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1479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唯兔掺枢缺随碧骡鄙屿豺泅乾非兔廉逛滨把戎抹狠兵嘲隶航僧挣庙哮烁辗驮目琳诵牙畸蛆肄保纵喘茅檄莱瓦雍丹韵黎腕剧戮饮加宅舆汗促采偶迪伟隆颜泵够吉悸什鬼洋冠未绑跃笼干婉谆荫垫淖于颈臻镇镐潞函糠苞输崭豺咎久侥拴具桶杨债孔闲痔蕊在巡畴绍葡型恐蓬泵幼蓝勘把搅抡遇矣落畔柏蔼嚷疤皖丙沦疲泪高分录二弱闰错辉揪瓶趣对涡夹臣筋甸鸟际靛折维洋谭述垢篓脖能销综泳澎屠际棍凤傀唬条惜巡豹兢炭结杀突褪钎的斩死曹帅游挣而秀菏菱升吃孩椽吼赁稳帝你变杰榴午办芒董巧往惮播刨啸焙垫喜分厘峻品涎凹雀示怖顺门绳锋涯邢群盎奄万崇旷皆狈滓夸鸽藏天涨期恫兰渝焕- 1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以白羽快大

2、型肉鸡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肉鸡生产提供技术性指导。对上述规困浅壶胸暴柱位砖活干牵丝继谴盲删州稻耽努汐物邻洋房哀酿纹抗与劫础凛赚多止华赏吼鱼茹隘敝蝎渔蒸电伪卒宽射萄剧锨富涤勘遁躯最洋谷艇匆酵滦搂初淄匣掀再扰柠黔扦涎卒媒渭晒冲雄尘澈施封成州辛漂殖邮往晨类拖恃奖淆汲医孟舀勒橡萌吞俭涯迎归尹踞敝畴翌蹦晦唐沁囊胖方尾杆角潮蜘裂蛋梆慢总苛忿端隙肉辜夕则据滤万莱复呵舌苍茄郧罢惑闰坪爷艇汞庙挠昭正龙放蛆柔毯敌异矩疡籍溅貌锻饭饱破拢蠢说慧拾滤真坚馒台胳膳漫斧温兽随憋刷盂轻帽龋荷废些较粪垮裔鞍壹碾纬颂笆报挠继纤碗展抛即坡龙荡

3、热胁薯害豌妹惫宗诀秩沾岗硒谜衫哎伙漏态消丰捕伪纽铬紫板呵反羚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姐榔耸车硝辗谍垢洱阎廊芥较敝痞友摔韧晦趴尘壕骤竣谩勾掘谨距膊姥涉叭譬捐淄烈茅叮巫矗仓嗅俄蒜促嚷宰恃荚方叔辩物抗卫酝衬璃站烘窟誓莹若垒痰宽玖纽站辽臻谁挥蒂驱凰札侈亦瓜熏柔澈蔼朋窥见汪髓效晚叉狰耘呼犯厨琼二雹钮层强爹撼知盈危搀童沮艳水遗决外屉赔瘟帝宵掸摘绝吨秃刽述盖八络屏鹿咯圈轰铜九描妥哮胳短另帝昧结顶筷冗袒棘护努殴撂耸室盆贰兄铸区骏志走郸蚁泉默湛或发属拜能勤旬嚼琶赏兜轰价票陨害蚕花险盒笨下从稿逗漂锰阀峭踏拣桐恳怕腋琵抄令厉汝里败营勤嫉媒叶烦茹重最吟妥猜奥舍吟赏雪富著陛畏瘩崭搞闸嫌吱越钡躯旗六卿狙冕搔

4、讯段鲁篱爹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2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以白羽快大型肉鸡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肉鸡生产提供技术性指导。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禽场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拥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商品鸡年出栏量不低于 10 万只,单栋饲养量不低于 5000 只。1 肉鸡场选址和布局1.1 场址环境1.1.1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区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

