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第 6 课 春江花月夜一、整体把握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同学们认为,此诗应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答案 第一种:此诗应分为三个部分。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恨,讴歌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概而言之,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
2、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第二种:从整体上看,全诗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从开头到“但见长江送流水” ,主要是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蒲上不胜愁”至最后,诗人驰骋想像,将人们引入一个情思更为浓郁的诗境,感受游子、思妇的两地想念、相思之情。二、细部探微1诗中“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承上启下,紧承上句“望相似”而来,由上半篇的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2翻译下列诗句。(1)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译文:_(2)汀上白沙看不见。译文:_(3)月照花林皆似霰。译
3、文:_答案 (1)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照在她的捣衣砧上,卷不走,拂不掉。(2)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和在一起,看不分明。(3)月光照在鲜花、树林上,就像雪珠一样洁白晶莹。一、中心主旨这篇作品既不像南朝山水诗那样着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诗那样枯燥说理,更不是一首单单抒发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而是将多种诗情合为一体。作者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二、写作特色1景、情、理完美结合。全诗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写出了春、江、花、月
4、、夜五种美景,以月为主要描写对象,在抒情和议论时也紧紧地围绕着月光来展开。从人之初与自然之初的关系加以探讨,堪称是宏大的议论,但不空洞生硬,而是由江月生发。同时,抒发的是人间最常见的离人思妇的相思之情,亦是人间最普遍、最永恒的感情,且能把这种感情完全置于月夜之下来发挥。2本诗具有韵律美。本诗韵律饶有特色,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以平声起首,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三、文白对照 春 江 潮 水 连 海 平 ,海 上 明 月 共 潮 生 。月 亮 出 来 了 ! 在 潮 水 中 央 ,在 江 潮 涌 向
5、 海 潮 的 地 方 。滟 滟 随 波 千 万 里 ,何 处 春 江 无 月 明 !随 着 千 万 里 春 潮 荡 漾 ,千 万 里 春 江 涨 满 月 光 。江 流 宛 转 绕 芳 甸 ,月 照 花 林江 水 弯 过 芳 香 的 平 野 ,月 光 照 在 鲜 花 、树 林 上 ,就 像 雪 珠 一皆 似 霰 ;样 洁 白 晶 莹 ;空 里 流 霜 不 觉 飞 ,汀 上 白 沙 看空 中 流 洒 着 月 色 如 霜 ,洲 上 的 白 沙 和 月 色 融 和 在 一 起 ,看不 见 。不 分 明 。江 天 一 色 无 纤 尘 ,皎 皎 空 中 孤 月 轮 。江 水 碧 澄 澄 ,长 天 也 碧
6、澄 澄 ,只 剩 下 皎 皎 的 圆 月 一 轮 。江 畔 何 人 初 见 月 ? 江 月 何 年 初 照 人 ?江 畔 什 么 人 最 初 见 到 江 上 月 ? 江 月 又 从 哪 年 起 默 默 照 着 人 ?人 生 代 代 无 穷 已 ,江 月 年 年 望 相 似 。人 生 一 代 代 没 有 穷 尽 ,江 月 一 年 年 始 终 如 一 。不 知 江 月 待 何 人 ,但 见 长 江 送 流 水 。不 知 江 月 等 待 什 么 人 ,只 见 长 江 送 走 东 流 水 。白 云 一 片 去 悠 悠 ,青 枫 浦 上 不 胜 愁 。一 片 白 云 飞 去 不 回 头 ,留 给 青 枫
7、 浦 一 片 离 愁 。谁 家 今 夜 扁 舟 子 ? 何 处 相 思 明 月 楼 ?谁 家 的 游 子 今 夜 漂 泊 江 船 上 ? 相 思 的 人 儿 在 哪 座 明 月 楼 头 ?可 怜 楼 上 月 徘 徊 , 应 照 离 人 妆 镜 台 。惹 人 的 月 影 在 楼 上 徘 徊 ,该 照 见 她 那 梳 妆 的 镜 台 。玉 户 帘 中 卷 不 去 ,捣 衣 砧 上 拂 还 来 。月 光 照 进 思 妇 的 门 帘 ,照 在 她 的 捣 衣 砧 上 ,卷 不 走 ,拂 不 掉 。此 时 相 望 不 相 闻 ,愿 逐 月 华 流 照 君 。苦 苦 眺 望 ,却 听 不 着 你 的 声
8、息 ,愿 化 为 月 光 ,流 照 千 里 外 的 你 。鸿 雁 长 飞 光 不 度 ,鱼 龙 潜 跃 水 成 文 。千 里 月 明 ,大 雁 不 传 你 的 音 讯 ,鱼 跃 江 心 ,空 皱 出 满 江 的 波 纹 。昨 夜 闲 潭 梦 落 花 ,可 怜 春 半 不 还 家 。昨 夜 梦 中 ,花 落 进 悠 悠 江 水 ,春 要 归 去 了 ,你 却 还 不 回 家 。江 水 流 春 去 欲 尽 ,江 潭 落 月 复 西 斜 。花 已 经 落 去 ,月 亮 也 快 落 了 ,江 水 流 春 ,就 像 是 流 水 送 落 花 。斜 月 沉 沉 藏 海 雾 ,碣 石 潇 湘 无西 斜 的 月
