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京剧艺术与教学.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1404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剧艺术与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京剧艺术与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京剧艺术与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京剧艺术与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京剧艺术与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京剧艺术与教学师之范京剧艺术与教学1993 年春,武汉铁路工人文化宫礼堂.上课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学生没来,把主持这次会的黄老师急得团团转,千余名听课者出现骚动.和我同来上课,讲学的支玉恒老师突然走到台前,对着话筒说:“老师们 ,于永正老师不但课上得好,而且京剧唱得棒,还是唱旦角的呢!他嗓音清亮甜美,颇有梅兰芳大师的神韵.pgfrl 欢迎他唱一段,好不好?“台下掌声四起.这事哪有说不好的? 不息的掌声使我没有一点后退的余地;再说,“救场如救火“. 于是 ,我清了清嗓子 ,上台唱了坐宫中铁镜公主唱的几句“西皮摇板“.“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 一句还没唱完,台上台下便掌声雷动.“怎奈他这几日愁锁

2、眉间“一句刚了,学生们便从前门进来了.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昆明,小学界知道我会唱京剧的人不少.1997 年元旦,河南安阳市文峰区教研室唐主任寄给我的贺年卡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您在安阳唱的京剧至今还绕梁不绝!“不可信其有.但,似乎也不可信其无.学京剧讲究一个“默“ 字.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科班的孩子练完功了,老师常叫坐下来,静一静,默一默.什么叫默?老师说,默 ,就是用脑筋去思索,揣摩.“这个默字实在重要.默,就是悟;悟出神来,悟出老师没有讲的,书上没有写的东西来.特级教师高万同听了我的新型玻璃后说:“我是不敢公开上这种常识性的课文的,干巴巴的,弄不好,就上成了常识课.可是你却上

3、得熠熠生辉.“他特别欣赏我设计的小练笔新型玻璃自述,问这个“点子 “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说是“ 默 “出来的 .是这样,钻研教材要“ 默 “,设计教法要 “默“.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那么读呀,想呀.我有好多点子是坐在公共汽车上,躺在床上想出来的.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灵感,灵性吧.灵感不是别的,乃长期,不倦地思维所闪现的火花;而灵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如果说我身上江苏徐州于永正有一点灵性,比别人多一点悟性,我想,与我学京剧,拉京胡,热爱艺术有相当大的关系.谈话结束,高万同老师赠给我听课时所书袁枚的一首诗: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好词.落款是:“ 听永

4、正弟教 新型玻璃有感.高万同.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这首诗,通篇讲的不就是一个“默 “字吗 ?京剧艺术家为达到神妙的艺术境界而艰苦“磨戏“ 的严谨作风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在备课上一丝不苟,不敢有半点马虎.我备月光曲时,想一开始便要求学生简要地复述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美丽传说.又一想,觉得不妥,因为从理论上讲,简要地复述难于具体复述.再一想,六年级的学生了,概括地复述该不成问题了.为了慎重起见,我决定找三个学生试一下.结果,这三位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后,都能概括地把这个传说讲出来;要他们具体地说,却都有困难.难在哪儿?难在穷兄妹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引起的那一大段联想上.于是,定下来,先简要复述,再具体复

5、述.按此思路,我第一次应邀到一Y/TP/E“蹇畜厂6师之范有感于于永正老师蹲着板书最近,笔者观摩了全国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精品示范课月光曲,义一次被于老师那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尤其是对于老师“ 蹲着板书“ 感触颇深 .于老师每次板书,特别是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都是把身子蹲得很低很低,大腿与小腿之间几乎弯成了 90 度.那样子似乎不太稚观,有些听课的老师都为此窃笑可笔者却认为:于老师这样做是为_让每个学生,特别是矮个的学生,看清老师是怎样板书的,尤其是看清每一个生字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书写要领等,是真正的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以前笔者上课板书时总有学生嚷着:“ 老师挡住了 “.听课回广东

6、深圳吴-不林孙雏凤来,也试着蹲下来板书,可没过一会儿,便感到两腿酸痛,十分吃力看来,蹲着板书看似简单,其实并非易事,可年逾花甲的于老师自始至终都这样做了,这着实让笔者叹服不已!于老师“蹲着板书“ 所折射的是“ 对学生有情 ,对学生有爱“的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 于永正教育探索).教育家夏丐尊说得好:“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营,逃不了一个空虚.“课堂上 ,于老师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爱,“ 蹲着板书“ 只是其中的一个具体的教学细节,可从这细微之中却透示出他那闪光的教育思想“目中有人 “!从于老师“蹲着板书 “想

7、到平时看到的一些“目中无人“的教学情形:在讲台上岿然不动,低头看着教案上课者有之;反背双手,昂首挺胸,像警察似的来回巡察者有之;坐在椅子上,如教授讲座般上课,甚而板书也懒得起身者有之这些“目中无人“ 的老师 ,面对着于老师“蹲着板书“,会不会有所思考,有所启迪?“以人为本“ 并不是一句空洞的教育口号,而是付诸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的行为.妙哉,于老师的“ 蹲着板书“!妙哉,于老师教育思想上树起的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 人“字的旗帜 !(原载 深圳教育)所小学上月光曲便获得了成功.我备我的伯父鲁迅时,目光久久地落在鲁迅先生送给侄女的两本书的名字上:表,小约翰.送书,说明了鲁迅对侄女的关心.但这两本书

8、是谁翻译的? 如果是鲁迅的话,他关心的就不仅仅是周晔一个人了.可惜,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于是,托人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去查.一查,这两本书果然是鲁迅翻译的!我高兴极_.当我上课把这一点告诉学生时,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对课文中关于鲁迅“送挽联送花圈的“ 何以有 “学生“的理解,就大不相同了.四京剧界有句话,叫做“无丑不教育文汇成戏“?“无丑不成戏“的“ 戏“是指生活,这“生活 “自然也包括 “教学“丑“呢?丑是生活中的一种色彩,一种不可缺少的色彩,尽管其中不乏灰色的:一天下午.我到一所被人们称为“j 类苗 “的学校上课 .我一走进六年级教事,发现这个班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全班 40 余位学生中,

9、只有 8 位男生,且都坐在里边靠窗户的地方.我走过去,弯下腰悄悄地问前排的一位男生:“你们在班里生活得愉快吗? 心情舒畅吗 ?“样子装得“悄悄的 “,实际上我的声音全班都听得见小男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向女同学那边努努嘴说:“她们不给你们男同学气受吗?你们人这么少,才 8 个“这位男同学哑然失笑,女同学也笑了.他回答说:“还行.“ 我说:“你的意思是,多少受过点气 ,不过,能忍受得了.是不是?“学生们笑得更开心了.教学少不了幽默,就像戏少不了“丑“ 一样.五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我从中得到的裨益是多方面的.这里说的,仅仅是和语文教学有关的.如果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不懂点艺术(不一定是京剧艺术)的老师是“ 不完整“ 的老师?,(原栽 四川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