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造合同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之比较.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105022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造合同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之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建造合同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之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建造合同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之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建造合同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之比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建造合同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之比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造合同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之比较建造合同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之比较作者:高允斌 吴明泉?来源:本文依照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以下简称税法) ,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15 号建造合同 (以下简称建造合同准则) ,对建造合同的会计处理及纳税处理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一、建造合同及其分类 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固定造价合同是指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而成本加成合同是指以合同约定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2、 建造合同准则规定,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项建造合同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反映一项或一组合同的实质,需要将单项合同进行分立或者将数项合同进行合并。在现行税法中,出现的是混合销售与兼营的概念,并产生了与会计准则中的合同合并与分立相关而又不同的问题。 二、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合同收入的组成 建造合同准则将合同收入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合同规定的初始收人,即建造承包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最初商定的合同总金额,它构成了合同收入的基本内容;二是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人。该两部分收入应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处理。在税收处理上,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应作为价外费用征收流转税。

3、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也应作为主营业务收入进行纳税处理。可见,在合同收入的组成方面,会计与税收之间总体一致。 (二)会计准则关于合同收入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 会计准则基于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要求分别不同情况对合同收入进行确认和计量。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企业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根据合同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1)固定造价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认定标准,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

4、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2)成本加成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认定标准,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会计上强调关注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按预计已经收回或将要收回的款项能弥补多少已经发生的成本,确认部分或者不确认建造合同收入。即:(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合同收入。 (三)税法关于合同收入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及与会计处理之

5、间的差异 1、税法中关于建造合同流转税计税依据的规定及与会计处理的差异 在税收方面,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会涉及到对建造合同收入适用流转税税种的鉴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特别规定及计税依据计量等方面问题。 (1)适用税种的确定和不同税种计税依据的划分 建造合同所约定的业务内容包括两类:第一类,制造大型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第二类,提供建筑、安装、修理修配及其他劳务活动。总体而言,第一类业务收入产生增值税的纳税义务,第二类业务收入产生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不过,这里还存在一些特殊规定和问题。 第一,在第一类业务活动中,如果制造企业在制造大型机械设备的同时还提供安装劳务,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

6、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2117 号)规定: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对销售自产货物和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征收增值税,提供建筑业劳务收入(不包括按规定应征收增值税的自产货物和增值税应税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具备建设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安装)资质; 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中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凡不同时符合以上条件的,对纳税人取得的全部收入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对于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制造商而言,存在将会计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按合同分解为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与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两个部分的过程。第二,在第二类业务活动中,对于修理

7、修配业务收入适用税种须加以正确划分。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应缴纳增值税。在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对其解释为:“条例所称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 ”可见,如果修理修配的对象是货物或动产,则相应的业务收入缴纳增值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 (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 号)对应缴纳营业税的修缮业务解释为:“修缮,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补、加固、养护、改善,使之恢复原来的使用价值或延长其使用期限的工程作业” 。可见,如果维修的对象为不动产之类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相应的业务收入缴纳

8、营业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作业对象在货物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难以划分的问题,如某些特殊的工业管道或者一项连续的维修、修理活动中既涉及货物又涉及建筑物之类,而劳务合约定的是一份总的合同收入。此时,纳税人往往难于确定和划分适用税种及其计税收入。由于相应增值税、营业税分属国税、地税部门征管,而且营业税的纳税地点一般是在劳务发生地,故类似情况下,纳税人应事先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进行有效的税种鉴定和划分。 第三,如果一家商业企业在向业主销售货物的同时提供安装劳务,则合同收入均混合缴纳增值税。那么,如果是一家建筑安装企业“包工包料”向业主收取价款,适用何种税种呢?目前,建筑企业在土建之类的建筑作业

9、、装饰作业中取得的营业收入均缴纳营业税,并无争议。问题是,安装企业既为业主采购设备等货物,同时又提供安装劳务,企业通常从自身行业性质和归属出发,认为应对合同收入一并缴纳营业税。然而,国税部门往往要求对合同收入一并缴纳增值税,理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本条第一款所称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