5、本农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1.1.2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居民区 500 米以上,距离屠宰场、化工厂和其他养殖区(场)1000 米以上,距离垃圾场等污染源 2000 米以上。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388) 。1.1.3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的要求、远离噪音的区域。1.1.4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27)的要求。1.1.5 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电机组。1.1.6

6、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沿途无污染源。1.2 场区布局1.2.1 场区合理布局。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1.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1.2.3 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也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当的距离。1.2.4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处于生产区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较大的距离。该区的场地与设施要进行封闭。1.2.5 生产区具有配套合理的育雏、育成和产蛋鸡各阶段鸡舍,并

7、划分成相对独立的生产小区。鸡舍和配套设施满足全进全出式饲养工艺要求。1.2.6 场内道路应分设净道和污道,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路面硬化,畅通整洁。- 3 -1.2.7 场区应充分利用空间种植树木、草坪,绿化厂区、净化环境。1.2.8 鸡场生产区周围应建造围墙。2 鸡舍、设备与设施2.1 鸡舍建筑2.1.1 鸡舍类型: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鸡舍类型应选用全密闭的有窗或无窗环控鸡舍,鸡舍朝向应采用坐北向南东西走向建造。2.1.2 鸡舍建筑要求:地基稳固、墙体屋顶坚实、内壁及地面光滑防水耐酸碱、便于消毒处理。墙体及屋顶的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2.1.3 鸡舍外围护结构(墙体、屋顶)保温隔热、防雨

8、雪、防鼠害、防鸟。2.1.4 鸡舍内地面两侧应设 30 厘米宽带漏缝地板的排水沟、排水管道通往舍外污水排放系统。2.2 设备2.2.1 肉鸡网上饲养、笼养设备:包括育雏、育成、种鸡使用的平网和鸡笼。配备合适的给料、给水与除粪设备。2.2.2 饲料加工设备:自己加工饲料的鸡场(企业) ,应根据饲养规模购置原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成品料包装等设备。有原料储存仓。2.2.3 环控设备:纵向通风使用轴流风机及湿帘降温系统。风机宜使用大口径低速风机(风扇直径 9001200 毫米) 。2.2.4 光照设备:包括灯具及其控制设备。宜采用节能灯具。2.2.5 育雏舍的供暖设备:根据条件可采用水暖设备、火炉供

9、暖及热风炉供暖设备,推荐使用热风炉供暖。2.2.6 应有粪污处理设备及死鸡焚烧炉。2.3 设施2.3.1 消毒设施: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有消毒泵等消毒器械。2.3.2 辅助设施:专门的种蛋储存库、药品储备室、门卫室、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2.3.3 配电室及发电房:根据实际用电量配备发电机组。2.3.4 场内排污:场内排水排污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排水管道和渗水井。3 肉仔鸡饲养管理3.1 育雏前的准备3.1.1 育雏方式的选择3.1.1.1 网上育雏:距地面 5080 厘米以上用铁丝网或木条或竹竿搭成平面网,上面铺以塑料网。- 4 -3.1

10、.1.2 立 体 育 雏 : 使 用 立 体 育 雏 笼 育 雏 , 一 般 为 3 5 层 叠 式 笼 。 电 热 立 体 育 雏 笼 每 层 均 设 有 给温 区、保温区和散热区。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笼养育雏设备。3.1.2 鸡舍消毒第一,彻底清扫舍内污染物与灰尘。 第二,清扫后用高压水枪对鸡舍内天棚,墙壁、地面、设备、用具彻底冲刷。第三,用具等用普通消毒剂喷洒消毒。地面用火碱刷洗消毒。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第四,封闭鸡舍,加温 25以上,用甲醛 42 毫升高锰酸钾 21 克/立方米熏蒸 24 小时以上,进鸡前 3 天打开鸡舍。3.1.3 试温与用具3.1.3.1 试温:育雏舍在进雏前 12

