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锅炉设备系统简介1.1 锅炉设备规范及特性1.1.1 三期工程热电站 9#-11#锅炉为高温高压、单汽包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 钢架 型布置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型号: UG240/9.8M2 型制造厂家: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投产日期: 9#锅炉-2005 年 9 月10#锅炉-2005 年 10 月11#锅炉-2006 年 1 月1.1.2 主要工作参数额定蒸发量 240t/h 额定蒸汽温度 54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1Mpa 给水温度 215 锅炉排烟温度 142 锅炉计算热效率 90.8% 锅炉保证热效率 90% 燃料消耗量 32.09t/h 石灰石消耗量 4.
2、73t/h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一次热风温度 206 二次热风温度 202 一、二次风量比 60:40 排污率 1% 循环倍率 2530 锅炉飞灰份额 70%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 2.3 时) 90% 1.2 燃料特性电厂燃用劣质烟煤与煤矸石的混煤,煤质分析资料见下表- 344 -数 值名称 符号 单位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收到基低位发热值 Qnet,ar KJ/kg 21100(5024) 20060(4776)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21.00 27.87全水分 Mar 6.00 4.3收到基灰分 Aar 29.40 30.82收到基碳 Car 53.43 54.6收到基氢 Ha
3、r 3.24 2.95收到基氧 Oar 5.17 4.18收到基氮 Nar 0.46 0.85收到基全硫 Sar 2.30 2.30灰变形温度 DT 灰软化温度 ST 灰熔化温度 FT 1.2.1 煤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 010mm,50%切割粒径 d50=1.5mm,粒径分布详见附图。1.2.2 锅炉点火及助燃用油锅炉点火及助燃用油:0#轻柴油序号 分析项目 单位 标准要求 实验方法1 10%蒸余物残碳 % 4 GB/T2682 水分 % 痕迹 GB/T2603 运动粘度 mm2/S 3.0-8.0 GB/T2654 闭口闪点 65 GB/T2615 灰分 % 0.025 GB/T508
4、6 硫醇硫含量 % 0.01 GB/T3807 机械杂质 % 无 GB/T5118 硫含量 % 0.2 GB/T3809 凝点 0 GB/T5101.3 灰渣特性(灰成分分析资料来自技术开发部化验报告,脱硫投入时的灰样) 名称 符号 单位 数 值三氧化二铝 AI2O3 % 27.00二氧化硅 SIO2 % 46.30三氧化二铁 Fe2O3 % 5.46二氧化钛 TiO2 % 0.88- 345 -氧化钠 Na2O % 0.08氧化钾 K2O % 0.26氧化钙、氧化镁 CaO+MgO % 6.48其它 / % 2.99烧失重(灼减) / % 10.551.4 石灰石特性石灰石的入炉粒度要求:粒
5、度范围 01mm,50%切割粒径 d50=0.3mm,粒径分布详见附图。脱硫剂石灰石成分:名称 符号 单位 数值烧失重 % 43.47氧化铝 AL2O3 % 0.85氧化硅 SiO2 % 0.72氧化镁 MgO % 0.87氧化钙 CaO % 53.77氧化铁 Fe2O3 % 0.321.5 汽水品质1.5.1 给水品质水源:地下水硬度: 0mg/lPH 值:8.89.3锅炉正常排污率:1% 1.5.2 蒸汽品质钠: 10ug/l二氧化硅: 20ug/l导电度(25):0.1u /cm1.6 锅炉计算汇总表热力计算汇总表 1 (100%额定负荷,设计煤质)序号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
6、结果锅炉设计参数1 额定蒸发量 D t/h 设计数据 2402 额定蒸汽压力 P MPa 设计数据 9.813 额定蒸汽温度 T 设计数据 5404 汽包工作压力 Pd MPa 设计数据 10.8- 346 -5 给水温度 tgs 设计数据 215锅炉设计煤质1 收到基碳 Car % 设计数据 53.432 收到基氢 Har % 设计数据 3.243 收到基氧 Oar % 设计数据 5.174 收到基氮 Nar % 设计数据 0.465 收到基硫 Sar % 设计数据 2.306 收到基灰分 Aar % 设计数据 29.407 收到基水分 Mt,ar % 设计数据 6.008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7、 Vdaf % 设计数据 21.009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kcal/kg 设计数据 5024锅炉各部件出口过剩空气系数序号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 