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18543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姓名:丁淑芬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统计学指导教师:杨益民2011-01-04IIABSTRACT Chinas fertility rate has stabilized at a low level, and population aging presents a significant trend, which will become a population growth of the “inverted triangle“ mode, threatening social stability. The traditional th

2、eory of fertility transition focus on socio-economic and policy changes impact on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but we found the decline of Chinas fertility rat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current floating population occurred in time coupling.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3、 the status of Chinas fertility and migration situation,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oretical models. Secondly,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which provides sufficie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empirical research together with appropriate indexes selection, and

4、then using th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fertility rate between resettlement areas and areas of departure. On th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basis, the paper constructs path analysis model and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of “delay” by Amos softwar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path

5、 and degre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fertility rate, and fits the curve that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fertility rate. Finally, the paper conducts Logistic Curve predic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size,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r

6、esults concluded from the above research are: (1) From the time point of view, Chinas fertility rate has a significant phase shift; Chinas fertility level has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2) Siz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showed a pattern of rapid growth. Nation

7、al educational statu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higher than the overall populations. The intra-provincial migration behavior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frequent in the coastal area of China. (3)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of fertility rate between resettlement areas and areas of depar

8、ture i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4) Migr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eclining of the fertility rate. Moreover, its lagged effect is greater than current eff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c-social factors is bigger than that of the migration factor. That means the socioeconomic factor is th

9、e main reason for the decrease of fertility rate. (5)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size and fertility show hyperbola. And Current population growth has led to a decline in fertility. (6) Chinas current total floating population will increase, but the flow rate of population growth will gradually slow

10、down.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policy suggestions proposed ar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should be partially adjusted in some low-fertility areas; put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issues which e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pr

11、ovides a fair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III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establish a sound institution to manage and provide service in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KEY WORDS:Fertility rate; one factor analysis of covariance; Path analysis; Lagged effect; Floating population p

12、redictio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第1章 绪论 1.

13、1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生育率的研究又一直是人口研究的重点。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在上个世纪,从1970年的5.81迅速下降到1989年的2.24,也就是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已经接近更替水平,其中一些省份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已低于更替水平。由此可以知道,我国已经完成生育率的转变,正处在低生育水平下的后人口转变时期。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全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59、1.74和1.87。这说明我国的生育率已经稳定在一个低生育的水平,人口

14、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这必将形成人口增长的“倒三角”模式。一旦人口增长的“倒三角”模式超过一定的界限,势必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对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度是有意义的也是有必要的。过去的30年里有大量的研究评估和分析了中国生育率的水平、趋势、模式和决定因素,明确的事实是中国的生育率在短期内的超常快速下降,而有争议的问题是取得这种下降的原因。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中国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社会结构明显弱化,深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人口流动也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口流动愈加活跃,流动人口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0年人

15、口普查资料显示,在1995-2000年5年间,我国省际迁移人口规模达3398.12万人,年平均规模约为679.6万人。在1982-1987年、1985-1990年和1990-1995年期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年均规模约分别为126.3万、221.3万和239.7万人。可见尽管在流动人口的定义及统计口径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这些数据还是清楚地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急剧扩张。 传统的生育率转变理论集中在社会经济和政策变化对生育率转变的影响,然而我们发现中国生育率的下降与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张在时间上出现了耦合,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发现这种耦合并不仅仅是一种巧合,人口流动是生育率下降的

16、一个重要原因。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人口普查与人口抽样调查一般间隔5年。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1.2研究意义 中国的生育率转变是在经济社会因素和生育控制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实现的,生育控制因素又是在社会经济因素的推动下发挥作用的,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流动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人口流动对生育率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研究对解决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能够为中国生育率的转变提供更深层次的解释。 主流观点认为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率

17、的下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剔除经济因素的影响之后人口的流动对生育率是否还有影响?如果有影响,那又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生育率的,且人口的流动与生育率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得迁移流动理论和生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国未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计划生育政策和户口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1.2研究思路和内容 1.2.1研究思路 本文遵循“绪论本论结论”的研究框架,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如下: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图1.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1.2.2研

18、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3个部分: 1理论分析。包括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第四章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理论分析。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生育水平变动影响因素的代表性理论,以及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的观点和学说,然后对其进行评述,指出已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拓展空间。第四章在阐述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理论模型,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2实证分析。包括第三章生育水平和人口流动的总体态势、第五章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数量分析。第三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概述我国生育率和人口流动的水平和特征,为统计模型的构建提供前提条件和分析依