9、 亮 沉 入 茫 茫 的 海 雾 ,碣 石 、潇 湘 ,望 不 尽 山 山 水 水限 路 。的 路 。不 知 乘 月 几 人 归 , 落 月 摇到 底 有 几 个 人 能 踏 着 月 色 归 来 ? 落 月 摇 荡 着 愁 人 的情 满 江 树 。情 思 满 江 的 树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霰(xin) 发酵(xio)参与(y) 同仇敌忾(ki)B滟滟(yn) 内讧(n)恪守(k) 垂涎三尺(xin)C碣石(ji) 谄媚(chn)懦弱(nu) 莘莘学子(shn)D扁舟(pin) 创伤(chun)联袂(mi) 戛然而止()答案 C解析 A “酵”读 jio;
10、B.“讧”读 hn;D.“创”读 chun,“戛”读 ji。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答案 D解析 A升生;B.婉宛;C.装妆。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逐渐B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C青枫蒲上不胜愁 胜:承受D应照离人妆镜台 离人:离家在外的人答案 A解析 逐:追随。4下列语句有误的一项是( )A因一双臭袜子发生口角,武汉工程大学一男生龚某用水果刀于 5 月 8 日将同宿舍室友刺死,再次上演了“马加爵”的悲剧。B20
11、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汶山县发生 8.0 级强烈地震。温家宝总理亲认总指挥,乘专机赴灾区指挥部署防震救灾工作。C象征着“和平、友谊和进步 ”的奥运火炬,于 2008 年 5 月 8 日 17 时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D胡锦涛于 2008 年 5 月 8 日访日期间,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联合声明:确认中日不构成威胁,中日领导人原则上隔年互访。答案 B解析 “指挥”和“部署”语意重复。二、文本阅读阅读课内文段,完成 56 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 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
12、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5这段诗歌共描述了哪几种景物?答案 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6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段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暂;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感情哀而不伤,充盈着热烈、达观之气。三、课堂延伸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 78 题。月 夜杜 甫今夜鄜州 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 湿,清辉 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 泪痕干!注 鄜
13、州:现陕西省富 县。 云鬟:妇女的鬟发。清辉:指月光。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双照:月光照着诗 人和妻子。7赏析诗中“月亮”这一意象的作用。答案 在中国民俗和古典诗歌中,月亮是团圆的象征。唐代诗人张九龄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佳句,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脍炙人口。杜诗月夜描绘的是一幅月圆人不圆的画面,作者借“月亮”意象至少有三个作用:勾起诗人对妻儿的思念之情;颈联对月下妻子的描写,渲染了妻子思念丈夫的凄楚的氛围,增强了感染力;表达出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主题,给读者创出了很大的想像空间,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答案 这首诗主
14、要运用了主客移位的表现手法。唐天宝十五年(756 年) 六月杜甫为安史叛军所捉,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其妻小寄居在鄜州羌村,作者望月思家,写下这首名篇。首联想像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二联用小儿女“未解” “忆” ,反衬妻子“独看”的“忆” ;三联设想妻子独自看月而孤独地久立的形象,进一步映衬妻子思念自己的深情,从对面透过一层的写法,表达自己的思家之情;因两地看月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结束这种相思之苦的强烈愿望,于是结句反问:“什么时候,我和你能倚着帏幕看月,那时你我都不用因分居两地看月相思而泪流不止了。 ”这就是巧用主客移位的写法,使全诗之情缠绵悱恻而不衰飒颓唐。四、语言运用9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