结果1 炉膛漏风系数 l 设计数据 02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l 计算结果 1.223 旋风筒漏风系数 cl 设计数据 04 旋风筒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cl 计算结果 1.225 高过漏风系数 gr 设计数据 06 高过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gr 计算结果 1.227 低过漏风系数 dr 设计数据 08 低过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dr 计算结果 1.229 省煤器漏风系数 sm 设计数据 0.0210 省煤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8、 “sm 计算结果 1.2411 空预器漏风系数 k 设计数据 0.0312 空预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k 计算结果 1.27锅炉热效率1 冷空气温度 tlk 设计数据 202 一次热风温度 trk1 设计数据 2063 二次热风温度 trk2 设计数据 2024 排烟温度 py 设计数据 1425 排烟热损失 q2 % 计算结果 5.996 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 q3 % 计算结果 0.057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q4 % 计算结果 2.538 散热损失 q5 % 计算结果 0.559 灰渣物理热损失 q6 % 计算结果 0.0710 总热损失 qe % 计算结果 9.1911 锅炉热效率 %
9、 计算结果 90.8112 保热系数 计算结果 0.99413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 Qyx kcal/kg 计算结果 1.46E+08- 347 -14 燃料消耗量 B kg/h 计算结果 3209515 计算燃料消耗量 Bj kg/h 计算结果 3128216 石灰石煅烧成 CaO 吸热 qx % 计算结果 -1.0917 CaO 生成 CaSO4 放热 qf % 计算结果 1.3618 石灰石脱硫放热 qn % 计算结果 0.2719 锅炉修正热效率 qn % 计算结果 91.08锅炉热负荷1 锅炉体积热负荷 qv kw/m3 计算结果 1152 锅炉截面热负荷 qs kw/m2 计算结果
10、3485锅炉第一级减温水(低温过热器出口)1 减温器喷水量 Djw1 kg/h 计算结果 82442 蒸汽减温焓降 ip kcal/kg 计算结果 18.703 减温器减温能力 t 设计数据 26锅炉第二级减温水(屏式过热器出口)1 减温器喷水量 Djw2 kg/h 计算结果 39622 蒸汽减温焓降 ip kcal/kg 计算结果 9.213 减温器减温能力 t 设计数据 14锅炉烟风流量1 空预器出口烟气量 Qpy Nm3/h 计算结果2 空预器进口一次风量 Q1 Nm3/h 计算结果3 空预器进口二次风量 Q2 Nm3/h 计算结果 85699锅炉灰渣流量(不脱硫)1 灰渣总流量 M k
11、g/h 计算结果 94362 炉膛底渣量占总灰量比例 R 计算结果 0.203 底渣流量 Ms kg/h 计算结果 18874 飞灰流量 Mf kg/h 计算结果 7549锅炉灰渣流量(脱硫)1 灰渣总流量 M kg/h 计算结果 149702 炉膛底渣量占总灰量比例 R 计算结果 0.313 底渣流量 Ms kg/h 计算结果 46544 飞灰流量 Mf kg/h 计算结果 10316锅炉 SO2 流量1 原始排放 Eo mg/Nm3 计算结果 62792 脱硫后的排放 E mg/Nm3 计算结果 377锅炉 Nox 排放1 原始排放 Eo mg/Nm3 计算结果 240锅炉尾部粉尘排放浓度
12、1 不脱硫粉尘排放浓度 Eo g/Nm3 计算结果 32.12 脱硫粉尘排放浓度 E g/Nm3 计算结果 43.7- 348 -锅炉石灰石流量1 脱硫石灰石流量 E kg/h 计算结果 47332 钙硫摩尔比 Ca/S / 计算结果 2.03 脱硫效率 % 计算结果 85.0热力计算汇总表 2 (100%额定负荷,设计煤质)序号 名称 符号 单 位 炉膛 分离器 转 向室 高 过 屏 过 低 过 省煤器 一次 风 二次 风1 管子外径 d mm 60/51 38 51 38 42 38 32 40 402 管子壁厚 s mm 5 6 5 5 6 5 4 1.5 1.53 横向 节 距 S1
13、mm 80 100 100 60 100 86 65 654 纵 向 节 距 S2 mm 72 76 45 52 525 横向管子排数 Z1 排 144 80 22 80 92 121 1216 纵 向管子排数 Z2 排 24 33 86 58 407 受 热 面 积 H m2 956 99 151 957 144 1317 5456 3728 25638 附加受 热 面 Hfj m2 71 1379 烟气流速 Wy m/s 10.38 8.77 8.19 8.54 8.4810 工 质 流速 Wg m/s 7.42 10.24 14.11 28.89 10.71 0.97 12.78 16.