19、据。第五章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和路径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数量表现,以及全国人口流动规模与一般生育率之间的数量关系。 3结论和建议。第六章对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和生育率进行预测,说明我国流动人口和生育率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第七章综合全文的分析,得出结论并给出绪论 研究背景、意义、框架和内容 国内外研究综述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流入地、流出地生育率差异的协方差分析 我国人口流动总量与生育率的数量关系 人口预测:流动人口规模与生育率 结论与建议 本论 结论 理论分析 实证分析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综合路径分析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政策建议。 1.3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将

20、人口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相结合,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如下尝试: 1将试验设计的方法引入到人口问题的分析中,通过巧妙设计试验,运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流入地与流出地生育率的差异,并找出导致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 2考虑人口流动通过经济社会因素进而对生育水平发挥“传导效应”,运用路径分析方法分解出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总影响。 3在以往静态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时滞”思想,通过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来分析中国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滞后作用,剖析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的当期影响和延期影响。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人口变动因素理论的研究可

21、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则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才逐步进入恢复阶段。 2.1生育率变动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从影响生育率变动的诸多因素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来看,西方所形成的生育率理论主要分成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13: 一、生育率经济学理论,通过研究经济因素在生育率变动过程中的影响,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人们的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在宏观层面,西方人口学家以社会经济现代化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建立了生育率变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微观层面,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把微观人口经济分析和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22、相结合。然而,他们的理论研究是以发达国家的情况为论据的,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生育行为。 二、生育率社会学理论,从非经济的社会因素如婚姻、家庭关系、文化、教育水平、妇女地位、生活质量等,分析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对生育率变动问题进行社会学分析。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口学在学科分类上长期从属于社会学,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口问题曾经是人口理论研究的主流。弗里德曼在生育率下降理论中指出,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并不限于社会结构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很可能还存在文化背景的促进和制约因素。 三、中介变量理论,认为不论是经济因素还是非经济社会因素,他们都要通过交配,怀孕,分娩等中介变量才能影响生育行

23、为进而影响到生育率变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戴维斯和布莱克在社会结构和生育率:一种分析框架中提出了影响生育率的11个中间变量,通过实证分析建立了社会经济因素、中间变量系统和生育率之间的路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影响生育率的路径图 四、人口生物学理论,着重于生物学因素对生育行为和生育率变动的影响,该理论把人口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研究人口的生物属社会经济因素 中介变量系统 生育率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性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但是人类的行为也是受既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生活方式、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制约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学者似乎没有说清楚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

24、属性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该理论还尚未成熟与完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的人口学家对生育率变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对西方所提出的生育影响理论进行实证分析,而理论部分的研究较少。 蒋正华11和顾宝昌8通过研究认为,我国生育水平的下降是计划生育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林富德22认为,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率水平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区差别上,包括收入水平、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妇女劳动性质等诸多方面。宋瑞来28论述了自发性人口转变与诱导性人口转变,并分析了现代化进程对生育率转变的重大作用。彭希哲26通过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和生育率的关系是一条重心偏左的正态曲线,呈现倒“U”形。徐莉3

25、5、李建民12、王金营31等人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作用大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陈卫4认为,生育率的影响因素在上世纪70年代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占主导,80年代计划生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二者的作用基本上达到了平衡,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则成为主导。 2.2人口迁移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术界对人口迁移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故本文参阅了包括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文献。事实上,从人口流动和劳动力的关系来看,两者较为一致,但与国际上“人口迁移”的定义仍有一定的差别。 翟锦云等指出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大批剩余劳动力存在,是农村人口

26、向城市迁移的主要推动因素45。王平全,王桂新等认为区域收入差距是我国区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3332。蔡昉,李若建等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是乡城人口迁移的重要拉动因素151。杨云彦利用“四普”资料,对1985-1990年我国省际迁移状况进行了多区域迁移模型分析,认为各类迁移均与收入或就业等经济变量呈显著相关36。蔡建明,王国霞,杨振山的研究表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动力,城乡与地区间收入的巨大差异进一步激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2。由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就业机会、地区收入差异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 2.3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研究综述 关于人口流动迁移对生育意愿和生

27、育行为的影响,西方人口学家提出了若干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解释性理论:选择理论、干扰(中断)理论、社会化(同化、适应)理论和分离理论59575。这 些理论对人口流动 迁移的原因、形式和特征等因素进行考察分析,对比较流动迁移人口与来源地和目的地人口的生育水平差异提出适当的解释。 选择理论认为,流动迁移行为本身是有选择性的,流动迁移者是具有某些特征的人群。相对于农村未流动迁移的人口而言,流动迁移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强烈的发展愿望,而原居住地农村的生活条件、教育水平、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等许多方面都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因此他们期望流动迁移到更优越的地方,提高生活水平

