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http:/M O N E Y C H I N A/2 0 2 3 年 7 月 上 财经界 防控随着科研事业单位职能多元化的实现,此类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实现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对显露出来甚至潜在的风险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风险所在。通过系统的全面反馈,有利于单位决策层精准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二、科研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风险分析以 X 科研事业单位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以点带面挖掘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风险关键点,具体分析如下:(一)X 科研事业单位概况X 科研事业单位成立较早,近年来,X 单位的收入来源呈现出
2、多元化趋势,不仅包括财政拨款,还包括科研项目收益以及资产运营收益等。近年来 X 单位在自身职能不断拓展的大环境下,对于自身内部控制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大力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在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从科研事业单位发展角度出发,现代化信息技术嵌入到其内部控制工作中,不仅可以有效改进传统内部控制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而且还能更好地与当前发展要求相契合,对单位工作体系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是现阶段,很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时间较短,一些风险逐渐显露出来,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作用。鉴于此,有必要对科研事业单位内
3、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优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当前此类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来明确信息化内部控制机制设计思路,进而促进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成效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一、科研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一)促进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效率的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科研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在不断拓宽,这就需要单位对自身内部控制工作进行不断升级和优化。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在减轻内控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减少一些机械性的重复工作,促进单位更加高效地进行内控信息收集、处理、分析。进而为单位决策层提供有效信息数据,实现单位内部控
4、制工作效率的提升。(二)促进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共享的实现科研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单位各部门之间搭建便捷、高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平台,促进信息传递和共享效率的提升,防止以往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孤岛”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促进内外信息沟通,做到无缝对接,提升科研单位与税务、银行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紧密度。(三)促进单位更好地实现内控风险摘要: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所应用,并初步实现了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这对搭建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质
5、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在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逐渐显露一些风险,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控风险,构建更加成熟的内部控制信息化体系。本文以 X 科研事业单位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优化措施,以点带面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精准性、实时性、系统性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信息化建设 必要性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贺勇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必要性与优化措施研究DOI:10.19887/11-4098/f.2023.19.045100建设、人员安排等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现阶段 X 单位内部控制上仍然存在着
6、一定的风险,需要在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二)现阶段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第一,信息化预算管理模块存在形式化。目前,X 单位虽然已经开始应用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来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但在信息化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上仍然存在着局限性,并没有全面实现预算管理与具体业务的互联,无法完成各项内部控制数据交互使用,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内控机制。同时,X 单位现有的内控信息化系统并不能够全面实现对业务和项目开展情况的实时查询,无法对超预算、预算执行等问题给予有效控制。此外,在预算管理相关指标设定上也存在一定不足,现有指标并不能够系统反映各类业务和项目执行情况,需要采取一定措施
7、进行优化。第二,信息化收支管理模块功能不完善。目前,X 单位虽然在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中设定了收支管理模块,但是此模块的具体功能还不完善,并没有全面实现在线申报,进而出现一些报销凭证申报重复情况的发生。同时对于一些需要事前审批的事项,系统处理流程也过于繁琐,费用申报费用审批费用发放并不能一气呵成,审批后还需要通过人工处理进行费用发放,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第三,采购管理一体化模块仍需完善。目前,X 单位采购程序中,初步完成了内控系统引入,构建了采购方案制定、采购工作执行、采购资金支出、采购物资品质验收以及采购物资使用效率评价等一体化管理体系。但是现行采购管理一体化模块的各环节细节内容设定上存