14、1111 质 量流率 D kg/m2s 414 529 451 1054 42812 烟气 进 口温度 904 905 861 904 690 536.6 302.1 24613 烟气出口温度 “ 904 905 861 690 904 536.6 302.1 142 18414 工 质进 口温度 t 317.3 317.3 339.2 444.4 398.5 362.3 215 20 2015 工 质 出口温度 t“ 317.3 339.2 362.3 540 458.4 424.5 286.1 206 20216 传热 系数 K kcal/m2.h. 68.4 53.6 43.1 36 1
15、9.3 21.717 工 质 吸 热 量 Q kcal/kg 2510.4 239.7 126.8 461.3 312.2 393.4 602.9 234.8 159.418 附加面工 质 吸 热 量 Qfj kcal/kg 25.7 24.71.7 炉膛水冷壁炉膛断面尺寸为 8770mm5970mm,炉膛四周由管子和扁钢焊成全密封膜式水冷壁。前后及两侧水冷壁分别各有 109-605 与 74-515 根管子。前后水冷壁下部密相区处的管子与垂直线成一夹角,构成上大下小的锥体。锥体底部是水冷布风板,布风板下面由后水冷壁管片向前弯与两侧墙组成水冷风室。布风板至炉膛顶部高度为 32.2m,炉膛烟气截
16、面流速 4.7m/s。后墙水冷壁上部两侧管子在炉膛出口处向分离器侧外突出形成导流加速段,下部锥体处部分管子对称让出二只返料口。前墙水冷壁下方有 4 只加煤口,侧墙水冷壁下部设置供检修用的专用人孔,炉膛密相区前、后墙水冷壁上还布置有二次风喷口(前墙两排,后 墙三排)。前、后、侧水冷壁分成四个循环回路,由汽包底部水空间引出 3 根 32525集中下降管,通过 18 根 15912 的分散下降管向炉膛水冷壁供水。其中两 侧水冷壁下集箱分别由 3 根分散下降管引入,前、后墙水冷壁下集箱分别由 6 根分- 349 -散下降管引入。两侧水冷壁上集箱相应各有 3 根 15912 连接管引至汽包,前、后墙水冷
17、壁上集箱有 12 根 15912 引出。 2 片水冷屏则各有从汽包引出的一根 21916 下降管供水,再分别由 2 根 15912 的引出管引至汽包。水冷壁系 统 的集箱除前后上集箱合并成 325的集箱外,其余均 为 21925。炉膛水冷壁回路特性表:回路 前、后水冷壁 侧 水冷壁 水冷屏上升管根数与 规 格 n-s 2109-605 274-515 224-605水 连 接管根数与 规 格 n-s 26-15912 23-15912 21-21916汽水引出管根数与 规 格 n-s 12-15912 23-15912 22-15912下降管根数与 规 格 n-s 3-32525水 连 接管与
18、上升管截面之比 % 0.401 0.44 0.582引出管与上升管截面之比 % 0.401 0.44 0.607水冷壁、集箱、连接管的材料均为 20G/GB5310。水冷壁上设置有人孔、看火孔、温度测点、炉膛 压力 测量孔,水冷壁顶部设置了 6 只检修绳孔。整个水冷壁重量由水冷壁上集箱的吊杆装置悬吊在顶板上,锅炉运行时水冷壁向下热膨胀,最大膨胀 量 158mm。1.8 高效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1)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组成部件,本锅炉采用的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高效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专利技术,在炉膛出口并列布置两只汽冷旋风分离器,分离器直径 5000mm,用 386 的管子和鳍片
19、组成膜式壁作为旋风分离器的外壳,并采用蜗壳进口的方式形成结构独特的旋风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和强化燃烧的优点。旋风分离器将被烟气夹带离开炉膛的物料分离下来。通过返料口返回炉膛,烟气则流向尾部对 流受热面。整个物料分离和返料回路的工作温度为 930左右。(2)包覆分离器的汽冷受热面能够有效吸收物料后燃所产生的热量,防止返料器内高温结焦,同时由于耐火层较薄还可以缩短锅炉的启动时间。(3)分离器内表面焊有密排抓钉,并浇注一层 60mm 厚的特种耐磨可塑料,使整个分离器的内表面得到保护,从而使分离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4)分离器出口管采用高温耐热合金钢制造,材质为 1Cr25Ni20。(5)分离器入