28、,改善生存环境,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多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对他们而言,发展需求占了主导地位,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倾注在自身发展上,因而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婚姻和生育节奏,保持较低的生育率。因此,选择理论认为,正是流动迁移人口的这些特征导致其生育水平低于来源地人口,如果将这些特征加以控制,那么流动迁移人口与来源地人口的生育率差异将减小甚至消失。 干扰(中断)理论认为,由于流动迁移者进入到全新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生活也使他们常常处于一种紧张、疲劳和不安定的状态,因此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担使他们无暇顾及或不愿意在此阶段生孩子,从而干扰

29、了妇女的生育行为。另外,流动迁移往往先是单一的,在流动迁移初期会产生夫妻暂时分离的情况,造成性生活中断,从而减少了受孕机会,降低了流动迁移者的生育水平。 社会化理论(同化理论、适应理论)认为流动迁移人口在城市目的地有一个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文化适应过程,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要想接近城市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可能需要经历几代人才会实现。由于流动迁移改变的只是生活地域,流动迁移者固有的生育观念在起初一段时间不会发生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迁移人口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通过与城市人口的社会交往和联系,流动迁移人口不断接受和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改变原有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逐

30、渐实现向城市人口低生育水平的转变。他们在城市的时间越长,观念与行为就会越接近于城市人口。因此,流动迁移人口的生育率起初会高于城市人口的生育率,而只有在经历了一、二代人之后,流动迁移人口的生育率才会趋于与城市目的地生育率重合。这一理论也将流动迁移人口与城市目的地人口的生育率差异归为他们在社会经济特征上的差异。当流动迁移人口的特征接近于城市人口的特征时,他们的生育率也将接近城市人口。 分离理论实际上将流动迁移人口视为一种处于游离状态中的人口。流动迁移人口与农村来源地分离了,受农村的社会环境、习俗观念的影响和控制削弱了,但是他们又还没有融入城市生活,缺乏对城市的归依,还没有受到城市人口的观南京财经大

31、学硕士学位论文 8念与行为的深刻影响。因此他们处于一种游离的、中间的状态,他们的生育率往往会高于城市目的地的永久性移民和本地人口,而低于农村来源地人口,或者说,他们的生育率是一种转变过程中的生育率。 国内对于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迁移流动对流动人口理想子女数的影响。伍海霞,李树茁34对流动前后农村流动人口期望子女数的研究表明:流动前农村流动人口期望生育2孩或1孩者居多,不要孩子和生育3孩及以上者较少,流动后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数明显下降。尤丹珍,郑真真38以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在控制了年龄、婚姻状况、初婚年龄、妇女受教育

32、程度、曾生子女数、家庭经济水平等因素后,外出仍然对减少理想子女数具有较大作用,外出妇女只想要一个孩子的可能性高于未外出妇女。还有学者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进行研究,指出由于在城市中生育子女的成本较高,使其所受经济方面的客观制约比农村更大,由于这种客观经济成本的限制,流动人口的理想子女数也不可避免要受到较大的影响25。 第二,迁移流动对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周君玉49认为,流动人口中占多数的青年人,其未婚的比例高,且这部分人在外地经商务工,使其结婚年龄推迟了。对一个女性一生的生育年龄来说,也就是减少了一定的生育时期,从而使其首胎生育时间也相应推迟。对已婚青年来说,在外务工经商处于流动状态,不适

33、宜生育,若已生育一胎,如要生育第二胎,其生育间隔肯定比在农村的原流出地要长。郑真真46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曾外出妇女的曾生子女数少于从未外出妇女的曾生子女数;外出时间影响妇女的初婚和初育年龄,婚前外出的妇女结婚和生育都较晚。 第三,迁移流动对流动人口生育率的影响。众多研究表明,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性的不断增强,迁移流动人口规模的迅猛增长,对中国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和实现持续的低生育水平有重要作用。陈卫和吴丽丽5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流动迁移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生育率上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不仅显著低于农村本地人口,而且也低于城

34、市本地人口;远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要低于近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周祖根48的研究表明流入上海的流动妇女的生育率低于其原住地(主要是浙江、江苏、安徽)的生育率,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程度随流动的形式、居住时间等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别。李薇16运用问卷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方法对广西宜州市农村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工作、生活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推迟了他们的婚育时间,从而使得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梁秋生212019和郭志刚9针对京津沪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进行了讨论和检验,认为京津沪大城市的超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低生育率是大量外来人口的低生育率所导致的。潘淑清24认为迁移流动降低生育率的原因主要体

