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摘要】茂名打造的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目前还处在初期阶段,基地建设在要素供给、政策能级、市场风险、行业协同、空间布局、氢能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后续应强化茂名全市石化产业发展“一盘棋”思路,促进产业布局优化;采取全力“拓新”、兼顾“守成”的发展策略,聚力打好制造业发展“三场硬仗”;积极争取提升政策能级,强化基地要素支撑和政策支持;通过跟跑式发展,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尽快取得突破。【关键词】茂名;绿色化工;氢能;协同;“三场硬仗”茂名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刘畅(中共茂名市委党校、茂名市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 广东茂名 525000)经济观察 南方论刊 2023
2、 年第 4 期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位列茂名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基地”之首,关乎茂名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长远发展,有利于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夯实地方财税基础,促进“双碳”战略落地实施。目前,基地核心项目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I)阶段正在如期推进,预计将于今年内建成投产,进而实现基地项目投产零的突破。但总体来说,茂名市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建设还处在初期阶段,基地的建设和打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破解。一、我市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要素支撑不足基地建设首先需要有资金、人才、技术、土地、能耗等各方面要素的支撑,其中最突出最迫切
3、的两个问题是资金和能耗指标问题,技术自主性问题也不能忽视。1.资金短缺。基地建设从一片荒滩和虾塘起步,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处于空白状态。仅完成征地和进行最基本的土地平整,政府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上后续的道路、港口、码头和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就更大,而滨海新区一年的财政预算收入仅有 1 亿元左右,全口径财政总收入也仅有 33.37 亿元(2020 年),只能通过申请上级补助资金、土地出让收入、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贷款、PPP 和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此外,绿色化工和氢能源属于重化工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巨量资金。东华项目目前已完成的投资额仅为计划总投资额 1000 亿元的约十分之
4、一,在没有新的投资者进入的情况下,仅靠一两家企业,要推进后续项目建设难度较大。2.能耗指标紧缺。基地以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为主,该行业基本上属于“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范围,能耗双控政策十分严格。每年省下达我市的能耗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致仅能支撑既有项目建设需要,富余量很少,后续新上项目通常需要重新申请指标,对基地项目建设构成重大制约。3.技术非自主可控。东华项目采用美国霍尼韦尔UOP 的 C3 Oleflex 丙烷脱氢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回报高、能耗低、排放低、安全可回收等特点,并且其相对独立的反应和再生系统能够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在线可靠性,是目前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但是该技术不为我
5、所有,非自主可控,未来在极端情形下可能存在“卡脖子”风险。(二)政策能级偏低相比广东其他几大石化基地惠州、湛江、揭阳近年引进的大项目,茂名东华项目的政策能级相对较低,其层级和影响力与前者无法相提并论。尽管东华项目落地建设以来,已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级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但作为地级市层面所引进的“普通”民营企业项目(相较央企和跨国化工巨头的项目而言),其在后续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所能获取的政策资源支持,客观上说是相对少的。(三)市场风险有所放大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原料丙烷与丙烯的价差以及丙烷的稳定获取,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并且近两年风险还有所放大。1.产能过剩风险。2
6、020 年全国丙烯新增产能高达472 万吨,20212022 年更是丙烷脱氢(PDH)新增产能的集中爆发期,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丙烯新增产能将达到 2340 万吨,总产能将达到 6858 万吨/年,而届时丙烯当量消费量在 5590 万吨,产能过剩态势已经相当明显,特别是其中的大宗料过剩(高端产品还是短缺),价格必然承压。2.原料价格上涨风险。东华项目的丙烷主要来源于美国和中东地区,受俄乌冲突影响,近期国际原油不断走高,2022 年 4 月份沙特阿美公布的丙烷价格在 940 美元/吨,创下 8 年来新高。尽管 5 月份丙烷合同价(CP)有所下调,但较去年同期仍上涨 60.38%。丙烷价格的走高
7、推高了丙烷脱氢项目原料成本,导致聚丙烯利润被高昂的丙烷价格所吞噬,丙烷-PDH-PP 路线利润急速下滑。2022 年,PDH 多数时间维持在亏损状态。以山东市场为29例,2022 年 1 月平均毛利在 3 元/吨,2 月毛利平均为-197元/吨,3 月下旬,更是大幅降低到-961 元/吨。3.原料来源安全性风险。东华项目丙烷来源主要在美国和中东地区,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过度依赖美国丙烷,在极端情形下可能存在断供风险。当前俄乌冲突下,俄罗斯对欧洲国家的能源断供对我们而言就是一大警示。(四)行业协同度不高世界级的产业基地必然是集群的概念,靠一两家企业单打独斗无法成群。东华能源致力于打造“产业树”