20、口开设检修门,并保证其密封性。- 350 -(6)返料器和立管内设有热电偶插孔及观察窗,以监视物料流动情况。(7)汽冷旋风分离器作为过热器受热面的一部分。1.9 汽包及汽包内部设备汽包内径 1600mm厚度 100mm封头厚度 100mm筒身长 12000mm全长 13800mm材料 P355GH(19Mn6)汽包正常水位 汽包中心线以下 180mm(0 水位)水位正常波动值 50mm汽包内采用单段蒸发系统布置有旋风分离器、清洗孔板和顶部百叶窗等内部设备。汽包给水管座采用套管结构,避免进入汽包的给水与温度较高的汽包壁直接接触,降低汽包壁温温差与热应力。汽包内装有 44 只直径 315mm 的旋
21、风分离器,分前后两排沿汽包筒身全长布置,汽水混合物采用分集箱式系统引入旋风分离器。每只旋风分离器平均负荷为 6.0T/H。汽水混合物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一次分离,汽水分离后蒸汽向上流动经旋风分离器顶部的梯形波形板分离器,进入汽包的汽空间进行重力分离,然后蒸汽通过清洗孔板以降低蒸汽中携带的盐份和硅酸根含量,经过清洗后的蒸汽再经过顶部百叶窗和多孔板进行二次汽水分离,最后通过汽包顶部饱和蒸汽引出管进入过热器系统。清洗水量取百分之百的汽包给水,清洗后的水进入汽包的水空间。为防止大口径下降管入口产生旋涡和造成下降管带汽,在下降管入口处装有栅格及十字板。此外,为保证良好的蒸汽品质,在汽包内装有磷酸 盐
22、加药管和连续排污管。为防止汽包满水,还装有紧 急放水管。汽包上设有上下壁温的测量点,在锅炉启动点火升过程中,汽包上下壁温差允许最大不得超过 50。同样,启动前锅炉上水 时为避免汽包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进 水温度不得超过 90,并且上水速度不能太快,尤其在进水初期更应缓- 351 -慢。1.10 燃烧设备燃烧设备主要包括给煤装置、布风装置、排渣装置、 给石灰石装置、点火装置、物料分离装置、返料回灰装置和一二次风及流化 风供风装置。1.10.1 给煤装置给煤装置包含 4 台称重式给煤机和 4 台刮板给煤机,称重式给煤机和刮板给煤机串联布置,构成 4 套 给煤装置。刮板 给煤机与落煤管通过膨胀节相连,
23、解决给煤机与炉膛水冷壁之间的膨胀差(膨胀值 145mm)。给煤装置的给煤量能够满足在 2 台给煤装置故障时,其余 2 台给煤装置仍能保证锅炉 100%额定出力。一定粒度的燃煤经给煤机进入布置在前墙的四根 32510 间距为 2m 的落煤管,落煤管上端有送煤风 ,下端靠近水冷壁 处有播煤 风, 给煤借助自身重力和引入的送煤风沿着落煤管滑落到下端,在距布风板 1800mm 处进入炉膛。给煤量通过改变称重式给煤机的转速来调整。给煤机内通入一次风冷风作为密封风(约有 4000Pa 的正压)。播煤 风管连接在每个落煤管的端口,并配备风门以控制入口风量。1.10.2 布风装置风室由向前弯曲的后墙水冷壁及两
24、侧墙水冷壁组成,风室内浇注 100mm 厚的中质保温混凝土。防止点火 时鳍片超温,并降低 风 室内的水冷度。燃烧室一次风从左右两侧风道引入风室。风室与炉膛被布风板隔开,布风板系水冷壁与扁钢焊制而成,布风板的横断面为 87702800,其上均匀布置有903 只风帽。一次风通过这 些风帽均匀进入炉膛,流化床料。 风帽采用耐磨耐高温合金,风帽横向纵向节距均 为 160mm。为了保护 布风板,布 风板上的耐火浇注料厚度为 150mm。1.10.3 排渣装置底渣从水冷布风板上的三根 219 水冷放渣管排出炉膛,其中两根接滚筒冷渣机,每台冷渣机按 6t/h 冷渣量配置,另一根作 为 事故排渣管。 滚筒式冷
25、渣器中的冷却水自化学除盐水来, 换热后送入汽机低压除氧器。底渣通过滚筒式冷渣器,可实现连续排渣。出渣量以维持合适的风室压力为准。通常运行时的风室压 力约为 85009500Pa。定期排渣的大渣含碳量较低,能小于 1.5%,而连续排渣的大渣含碳量会有所升高。1.10.4 给石灰石- 352 -锅炉添加石灰石(或生石灰)进行脱硫。石灰石通过气力输送经二次风口送入炉膛。脱硫的石灰石耗量每小时 4.73 吨,按 钙硫比 2.0 计算,脱硫效率 为85%。1.10.5 二次风装置二次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二次风管喷口分别送入炉膛下部不同高度的空间。前墙分两排共 13 根,后 墙分三排共 3 根,合