15、3 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删改个别字词)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像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答案 (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 她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3)人们把她看做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她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像和幸福向往之情。10把下面一句话加以扩展,强调一首好诗,给你带来的好处。一首好诗,往往总是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答案 一首好诗,往往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给你一朵浪花,叫你去想像大海
16、的浩渺;给你一钩弯月,叫你去想像夜空的深邃;给你一颗露珠,叫你去想像黎明的清新。第 7 课 夜归鹿门歌一、整体把握从夜归鹿门歌的题目就可看出,这首诗有纪实之意,诵读全诗之后,概述这首诗描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原文的诗回答,并加以解释。答案 “余亦乘舟归鹿门” ,我也乘着船,要回到鹿门去。二、细部探微1宁静、清幽之地,作者却说道“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句中的“幽人”是指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 这里的“幽人”既是庞德公,又是诗人自况。这一句是说,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的来来去去。像当年庞德公也在这里隐居,诗人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
17、地里,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心中是多么的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2作者渐行渐远,江上的喧闹已然远离,作者由江上到达了山间,那山间的景象又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将这山间之景和江边之景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答案 山中之景:“鹿门月照开烟树” ,朦胧的树影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使人陶醉了,不知不觉间到达了“庞公栖隐处” 。此处是“岩扉松径长寂寥” ,景色是何等的宁静、清幽。江边之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寺之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世隔绝,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
18、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一、中心主旨孟浩然四十多岁赴长安谋求政治出路,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回到家乡决心以庞德公为榜样,隐迹山林,以表现自己的隐士情感。本诗借回鹿门的所见所感抒发自己隐居的幽雅兴致,也透露出了孤寂无奈的心情。二、写作特色本文运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对比。开头两句,以山里钟声和天色将晚表现静的一面,用渡口争渡表现嘈杂的一面,两相对照,更显隐者的超俗清静。三、四两句则用村人的忙碌和诗人的闲适作对比,突出了他的隐士风范。三、文白对照 山 寺 钟 鸣 昼 已 昏 ,渔 梁 渡 头 争 渡山 寺 里 的 钟 声 响 起 ,天 色 已 经 黄 昏 ,渔 梁 渡 口 人 们 争 着
19、过喧 。河 喧 闹 不 已 。人 随 沙 岸 向 江 村 ,余 亦 乘 舟 归 鹿 门 。行 人 沿 着 沙 岸 向 江 村 走 去 ,我 乘 着 小 舟 返 回 鹿 门 。鹿 门 月 照 开 烟 树 , 忽 到 庞 公鹿 门 山 的 月 亮 照 清 楚 了 朦 胧 的 树 影 ,不 觉 中 忽 然 来 到 庞 公栖 隐 处 。隐 居 的 地 方 。岩 扉 松 径 长 寂 寥 ,惟 有 幽 人 自岩 穴 的 山 门 及 松 间 的 小 路 静 悄 悄 的 ,只 有 我 这 个 隐 者 独 自来 去 。来 来 去 去 。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三个相同的一组是( )A缉私 编
20、辑 修葺 开门揖盗B揣摩 端倪 湍急 惴惴不安C绮丽 犄角 倚仗 掎角之势D啜泣 拾掇 辍学 气息惙然答案 D解析 A “缉”读 j,“辑”读 j,“葺”读 q,“揖”读 y;B.“揣”读 chui,“端”读dun,“湍”读 tun,“惴”读 zhu;C.“绮”读 q,“犄”读 j,“倚”读 y,“掎”读 j;D.“啜”读 chu,“掇” 读 duo,“辍”读 chu,“惙”读 ch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闹 糜烂 驱利避害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脉搏 宣泄 一言九鼎 无事不登三宝殿C蝉联 辐射 仓皇失措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D急燥 炽烈 钩心斗角 长江后浪推前浪答案
