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学案(打包5套)湘教版选修6.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学案打包5套湘教版选修6.zip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学案打包5套湘教版选修6.zip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及其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0.doc
  • 全部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4.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及其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1.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3.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2.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80824370.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考点精讲】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1.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现状 非常严重,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扩大自然原因 地域广大,季风影响显著,气候和地势差别明显;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较小,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原因人为原因 巨大的人口压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2.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形成原因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大兴安岭西侧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半干旱草原地区 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场退化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过牧严重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严重青藏高原 土壤侵蚀,草地退化 高寒地区,生态十分脆弱 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典例精析】例题 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2(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思路导航:第(1)题,甲是平原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为解决旱情,常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易出现盐碱化现象;乙是丘陵地区,破坏植被常会造成水土流失。第(2)题,此题为开放式题目,选择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即可。答案:(1)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2)土壤盐碱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答出两点即可 )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采取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禁止滥垦乱伐;发展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等。(答出两点即可 )随堂练习: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据此回答(1)~(2)题。(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耕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 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 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 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 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布(2)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 ④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思路导航: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西北地区降水少,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和草场退化;西南地区降水丰富,森林破坏严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而地表植被的破坏则是上述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就应因地制宜,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恢复地表植被。答案:(1)C (2)B【总结提升】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3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主要防治措施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东南林区属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属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属湿润低地、平原、湖泊、海洋边缘地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休渔期制度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属湿润半湿润丘陵地区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地区 属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1森林及其保护【考点精讲】一、森林的概况1. 森林的特点2. 不同时期对森林的破坏作用时期 主要原因 变化特点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和游耕制度 原始森林有所破坏,但仍有自然更新的机会农业社会 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 森林面积逐渐减少工业社会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 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积锐减3. 当前世界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二、毁林的危害及森林保护1. 森林的生态效益 22. 森林保护森林的锐减唤起了国际社会、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和大众的高度关注,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举 措 意 义国际 1992年联合国通过《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中国 1984年公布《森林法》,2002年又公布了《森林法》的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典例精析】例题 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完成下列问题。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20 15 55-30-2040 30 80-50-4060 60-50-30 95-80-7080 75-60-50 98-89-8090 70 100-95-90(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______。(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思路导航:第(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森林的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第(2)题,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从而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相反植被遭破坏,会造成水土的流失。第(3)题,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降水、风、地形、土壤,这些因素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答案:(1)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也在增加(答呈正相关亦可)(2)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3)降水 风 地形 土壤随堂练习: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3到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思路导航:从题干中关键词“快速有效”分析,营造防护林体系及实施退耕还林能提高森林覆盖率,而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都是对森林的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破坏、砍伐。答案:A【总结提升】图示法分析破坏森林后带来的危害1湿地干涸及其恢复【考点精讲】一、湿地分布与作用1. 湿地的定义对湿地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层次 内容位置 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在 6 米以内的海域表面形态 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状态 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注意:不要以为湿地就是土壤过湿甚至积水的土地,这仅是从字面上理解湿地的概念,它将湿地的范围限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部分,而忽略了水体部分。2. 湿地的价值生态价值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号称“地球之肾”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能源和水运等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3. 中国湿地的状况状况面积 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左右,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特点 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东北三江平原沼泽面积864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典型湿地 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是我国几条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二、湿地减少的原因及保护1. 湿地减少的原因22. 保护【典例精析】例题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3(1)试分析图中乙地湿地的形成原因。(2)请说明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思路导航:乙地为三江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加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致使地表长期有积水。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答案:(1)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2)作用: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随堂练习: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为 6.2 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1)~(2)题。