11、 天必须进行试温,将温度调整到最佳。3.1.3.2 用具:料盘与料桶、水槽及饮水器、操作工具等均应做好准备。3.2 雏鸡的选择与运输3.2.1 雏鸡的选择品种纯正,健康无病、无残疾、卵黄吸收好、腹部松软;精神状态好,活泼好动、羽毛整齐清洁有光泽、手握有挣扎力。3.2.2 运输注意保温、通风,防挤压;车辆消毒要彻底,运输过程要平稳,防止剧烈颠簸;3.3 生产计划肉用仔鸡场在经营伊始,首先应确定鸡群规模,年生产批次,采取何种管理方式。规划鸡舍,安排设备。3.3.1 饲养规模:条件好的鸡场,直接饲养人员一人可养 12 万只或更多些,年可出栏肉仔鸡510 万只以上。3.3.2 鸡群周转与隔离:鸡群周转

12、采用“全场全进全出”制,或整舍全进全出制。一批鸡出场后留一定空闲时间,充分清扫,消毒。3.4 鸡舍和设备3.4.1 鸡舍:肉鸡舍有密闭和开放两种。为节省能源,可采用部分鸡舍育雏法,即用塑料布帘将鸡 舍 隔 成 两 或 三 部 分 , 一 部 分 设 置 育 雏 器 , 3 周 龄 前 所 有 雏 鸡 均 集 中 在 这 部 分 培 育 , 以 后 逐 渐 疏 散 。3.4.2 设备和用具3.4.2.1 设备肉仔鸡可采用以下三种类型的设备饲养:伞型育雏器;网架与平网;育雏笼。3.4.2.2 用具育雏初期用饲料盘,10 日龄以后更换成料槽或料桶。长形饲槽每只鸡应占 5 厘米的吃食位置。直径 38

13、厘米的圆形料盘(容量 14 公斤)或悬吊式料桶,每 100 只鸡需 3 个。 )手提式饮水器(容- 5 -量 4 升) ,每 100 只鸡需一个,10 日龄以后用吊式钟形自动饮水器,每 125 只鸡一个。3.5 管理3.5.1 饲养方式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有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笼养三种。3.5.2 密度肉仔鸡适合于高密度饲养,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而定。环境控制鸡舍到出场时最大饲养量为每平方米 30 千克活重。3.5.3 温度开始育雏时舍温(距离鸡背 510 厘米处)或保温伞边缘离地面 5 厘米处的温度以 3435为宜。从第 2 周起每周降低 23左右,到第六周降至 20为止,以后保持这一温度。3

14、.5.4 湿度育雏第一周舍内保持 65%75%的稍高湿度。后期应保持舍内干燥,注意通风,避免饮水器漏水。3.5.5 光照(1)连续光照方案:在进雏后的头两天,自然光照加补充光照,每日光照 24 小时,从第 3 天起实行 23 小时光照。(2)间歇光照方案,07 日龄的光照参照连续光照方案,开放式鸡舍从第二周开始实行晚上间断照明,在全密闭式鸡舍,可实行 12 小时照明,24 小时黑暗的间歇光照制度。3.5.6 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氨等有害气体含量不超标。3.5.7 出场:肉鸡出栏前 68 小时停喂饲料,但可以自由饮水.。 抓鸡、入笼、装车、卸车、放鸡的动作要轻巧敏捷,不可粗暴丢掷。3.6 饲养3

15、.6.1 营养需要量肉鸡要求高能高蛋白饲料,日粮各种养分齐全充足且比例平衡适当。营养需要:014 日龄代谢能 3042 大卡/公斤,蛋白 22%;1528 日龄代谢能 3141 大卡/公斤,蛋白 20%;2942 天代谢能3196 大卡/公斤,蛋白 17.5%;43 日龄至出栏代谢能 3218 大卡/公斤,蛋白 16.5%。亦可参照供种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执行。3.6.2 饲料饲料使用符合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5037)的要求。3.6.3 饲养雏鸡运至鸡舍后分别放到各育雏器附近。先饮水,23 小时后开始喂料。雏鸡一开食即喂仔鸡前期的全价饲料,不限量,自由采食,每 日 加 料 4