10、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在内。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 (财税199426 号)将“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解释为: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数中,年货物销售额超过 50%,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不到 50%。加之一些安装活动包含局部部件的放样、下料、整形、拼焊等,类似于制造活动,因此,国税部门往往认为,只要所购设备价格在全部价款中超过 50%,则就认定安装企业实质上是以货物销售为主、安装为辅的企业,所提供的混合销售行为应混合缴纳增值税。由于我国尚未将建筑业纳入增值税

11、的征税范围,对于此类业务,在理论、法规与实践层面上,在税企之间乃至国、地税之间客观上存在不同认识,企业应审慎处之。(2)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大型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的建造合同中,往往特别约定销售方式和货款结算时间,常见的合同是分期收款和预收款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在前一种方式下,如果按完工进度确认了会计收入,该会计收入并不构成增值税计税依据。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不论会计上何时确认会计收入,也不论购货方是否支付了合同款,按税法规定销售方必

12、须确认应税销售额。其他任何期间如果确认了该项会计收入,也不能重复申报应税销售额。另外,如果销售方与购货方签订分期收款合同,但销售方在收取第一笔款项时,按全部销售价款向对方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应按票面额作为计税依据并一次性产生纳税义务,而非按合同约定收款日期分期产生纳税义务,此时与会计收入的确认时间仍存在差异。在后一种方式下,会计核算中按完工进度确认的会计收入并不成为增值税的计税依据,税法中规定发货日为纳税义务产生时间,这与增值税的税制原理相一致。 关于建筑、安装、维修及其他营业税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业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6177 号)规

13、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如合同明确规定付款(包括提供原材料、动力和其他物资,不含预收工程价款)日期的,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这与按完工进度确认的会计收入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额上都会存在差异。 对预收工程价款,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工程开工后,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工程形象进度按月确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果会计核算时也按形象进度确定完工进度,则会计收入与营业税计税收入之间总体一致。 前文还规定:合同未明确付款日期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关于营业税纳税义务时间

14、的基本规定保持一致。在实务中,主管税务机关一般按照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主要为结算凭据、发票等)孰先的原则确定纳税人纳税义务产生时间。由于这里对纳税义务的确定部分基于收付实现制,与会计收入不可避免地产生差异。 另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未签订书面合同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也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例 1】207 年 7 月 1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销售其生产的大型生产流水线的合同,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同时提供安装劳务,甲公司具有建筑业施工(安装)资质。合同约定的总价款为 12 200 万元。 本例中

15、,建造合同包含了制造和安装两项业务活动,但该合同系一揽子签订,两项业务活动须依次履行,故在会计核算中应视为一个单项建造合同确认会计收入。而在税收上,无论是确定适用税种,还是计税依据及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则与合同的形式和内容直接相关。现分两种情形进行分析: 情形一:双方在合同中未分别约定货款的价款及安装费金额。合同约定:乙公司须于合同签订后十日内支付合同总价 30%预付款。甲公司须于 208年 4 月 30 日之前发出货物,乙公司在验货后支付 30%货款。在甲公司将生产线安装调试投入运行后,乙公司再支付 30%货款。10%的余款作为质量保证金,在生产线正常运行半年后由乙公司付清。依照税法规定,本合

16、同必须缴纳增值税,其销项税额为:12 200(1+17%)17%=1 7721.65(万元) 。合同销售及结算方式应为预收款方式,而非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销售方式。在税收征管中,税务部门区分该两种方式的标准是:在建造活动开展之初及其过程中收取购货方款项的,不论金额大小,也不论分若干次收取,均视为预收款方式;在发出商品之后分期收取的,则为分期收款发出商品销售方式。本例中,应视甲公司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在 207 年度无须对该建造合同计算增值税销售额及销项税额。208 年4 月发货日,尽管仅收取 60%的货款,但必须确认 10 427.35 万元的应税销售额及 1 772.65 万元的销项税额。

