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997-200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分析.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303981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7-200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997-200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997-200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997-200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997-200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高考( 1997 年 -2003 年)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4-28 题。(20 分,1997 年)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郁达夫 (1935 年 4 月)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 注 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 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 。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

2、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 ,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

3、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团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旧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

4、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能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24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3 分)和 和 和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层级 B 级。】【答案】不同;不同;不同25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 ;他

5、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的问题。(4 分)【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层级 B 级。】【答案】主题; 表现形式; 白话与文言(或语言运用)26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4 分)(限格内作答)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2答:第一重指: 。第二重指: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B 级。】【分析】“械梏” 是个比喻,有“束缚”的意思。两段文章,一从“ 散文的心”(主题)的角度说,一从“散文的体”(表现形式)的角度说。第一段末句是“这些就是散文的心” ,“这些”指的是前文

6、所讲的“三大厚柱” ,“三种教条”, “古盛昔贤的明训”,简言之,就是封建正统思想, 这是第一重“械梏” 。第二段说“行文”、 “字句”、 “必崇尚古雅”、“不能任意造作”;“起承转合”等章法结构也不能“违反” ,否则“就不成文”, 显然,指的是 陈旧死板的表 现形式, 这是第二重“ 械梏”。从原文种找出 对应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按要求加以 归纳,是解答 这类题目的常用方法。【答案】封建正统思想(或“封建三大厚柱”) 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陈旧死板的行文方法、章法)27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不超过 48 个字,6 分)【本题考查

7、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能力 层级 C 级】【答案】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教条的;虽然它能分 门别类,但它的分 类不够合理简明。28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3 分)( A C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7-30 题。(20 分,1998 年)报 秋 宗 璞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

8、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能么得了!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

9、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未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3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吱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

10、安的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不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1)作者为什么吃惊?(2 分)答:因为(不超过 8 个字)(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3 分)答:因为 (不超过

11、10 个字)【本题考查筛选相关语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分析】第一问,在原文下句就点出了原因,即“ 没几天便是立秋 ”;第二问,按照题干中“联系全文看”的提示,仔 细搜索全文,即可发现,能表达 “怅然” 之情的只有第六自然段,其中第一句是“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 ”是作者由秋天到来而引发的感触,最切合题意。根据答题的字数要求,可答作“ 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答案】(1)没几天便是立秋 (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答: (不超过 12 个字)【本题考查对段落间关系的分析能力,能力 层级为 E 级。】

12、【分析】第 3 段与第 2、4 段紧 密相关,第 2 段点出了“这花的生命力极 强”,第 4 段又说玉簪花“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 长”。所以,作者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无疑是 为了反衬玉簪花生命力极强。【答案】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2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使用了 6 个“便”字和 5 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8 分)(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 26 个字)(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不超过 26 个字)【本题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 层级为 E 级。】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4【分析】“便”和“ 领

13、取”的分别连用,从修辞上讲都是反复,但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便”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 动感。副 词“便”,既可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又可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文章连用“ 便”字,将一个个 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中间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通,好象一个个节 气从眼前飞速掠过, 给人以时 光飞逝的真切感受。这几个“便”字确实用得巧妙。但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只是初步的 鉴赏能力,只要求能回答“ 紧凑地衔接”和“强调时光快”这两点,意思对即可。“领取”一词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气势,层层铺开,逐 渐扩大,从秋冬到四季,从四季到生活,对点明文章的主旨起到 强化作用。 “领取”表明作者一种面对现实

14、的人生态度,是 “领取”而不是“索取”。只“ 领取自己那一份”, “只在心中领取”,便悠然自得,因为每时每刻,生活展示给我们的总有美好的一面,也 总有自己应得的一份,只 须 及时领取就是了。而“索取”则不同,有追求不属于自己那一份的意味,当追求不到时难免情绪波动,便不得逍遥。对于“ 领取”的诠释,可能见仁见智,当然不要学生作答。学生只要答出“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两点,意思对即可。本文“便”和“ 领取”的连用,正当文章的紧要处,一个突出了时光的飞逝,与玉簪花报秋的警示作用密切相关;一个强化了主旨, 让人感悟“ 领取”的深义。确实有画龙点睛之妙。【答案】(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 强调