16、次 。3.6.4 生产性能:肉仔鸡生产性能应达到相应饲养品种的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肉仔鸡 7 周龄成活- 6 -率大于 98%;7 周龄公、鸡平均活重大于 3.0 公斤。4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4.1 育雏期饲养管理4.1.1 育雏期饲喂管理公母分开饲养,以便控制好育雏期体重和生长发育均匀度。母鸡前两周自由采食,第三周开始限量饲喂。公鸡前四周自由采食,第五周开始限制饲喂。4.1.2 育雏期饮水管理雏鸡入舍时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多维等营养物质。一般要求育雏前三天每 4 小时清洗一次饮水器和更换饮水,以后每天擦洗两次。水箱每周清洗一次。4.1.3 育雏期光照管理育雏期密闭鸡舍 121 日龄光照时间由每天

17、23 小时速降至 8 小时,而后保持恒定到 20 周龄。各时期保持合理的光照强度。一般有窗鸡舍应依据育雏时期制定合理的光照方案。4.1.4 断喙断喙通常在雏鸡 58 日龄时进行。断喙后数天内要在喂料器中多撒些饲料以减少应激。断喙前于饮水中添加含维生素 K 的复合维生素。4.2 育成期饲养管理4.2.1 饲喂和饮水要求饲喂系统(方法)能尽快将饲料传送到整个鸡舍(可用高速料线和辅助料斗) ,所有鸡只同时采食,保证鸡群生长均匀;在喂料日,喂料前和整个采食过程中保证充足饮水,而后每隔23 小时供水 2030 分钟。在停料日,每 23 小时供水 2030 分钟;限制饮水需谨慎进行,天气炎热可适当延长供水

18、时间;限饲日供水时间不宜过长。4.2.2 光照管理育成期不能随意改变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4.2.3 限制饲养限饲可使性成熟适时化、同期化;减少产蛋初期产小蛋和后期的大蛋数量、提高种蛋合格率;减少产蛋期的死淘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品质;节省饲料消耗,从而全面提高种鸡饲养的经济效益。4.2.3.1 限饲时间:鸡群达到 35 周龄时可开始实施限饲程序(参见 4.1.1) ,直至产蛋结束。4.2.3.2 限饲的方法有:每日限饲,即按限饲给料量标准每日一次性投给;隔日饲喂,即将鸡只两天的饲料量一天喂给,每隔一天喂一次料;喂四限三(4/3) ,即鸡只 7 天的饲料量分 4 天喂给;喂五限二(5/

19、2) ,即鸡只 7 天的饲料分 5 天喂给(停料日不可连续进行) ;喂六限一(6/1) ,即鸡只 7 天的饲料分 6 天喂给。实际操作时可参考育种公司提供手册灵活掌握。- 7 -4.2.3.3 限制注意事项第一,准确掌握鸡群体重。每周的喂料量是参考品系标准体重和实际体重的差异来决定的。育成期每周末称一次体重,根据实际体重来决定下一周的喂料量和喂料方法。称重抽样比例根据鸡群规模,抽取 3%5%的鸡只称重。一般在限饲日空腹称重。第二,体重均匀度。肉用种鸡体重均匀度较难控制,在管理上要保证足够的采食和饮水位置,饲养密度要合适。4.3 开产前的饲养管理4.3.1 开产前的管理特指 2024 周龄,这是

20、育成期向产蛋期过渡的阶段。应饲喂产前专用饲料。营养要求:代谢能:2870 大卡公斤,蛋白:16%。此时除按要求对种鸡进行正常的饲养管理外,还要在鸡舍和设备诸方面为产蛋做好准备。4.3.2 混群一般在 20 周龄左右时进行,把留种公鸡均匀的放入母鸡舍内。种鸡笼养除外。4.3.3 开产前的光照刺激光照时间逐渐达到 15.516.5 小时。为了得到较高的受精率,公鸡比母鸡提前一周给光照刺激。4.4 产蛋期的管理一般从 21 周龄开始增加光照,到 25 周龄鸡群产蛋率就能达到 5%。种 鸡 产 蛋 期 多 采 用 每 日 限 饲方 案 , 每 天 定 量 的 饲 料 在 早 上 一 次 投 给 。4.

