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改进.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2616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改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改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改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改进初中物理“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要学生测量和记录的数据较多,操作不方便,效果不直观。为此,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更方便、直观、灵活,易于学生接受,方便教师讲评、演示。一、改进原因1、难得出 s=nh 的关系。用刻度尺测量钩码提升的高度 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 时准确度差,实际测量时很难得出 s=nh 的结论(n 指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因为钩码的位置与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实验时不能同时测出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初位置。按原装置操作,必需测量了钩码的初位置以后,要移动刻度尺去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初位置,这时,钩码的初位置可能

2、发生了变化,因为弹簧测力计是用手提着,没有固定不动的,造成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初位置时准确度差,这是产生 snh 的原因之一。同样,钩码提升一定高度以后,再次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末位置也会出现类似的误差,这是产生 snh 的原因之二。2、效果不明显:用刻度尺测量出四个数值后,需要进行运算才能得出钩码提升的高度 h 和弹簧测力移动的距离 s,即 h=h2-h1,s=s2-s1。显然,实验时 s=nh 的关系不能直观地在刻度尺上看出来。实际实验时有部分学生测量出四个数值后,不会进行数学运算得出钩码提升的高度 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3、操作不方便。实验时,要匀速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实际操作时很

3、难控制匀速向上拉,再加上做多段绳子承担物重的时候,多数学生就会站在凳子上或桌子上拉,还要一手拉弹簧测力计,一手用刻度尺测量。教师演示时,每做完一步后讲评时,要把整个装置放下,再做下一步时又要重新装配,浪费了大量实验时间,造成学生分组实验时间不够。二、改进后的结构:如右图所示,说明:(1)、刻度尺 1(用于测量钩码提升的高度 h);(2)、刻度尺 2(用于测量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调零时可上下移动);(3)、导轨(防止弹簧测力计偏转);(4)、螺母(用于固定定滑轮);(5)、定滑轮(改变动力方向,给操作带来方便,调节弹簧测力计保持竖直状态时,可旋转)。三、实验原理: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

4、G 和拉力 F 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 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可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操作步骤1、照图 2 甲那样,把滑轮组安装好,然后用细绳子系住弹簧测力计的拉环跨过定滑轮改变拉力的方向。2、使钩码对准刻度尺 1 的“0”刻线处,弹簧测力计张紧时所附的蓝色指针对准刻度尺 2 的“0”刻线处。3、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 G 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 F 的值,在刻度尺上可直接读出钩码提升的高度 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填入记录表格(见下表)。4、算出有用功 W 有用、总功 W 总、机械效率 ,填入记录表格中(见下表)。5、照图 2 乙那样安装滑轮组,重做上

5、面的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记录表格五、应用举例1、 比如:如图 2 甲所示的滑轮组:(1)、当钩码提升的高度时 h1=5cm,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1=15cm即:钩码提升 1 格时,弹簧测力计移动 3 格(说明:刻度尺的分度值为5cm)。(2)、当钩码提升的高度 h2=10cm 时,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2=30cm即:钩码提升 2 格时,弹簧测力计移动 6 格。(3)、当钩码提升的高度 h3=15cm 时,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3=45cm即:钩码提升 3 格时,弹簧测力计移动 9 格。由以上三次实验可得出 s=3h(由 3 段绳子承担物重)。(4)、若钩码重 G=3.92N,弹簧

6、测力计读数 F=1.5N,则可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 又如,如图 2 乙所示的滑轮组:(1)、当钩码提升的高度 h1=5cm 时,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1=25cm即:钩码提升 1 格时,弹簧测力计移动 5 格。(2)、当钩码提升的高度 h2=10cm 时,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2=50cm即:钩码提升 2 格时,弹簧测力计移动 10 格。由以上二次可得出 s=5h(由 5 段绳子承担物重)。(3)、若钩码重 G=3.92N,弹簧测力计读数 F=1N,则可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六、教学中使用情况和效果1、本教具特别适合初中物理“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演示、分组实验。2、改进后的好处:(1)具有操作方便:一个人可独立操作,方便教师演示、讲评,容易控制匀速拉弹簧测力计,节约实验时间。(2)效果明显:h 和 s 可在刻度尺上直接读出,比原实验装 h=h2-h1,s=s2-s1 少测二次数值和进行数学运算,减小测量误差,可直观得出 s=nh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正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3)从实验操作与观察,学生容易得出如下结论:(1)s=nh(n 指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2)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与动滑轮的重力 G1 有关,G1 越大, 越小(动滑轮个数多,重力大)。与被吊物重 G 有关,G 越大, 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与 h 和 s 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