、什么?,A:NaOH、Na2CO3 B:Na2CO3、NaHCO3,A:n(NaOH)=4.5x10-3 n(Na2CO3)=1.5x10-3 B: n(Na2CO3)=2.5X10-3 n(NaHCO3)=2.5X10-3,NaCL,0.15mol/L,112,37.5,【综合应用】实验探究-侯氏制碱法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6、.原理分析 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实验探究 (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 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挥发出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错误:吸收尾气;吸收水;吸收CO2。,错误: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浓硫酸,饱和食盐水,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过滤,错误:抽滤,冷却结晶,蒸发结晶。,.实验探究
7、 (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实验时,须先从_管通入_气体,再从_管中通入 气体。 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导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a,b,增大CO2与溶液接触面积,使其被充分吸收,NH3,CO2,错误:干燥CO2气体;增大反应速率。,三1,(3)请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用碳酸氢铵与适量的饱和食盐水反应等。,(4)若有1.0 mol/L NaOH溶液
8、100ml,怎么样用简便的方法将NaOH完全转化为Na2CO3?,将氢氧化钠溶液分成等体积的两等分,向一份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待充分反应后,与另一份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即可。(或加入0.1mol/L的NaHCO3溶液100ml。),错误: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再加热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向溶液中加入0.1mol的NaHCO3;通入0.1mol的CO2,通入2.24L的CO2,(5)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NaOH完全反应,如何判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假设:只有Na2CO3 假设 :只有NaHCO3 假设:既有Na2CO3 又有NaHCO3 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
9、溶液,若没有沉淀,则假设 成立;若有沉淀生成,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假设成立;若无现象,则假设 成立。,(6)标准状况下,将3.36 L CO2气体通入200 mL 1.00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O32-)与c(HCO3-)的比值为(不考虑CO32-、HCO3-的水解 。,(7)现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元素守恒法:钠元素守恒、碳元素守恒,固体质量差量法(加热)-加热至恒重,气体法(气体体积法、气体质量法)-防残留、防夹杂,沉淀质量法-沉淀质量越大,误差越小(生成碳酸钡比碳酸钙好),实验探
10、究 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 杂质,为测定该样品中纯碱的 质量分数,可用如图所示的 装置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按如图所示装置来组装 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a g纯碱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纯碱样品溶液; 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b g; 通过分液漏斗滴入6 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c g; 重复步骤和的操作,直到U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_。,(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3)如果将分液漏斗
11、中的硫酸换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测量结果将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步骤的目的是_。,(5)步骤的目的是_。,(6)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解析 题目所提供的装置图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为五个部分: 净化(洗气)装置除去空气中的CO2;气体发生装置Na2CO3与硫酸反应产生CO2;干燥(洗气)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气体吸收装置用碱石灰吸收CO2; 尾气处理装置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 答案 (1)样品质量较大 (2)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 (3)偏高 (4)将反应产生的CO2全部赶入U形管中,一般来说,根据高考对中学化学实验考查的具体要求及各个实验装置的功能不同,常把中学化学实验装置分为以下“模块装置”:气体发生装置、洗气装置、干燥装置、化学反应装置、集气装置、易溶气体吸收装置、尾气处理装置、量气装置和安全吸收装置等。,反思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