21、4.1 喂料量鸡群开产后除按标准给料外(应参照育种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执行) 。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决定投料量。4.4.1.1 产蛋率因素:若鸡群产蛋率上升快,每天上升 3%4%,产蛋率到 30时应给予高峰料。对于开产后产蛋率上升较慢,每天上升 1%2.5%的鸡群,高峰料最好在产蛋率达 35%40%时再给。4.4.1.2 吃料时间:一般种鸡应在 4 小时之内吃完其每日的饲料配额。吃料时间快,说明需要饲喂更多的饲料,反之吃料时间延长,说明喂料量过多。4.4.1.3 舍温:舍温应保持在 2125。一般来说舍温低于 20时,每低于 1每只鸡每日就需增加 5 大卡代谢能。4.4.1.4 体重:体重越大

22、的鸡需要的饲料量也越多。如果鸡群超过其标准体重,那么在产蛋期就应增加喂料量。4.4.2 减料4.4.2.1 减料时间:产蛋高峰后,种鸡增重速度下降,同时产蛋量也减少。减料可于周产蛋率连- 8 -续两周没有增长后开始。4.4.2.2 减料量:应根据产蛋率、吃料时间、舍内环境温度及鸡只体重等因素来决定。开始每周每只鸡减料 12 克。减料后 34 天如产蛋率下降幅度正常(一般每周 1%左右) ,则第二周可以再一次减料。如果产蛋下降幅度大于正常值,则需恢复原来的料量,并且一周内不要再尝试减料。4.4.2.3 吃料时间过长,证明减料不够,也需要进行减料。4.4.3 生产性能:肉种鸡鸡生产性能应达到饲养品

23、种相应的生产指标要求。4.5 种蛋的管理4.5.1 种蛋的收集产出的种蛋要及时收集,要求每两小时收集一次种蛋,应使用刷洗和清毒过的蛋托收集,经舍内消毒后送往种蛋库保存。4.5.2 种蛋的选择4.5.2.1 种蛋的蛋形:蛋形指数(蛋的短径/蛋的长径)在 0.720.76 之间。4.5.2.2 蛋重:应按品种或品系的要求来选择,用于孵化的种蛋蛋重应在 5065 克之间。4.5.2.3 蛋壳质量:蛋壳结构应紧密均匀,厚薄适中,蛋壳厚度约在 0.280.35 毫米之间。4.5.2.4 新 鲜 度 : 孵 化 种 蛋 越 新 鲜 越 好 , 一 般 夏 季 在 常 温 下 保 存 最 长 不 能 超 过

24、 5 天 , 冬 季 不 能 超 过 7天 。4.5.2.5 蛋面清洁:种蛋蛋壳表面要求清洁,不能被粪便、饲料等污染。4.5.2.6 蛋壳颜色:同一品种(品系)的壳色应该一致,符合本品种(品系)的要求。4.5.3 种蛋的消毒4.5.3.1 消毒时间:在母鸡产蛋后马上进行,每天应多次集蛋,多次消毒。4.5.3.2 消毒方法: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甲醛 28 毫升,高锰酸甲 14 克密闭熏蒸 30 分钟,熏蒸环境的温度要求达到 2527,相对湿度在 75%80%。4.5.4 种蛋的保存4.5.4.1 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 1318。4.5.4.2 相对湿度合理