17、 在会计核算方面,该合同属于固定造价合同,设收入确认的条件成立,207 年末完工进度为 70%,则当年应确认的会计收入为 6 777.875 万元。208 年合同全部完成后确认剩余收入。 情形二:双方在合同中分别约定货款的价款及安装费金额。其中,货款为 11 700 万元,安装费为 500 万元。货款的支付进行同情形一,安装费于生产线安装调试投入运行后由乙公司一次性支付。在此情况下,可认定甲公司从事了一项兼营业务,增值税应税销售额为:11 700(1+17%) 17%=10 000(万元) ,营业税计税依据为 500 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确认时间同情形一。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双方实际开票

18、结算日或收款日。 在会计核算方面,仍按完工进度确认会计收入,只不过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变为 10 500 万元。 (3)关于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勘察设计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61245 号)也规定:“对勘察设计单位将承担的勘察设计劳务分包或转包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取得的勘察设计总包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的勘察设计费后的余额为营业税计税营业额。 ”因此,总承包人从事符合规定的

19、转包、分包业务,其建筑劳务计税营业额小于会计收入。 在安装业务中,如果建设企业(业主)自行采购设备,而由另一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劳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 号)中规定了新的计税办法:“通信线路工程和输送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电缆、光缆和构成管道工程主体的防腐管段、管件(弯头、三通、冷弯管、绝缘接头) 、清管器、收发球筒、机泵、加热炉、金属容器等物品均属于设备,其价值不包括在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中。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应包括设备价值,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列举。 ”在这种情况下,建造合同下的会计收入额与营业税计税依据总体一

20、致。与此相似的是“清包工”形式的装饰劳务合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6114 号)中规定:“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 ” 2、关于建造合同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的相关规定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21、 ”对照会计准则与新税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下列差异: 首先,税法规定按完工进度确认建造合同应税收入的前提是履行建造合同时“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 ,而会计准则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建造合同纵跨若干会计期间(不一定要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 ,且建造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目的在于向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合同进度及各期可比业绩的会计信息,体现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相关的规定为:“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的,可以按完

22、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对建造合同分期确定计税收入的前提是“持续时间超过一年” ,新税法中将“一年”改为“12 个月” ,为什么作如此变化呢?原规定存在的问题是:“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究竟是指建造合同跨过一个纳税年度,还是指持续时间超过 365 天或者 12 个月呢?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计税结果,经常引发税企争议。按照新法规定,如果一项建造合同的开始至完成持续时间不超过 12 个月,则不强求纳税人必须按照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应税收入。如果在此过程中,因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会计核算未分期确认合同收入,则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不产生差异。 其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

23、得税法实施条例删除了原规定中的“可以”二字,只要建造合同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的,新税法即要求分期确定计税收入时,不考虑纳税人经济利益是否流入,即不以国家税收来承担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在纳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企业所得税计税收入=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合同总收入。如果此时会计核算中未分期确认收入,或只是按照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确认会计收入,则由此而产生暂时性差异。再次,成本加成合同以合同约定或其他方式约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来确定工程价款,并据以进行收入计量。在实际征收管理中,税务部门偶尔会以纳税人的建造成本不能可靠验证,特别在该纳税年度内尚不能提供准确、完

24、整的纳税资料等为由,重新核定其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最后,建造合同准则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而税法要求纳税人按月度或者季度进行所得税预申报,而按年度确认合同收入和成本,并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税法只强调年度内预缴税款方法的一贯性,而不强求其准确性,且季度预缴税款如果存在少缴情况,不以偷税论处。因此,在一个年度内,不妨保持会计与税收间分期收

25、入的一致性;而在年度纳税申报表与会计报表之间,则应关注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差异问题。 (四)税法与会计准则关于完工进度确定的差异建造合同准则确定合同完工进度有三种方法,即,根据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根据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根据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确定。 在分期确定计税收入的过程中,如果会计核算中使用的确定完工进度的三种方法较为合理,则可将其作为计税的基础,税务部门一般予以认同。但如果会计核算时因完工进度不能可靠计量,未确定完工进度,税务部门通常采取用已开工天数除以合同工期的方法来确定建造合同完工进度。 三、合同成本确认与计量合同成本包括从合同签订