26、 计 26 根。喷口风速70m/s 。运行时二次风压 一般不小于 6000Pa。为了精确控制风量组织燃烧,一、二次风总管上装设电动风门及测风量装置。1.10.6 床下点火燃烧器两台床下点火燃烧器并列布置在炉膛水冷风室后侧。由点火油枪、高能电子点火器及火检装置组成。点火油枪为机械雾化,燃料为 0#轻柴油。每支油 枪出力 900kg/h,油压 2.5MPa,油枪所需助燃空气来自一次 热风。空气和油燃 烧后形成 850左右的 热烟气。从水冷风室上的布风板均匀送入炉膛。为了便于了解油枪点火情况,点火燃烧器设 有观察孔。 锅炉能满足程控点火要求,并有火检装置,其中火检探头的冷却采用仪用压缩空气吹扫。点火
27、用油量及风量:点火油枪油压: 2.5MPa每只油枪喷油量: Q=900Kg/h点火总风量 55000m3/h其中混合风 17150m3/h点火启动时,风室内温度监视采用直读式数字温度计,冷态启动时间一般68 小时。锅炉冷态启动顺序如下:首先在流化床内加装启动惰性床料(通常为底渣),粒径 05mm,并且使床料保持在微流化状态,启 动 高能点火器,把油点燃,850左右的热烟气通过水冷布 风板进入流化床,加热床料。床料在流化状态下升至 550以上,维持稳定后开始投煤。可先断 续少量 给煤,当床料温度持续上升后,加大给煤量并连续给 煤直到锅炉启动完毕。1.10.7 返料回灰系统旋风分离器下接有返料器,
28、均由钢外壳与耐火材料衬里组成,耐火材料分内、外二层结构,里层为高强度耐磨浇注料,外 层为 保温浇注料。- 353 -返料器内的松动风与返料风采用高压冷风,由小风帽送入,松动风与返料风的风帽数量和风帽开孔数量有差别(每台返料器的小风帽总计 140 个,其中松动风 74 个,每只风帽开 3 个小孔;返料风 66 个,每只风帽开 6 个小孔),返料 风大,松动风 小,并采用分风室送风。小风帽的材质为 1Cr18Ni9Ti。运行时总风量 581Nm3/h,其中返料 风量 372Nm3/h,松动风量 209Nm3/h。启动时设计风量 1221Nm3/h,其中返料 风量 784Nm3/h,松动风量 437
29、Nm3/h。返料器上设置一个启动床料加入口,尺寸 2195,必要时(如改进锅炉效率)也可以作为飞灰再循环管路中飞灰的加入口,返料器的布风板还设有一根1086 放灰管。1.11 过热器系统及其调温装置本锅炉采用辐射和对流相结合,并配以二级喷水减温器的过热器系统。饱和蒸汽从汽包由 4 根 15912 的管子引至分离器前导流加速段包墙的入口集箱,经过管径 51 的包 墙管至出口集箱,再由导汽管引入旋风分离器下环行集箱,蒸汽经膜式壁上行到上环行集箱后,引至尾部两侧包墙的上集箱,随后下行,流经两侧过热器包墙 。再由 转角集箱进入前包 墙(上行)、 顶包墙和后包墙(包墙管均为 515),后包墙出口下集箱作
30、为低温 过热器入口集箱,低温 过热器 385,15CrMo 和 20G 光管顺列布置。 为减少磨 损,一方面控制烟速,另一方面加盖防磨盖板。过热蒸汽从低温过热器出来后,经连接管进入一级喷水减温器进行粗调,减温通过调节减温水量来实现。过热蒸汽经一级减温后进入屏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采用 426,12Cr1MoVG 的管子,wing-wall 结构形式可减轻屏过磨损。再经连接管交叉后引至二级喷水减温器进行细调,最后经高温过热器加热后引入出口集箱。高温过热器采用 385,12Cr1MoVG 与12Cr2MoWVTiB 的管子。两 级减温器的喷水量分别为 8.24t/h、3.96t/h。
31、减温水调节范围控制在减温水设计值的 50150%以内。过热器在防磨结构上采用如下布置形式:(1)高、低温过热器管均采用顺列布置,第 1 排管子加防磨盖板,弯头也有防磨板,防止磨损。(2)屏式过热器采用膜式过热器,仅受烟气纵向冲刷,在屏式过热器的下部浇注耐磨浇注料,距布风板距离大于 13 米。屏式 过热 器处的烟速为 5.0m/s。(3)高温过热器处的烟速为 10.52m/s,低温 过热器处的烟速为 8.91m/s。- 354 -1.12 省煤器(1)尾部竖井烟道中设有三组膜式省煤器,均采用 324 和厚 4mm 扁钢组成的膜式省煤器,错列布置,横向节距 86mm,具有 较好的抗磨性能。省煤器管