21、B解析 A驱趋;C.缪谬;D.燥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看得出,他对我们的工作还算满意,心情很好,否则就不会对我们这样娓娓而谈了。B由于知识程度和知识视野的深广,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就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C孩子一入学就崭露头角,较早地占有了领先地位,参加竞赛机会多,脱颖而出就相对容易。D他把相声演员的话转述得栩栩如生、历历在目,引得人们哄堂大笑。答案 D解析 “历历在目”指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多用于画面、情境,用于“话”不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B我们车间的
22、检验工作,由于工作突出,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C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答案 A解析 B去掉“的检验工作 ”;C.“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 顾客备受信赖的” ,错误使用了被动句,是产品备受信 赖,而不能 说是顾客备受信赖 ;D.“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指“近十天来的报纸,还是看的 时间是十天” ,不明确。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 5 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
23、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5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案 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三、课堂延伸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第 6 题。孤 雁崔 涂几行归塞尽,念 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矢曾缴,孤飞自可疑。6(1)谈谈你对这首诗思想内容的理解。(2)简要分析这首
24、诗的艺术手法。答案 (1)作者以孤雁自喻,借孤雁寄托自己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2)一是托物喻人;二是运用了心理描写;三是以景物渲染了凄冷的氛围。四、语言运用7把下列三组词语扩充为三句话,然后组成一个排比句式的语段,每组第二个词语要求扩充为一个反问句。石影 身影 洒脱温柔青竹 风骨 铁骨铮铮白菊 品格 恬淡高洁_答案 那凛凛的石影,不正是他清癯的身影吗?他是那样洒脱温柔。 那淡淡的青竹,不正是他风骨的写照吗?他是那样铁骨铮铮。 那傲霜的白菊,不正是他品格的缩影吗?他是那样恬淡高洁。8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
25、母校, 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 师俞老师做寿。 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1)将_改为_; (2)将_改为_;(3)将_改为_; (4)将_改为_。答案 (1)“光临” “回到” (2)“至今健在” “精神矍铄”(3)“高足” “学生” (4)“欣慰” “高兴”第 8 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整体把握全诗的“诗眼”是哪两句?答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细部探微1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有何用意?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天姥山的高峻的?答案 首先就用“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难得来衬天姥山的可
26、睹、可寻,这便是陪衬、铺垫的手法,这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作者将它与五岳、赤城、天台进行比照,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离尽致。它纵可连天,横可遮天,五岳赤城不在话下,万丈天台拜倒其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便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个神奇的氛围,神奇的色彩,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境界。2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点醒了主题。对此有两种观点:一则认为,表现了消极避世,向往自由的思想;一则认为,表现了其蔑视权贵,讥讽现实的思想,同学们怎么看呢?答案 其消极避世却又不像桃花源式的完全置身于世外,其讥讽现实,却又不像屈原那般愤世嫉俗。总的来说,李
27、白身上集“儒、道、侠”三者于一体,有儒家的积极用事,有道家的消极避世,又有侠客的仗剑豪情,但他的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是显而易见的。由此我们便能明确其入梦的真正缘由和提及谢公的用意,把握仙境出现前后色彩的对比意图,便迎刃而解了。思维的火焰总是难以熄灭,让我们在一番离奇的遐思和古朴的旋律中,与古人相知,与古人相别。3说说第一段中写景的角度。答案 正面描写:“烟涛睹” 。侧面(对比) 描写:“天姥连天 东南倾” 。一、中心主旨全诗通过对梦中天姥山的描述,表现了自己徜徉山水的乐趣。诗歌后两句更是点亮了全诗的主题,表现了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二、写作特色1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展开充