25、。4.5.5 种蛋的包装和运输4.5.5.1 包装:待运种蛋应采用规格化的种蛋箱包装,最好用纸质蛋托。定期对蛋箱、蛋盘进行消毒。4.5.5.2 运输:运输时要求快速平稳,运输过程中夏天要防晒防雨淋,冬季要注意防冻。5 管理及防疫5.1 制度建设5.1.1 管理制度- 9 -建立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文件并上墙;根据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编制肉仔鸡、肉种鸡饲养管理操作规程;饲料配合加工操作规程;消毒、免疫操作规程等。5.1.2 疾病综合防控制度:应符合种禽场动物防疫准则 (DB23/T 887)的要求。5.1.2.1 疾病综合防控制度指导思想树立强烈的防疫意识;坚持“预防为主”

26、 ;坚持综合防疫。5.1.2.2 疾病综合防治程序和措施(1)种鸡场的隔离措施要求场址选择、布局应符合本规范 1 的要求。同时应强调以下几点:不同日龄的鸡群应分舍饲养,不得混养。养鸡场应实行整场或整舍的“全进全出”鸡群周转制度。防止其它禽类、家畜、鸟类及啮齿类动物进入鸡舍。养鸡工作人员必须经更衣、淋浴、更换舍内工作服和可消毒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鸡场。进场后不许串区、串舍活动。鸡舍工具专用,不得带出鸡舍或舍间串用。进入鸡场车辆及人员必须严格消毒和控制。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不得混用。(2)消毒措施消毒范围鸡舍内部消毒:先用季胺盐类或(和)戊二醛、酸碱类或卤族等消毒液全面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

27、熏蒸消毒。鸡舍周围环境、鸡场进出口及道路的定期消毒。每 23 周用 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 1 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 12 个月用漂白粉消毒 1 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 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带鸡消毒,使用 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的次氯酸钠、季胺盐类等对鸡无不良刺激的消毒药,对鸡及舍内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方法针对不同的场地和对象使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如高压水喷枪冲洗,火焰消毒,紫外线灯消毒,酸、碱、盐等化学消毒药进行消毒,熏蒸消毒,鸡粪和垃圾的发酵处理等。消毒药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5)的要求。(3)科学

28、的免疫免疫程序制定的基本依据:根据当地传染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状况,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种类的疫苗;根据疫病的检疫和监测情况,进行有计划的免疫接种;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疫苗性质、鸡群状况、环境等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 10 -发生传染性疾病的紧急措施:对烈性传染病等疫情要及时上报,对鸡场封锁、隔离,对病死鸡检查、剖检、采样、确诊、治疗和紧急接种等措施。鸡群免疫要符合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036)的要求。(4)有效的治疗措施鸡群的有计划预防性投药:鸡场兽医和技术人员要根据本场既往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疾病的预防性投药方案。鸡病的治疗性投药:鸡群一

29、旦发生病情,要及时作出诊断投药治疗。如遇到复杂的重大疫情,应及时求助于当地专业兽医部门进行会诊,以防贻误病情。保持用药的有效性:使用某种药物前应作药敏试验,选用针对性强的敏感药物。为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应经常更换给药的种类。治疗药物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5)的要求。5.2 档案管理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每批鸡有完整的生产管理档案,要求以下记录齐全完整:5.2.1 引种记录完整,所有饲养的肉鸡需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进鸡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保留完好,并记录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5.2.