15、时光的飞逝。(2)层层铺开,逐渐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3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 分)( A C E )A. 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 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 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在在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 “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 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 ,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

16、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分析】六个选项分为三组,AB 属于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能力 层级为 C 级。 B 中的 “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在文中只是附带提及,连作者都说“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吧”。认为“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此种精神,是不恰当的;CD 属于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D 认为“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不要有非分之想”,在原文中没根据,它只是 对自己因“ 两手空空”而怅然、不安、焦虑的开释;EF 属于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F 所说的“绿波”,在

17、散文中只见于“房门外”“一小块地”上,水果它“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是牵强 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4 题。 (18 分,1999 年)创造宣言(节录) 陶行知 注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人

18、教 新 课 标 高 三5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

19、,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

20、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创造

21、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注陶行知(1891 1946),中国现代教育家。 【导析】1999 年高考语文第四大题含 4 道小题,共 18 分,考一篇议论文阅读。阅读材料选取了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选)。陶行知( 1891-1946),我国现代教育家。又名知行,后改为行知。安徽歙县人。留学美国,曾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习。回国后,推动平民教育工作,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1927 年创办晓庄学校,宣 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

22、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践结合,为人民大众服 务。著作有 中国教育改革 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斋夫自由谈古庙敲钟录等。选取这篇短文作为阅读材料,其写作年代属三四十年代,但无艰涩难懂之处。原文较长,命题时进行了删节,现约为 1300 余字, 较往年阅读量有所增加( 1998 年报秋860 余字)。但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有太大障碍。本 题的考查点有这样几个方面: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把握;对作者 观点 认识的理解;对比喻句子的理解与含义的阐发; 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与概括; 对文章的内容与写法进行综合鉴赏与评价。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621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4

23、分) 五种错误的观点:, , 。(不超过 20 个字)作者得出的结论: (不超过 12 个字)【 本题主要考查内容的概括、抽取、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分析】此题分两问,第问是概括出 “不能创造”的五种错误观点,分别给了 20 格,每种填 4字。从原文看比较好归纳。但此题扣分很严格,答对 4处得 1 分,答对 5处才能得 2 分。这提示我们答题一定要合乎要求。第 问是说“ 作者得出的结论”,这要从原文种加以提炼。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 时,人人是 创造之人”, 这 段话怎样浓缩成 12 个字呢?只有选取每句的前两个字处所、时间 、对象,来说明“ 都能创造 ”。说法可能

24、不同,但答案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答案】观点:环境平凡 生活 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了 陷入绝境(或“山穷水尽”“ 走投无路”,答“等死而已”不算对) 结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意思对即可)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4 分) 答:_ 【 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隐含信息。能力层级为 B 级。】【分析】这是一道对比喻句的理解题,解决此 题首先要找到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读上下文,了解语境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再就是“破译”比喻词的含义。本题在答案的要求上与以往有所不同:一是不限定字数,可 给考生以宽松的答题环

25、境;二是问题提得较概括,没有像以往那 样指明一个词语指代什么等等那 样具体,也 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但本题审题很关键 ,“几个比喻”要认真判断好了才行。初步分析可以理出这样几个:刀法、万像同毁、万龙点睛。就此可以推知, “刀法”喻教育方法,“万像同毁”喻众多教育对象(学生)被毁,“ 万龙点睛”指众多受教育者(学生)成才。从答案分析,考生既可个别解释,也可对全句作解释,表达方式不限,可见命题者要求的宽松程度。【答案】“刀法”比喻教育方法。(1 分)“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1 分) “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2 分)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

26、,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23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6 分)答:_ 【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内容的概括与主要观点认识的把握。能力层级为 C 级。】【分析】本题分两个问题,第一个 问题是从概括中心的角度命 题的,概括 “教育的最大成功”。解决此题要从全文着眼,搜寻 与之有关的内容。本 题一个特点是文字表述不受限制,这是一个优势。从文章内容看,有这样一个句子:“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 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仔细分析,“