35、现在:流动人口的目的已从超生转向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经济地位;流动人口的流向决定人们生育观念从不适应到适应城镇的生育观转变;流动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决定流动人口生育水平下降;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引发婚姻拥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生育率上升。 从上述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生育率和人口迁移流动的研究较多,较成体系,且研究较深入,但是对于迁移人口的生育率研究显得相对贫乏。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探讨和以某一城市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的分析上,研究结果代表性较差。另外,研究大多针对流动人口输入较多的东部沿海地区,对其他地区流动人口生育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这就造成了研究区域的不全面性。而事实上,我国既

36、存在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迁移流动的主流,又存在由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向中西部发达地区、城市迁移流动的副流。其次,研究所依赖的调查数据多为微观数据,而微观数据多为截面数据,这就使得研究缺乏时序方向上的追踪。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研究采取对调查资料进行简单的描述性汇总,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得到更为深刻和准确的结论显得尤为重要。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第3章 生育水平和人口流动的总体态势 3.1中国生育水平转变的时空分析 生育率的转变不仅是一种人口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发生的起止时间不同,转变原因、速度、幅度各异。从时

37、间上来看,中国生育率的转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全国各省区来看,中国的生育水平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3.1.1相关概念解释 1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也称粗出生率)是指某一时空内出生总人口数与平均总人口数之比,它直观地显示了人口出生水平与强度,是人口统计指标体系中计算方法最简单、使用范围最广的指标之一3。出生率的计算和使用方便而简明,但其受到一个地区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的影响,因此用其衡量生育水平较为粗糙。 2一般生育率 一般生育率(也称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内)每1000名15-49岁妇女的活产婴儿数,为年出生人数与年平均育龄妇女总数(15-49岁妇女)的比值18。可以看出,一般生育

38、率与出生率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生育率消除了与人口生育现象的无关因素,因而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人口的生育水平,但一般生育率存在着要受育龄妇女内部的年龄结构的强烈影响的另一面。 3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在生育率指标族中是一个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意义的指标。在其涵义上,总和生育率是分析研究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生育了多少个小孩数的指标;在其技术处理上是年龄别生育率之和。也就是说,从总和生育率的涵义来讲,它是研究每个妇女一生中的平均生育水平;从计量方法上讲,它是各个年龄别生育率相加之和18。 在人口分析和决策中,总和生育率是一个重要且有用的指标,它已经考虑到了妇女在不同年龄结构上的生育率

39、,因此可以直接用来比较不同时期的生育率水平,同时还可以对女性终身生育水平进行估计,为人口的长期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但总和生育率的计算较为复杂,资料获取困难,故对其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3.1.2中国生育水平的进程和特征 由于难以获得总和生育率历年的数据,本文采用相对容易取得的人口出生率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指标来描述中国人口生育水平,虽然用出生率指标来衡量生育水平较为粗糙,但在总和生育率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口出生率指标可以作为研究人口变动情况的参考指标。 1人口进入低生育阶段 0.005.0010.0015.0020.0025.0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

40、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年份出生率()出生率图3.1 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 从图3.1的趋势图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生育水平的转变经过了两个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人口出生率在波动中起伏徘徊,在这一阶段,中国严抓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政策执行中的种种漏洞,实际出生率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199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计划生育政策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出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0年后,出生率稳定在14以下,2006年达到最低水平12.09,中国已经步入较为稳定的

41、低生育时代。 2人口生育模式的变化 伴随着中国生育率持续稳定地低于更替水平,中国的生育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生育模式的变化可以由生育率的年龄分布得到反映。根据中国“四普”和“五普”1岁一组的年龄别生育率绘制中国“四普”和“五普”年龄别生育率曲线并计算年龄别生育率曲线的峰度和偏度。 表3.1 “四普”和“五普”年龄别生育率差异 平均数()峰度 偏度 四普 63.328 0.31421.2455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五谱 34.874 0.31841.2912 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51821242730333639424

42、548年龄年龄别生育率()五普四普图3.2 中国“四普”与“五谱”1岁一组的育龄妇女生育模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册),中国 统计出版社,2002年。 根据表3.1和图3.2的计算资料发现,从“四普”到“五普”的年龄别生育率变动曲线来看,平均的年龄别生育率从“四普”的63.328降为“五普”的34.874,总和生育率(曲线与横轴所围成的图形面积)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年龄别生育率曲线的峰度由“四普”的0.3142上升为“五普”的0.3184。而