8、在着欠缺,采购方案制定上需求可行性分析缺失;采购工作执行上动态监管不足;财政资金支出上缺少分析审核功能;采购物资品质验收上缺少严格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对采购管理成效形成保障。第四,资产管理模块最新制度嵌入不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 X 单位现阶段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中已经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以及现金等资产管理上设定的具体标准以及方式方法,但是并没有充分结合新制度的要求以及单位实际情况做出动态优化和调整,部分资产在系统中处理方式存在着不合理性。同时,X 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资产管理模块操作权限设定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不仅操作人员设定没有充分考虑不相容岗位问
9、题,而且还存在着一人多项权限问题,不利于单位内部控制成效的提升。第五,科研项目数据传递共享模块信息获取存在缺陷。目前,X 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科研项目数据传递共享模块存在着及时性不足的情况,并没有充分发挥数据共享技术优势,难以对科研项目全程进行全面监控。虽然 X 单位在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中建立了科研项目数据信息交互平台,但是在各类数据信息调取上仍然存在着操作困难,不能实现动态信息调取的情况,只能够获取部分特殊时间节点的科研项目数据信息,难以为单位决策层内部控制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三、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优化措施针对 X 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风险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具体如下:
10、(一)预算管理模块X 单位应当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信息化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整体水平提升的作用。在预算编制功能设定上,应当结合单位各类业务和科研项目具体情况将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嵌入到系统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预算编制的效率,还有利于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同时,X 单位还应当全面实现预算管理与具体业务的互联,通过预算管理模块与业务模块的对接全面实现各项内部控制数据交互使用,形成系统的内控机制,在全面实现对业务和项目开展情况实时查询的同时,也能够对业务和项目超预算、预算执行等问题有一个充在预算管理相关指标设定上也存在一定不足,现有指标并不能够系统反映各类业务和项目执行情况,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优化R
11、 财会研究ESEARCH OFFINANCIAL ACCOUNTING101 http:/M O N E Y C H I N A/2 0 2 3 年 7 月 上 财经界 分的了解,进而给予有效控制。此外,在预算管理相关指标设定上,X 单位应当在现有的预算管理模块上,从项目绩效期望、成本支出、经济收益等视角设定预算管理绩效指标,并设定必要的预警值,在业务和项目达到一定比例时要求业务人员或者项目负责人要及时在系统中对绩效收益进行阐述。值得注意的是,预算管理绩效定性和定量指标的选取,要在系统中纳入一些关键指标,剔除冗余指标,通过各类指标在系统中反馈预算管理成效,切实提升单位内部控制整体质量。(二)收
12、支管理模块X 单位对自身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收支管理模块的优化可以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考虑到单位职能不断拓展、收支管理复杂性特点,单位应当对内部控制人员以及业务和项目人员在资金使用和系统操作提出严格要求,可以在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收支管理模块醒目位置共享和展示国家级、省级及单位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使相关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信息化操作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开展具体业务,提升单位收支管理的标准性。其次,X 单位还应当优化收支管理模块的在线申报功能,实现电子化票据管理,由报销人员上传报销凭证,提升账目查询便利性。同时,系统还应当增加电子发票编码识别公民,完成发票编码的填写,在系统终端
13、识别编码的唯一性,减少票据重复申报问题。此外,对于一些需要事前审批的事项,单位还应适当对业务流程进行简化和优化,明确费用申报、审批、发放标准和时间节点,实现费用申报费用审批费用发放一气呵成,提升费用管理效率,为内部控制工作质量提供一定保障。(三)采购管理模块X 单位应当在现有的采购方案制定、采购工作执行、采购资金支出、采购物资品质验收及采购物资使用效率评价等一体化管理体系基础上,对细节内容进行设定和优化。在采购方案制定上,要邀请专家并通过单位讨论对需求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分析结论要形成采购标准和具体方案内容内嵌到系统中去,为采购工作形成指引。在采购工作执行上,要实现采购模块与控制模块的互联,出现
14、异常情况要能通过系统反馈,以便实现动态监管。在采购资金支出上,要设定横向和纵向分析功能,将以往数据信息及类似业务和项目数据信息纳入到分析中,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现时与以往数据的差异。在采购物资品质验收上,要在系统中设定各类物资品质标准,为形成验收结论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四)资产管理模块X 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到新政府会计制度对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资产管理模块中应当结合不同类型资产管理需求,设定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及现金等资产管理上设定的具体标准及方式方法,并定期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做出动态优化和调整,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科学、合理利用来提升资产管理的整体
15、效率。同时,X 单位还应当明确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资产管理模块操作权限,不仅要实现信息化系统不相容岗位分离,还应尽可能避免一人多项权限问题的发生,进而起到间接促进单位内部控制成效提升的作用。(五)科研项目数据传递共享模块X 单位应当投入一定资源用于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科研项目数据传递共享模块的优化和完善,要充分发挥数据共享技术优势,实现科研项目各环节与监管机制的紧密联系,进而实现全面监控。同时,X单位还应当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各类数据信息调取功能,保证相关人员要能够在权限下实现信息数据的动态调取,不仅要能获取特殊时间节点的科研项目数据信息,而且单位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要能够保证科研项目实时数据调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单位决策层做出内部控制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参考文献1 唐晓萍.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问题的思考 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0):12-15.2 童竟婧.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探索 J.环球市场,2020(30):44-46.3 韦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3):77-79.4 卢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4):34-37.5 李雨薇.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及信息化案例分析 J.财会月刊,2019(17):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