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案一】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8039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一】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一】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一】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加深对机械效率和滑轮组的认识。学会测滑 轮组的 机械效率来源:了解与机械效率有关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参与测滑轮组机械 效率的过程,培养同学们的实验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使同学们进一掌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培养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 验操作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活动来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来源:教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刻度 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 一个动滑轮 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 2 米

2、的细绳 教学过程1提问:在 学生预习测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来源 :(1)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2)为得 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2做好实验的几点说明 (1)钩码的 重由钩码的质量用 G mg 算出 (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 G 升高 注意“匀速拉动” 测课本图两图中的拉力 时,拉力 F 的大小由弹簧秤上的示 数读出 (3)钩码上升的高度( h) ,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4)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 s)的测定,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可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 做个记号,再拉弹

3、簧秤,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细绳 色点到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 s) (5)实验要严肃认真参照课本实验按要求去做 要实 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结果 (6)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放回原处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 及时在全班讲解 4学生实验完毕, 由几组报告实验结果 组织讨论课本上的“想想议议” (五)布置作业:写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器材、步骤 、记录有实验数据的表格 、实验结

4、果(参照课本实验内容) 板书设计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 实验目的2、 器材3、 装置4、 实验步骤5、 数据记录6、 结论教学反 思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八年级物理的最后一个探究实验,也是中考当中重要的一个探究实验 ,是一个有难度的实验,从组装滑轮组到测出各个物理量,要进行的活动和记录的数据都较多,它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所 以我课前做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这是一个测量型实验,基本思路是:1. 确定实验原理。2. 依据实验原理,分析需要求出 和测出哪些物理量。3. 确定需要什么测量工具。来源:4. 为了达到测量这些物理量的目的,分析应该怎样组装器材,在此过程中确定所需要的其它辅助性器材。为了使学生们能顺利完成实验,减少盲目性,避免忙乱操作,我将实验时应 注意的问题,实验操作中要突破的难点和操作要点归纳成几个问题,用投影片放映出来,让学生顺着指导思路去思考、讨论、分析, 使其思维有序,这样就优化了实验过程。来源:另外,还准备了一个讨论问题:如果没有刻度尺,测 不出 s 和 h 的具体值,能不能测出机械效率呢?留着给那些基础好,接受能力快的学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