28、分的想像,描绘了天姥山的盛景。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 仙之人兮列如麻”) 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置身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神仙的世界,是因为他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这一点,诗人在结尾中有明白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才是全诗的主旨。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表现得很明显。一是丰富的想像。诗人的想像有来源于民间传说的,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个性和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至剡溪” ,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二是大
29、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的放大事物的原貌,而是融合着诗人的美好情感,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就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 ,于此可见一斑。2高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像。作者描写现实中的天姥山已经体现了高度的夸张,描写梦游天姥山的幻境更体现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诗人的想像力像天马行空一样无拘无束,随着想像羽翼的飞翔,在笔端展现了变幻万千的景象,创造出了和丑恶现实对立的神奇壮丽的境界,炫人眼目,动人心弦。三、文白对照海 客 谈 瀛 洲 , 烟 涛 微 茫 信航 海 的 人 谈 起 东 海 仙 山 瀛 洲 ,说 它 在 烟 涛 浩 渺 中 ,实难 求 ; 越
30、 人 语 天 姥 ,云 霞 明 灭 或 可 睹 。难 寻 求 ;越 人 说 起 那 里 的 天 姥 山 ,云 霞 或 明 或 暗 ,间 或 可 见 。天 姥 连 天 向 天 横 ,势 拔 五 岳 掩 赤 城 。天 姥 山 高 耸 入 云 ,横 卧 天 际 ,山 势 高 过 五 岳 遮 盖 赤 城 ,其 势天 台 四 万 八 千 丈 ,对 此 欲 倒无 比 。天 台 山 ,传 说 高 达 四 万 八 千 丈 ,面 对 天 姥 山 ,好 像 要东 南 倾 。拜 倒 在 它 的 东 南 面 。我 欲 因 之 梦 吴 越 ,一 夜 飞 度我 想 依 据 越 人 的 传 说 梦 游 吴 越 ,于 是 一
31、 夜 飞 越 ,伴 明 月镜 湖 月 。 湖 月 照 我 影 ,送 我来 到 镜 湖 边 。明 月 清 辉 ,把 我 身 影 映 在 湖 里 ,不 久 又 把 我 的至 剡 溪 。谢 公 宿 处 今 尚 在 ,渌 水 荡 漾 清身 影 送 到 剡 溪 。当 年 谢 灵 运 的 住 处 ,至 今 犹 在 ,清 波 荡 漾 ,猿 啼 。 脚 著 谢 公 屐 ,身 登猿 猴 长 啼 ,景 致 凄 凄 。我 脚 穿 着 谢 灵 运 的 登 山 木 屐 ,攀 登 高青 云 梯 。 半 壁 见 海 日 ,空 中 闻 天耸 入 云 的 山 路 。在 云 间 的 山 腰 ,看 见 东 海 日 出 ,半 空 中
32、 传 来鸡 。 千 岩 万 转 路 不 定 , 迷 花 倚 石 忽天 鸡 鸣 啼 。山 岩 迂 回 ,道 路 万 转 ,迷 恋 着 鲜 花 ,依 倚 着 山 石 ,已 暝 。 熊 咆 龙 吟 殷 岩 泉 ,栗 深 林不 觉 天 色 已 晚 。熊 在 怒 吼 ,龙 在 长 吟 ,岩 泉 在 震 响 ,深 林 为 之兮 惊 层 巅 。 云 青 青 兮 欲 雨 ,水 澹 澹战 栗 ,峰 峦 为 之 震 惊 。乌 云 沉 沉 低 垂 ,似 乎 快 要 落 雨 ,水 波 荡 漾 ,兮 生 烟 。列 缺 霹 雳 ,丘 峦 崩 摧 。洞 天 石 扉 , 訇 然湖 面 腾 起 云 烟 。闪 电 霹 雳 ,使
33、山 峦 崩 塌 。仙 府 石 门 ,在 隆 隆中 开 。 青 冥 浩 荡 不 见 底 , 日 月 照 耀 金声 中 打 开 。天 空 青 湛 湛 ,望 不 到 边 ,日 月 交 相 辉 映 ,照 耀 着 金银 台 。霓 为 衣 兮 风 为 马 ,云 之 君 兮 纷 纷 而 来 下 。银 台 。云 神 们 以 彩 虹 为 衣 ,以 风 作 马 ,他 们 踩 踏 祥 云 ,纷 纷 飘 下 。虎 鼓 瑟 兮 鸾 回 车 ,仙 之 人 兮 列 如 麻 。老 虎 奏 起 琴 瑟 ,鸾 鸟 拉 着 车 驾 ,仙 人 翩 翩 起 舞 ,列 队 纵 横 如 麻 。忽 魂 悸 以 魄 动 ,恍 惊 起 而 长
34、嗟 。 惟 觉 时 之 枕 席 ,忽 然 心 头 一 颤 ,猛 然 醒 来 ,长 叹 一 声 。此 时 看 见 的 ,惟 有 身 边 枕 席 ,失 向 来 之 烟 霞 。方 才 美 丽 的 仙 境 ,已 经 无 影 无 踪 。世 间 行 乐 亦 如 此 , 古 来 万 事 东 流 水 。世 间 的 行 乐 之 事 ,实 在 如 同 梦 幻 ,万 事 从 古 都 像 东 去 流 水别 君 去 兮 何 时 还 ? 且 放 白 鹿一 般 。我 与 诸 君 作 别 ,不 知 何 时 回 还 ? 暂 且 放 养 白 鹿 ,在 那青 崖 间 。须 行 即 骑 访 名 山 。 安 能 摧 眉 折 腰青 崖