32、的材质为 20G/GB5310 高压锅炉管。(2)省煤器管束最上排装设防磨盖板,蛇形管每个弯头与四周墙壁间装设防磨罩。省煤器的平均烟气流速控制在 8.5m/s 以下。(3)在汽包和下级省煤器之间设有再循环管道,以确保在启动过程中省煤器有必要的冷却。(4)锅炉尾部烟道内的省煤器管组之间,均留有人孔门,以供检修之用。(5)省煤器出口集箱设有排放空气的管座和阀门,省煤器入口集箱两侧设有 DN20 的放水阀与酸洗管座。1.13 空气预热器(1)在省煤器后布置 4 组空气预热器,分别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中间二组为二次风空预器,上、下二组为一次风空预器,均采用卧式顺列布置(管内走空气,管外走烟气)。两组之
33、间均留有 800mm 以上的空 间,便于 检修和更换。(2)空气预热器管子迎风面前三排管子采用 423 的厚壁管,其余均为421.5 管子。(3)每级空气预热器及相应的连桶箱均采用全焊接的密封框架,以确保空气预热器的严密性。(4)在冬季运行时为防止低温腐蚀,须采用热风再循环加热冷空气。一、二次风的热风再循环比例均为 11%,锅炉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积已考虑了再循环风量。1.14 锅炉范围内管道给水操纵台为二路管道给水,其中主给水管路采用进口的给水调节阀。给水通过给水操纵台从锅炉东侧引入省煤器进口集箱。汽包上装有各种监督、控制装置,装有两只高读双色水位表(就地水位计),二个低读电接点水位表,三 组
34、供自控用单室平衡容器,二只安全阀以及压力表、连续排污管、紧急放水管、加药管、再循 环管、自用蒸汽管等管座。定期排污(共 11 组)设在集中下降管下端以及各水冷壁下集箱。主汽集箱上装有生火(对空排汽)和反冲洗管路,2 个安全阀,以及压力表、疏水、旁路等管座。- 355 -此外,在减温器和主汽集箱上均装有供监测和自控用的热电偶插座。为了监督运行,装设了给水、锅水、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取 样装置。在主汽集箱的西端装有电动闸阀,作为主蒸汽出口阀门(主蒸汽一道门)。1.15 吹灰装置为了清除受潮面上的积灰,保证锅炉的效率和出力,在锅炉在尾部烟道的两侧墙设置 12 只声波吹灰器,高温过热器 2 只,低温过热
35、器 2 只,省煤器 4 只,空预器 4 只,并配有管路与控制柜。1.16 密封装置锅炉的顶棚及包墙管分别采用 605 和 515 的管子与扁钢焊接组装成膜式壁出厂,工地安装时再将各组件拼接在一起构成与炉膛水冷壁一样的全密封型壁面。尾部烟道对流过热 器蛇行管穿墙处,管子上加护罩与密封罩焊接,以加强密封效果。顶棚管、水冷风室与侧水冷壁之间的密封采用密封填块加梳形板的结构。工地安装时应尽量在地面组装时将密封填块先焊好。分离器与炉膛及尾部烟道之间的联接采用耐高温非金属膨胀节。返料器下端及水冷屏、屏式过热器穿 过炉顶处均采用耐高温不锈钢金属膨胀节。1.17 炉墙炉膛、汽冷分离器及尾部包墙均采用膜式壁结构
36、,管壁外侧为保温材料并罩上梯形波纹外护板。炉墙 上设有人孔门、 观察孔和 测量孔。炉膛内密相区四周、分离器内、料腿、返料器等磨损严重区域采用敷设高温耐磨浇注料、可塑料、内衬等措施。分离器出口联接烟道、省煤器采用轻型护 板炉墙。炉墙厚度如下:炉膛和包墙管: 200mm顶棚; 280mm分离器出口联接烟道: 350mm省煤器: 240mm- 356 -第二篇 锅炉辅助设备及运行2.1 转机运行通则2.1.1 新安装或检修后的转动机械,必须进行试运转,试运良好,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或备用。2.1.2 转动机械启动前的检查:(1)各电动机、转机地脚螺丝牢固, 轴端露出部分保护罩齐全牢固,平台 围
