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9 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 2 节 血液循环教学目标1 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 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 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 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4 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5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 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6 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血液循环的途 径与意义。(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2难点(1)不同血管的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教学用具 显微镜 血管的横切片 猪心脏 水 蚤 鲫鱼教学方法 探究试验 讨论课时安排 4 课时教 学过程第 3 课时 血液循环途径(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心脏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分开的,但这两部分又是协同工作的,那么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两部分泵出的血液有没有内在联系?不难看出,人们对血液循环的认识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是许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血液循环的过程到底如何呢?(一) 合作 交流,解读探究1活动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活动讨论 (1)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的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管?(2)红细胞是怎样在毛细管中运行的?小结 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1 血液循环途径多媒体展示 血液循 环模式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出血液循环途径:(二)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学习,知道了在我们的身体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三) 课堂练习资料来源: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