35、之 间 。要 走 就 骑 上 它 去 访 问 名 川 大 山 。我 岂 能 低 头 弯 腰事 权 贵 ,使 我 不 得 开 心 颜 ?去 侍 奉 权 贵 ,使 我 不 能 逐 笑 开 颜 ?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姥(m) 殷岩泉(yn) 漂白(pio) 刨床(po)B剡溪(shn) 木屐(j) 威吓(xi) 呼号(ho)C澹澹(dn) 渌水(l) 起哄(hn) 泡货(po)D恍然(hun) 訇然(hn) 伎俩(lin) 拘泥(n)答案 D解析 A “漂”读 pio,“刨”读 bo;B.“吓”读 h;C.“哄”读 h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
36、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B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C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D恍惊起而长嗟 恍:恍然,猛然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天黑,夜晚答案 C解析 因:依据。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国内金融机构不在服务质量、风险控制水平及银行的企业文化等方面下工夫,要应对外国金融机构涌入的挑战是不容易的。B今明两年要扩大医疗试点范围,完善相关政策,到 2008 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C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
37、措。D由于中国农业的“弱质性 ”产业地位,加之在市场供需方面,农民处于市场信息不畅的弱势地位,作为工业原料和城市居民必需品的农产品依然低廉。答案 C解析 A关联词位置不当, “如果”应放在“国内金融机构”后;B.成分残缺, 应在“合作医疗”后加“制度” ;D.主谓搭配不当,应在“农产品”后加“价格” 。二、文本阅读阅读下列诗段,回答 45 题。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 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 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且放白鹿青崖间开心颜? ”一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答案 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5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
38、万事东流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答案 消极的思想情绪。三、课堂延伸阅读下文,回答 68 题。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太空)。霓裳曳广 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仙人名)。恍恍与之去, 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 尽冠缨。(李白 古风 十九)注 豺狼,指安禄山及其部下。6这首诗的前十句描写了怎样的太虚幻境。(不超过 10 字)答案 超尘脱俗,神奇缥缈。7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相比,两首诗的主旨的最大不同是什么?答案 梦表现了诗人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古表现了诗人出世和入世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思想。8在艺术上,这首诗采用了_神奇想像,
39、将仙境与尘世,出世与入世,飘逸与沉重,一并交织在瑰丽奇幻的艺术境界中。答案 浪漫主义四、语言运用9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通过合理想像,用现代散文的语言再现梦中仙境。答案 闪电划过天际,惊雷震响长空。山峦崩塌,大地动摇。仙境的石门轰然一声从中间打开。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广阔无边,望不到边际,在日月的光辉照耀下,金银的亭台楼阁发出夺目的光彩。云中的神仙们披着彩霞作为美丽的衣裳,架着长风当作自己的宝马,纷纷赶来,参加盛大的宴会。你看,那弹琴的是温柔的老虎,那架车的是妩媚的鸾鸟。仙人们济济一堂,欢歌笑语,其乐融融!10请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70 字左右)答案 画面上
40、的主体部分是两具山羊骷髅,正顶撞在小河上的独木桥中间。虽然它们都已丧失了生命,成了骷髅,可双方谁也不肯退让。寓意:因互不相让而两败俱伤。第 9 课 登岳阳楼一、整体把握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答案 景物有洞庭水、岳阳楼、吴楚大地、天地日月星辰、孤舟、关山、涕泗栏杆。这些景物壮阔而悲凉。二、细部探微1结全诗句,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一联中“坼” “浮”的表达效果。答案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既是实写,又寓想像。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 ,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形象。2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