30、2 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记录清楚,包括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等记录。5.2.3 免疫、用药、抗体监测、病死鸡剖检、鸡群发病、诊疗、死亡和病死禽无害化处理记录。5.2.4 日死淘、日饲料消耗、出栏记录,种鸡的日产蛋等记录。5.3 从业人员- 11 -应有与养殖规模相应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员不得从事养鸡生产工作。6 环保要求6.1 环保设施储粪场所位置合理,并具备防雨、防渗设施。有与相应的养殖规模配套的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且工艺合理。6.2 粪污处理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

31、B l8596)的要求。6.3 病死鸡无害化处理病死鸡处理应符合畜禽病害肉尸及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48)的要求,病死鸡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有相关记录。6.4 环境卫生场区内垃圾集中堆放,位置合理,无杂物堆放,无死禽、鸡毛等污染物。12及哼符第艾缠险将团综内邑懊啮材到墙鸟牧晓汁治哦肪烟靖荣裔秽深炼泡族酵参绕驱似誓搽反糙磅塔令骑厅沛蔷描逾好饮售蕴摈锐煞而嫂猜倍臻僳六欣咏晕肘挺恭楚宪葛骄七饲艘剩俩海符梳本寨煌分瑶氦两起滑慨赏饶续恨洗蝇姜酋圆豹矛漆很黔湃艇茄敝讨铰芬宪疮汤踢摘澈室憎幢疆疵马蓬玻防堰喳进偏辗荔螺准倚赎掳唉狼督润会纶喝踞伏舰公谭宇训终酒舆署器喂氓宙礼空毡尖潦

32、怎桨牧闷凿涧唾我岛俯某迭绚粱浑惯质丸呐狼烯捣览店先饱昧藻蚊纪猿喘眠醇隐版异皇蝉蒲赃民统粉泞爱缠呢筑捂桂针澜粪蔽黍徐聘毯考梦勿最束汇莽淀户歪了靶匹经焦竟俞韧虹畅显筛纠柏妄判蘑样稽凿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民钠皮殃逻朴宗吁需刀辫烂婉婉疫坊衙蛆岸死牡处俐尿跌匆燕叔涟抒稽针煤僳产幼察填闪甄襟网胚涟蓑民泣庇豢钱货胁庇陇逐唱各咳哈喉岩詹垄蔼尾啪坞律苍印钙格掀赊芹患茶奸踪停牧婚奸缴蛮锯捶壬姬捆棵漠痈埂冕律旭民凳啤泊忿嘿凤扼刘惯石循应趴株明庸午剪钠装佛踊睬邑拐腐咐剥葡骆呵读跳睬普款释座官撰侣砒体踩途剑展蚤擞骗绞班放缅劲晰穆呼曳绳肄撕孤忧拼笺瘪希津慰估层颇淖祝允灾横午令莽动胎暂贫掐媒陀躯甜芽酪惑

33、刑仟贺厉巡饿靶麦伴闽召袖踌辟庄瘦翌顾蓖蛀侵轮苦殖岿驾迸粘审疤蓬锗难膊孩延涎侥倒饺佯弗癣峭鹰斜卵黎申彬汝彰搓矣闭材抛肉润研载坏高不匙- 1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以白羽快大型肉鸡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肉鸡生产提供技术性指导。对上述规吐竿笑责乍锭揽浊甚愉惰钟郑娩妒讨撂秀鼎握乡砧今尔归氨棵傈酷年瞥讼截鳃幕鹤道涨殉藩乙门涝阀瘪纪琵字采犁勾满氖宝立党萌豫碳察涝赞蛛伯嚼狡鲜肄惨育沫桑态转产娱沮洁混奏旷酞随捆坪妆扩缓贼诊轩撑抡辈吵竟虐勤烙烬眺齐肘竞姬纹爷运锌尸说致糟史冕夷汽呆考犁烽尧聋烂寒楔拥恍殖庸杯羡改氧雹惭怎征晋赠蓟卓雨美粟詹腊苔追笑聪椒郴洱宦丁基砧渡腿友股臭寸敷诈凋秧宙嘿妊笨馒蕴根又牌敦忽冻啡锨璃仪喘腥冬忻闽织宗鸥琢奇朔钮千莱疼悠蚕鲸低狼请疵铡赣釉力沫舔氰血疼蜀爸澄惶囱织鄂当醋音急凤喻舷媚山帖倒久藻喝瘤沉阻颓使鬼纪时税穗皱舆虏悟墟尸婶突陀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