8、,发展烯烃产业生态链,这是建设世界级基地的必然要求,但目前这棵树刚长出小苗,只有主干(丙烯),不见枝叶,更谈不上开花结果。两年以来,项目下游招商引资虽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引进了广州工控丙烯腈项目,但可拓展空间还很大。特别是,本地石化园区和企业目前参与基地建设尚不充分,高新区、茂南石化工业园和滨海新区联动不足,茂石化参与度也有待提升。而茂名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缺少茂石化的参与,在规模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上就失去了一大助力。(五)发展空间布局受限不同于一般石化园区的集聚发展路径,茂名的石化产业呈散点分布,茂石化的炼油和乙烯本身是分离的,以其为主要依托的茂名高新区和茂南石化工业园也是分离
9、的,彼此距离较远(15 公里以上),并且都不靠海。东华项目虽然靠海了,但是偏居一隅,与现有的成熟石化园区距离更远(60 公里以上),并且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配套近乎空白,这就决定了项目发展必然面临较高成本。远离海岸和散点分布是茂名石化产业发展的先天不足和路径依赖,但是茂名石化产业的前景和出路又决定了它必须临海布局,只能在这两者中尽可能取得平衡,这并不容易。(六)氢能发展难破题我国氢能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产业发展形态和发展路径尚需进一步探索等问题和挑战,氢能产业发展尚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推广的条件。茂名虽
10、拥有发展氢能产业的原料优势,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近期已中交,取得一定突破,但茂名石化产业也面临行业发展的共同问题,并且在资金、技术、产业基础、人才和创新能力方面上的短板更为突出。二、对策建议(一)强化全市石化产业发展“一盘棋”思路,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形成协同打造世界级基地的聚合力加强全市石化产业发展一体化规划,使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成为事实上涵盖全市各石化产业园区和企业的包容性概念。茂名“十四五”规划提出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是从全市的层面来说的,但是目前我们在观念上,通常把基地视同滨海新区的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或者东华项目,这就把基地的概念弱化了,也把它的范围缩小了。无
11、论是传统炼油、液体化工,还是气体化工,都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氢气作为重要的石化副产品,茂石化和高新区也都有一定的量,而且氢能产业发展本来就是石化园区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这个概念是通用的,应当成为茂名石化行业的共识和共同使命,而非仅局限于滨海新区和东华项目。优化茂名石化产业布局,形成更明晰的产业链分工、促进各石化园区和企业错位发展。以滨海新区为打造世界级基地的主战场,以东华项目为基础,重点发展气体化工。茂名高新区、茂南石化工业园重点发展液体化工,推进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展下游产业链。推动茂名石化公司立足中国石化向综合性能源供应商转型的战略方向,参与东华能源下游项目建设。打造中国领先的氢能供应商
12、,需要有较为充裕的发展空间,这是滨海新区吉达片区的优势,茂石化相关项目可以优先考虑布局在滨海新区。(二)全力“拓新”,保障东华能源一期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并稳健运营,形成打造世界级基地的示范带动。聚力打好茂名制造业发展“三场硬仗”。“三场硬仗”中的两场事关茂名石化产业“拓新”发展:一要全力保障东华能源一期(I)阶段项目如期顺利建成投产,加快推进(II)阶段项目建设,尽快启动(III)(IV)阶段项目,把丙烷脱氢产业链这棵“大树”的主干先培育起来;二要争取广州工控丙烯腈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把“大树”的重要分支发展壮大,并适时启动丙烯腈聚丙烯腈碳纤维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产业链的合作,进一步延伸下游产业链。
13、强化项目建设运营的风险管理。一是促进丙烷原料来源多元化,分散原料风险,并利用东华作为中国最大丙烷进口商具有的定价权,努力规避原料价格上涨影响。二是注重开发聚丙烯高端产品。减少中低端的聚丙烯大宗原料开发,重点开发高端和特殊品种的聚丙烯产品。三是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支持东华能源联合广州工控和各大专业研究机构,建设联合创新驱动中心,以高分子新材料为研究重点,联合攻克产业关键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三)善于“守成”,推动传统炼油化工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三场硬仗”中的剩余一场事关茂名石化产业“守成”发展。要守住茂名传统石化产业的深厚积淀和巨大优势不丢失,让“老树发新芽”
14、,在新条件下更大程度激发传统石化活力,使其转型升级,取得更大发展。加快推进茂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重点推动茂石化 100 万吨乙烯提质改造项目落地建设,同时围绕茂石化链主企业,系统谋划推动产业链的补链强链;推动高新区与茂石化协同发展,更大力度激活“隔墙效应”,推进乙烯提质改造项目下游产业链招商,集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产业,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度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绿色安全化工园区,争创全国百强高新区;支持茂南石化工业园进一步发展壮大,破解园区可开发空间不足的窘境,支持园区做好南北片区规划,拓展其发展空间。(四)提升政策能级,强化基地建设的要素支撑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资金支持力度。综合考虑
15、地方长期为中央企业和国家发展所作支持和贡献,向国家申请完善税收分成制度,提高对地方的税收返回比例,加大对地方的财政30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引导各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加大对茂名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的信贷支持;支持东华能源联合各级政府、大型金融机构和龙头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低碳发展基金,支持项目一揽子工程建设;加大专项债券对基地建设支持力度,简化债券申请、使用审批手续,加快债券使用进度。强化基地项目建设用地用能保障。向省争取参照揭阳滨海新区粤东新城有关用地政策,将省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权限依法委托给茂名滨海新区实施,并且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对基地建设予以倾斜支持。在更高层面解决项目能耗和碳排放问题