(1)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A. 是拉萨市的主要水源B. 减少拉萨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C. 增加拉萨市区空气湿度和温度D. 吸附空气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是( )A. 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B. 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上游乐场C. 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 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思路导航:第(1)题,拉萨的主要水源是拉萨河;湿地不能增加空气的温度,但可以调节气温;湿地不能减少城市废弃物,但可净化水体。第(2)题,湿地的开发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禁止在湿地内兴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开发建设项目答案:(1)D (2)C【总结提升】湿地的美称和作用4美称 作用资源的宝库 生产出大量的鱼、虾、蟹、稻米、莲藕和菱角等农副产品生命的摇篮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天然空调机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水库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地球之肾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鸟类的乐园 为各种野生鸟类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1生物多样性保护【考点精讲】一、物种灭绝的原因1. 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相关图示法理解:2. 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产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即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经研究表明,地球历史上生存过的物种,至少有90%已经演化为别的物种,或者永远消失了。地球历史最近 2 亿年以来,每百万年平均有90万个物种灭绝,平均 1.1 年灭绝一个物种。可见,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3. 物种灭绝的原因原因 表现自然原因 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人类社会早期 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农业生产活动人为原因 工业生产活动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全世界损失的物种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虫,而且相当一部分尚不为人所知,形势严峻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2. 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的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3. 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4. 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典例精析】例题1 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2思路导航:本题主要通过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考查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当它通过自然保护区时,会切断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缩小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同时过往的车辆会给野生动物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高速公路在经过自然保护区时,要注意修建野生动物通道,或者是采用高架桥的形式。答案: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如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活动)。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例题2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C.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 离地保护思路导航:四个选项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A随堂练习: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 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 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思路导航: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的重要原因,A正确;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C正确;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正确。答案:B【总结提升】解答有关环境问题题目的步骤(1)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及分布。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分布等。(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1草地退化及其防治【考点精讲】一、草地退化1. 草地的特点:天然草地的分布----降水不够丰沛的地带经济价值----发展畜牧业的基地生态价值----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2. 概念区分:(1)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是指不受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而形成的地带性草地植被。——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2)草场:草原以及各种类型的草地,一旦被用来放牧或割草等,即称之为草场,也就是说,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3)草坪:指的是有特殊功能的草地,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4)草地是一种泛指,是指生长有草本植物或具有一定灌木植被的土地,因而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5)草甸:湿润条件下发育的多年生草本植被。3. 载畜量:(1)载畜量是指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2)欧洲载畜量高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b. 地形:地形平坦有广阔的平原。②人为原因a. 市场: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b. 科技发达:有发达的科技和工业作保障。因此,欧洲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畜牧业,有很高的载畜量。4. 草地退化的原因及表现:5. 世界主要草地的分布:类型 特征 成因 世界地区分布热带草原地带性草原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 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2原气候区温带草原地带性草原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亚欧大陆、南北美洲寒带苔原 地带性 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北极圈以北地区草山、草坡、草滩非地带性受地形、水分、热量条件制约除南极洲外各大洲的低山,坡地,河漫滩地区二、草地的保护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荒漠化过程的开始阶段,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典型精析】例题1 读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3(1)A阶段农业生产以________________业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______________业为主。(2)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可见种植牧草越来越受重视,试比较我国西部畜牧业与西欧乳畜业的差异:①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___气候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很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②我国西部的牧草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③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_________,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④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西部种植牧草具有__________作用。思路导航:本题主要考查西欧乳畜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中外畜牧业及乳畜业差异的分析和掌握情况。答案:(1)种植 乳畜(2)①温带海洋性 终年温和多雨 ②温带大陆性 ③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④涵养水源例题2 (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草地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防污等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材料二 我国牧区有草原3.13亿hm 2,草原可利用面积约2.2亿hm 2。约占国土面积的 31。长期以来,我国对草地资源的经营一直处于掠夺式利用和自然粗放经营阶段,导致了天然草场退化、沙化趋势日益严重。平均风沙日每年在80天以上,草原退化速度现仍以每年133.4万hm 2的速度扩展。材料三 我国可利用草场资源示意图(1)分析我国草场资源退化、沙化日趋严重产生的主要危害。(2)我国畜牧业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思路导航:第(1)题,由材料知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导致了草场的退化和沙化严重,草地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防污等多种生态功能减弱。第(2)题,合理发展畜牧业要保护草场,不得过度放牧。答案:(1)使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程度加剧(或水土流失面积逐渐扩大);沙尘暴增多,沙漠化扩大;旱灾水灾频繁;土地肥力下降;草资源产量、质量下降,畜草矛盾突出;物种减少等。(2)建设人工草场,规划合理的载畜量,保护天然草场资源。随堂练习:下列措施可以提高载畜量的是( )A. 扩大牧场面积 B. 改善畜牧品种 C. 兴修水利设施 D. 实行划区放牧4思路导航:载畜量主要取决于牧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草场面积、牲畜品种等无关,兴修水利可以改善草场牧草的质量,进而提高载畜量。答案:C【总结提升】总结世界各地草地退化情况地区 草地退化情况欧洲 情况较好。降水均匀,细致管理,载畜量多,自给有余北美 逐渐好转。经历过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澳大利亚 有所改善。曾经过度放牧非洲、南美洲及亚洲大部分地区问题严重,面临着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超载放牧所致中国 严重。超载放牧及鼠害和虫害导致牧场退化、沙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