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本51-54 金108考点二,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二、乳畜业,概念、特点、区位分析,一、大牧场放牧业(课51),1、概况: 1)面向市场,2)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西亚,1)区位优势: 气候温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 交通便利,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3)措施: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种植饲料; 开辟水源; 培育良种牛,阿根廷在发展牧牛业领域所做的
2、工作?,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坚持“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不断加快。从农牧业方面看,2009年,全区牲畜存栏量达1.09亿头(只),连续5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农耕区畜牧业目前已占到全区畜牧业比重的70%左右。读“世界部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我国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有人说我国牧区畜牧业属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合理吗?请简要分析。A地区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其牲畜的饲养方式主要是什么?(2)试分析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突出的有利条件。若进一步发展内蒙古的畜牧业,可借鉴图中M国的哪些先进经验?,答案 (1)不
3、合理。 我国牧区畜牧业一般以游牧业为主,牲畜数量少,规模小,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商品率低。 圈养。,(2)天然草场面积大,牧草资源丰富,单位面积产草量大,草质好,接近 东部消费市场。集约化经营,培育良种;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进一步开拓市场。,3、我国牧区畜牧业分析(区位优势、 “靠天养畜”现状和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课堂练习 课时作业P40题目6-7,集约化 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人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
4、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二乳畜业 1、概况:是一种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区位:临近消费市场 3)产品:牛奶及其制品等 4)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西欧乳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2、西欧乳畜业,1)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平原广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当地人有喜食乳畜产品的习惯;交通便利;科技水平先进;机械化程度高,2)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较高。,市场和饲料供应
5、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3.世界乳畜业对我国的乳畜生产的借鉴意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完善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应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的生产结构,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西欧乳畜业的对比分析,练习 金108学以致用2、例题2,今年60多岁的杰恩和安娜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许多来自西部牧场的牛群在此肥育,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这种盛况少见多了。”结合其工作年历(见下表),回答(1)(3)题。,(1)杰恩和安娜的农场最可能位于图1中的 AA地 BD地 CE地 DF地,答案 (1)B,(2)该农场近年来来
6、自西部牧场肥育牲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交通的发展以及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饲料作物栽种面积大幅缩减 节省运费 A B C D,答案 (2)D,(3)图2中符合该农场特征的农业类型是 A甲 B乙 C己 D戊,答案 (3)A,答案 (1)B (2)D (3)A,方法技巧 判别农业地域类型,要掌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之间的差异,判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所示:,提高中国粮食问题的措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
7、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兴修水利,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11下列关于图中四国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乳畜业B国东北部与中部是中小企业集聚的新兴工业区 C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传统型 D国人口总量大,城市化水平不高,(2010惠州三调)读亚欧四个区域图,,C,(2012惠州二调)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表。完成9-10题。,9.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A上海 B黑龙江 C吉林 D浙江,9B,10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
8、受到限制。该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应该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D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10D,(2011惠州二调)11.读下图,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发展种植业主要制约因素是降水量过多,洪涝灾害频发 B.乙地发展种植业主要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C.甲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乙地农业生产不合理灌溉易引发土地盐碱化及湖泊面积萎缩,(3)该省南部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北部主要粮食作物是 。利用RS得到农作物生长相关数据后可预测该省粮食产量,这个过程还需要用到的现
9、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6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30分) 材料一:安徽省简图,(3)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冬小麦 GIS(6分),(4)G国发展乳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6分),(2011惠州一调)41阅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莱茵河流域图,(4)纬度较高,夏温较低,全年湿润多雨,不利谷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3分) 本国及邻近国家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乳、肉需求量大,接近消费市场。(3分),作业: 完成第三单元的练习。周四第一节晚修下课交练习册,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练习,(2008宁夏文综)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
10、)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1)(3)题。,(1)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距海远近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游牧业,答案 (1)A (2)A (3)B,解析 (1)四地中,M地地势较高,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同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大,因而降水最为丰富。(2)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L地地势较高,人口分布稀少,说明地形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大。(3)图示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热量不足,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再加上该地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乳畜业发达。,A,C,B,C,B,返回,特别提醒 乳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就市场因素看,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鲜的牛奶以及乳制品。受新鲜牛奶运输要求的影响,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农场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就饲料因素看,乳牛既需要多汁的牧草,也需要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因此,乳畜业农场应利于种植粮食作物(如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