27、说得正确些” 之后的内容应当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第二问是说“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提问比较笼统,“哪些问题”也暗含着不仅仅是一两个问题。而 实质上,此 题要让考生仔细 地梳理一下陶行知的一些看法、观点。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有些 难度。然而 标准答案列出了七 项,只要有一条够了要求,就得分。这是从考生认知方面考虑 的。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7【答案】教育的最大成功: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2 分) 教育要注意的问题:要敢于 创造; 要有献身创 造的精神;要明确教育的 创造目标;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要鼓励学生 创造; 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要注意集体 创造的特点。(4 分)

28、2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B E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F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 本题考查内容要点和对部分语句的分析理解,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概括以及对文章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属

29、B 级的有 4 项,属 E 级的有 2 项。】【分析】前面 4 个选项都属于语句的理解,有 3项是正确的,即 ACD,这 3项,命题是就语句所表达的意思,从正面加以分析,并略加引申的。A 项从原句中的“合奏”,引申出“合作与协调”是十分合理的。C 项句子不太好理解,怎么“走两步退一步 ”?实质上是说明道路并不是那么平坦,有时会遇到曲折。D 项“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在原句之前的话很重要,即“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 ,就说明要付出艰辛,要勤奋,勇于奉献。而 B项表达不准确。“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说勇气的重要性,而“大无畏” 是说什么都不怕,不是其基本的含义,且文中“生路是要勇气探

30、出来” 也给予了提示。E 项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总结是不恰当的。文章的主旨应是提倡创造,处处 、时时、人人都能创造,教育的创造就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的人。而不是“ 探索创造理论与创造技术”。F 项是正确的,用了排比的写法,这是从表达手法的角度来分析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4 题。(2000 年)长 城 鲍 昌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间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剌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

31、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淹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筚篥 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筑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 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 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

32、,万寿无疆。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 不再是嵌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8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和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我

33、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 V 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然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受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 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筚篥(b l):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 斥堠(h u):眺望敌情的土堡。紫塞:指长城。 纠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

34、绳索。21这篇散文中, (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6 分)答:(1)评价历史: (2 分)(2)看待现实: (4 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 C 级。 】【分析】本题的第一问回答起来比较容易,因 为作者在反思和 评价长城的历史时,尽管大量用典,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手段,洋洋洒洒,有点令人眼花缭乱,而归纳起来并不难,那就是作者认为长城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是民族封 闭的象征,是文化愚钝的标志。现在看来,作者的这种观点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但 这种局限性并不会影响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第二问回答起来比第一问难一些,因

35、为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对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没有独立成段。但是,只要认真阅读,就不难发现“现在你敞开胸襟了”“ 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 满自信” 这样一些句子,然后进一步从中概括出作者的观点。【答案】(1)评价历史:.凄婉的历史, .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钝的标志。(2)看待现实:.开放, .自信。 22、这篇散文中, (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 ,原因是什么? (4 分)答:(1) (2 分)(2) (2 分)【 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属于 E 级;第二问考查对文章表现形式的分析

36、,能力层级为 C 级。 】【分析】这篇散文主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 这样写的好处 在于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作者与 长城对话,便于作者抒发感情。例如作者与长城的对话,向长城的发问“你那虽然古老但仍然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受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 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和作者的抒情“ 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等待都显得十分自然亲切。至于第六段的 结尾改用第三人称“ 它”,是因为在“它”之前说的是“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 不再是 奇”, 这里变换了视角,是通过人们的眼光来看长城,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所以 这种人称的变换是自然的,也是必

37、要的。【答案】(1)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的,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23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9的意思是什么?(4 分)【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和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能力层级为 C 级。 】【分析】本文最后一段,文字虽 然不多,但极具分份量,在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这段文字,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的两个 问题的回答, 这回答是比 较含蓄的,却又

38、是坚定有力的。这几段文字的内在联系相当巧妙。倒数第三段表面是对长 城提出两个问题, 实际是问“ 我们中华民族愿意开放吗?”“我们中华民族能承受住改革开放的冲 荡吗?” 而接下来的倒数第二段并不急于回答,长城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三个“不语”形成一个鲜明的顿挫。那么究竟会有怎样的回答呢?直到最后一段才作出回答,揭开 谜底,引人入 胜。其次,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虽然比较含蓄,所表达的意思还是清楚的。长城是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勤 劳勇敢的祖先创造出来的伟大奇迹,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创造出 这样的奇迹的, 这充分显示出我 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足以让我们中华民族感到无比