16、,基地产业项目建设不占用地方排放指标,由省统筹解决。加大对基地纳入广东自贸区粤西片区的配套政策支持。把基地纳入广东自贸区粤西片区,并在财税、外汇、金融等方面参照横琴、前海和南沙自贸片区有关政策执行,打造茂名对外开放新高地,增强基地畅通经济内循环和区域外循环的双循环联动功能,提升茂名石化产业与国际的联动发展水平。促进投资便利化,吸引大型跨国石化企业参与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建设规模、质量和竞争力。(五)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尽快取得突破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茂名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的题中应有之义,氢能产业发展不实现突破,基地建设至少是不完整的。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已
17、明确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但目前阶段市场化运作经济上尚不可行,还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补贴。采取跟跑式发展策略。从茂名的实际出发,要打造氢能领跑城市,财政条件首先不具备,应转而走一条适合自身的稳健发展道路。要加强对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和政策法规的研究,跟踪氢能发展五大示范城市群(特别是广东城市群)的发展动态,找准自身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和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氢能发展规划。要发挥茂名石化公司制氢用氢先行者的经验优势,为东华能源项目投产后的氢能利用提供借鉴。要加强滨海新区与高新区在氢能产业发展上的衔接,两者在产业布局、设施建设上一体谋划、协同发展、互为依托,争取尽快取得
18、新突破。本文受茂名市 2 0 2 1 年度社科规划项目 茂名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的路径研究(2021ZD01)资助。作者简介:刘畅(1986-),男,汉族,广东茂名人,中共茂名市委党校决策咨询中心副主任、茂名市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责任编辑/吴冬梅(上接第 4 页)逐渐暴露的事实为出发点,指出反映压迫和反对压迫的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必然性。然后,他依据是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是否发现了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为标准,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评判,并结合已经爆发了的各国革命,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特别是阶级斗争学说置于世界历史中加以考察,再次论证了“阶级
19、斗争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5313这一重要观点。由此看到,列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对具体经济情况的分析形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三、结语文末,列宁指出“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6314“两个只有”重要论述作为知识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在理论逻辑上和现实意义上的交点正是科学社会主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总而言之,在这篇文献中,列宁的整体性视野是通过按先进社会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先总论后分述、继承恩格斯有关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
20、逻辑和本质规定性作出阐释呈现出来的。列宁放眼全世界,将他从整体性视野中汲取的力量,给无产阶级以理论支撑和思想启迪,又切切实实以整体性视野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这启示我们,一方面整体性视野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理论整体、历史整体、实践整体的统一。另一方面,在以整体性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时,不能仅限于此文献,以此为引,要积极联系列宁的其他相关文献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一起研读,力争对列宁“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思想的生成生长有更全面的了解、更好地把握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贡献、更加深刻地感悟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同时,要始终坚持“两个结合”重大理论观点,以发展
21、的眼光看待经典文献中的一些论述,这也是以整体性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鲜明体现。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张雷声.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 J.甘肃社会科学,2010(06):7-11.4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N.人民日报,2021-06-27(1).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 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高放.谁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提法的创始人与时家贤同志商榷 J.理论探讨,2012(03):168-170.作者简介:梁晶(1993-),女,山西阳泉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责任编辑/姜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