26、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合同的直接费用应当包括:耗用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机械使用费等费用。间接费用是企业下属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直接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分摊计入合同成本。 会计核算是税收的基础,但会计核算上的合同成本并非即计税成本。我国税收征管依然是“以票控税” ,对发票的格式规范、要素和内容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独立建造的工程,施工企业应对所购建筑材料凭正规发票入账,不得使用“白条” ;针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特点,税务部门高度关注职工名单、薪酬金额的

27、真实性,支付凭证的合规性;而对于分包工程,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应取得分包人开具的建筑安装业发票,为加强建筑业成本管理,税务部门还会要求提供建造合同、预决算书、工程结算材料等相关证明文件。在差额缴纳营业税时,还应取得分包人的完税凭证。如此等等。 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部门如果认为纳税人会计核算、票据等方面不能达到税收管理要求,一般也会对纳税人进行所得税核定征收。 【例 2】207 年年底,8a 建筑公司与 b 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 1 000 万元的房屋建造固定造价合同。工程已于 208 年 1 月初开工,合同约定于 209 年 10 月份完工,预计工程总成本为 800 万元。截至 208年 12

28、 月 31 日,该项目已经发生的成本为 500 万元,预计完成该合同还将发生成本 300 万元,已开票结算工程价款 320 万元,实际收到 300 万元。假设不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税率为 25%,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扣暂时性差异。假设,208 年 12 月 31 日,a 公司得知 b 公司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以后的款项很可能无法收回。208 年度,由于本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故a 公司会计处理为: (1)登记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5 000 00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5 000 000(2)登记已结算的工程价款

29、借:应收账款 3 200 000 贷:工程结算 3 200 000 (3)登记实际收到的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 3 000 000贷:应收账款 3 000 000(4)确认和计量当年的收入和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5 00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 000 000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 000 000 本例中,由于a 公司于 208 年开出了 320 万元的结算票据,故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 320 万元。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由于会计核算中未确定完工进度计量会计收入,故a 公司应根据税法相关规定,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税务处理,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和成本。如果采用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

30、总成本的比例,该项工程的完工进度为:5 000 0008 000 000=62.5%,应确认收入:10 000 00062.5%=6 250 000(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税的规定,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税收入 612501000-会计收入 3 000 000)25%=812 500(元)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812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812 500 假定 209 年度以后,b 公司的工程停工,a 公司也未发生新的工程成本。a 公司将“工程结算”等科目余额转销。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 000 000 工程结算 3 200 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31、 5 000 000 应收账款 200 000 此时,会计损益中不再产生损失,由此产生一个问题:税收上须转回暂时性差异,那么是通过冲减下一年度应税收入,还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财产损失来达到目的呢?笔者倾向于后者。一是因为以前年度并不存在税收意义上的多计收入问题;二是a 公司确实在以前年度发生了尚未收回的合同成本,存在财产损失的客观基础。a 公司申报的财产损失为 325万元,其证明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 208 年度会计核算中合同收入 300 万元与合同成本 500 万元之差;二是 208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中计税收入与成本之差 125 万元(625-500) 。 四、合同预计损失的处

32、理 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建造承包商正在建造的资产,性质上属于建造承包商的存货,期末应当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则形成合同预计损失,应提取损失准备,将预计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合同完工时,将已提取的损失准备冲减合同费用。 【例 3】a 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金额 150 万元的建造合同,预计成本 130 万元,第一年实际发生成本 100 万元,预计完成该项合同还需发生成本 60 万元。该合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第一年合同完工进度=100(100+60)100%=62.5% 第一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5062.5%=93.75(万元) 第一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16062.5%=100(万元) 第一年预计的合同损失=(100+60)-150(1-62.5%)=3.75(万元)a 公司年末账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00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937 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62 5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7 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7 500 在税务处理上,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形成合同预计损失,不属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在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并形成暂时性差异。对确实形成的建造合同损失,应在工程全部完工结算后据实申报,并转回暂时性差异。 (作者单位:江苏国瑞兴光税务师事务所 江苏国瑞兴光税务咨询有限公司)责任编辑:小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税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