39、自豪。再 联系全文看,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我 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受了那么多的磨难而不垮,曾想通 过闭关自守来寻求安全而不能,如今却主动敞开胸襟,这不充分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吗?我们一定能够承受得住改革开放的冲荡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结论 是通过反思和观察作为中华 民族象征的长城的历史和现实而得出的。正是因为有了最后这 段文字,才使本文有了一个 圆满 的收束。【答案】(1)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问题的回答。 (2 分) (关键词是 “回答” )(2) 显示出中 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 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2 分)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B ) (分)

40、、作者从“黄云间的归鸿”联想到“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 ,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作者借“谁家的春闺梦里人 ”代指阵亡的将士,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 “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万寿无疆” ,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是对闭关锁国政策辛辣的讽刺。、 “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历代封建王朝和亲政策每每遭受失败的痛惜和反思。、文中描写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登上烽火台后喜不自禁的细节,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内心的喜悦。【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为级。 】【分析】项说作者从“黄云间的归

41、鸿”引出“ 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从描写眼前的 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 。这一小段赏析是不错的。作者的确是借飞鸿的视角,自然完成了从第一段的 对眼前实景的描写 转向第二段的对历史回顾的转换,应该说这视角的转换以及段与段之 间的衔接还是比 较巧妙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这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犯了个常识性错误:深秋的大雁应该向南飞而不是向北飞,所以无法“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也无法“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方向正好反了。正因为如此项的赏析才近乎客观分析,而未给作者的笔法以更高的评价。项说作者借“ 谁家的春闺梦里人” 代指阵亡的将士,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

42、凄婉的色彩。这一小段的赏析也是正确的。谁家的“春 闺梦里人”指的就是阵亡的将士,不 说野犬在吞噬阵亡的将士而是说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 ,是因为后者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战死不仅是战死者的悲剧,也是战死者家庭的悲剧,特别是战死者的妻子梦里都在盼望丈夫的平安归来, 现在却连尸首都被野犬吞噬掉,悲剧的色彩岂不更浓?所以 说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项的错误在于这里作者用的并不是反语,虽有一点儿 讽刺的味道,但 远远不够 “辛辣”的讽刺。 项的错误在于“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 这句话是形象地写出了历代封建王朝和亲政策妹妹遭受的失败,也能体会到作者痛惜的感情,但这句话不是形象地写出作者的痛惜

43、,更 谈不上形象地写出作者的反思。项的错误在于把作者关于一位外宾登上烽火台后喜不自禁的细节描写说成是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内心的喜悦,显然根据不足,因为前面说到作者并“ 不知道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0他们各自的目的”,怎么能断定这个细节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呢?特别是加上“主要”二字,更不妥。【附】江西、山西、天津 2000 年卷22作者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都提到了“归鸿(飞鸿)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为级。 】【分析】详细分析,可参看全国卷第 24 题 A 项的分析。【答案】 借飞鸿 作为岁月的见证; 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入

44、对历史的回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4 题。 ( 2001 年)【第四大题为文学作品阅读,含 4 个小题,共 18 分;阅读材料 选取了莫利的散文门。克里斯托弗莫利(18901957) ,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品文集桑迪加夫酒,小说特洛伊木马、基蒂福伊尔等。他的这篇散文门选自外国散文百年精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北京第 1 版),译者夏月。原文约 1300 字, 为适应考试的需要,对原文作了删节,个别文字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删节调整后的文字 约 1000 字,就是 现在大家看到的 这个样子。 】门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没有人知道,当

45、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也许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

46、儿造成悬念。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

47、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人 教 新 课 标 高 三11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

48、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设计了 4 道试题,考 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 释、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 归纳、 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下面就试题的命题意图与解题思路,逐题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21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答:“开门”的含意是: “关门”的含意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 C 级。 】【分析】这篇散文题为门,作者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