37、栏齐全牢固,联轴器联接完好。(2)电动机绝缘检查合格,接线盒, 电缆头,电机接地 线及事故按钮完好,电动机及其所带机械应无人工作。(3)设备周围照明充足完好,现场清洁,无 杂物、无积粉、无积灰和积水现象,各人孔门、 检查孔严密关闭 。(4)轴承、电机等冷却水装置良好,冷却水通 畅、充足,散热器通风良好,无堵塞。(5)各轴承座及液力偶合器油位正常油质良好,油镜及油位线清楚,无渗漏油现象。(6)各仪表完好,指示正确,保护、程控装置 齐全完整; 调节门挡板全开全关位置内外对应一致,动作灵活,热工传动执行机构试验 合格。(7)转机负责人员对将要启动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后,应将检查情况汇报司炉或班长,并站
38、在事故按钮 旁边等待启动。2.1.3 转机的试运转:(1)新安装或大修后的转机,在电机和机械部分连接前,应进行电机单独试转。检查转动方向,事故开关正确可靠后,再 带机械 试转。(2)电机带机械试转前应盘动联轴器 12 转,机械无异常,轻便灵活,方可试转。(3)进行第一次试启动,当转机达到全速后用事故按钮停止运行,观察轴承及转动部分,记录惰走时间 ,盘上注意启动电流、启 动时间、电流返回时间,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正式启动。(4)带机械试运时,逐渐升负荷至额定值, 电流不能超限,应注意检查机械内部有无磨擦撞击和其它异音,各轴承无漏油、漏水现象, 轴承温度上升平稳并- 357 -在规定范围内、振动串动值
39、均在规定范围内, 电机电流正常,无焦臭味和冒火花现象。(5)风机不允许带负荷启动,启动前应将挡板和液偶执行器全部关至 0 位。(6)转机试运时间要求:新安装机械不少于 8 小时:大修后的一般不少于 2小时,特殊情况下也不少于 1 小时。(7)转机试运时,责任值班员应加强检查,并随 时将试运情况汇报司炉或班长。2.1.4 转机试运合格标准:(1)转动方向正确,电流正常,负荷调节灵敏准确,执行机构无卡涩,执行机构与挡板对应位置正确。(2)轴承及转动部分无异常声音。(3)轴承油位正常,无漏油、无漏水现象,冷却装置完善良好。具有带油环的轴承,其油环工作正常。(4)轴承温度、振动应符合制造厂规定,无制造
40、厂的规定时,可按下列 标准:(4-1)对 于滑动轴承,机械侧不得超过 70,电机侧不得超过 80。(4-2)对 于滚动轴承,机械侧不得超过 80,电机侧不得超过 85。(4-3)在每个 轴承测得的振动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额定 转速(rpm) 3000 1500 1000 750 以下双振幅(m) 50 85 100 1202.1.5 辅机在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该辅机运行:(1)发生人身安全威胁,人员无法脱险时。(2)发生强烈振动,有损坏设备危险时。(3)轴承温度不正常升高超过规定值时。(4)电动机转子和定子严重磨擦或电动机冒烟起火时。(5)辅机的转子和外壳发生严重摩擦或撞击时。
41、(6)辅机发生火灾或被水淹时。(7)液耦冷却水中断。2.1.6 手按事故按钮时,手按事故按钮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分钟,以防止集控室进行重合闸。2.1.7 转机跳闸强送规定:- 358 -(1)大型电机(指 6KV 电机,包括一次风机、二次 风 机和引风机)在跳闸后严禁抢合闸,必须查明原因,严防损坏设备或对电气系 统造成冲击。(2)有备用的应启动备用设备。(3)低压设备跳闸(如给煤机、流化风机)影响运行安全时只能强送一次,强送一次不成功时不许强送第二次,应通知电气查明原因。2.1.8 备用中的转机应定期检查和切换,备用超过七天,应联系电气值班员测量其绝缘。2.1.9 对于 6KV 电机,在正常情况下
42、,允许在冷态下启动 2 次,每次启动间隔时间不得小于 5 分钟,以免造成电机绕组过热损坏。注意:6kv 电机每次启动前必须汇报值长,征得值长同意后方可启动。2.1.10 对于新安装或大修后的电动机在远方操作合闸时,负责电动机运行的人员应留在就地,直到转 速升至额定转速并检查正常后,方可离开。 电机启动时,应作好 紧急停运的准备 。2.2 引风机及电机2.2.1 引风机型式:单吸离心式型号:SFYX220-No.21制造厂:沈阳铁扇风机厂数量:每炉 2 台风机旋转方向: 从电机端向风机端看,甲侧为逆时针旋转,乙侧为顺时针旋转调节装置的型式: 调速型液力耦合器配合入口导叶调节 2.2.2 主要技术