43、偏度由“四普”的1.2455上升为“五普”的1.2912,由此可以看出,从“四普”到“五普”,中国生育模式已经转向晚生和少生。 3.1.3中国生育水平的地区差异 中国的生育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也就是说中国的生育水平存在高生育水平和低生育水平普遍同在的“兼容性”。从表3.2中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国各区域生育率转变的起始时间各不相同,转变速度不一,在中国生育率转变过程中区域生育率差异也经历了一个先扩大而后缩小的过程,“从分化到趋同”的拐点出现在1980年前后。也就是说,在1980年之前,中国区域生育率差异是趋于扩大的,而1980年以后中国区域生育率差异是趋于缩小的。 表3.2 中国

44、各省份妇女总和生育率及其差异 年份 最小值 最大值全国 标准差变异系数 1971 1.960 6.789 5.426 0.885 0.161 1972 1.427 6.453 4.944 0.986 0.198 1973 1.545 6.781 4.526 1.065 0.233 1974 1.253 6.926 4.160 1.164 0.277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1975 1.120 6.315 3.578 1.085 0.301 1976 1.265 5.905 3.240 0.965 0.294 1977 1.152 5.261 2.846 0.891 0.308 1978

45、 1.197 4.871 2.726 0.839 0.306 1979 1.203 5.002 2.753 0.766 0.275 1980 0.824 4.319 2.260 0.721 0.316 1981 1.137 5.140 2.649 0.700 0.261 1982 1.540 5.360 2.860 0.648 0.222 1983 1.230 5.180 2.420 0.617 0.249 1984 1.100 4.760 2.350 0.736 0.307 1985 1.000 4.390 2.200 0.588 0.264 1986 1.360 4.100 2.420 0

46、.508 0.206 1987 1.480 4.260 2.590 0.531 0.204 1988 1.460 4.280 2.520 0.490 0.200 1989 1.370 4.350 2.350 0.477 0.200 1990 1.420 3.810 2.310 0.404 0.173 1995 0.990 3.480 1.760 0.388 0.178 2000 0.674 2.186 1.220 0.294 0.235 2005 0.670 1.940 1.330 0.285 0.207 资料来源:摘自张维庆:改革开放与中国人口发展中国人口学年会(2008)论文集,社会科学文

47、献出版社,2009年。 将“四普”与“五普”各省区的总和生育率(数据见附表)绘制成雷达图(如图3.3),我们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四普”时,中、西部省区的生育水平明显高于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区,到“五普”时,情况仍旧如此。从“四普”到“五普”,在这短短10年间,各省区的生育水平都有所下降,只是下降的程度有所不同,即使在经济已经比较发达的京、津、沪等地区,生育水平还是进一步下降。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0.01.02.03.04.05.0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川黔云藏陕甘青宁新四普五普图3.3 各省区“四普”到“五普”的总和生育率变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人口统

48、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册),中国 统计出版社,2002年。 注:1997年,重 庆市从四川省划分出来,设为直辖市。基于资料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将“五普”重庆市的相关资料根据加权算术平均法并入四川。 3.2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和特征分析 3.2.1流动人口口径的界定 在国内已有的关于人口流动的研究中,对于流动人口口径的界定并不一致,有的甚至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混为一谈。 “人口迁移”是国际通用概念。外国学者对人口迁移的定义较为统一,包括时间、空间和定居目的三方面的内容。而我国学者

49、对人口迁移概念的界定并不统一,主要争议在于时间限定、空间限定和户籍是否改变这三个方面。魏津生于1984年首先对迁移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定义,即“发生在国内不同省区或县(市、市辖区)之间的各类改变户口登记常住地的人口移动”,此定义强调空间限定和户籍改变39。1990年代以来大规模人口自发性迁移(非户籍迁移)蓬勃发展,使这一界定显得狭窄。 “流动人口”是与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相对应的概念,是中国所特有的概念。目前对于流动人口尚无明确和统一的定义。李薇在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1)“迁移”带有户籍的改变,“流动”不具有户籍变动而出现“人户分离”现象;(2)“迁移”是相对长期的,永久性居住地的改变,“流动”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则是相对短期的,非永久性的甚至是周期性的空间移动;(3)“迁移”以定居为目的,“流动”则不一定以定居为目的。 本文以人口普查时的调查项目“户口登记状况”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标示。流动人口是指一定时期内不改变户籍状况,离开常住地暂时寄居外地或临时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