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践与思考共青团华东交通大学委员会 陈沈平各位同仁: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我校“青马工程”的实施情况,特别是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向同志们做一个简单的汇报。我校“青马 工程” 自 2007 年 8 月开始酝酿 ,历经半年的设计和筹备,于 2008 年 3 月正式启动;并依托成立世纪英才学校,同期启动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对于“青马 工程” 和大学生骨干培养,我们在规划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四点粗浅认识:一是要坚持“红专结合、红字当头”。红是根本,专是保证。 “骨 ”者,挺起党和国家的脊梁;“干” 者,拥有提纲挈领、引领发展的强大能量。检验大学生骨
2、干培养工作的成效,关键要看其能否引领正确方向,同时具备个人发展和群众工作的能力。二是要坚持“教学互动、因材施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个体、群体差异和多元化成长追求,决定了既要坚持全员覆盖,也要坚持分层级、分阶段教育和分类指导,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手段,实现教学相长。三是要坚持“持之以恒、群策群力”。人的教育培养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持久的抓、全方位的抓、实实在在的抓才能有所成效。骨干培养工作必须学会“大合唱” ,多方整合资源,而不是共青团自拉自唱,自演“独角戏” 。四是要坚持“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青马工程” 和大骨班应该是孵化器、播种机,而不是精英俱乐部、青年联欢
3、会。大学生骨干来自大学生群体,必须深深植根于学生,有效服务、引领学生,让作用发挥在明处、感受在心里。基于以上考虑,近六年来,我们按照“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全域覆盖、全年推进、全面培养”的思路,通过举办校院两级世纪英才学校,抓实培养环节,完善培育机制,创新培训载体,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骨干,并形成了校院班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取得了一些成效。总结起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建设世纪英才学校培养平台一是建立领导机构,建设三支队伍。成立了“青马工程”领导小组暨世纪英才学校领导班子,由分管校领导和学团领导担任校长、副校长。根据学员成长目标需求,聘请校内外领导、专家学者建立了一支较高水平
4、的导师团、讲师团队伍;由校团委副书记牵头,抽调优秀管理干部组成“校务管理委员会” ,负责 日常校 务及五个班级的管理工作;选聘优秀学员组成“ 大班委 ”和各班班委, 负责统筹学 员自我管理、自主设计开展活动。二是出台实施纲要,健全工作制度。制订出台了“青马工程” 实 施纲 要,建立了培 训大纲、总体教学 计划及理论教学计划。制定了校长办公会、校务管理议事会及班会三级议事制度。制订了学员守则“ 八项规定” ,建立健全了班 级管理及学员选拔、动态淘汰、结业论文开题与答辩等一整套工作制度。三是加强有形化建设和阵地建设。设计制定了校歌、校徽、校训、校旗及学员着装标准、行为规范,统一配发校牌、学员手册和
5、学习资料。成立了世纪英才学校校友总会及部分中心城市分会。建设了世纪英才网、班级博客、微博、QQ 群、官方微信等互动平台。专门建设了四个圆桌会议室、三个多媒体教室及资料室。联合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建设了覆盖11 个街道 60 多个社区的挂职锻炼实践基地。二、建立健全学生骨干培养机制一是建立面向全员、全域覆盖的择优选拔机制。坚持组织推荐与自我举荐相结合,制定出台了学员选拔办法,通过个人报名、群众测评、学院考核、面试、公示等一系列程序,每年利用 2 个月的时间,从严遴选 100 名左右群众基础好、影响力大、在各学生领域中表现最突出的学生进入世纪英才学校。由于选拔口径宽、范围广,目睹身边英才学员快速成
6、长进步,每年吸引了近两千名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报名参选。二是建立科学规范、形式新颖的互动培训机制。在一年的培训期内设置了理论学习、周末论坛、参观考察、素质拓展、实践锻炼、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七个培训环节。注重教学互动,及时吸收学员意见调整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坚持定期开展班级学员论坛活动,自选话题,加强交流。实行兴趣驱动、项目组团的项目化活动模式,鼓励学员自行设计、自聘导师、自由组队、自选地点。利用学校培养国防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组织学员开展军事训练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锤炼意志品格和心理素质。假期组织学员深入企业园区、街道社区村镇开展社会调研、实践锻炼等活动,增进对基层政府的理解、信任,增
7、强责任意识、群众观念和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辨析能力。三是建立校院班三级联动的“百千万”分层培养机制。全校 13 个学院已全部建立或联合成立了院级世纪英才学校,参照校级英才学校模式,结合学院实际,每年从各班择优选拔学生骨干开展培训,并吸收校院两级学员参与指导班级日常工作,形成了进阶培养梯队和校院班三级互动的工作机制。三、充分发挥骨干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典型示范带动全员进步。持续深入开展“交大之星” 、“青春榜样 ”评选活动 ,在学员中选树先 进典型,坚持每年为新生上“大学第一 课 ”。大力弘扬“平时做模范、难时做骨干、未来做标杆” 的英才校 训精神,日常言行从严要求,在学校各种重大工作和急难问题上冲锋在
8、前、勇挑重担,使英才学员成为了校园最靓丽的风景线。二是挂职服务参与学校管理。选聘优秀学生骨干担任职能部门及辅导员助理,通过参与一线学生工作,有效的发挥了助手作用和在普通学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选派学生骨干到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的街道社区挂职锻炼,并牵头组织本院社会实践、区校共建活动。三是引领学生组织发展,推进“三自”教育。每年在学生骨干中选拔一批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担任学生会、学生社团负责人。通过在世纪英才学校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切实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有力的推动了各学生组织规范化、自主化发展。截至目前,世纪英才学校已培养了六期、总计 656 名校级学员和 2000 余名院
9、级学员,涌现出了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徐钢 ,全国优秀学生干部靳会广,生死时刻勇救他人而牺牲的胡玉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广大英才学员以其高昂的精气神、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突出的能力素质,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2010 年 3 月,团省委、省学联在我校建立全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基地,并举办第三期“井冈之星” 全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中国教育报、 江西日报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工作简报先后对学校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推广。2012 年 5 月,世纪英才学校学生骨干培养机制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工作制度”。回顾过去六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的认识到
10、,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是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当前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实现“分类指导” 向 “分类 培养”的转变;如何解决优质办学资源经常“可遇而不可求” 的瓶颈问题 ;如何突破时空压 力带来的培养节奏“时紧时慢 ”的问题等等。当前,我 们也正在开展世 纪英才学校“ 二次 创业 ”行动,期待上述 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以上就是我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一些不成熟做法和粗浅的思考,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最后,再次感谢团省委和各位书记对交大共青团的信任,这次培训班的会务接待工作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同志们谅解,祝大家井冈之行充实、愉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