43、参数设 计 工 况项 目 符号 单位工况 TB 工况BMCR备注风量 Q m3/h全压 P Pa 7966 6372转速 n r/min 960 880入口温度 t1 140 140入口密度 1 kg/m3 0.85 0.85当地大气压 Pb Pa 96250 96250- 359 -含尘浓度 mg/Nm3 50选型点内效率 i % 80.3 82.5轴功率 Nsh kW 830 637风机转动惯量 J kg.m2调节器所需力矩 T N.m 3173 低速调节电动执行器选型参数 输出力矩 4000N.m,输入信号 420mA液力偶合器选型参数大连创思福液力偶合器成套设备 有限公司YOTCGP8
44、75/1000输入转速 960r/min,输出功率 310910KW电机选型参数 (生产厂家:沈阳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电机系列 YKK560-6电机功率 900 kW电机同步转速 994 r/min额定电压 6 kV额定电流 105 A防护等级 IP54绝缘等级 F2.2.3 引风机的启动条件:(1) 远控允许;(2) 入口挡板开度小于 5%;(3)无跳闸条件。2.2.4 引风机的启动步骤(1)关闭引风机入口导叶(挡板);(2)液力耦合器执行器关到最小;(3)发出引风机启动指令;(4)确认引风机电机已启动;(5)开启引风机入口导叶(挡板)。2.2.5 引风机的停止(1)液力耦合器执行器关到最小;
45、(2)关闭引风机入口导叶;(3)停止引风机。2.2.6 引风机的跳闸条件:- 360 -(1)本身故障;(2)MFT 动作。2.3 高压流化风机及电机2.3.1 高压流化风机型号 JTS-150生产厂家 鼓风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数量 每炉 3 台流量 26.8m3/min排气压力 58.8KPa冷却方式 风冷转速 1480rpm2.3.2 高压流化风机电机电机型号 Y225M-4生产厂家 长沙电机厂功率 45KW电压 380V额定电流 84.2A电机转速 1480rpm2.3.3 高压流化风机的启动条件 (1)远控允许;(2)任一引风机在运行;(3)无跳闸条件。2.3.4 高压流化风机的启动步骤
46、(1)开启风机管路的出口阀门;(2)发出启动高压流化风机指令。2.3.5 高压流化风机的跳闸条件 (1)所有引风机全跳闸;(2)MFT 动作;(3)本身故障。- 361 -2.4 一次风机及电机2.4.1 一次风机:型式: 单吸、双侧支撑离心式 型号: G5-29-1425.7FR制造商: 江苏南通金通灵风机厂每台锅炉配置一次风机: 每炉 1 台。风机旋转方向: 从电机端向风机端看,顺时针旋转调节装置的型式: 液耦调速配合入口挡板调节 轴承润滑方式 稀油润滑轴承冷却方式 水夹层冷却2.4.2 主要技术参数: 设 计 工 况项 目 符号 单位工况 TB 工况 BMCR 备注风量 Q m3/h全压
47、 P Pa 23300 16800转速 n r/min 1450 1230入口温度 t1 20 20入口密度 1 kg/m3 1.14 1.14当地大气压 Pb Pa 96250 96250含尘浓度 mg/Nm3 0.3751.355选型点内效率 i % 86.3 86轴功率 Nsh kW 1472.6 887.9风机转动惯量 J kg.m2 1850调节器所需力矩 T N.m 4000 低速 调节电动执行器选型参数 输出力矩 4000N.m,输入信号 420mA液力偶合器选型参数大连创思福液力偶合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YOTCGP800/1500输入转速 1500r/min,输出功率 12501600KW电机选型参数 (沈阳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电机系列 YKK560-4电机功率 N0 kW 1600电机同步转速 n0 r/min 1490额定电压 V0 kV 6- 362 -额定电流 I0 A 180防护等级 IP54绝缘等级 F2.4.2 一次风机的启动条件:(1)远控允许; (2)任一高压流化风机已启动;(3)入口风门挡板开度小于 5%; (4)无跳闸条件。2.4.3 一次风机的启动步骤(1)关闭风机入口调节挡板;(2)液力耦合器执行器关到最小;(3)发出一次风机启动指令;(4)确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