41、有孤舟” ,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 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国家。 “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一、中心主旨这首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而作。这首诗表达的是忧国伤时之感和身世凄凉之叹。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写洞庭的浩翰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二、写作特色1意境雄浑阔大,胸怀宽广深沉。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
42、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这两句描绘洞庭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2表现手法鲜明独到。这首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叙事写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气息。反衬手法的运用更鲜明地突出主旨。3风格“沉郁顿挫” 。这种风格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是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个性以及时代特色的有机统一。三、文白对照 昔 闻 洞 庭 水 ,今 上 岳 阳 楼 。早 就 听 说 洞 庭 湖 的 盛 名 ,今 天 终 于 登 上 了 岳 阳 楼 。吴 楚 东 南 坼 ,乾 坤 日雄 阔 壮 观 的 大 湖 ,将
43、 吴 楚 分 割 在 东 南 两 域 ,日 月 星 辰 和 大月 浮 。地 昼 夜 都 浮 于 其 上 。亲 朋 无 一 字 , 老 病 有 孤 舟 。亲 朋 好 友 们 音 信 全 无 ,我 年 老 多 病 ,乘 孤 舟 四 处 漂 泊 。戎 马 关 山 北 ,凭 轩 涕 泗 流 。北 方 边 关 战 事 又 起 ,我 倚 栏 杆 远 望 泪 流 满 面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蹩脚(bi) 乾坤(qin)斡旋(w) 大大落落 (l)B戎马(rn) 擢升(zhu)女红(n) 歃血为盟(sh)C涕泗(s) 诠释(qun)襁褓(bo) 与时俱进(y)D剽悍(b
44、io) 鞭挞(t)唱喏(r) 自给自足(j)答案 B解析 A “落”读 lu;C.“与 ”读 y;D.“剽”读 pio。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B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指书信C老病有孤舟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D戎马关山北 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答案 C解析 老病:年老且生病。3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答案 A解析 B夜月;C.自字;D. 四泗。4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B 登岳阳楼意境宏大,
45、炼字炼句准确。C 登岳阳楼中, “昔、今 ”二字有深刻的含意。D 登岳阳楼首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答案 A解析 登为其晚年作品。二、文本阅读阅读下列诗,完成第 5 题。登岳阳楼杜 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结合诗作,谈谈诗作是如何将 “情”与“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答案 首联两句,即揭示登楼的题旨,写自己夙愿终偿的欣喜之情。颔联两句,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坼吴楚而浮乾坤,这是形容楼前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吴楚之地好像被这个大湖分为两半,洞庭湖太广大了,天地日月都像是在其中漂浮着,不论白
46、天还是夜晚。这四句,写出登临所见之景。后面四句,则写登临所生之情。然而并非上四句只写景,与情不相关,下四句只写情,与景不搭界。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是情因景生,景以情衬,浑然一体,组成有机的抒情感怀意境。颈联两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当时杜甫从蜀中东下,在岳阳楼上必然想起吴楚的亲友,故“吴楚”跟“亲朋”连接起来了。他出峡之后,长期在水上漂泊流浪,所以看到“乾坤日月浮”的泱泱大水,就跟自己“老病孤舟”的凄惨晚景联系起来了。此处的哀情和上四句的阔景就是如此有机结合的。中间这两联,上联侧重景,下联侧重情,而又连为一体,以景物的阔大和孤身漂泊的痛苦互相映衬,艺术效果极为佳妙。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然已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全诗抒写的感情是孤苦沉郁的,但描绘的景物却是壮阔无比的。从壮阔无比的景物中可以窥见杜甫胸襟之宽,决不因身世的漂泊就意志消沉。三、课堂延伸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 67 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 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6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