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4)--11第十一章保健针灸、按摩.pdf

上传人:职教中国 文档编号:2068053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11第十一章保健针灸、按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4)--11第十一章保健针灸、按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4)--11第十一章保健针灸、按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第十一章 保健针灸、按摩 2 灵枢 经别篇:“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针、灸、按摩基本点是相同的,都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调整经络、刺激俞穴为基本手段,以激发营卫气血的运行,从而起到和阴阳、养脏腑的作用。3 针 法是用不 同的针具 刺激人体 的经络俞 穴,通过 实施提、插、捻、转、迎、随、补、泻等不同 手法,以 达到激发 经气、调 整人体机 能的目的。其所用 工具为针,使用方 法为刺,以手法变 化来达到 不同的效 果;灸 法则采用 艾绒或其 他药物,借助于药 物烧灼,熏 熨等温热 刺激,以 温通气血。其所用 物品为艾 绒等药物,使用方 法为灸,以局

2、部温 度的刺激 来达到调 整机体的 作用。按 摩则是用 手指、掌 或辅助按 摩器械对 人体的经 络、俞穴、肢体、关节等处,施以按、点、揉、搓、推、拿、抓、打、压 等 手 法,以舒 筋活血,和调表里。4 三种方法各有特长:针刺有 补有泻 灸法长于温补、温通 按摩则 侧重于 筋骨关 节 5 一、针刺保健 概念 用毫针刺激一定的穴位,运用迎、随、补、泻的手法以激发经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旺盛起来,达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称之为针刺保健。保健而施 针刺,着眼于 强壮 身体,增 进机 体代谢能 力,旨在养 生 延寿;治病 而 用针 法,则 着 眼于 纠正机 体 阴阳、气血 的偏 盛偏

3、衰,扶正 祛邪,意 在祛 病除疾。用于保健 者,选穴则多 以具 有强壮功 效的 穴位为主;施针的手 法,刺激强度 宜适 中,选穴 亦不 宜过多。6 一、针刺保健 作用 通 经络 针刺的作用主要在于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灵枢 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针刺前的“催气”、“侯气”,刺后的“得气”,都是在调整经络气血。调 虚实 针刺保健可根据具体情况,纠正偏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泻得宜,可使弱者变强,盛者平和,以确保健康。7 一、针刺 保健 作用 和 阴阳 针刺则可以通经络、调虚实,使机体内外交通,营卫周流,阴阳和谐。8 一、针刺 保健 刺 法原则 配穴 可选用 单 穴,也

4、可选 用 几个 穴位为 一 组进 行 欲增强某一方面机能者,可用单穴,以突出其效应 欲调理整体机能者,可选一组穴位,以增强其效果 施针 养生益 寿,施 针宜和 缓,刺 激强度 适 中,不宜过 大。留针不宜 过久,得气后 即可 出针 针刺深度 也应 因人而宜 年老体弱或及小儿,进针不宜过深 形盛体胖之人,则可酌情适当深刺 9 一、针刺 保健 刺 法原则 禁忌 遇过饥、过饱、酒醉、大怒、大惊、劳累 过度等 情 况时,不宜针刺 孕妇及身 体虚 弱者,不 宜针 刺 怀孕3 个月以内者,下腹部禁针 3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禁针 凡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 针刺时

5、应 避开 血管,防 止出 血 凡有自 发 出血 倾向的 患 者不 宜针刺,精神 高度紧 张 者,不宜针刺 皮肤有感 染、溃疡、瘢 痕或 肿瘤部位,不 宜针刺 2018/7/14 10 一、针刺 保健 针 刺穴位 足三里 位于膝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 为全身性强壮要穴,可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机能 刺法,用毫针直刺1-1.5 寸,可单侧取穴,亦可双侧同时取穴。一般人针刺得气后,即可出针。但对年老体弱者,则可适当留针5-10分钟。隔日一次,或每日一次。2018/7/14 11 一、针刺 保健 针刺穴位 曲池 位于肘外 辅骨。曲肘,肘横 纹尽头便 是此 穴 此穴具 有 调整

6、血压、防 止老 人视力 衰 退的 功效 用 毫 针直刺0.5-l 寸,针刺 得气后,即出 针 体 弱 者可留 针5-10 分钟,每日一 次,或 隔日一 次 三阴交 位 于 足内踝 高点上3 寸,胫骨内 侧面后 缘 此穴对增 强腹 腔诸脏器,特 别是生殖 系统 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刺 法,用毫 针直刺1-1.5 寸,针刺 得气后,即出 针,体 弱者,可留针5-1O 分钟。每日一次,或 隔日一次。2018/7/14 12 一、针刺 保健 针 刺穴位 关元 位于脐下3 寸 本穴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 刺法,斜刺0.5寸,得气后出针 每周针1-2 次,可起到强壮身体的作用 气海 位于脐下1.5寸 此穴

7、为保健要穴,常针此穴,有强壮作用 刺法,斜刺0.5寸,得气后,即出针 可与足三里穴配合施针,每周1-2 次,具有强壮作用 2018/7/14 13 二、保健灸法 概念 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称之为保健灸法。保健灸不仅用于强身保健,亦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健康,是我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灸法一般多用艾灸。艾为温辛、阳 热之药。其味 苦、微温、无 毒,主灸 百病。是多年生 菊科 草本植物,灸 用以陈旧 者为 佳。点燃后,热持 久而深 入,温 热感直 透 肌肉 深层,一 经停 止施灸,便 无遗 留感觉,这是 其他物质 所不 及的。艾是灸法

8、理想 的原料。2018/7/14 14 二、保健灸法 作用 温通经脉,行气活血 素问 刺节真 邪论:“脉 中之血,凝而 留止,弗之火调,弗 能 取之”。培补元气,预防疾病 扁鹊心 书:“夫人 之真 元,乃一 身之 主宰,真 气壮 则人强,真 气虚 则人病,真气 脱则人死,保 命之法,艾灸 第一”。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灸法对脾 胃有 着明显的 强壮 作用 针灸资 生经:“凡 饮食 不思,心 腹膨 胀,面色 萎黄,世谓之脾 胃病 者,宜灸 中脘”在中脘 穴施 灸,可以 温运 脾阳,补 中 益气,常灸 足 三里,不但 能 使消 化系统 功 能旺 盛,增加人体 对营 养物质的 吸收,以濡养 全身,亦可

9、收 到防 病治病,抗 衰防 老的效果。升举阳气,密固肤表 素问 经脉篇:“陷下则 灸之”。2018/7/14 15 二、保健灸法 方法 形 式上分 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 方 法上分 直接灸、间接灸、悬灸 直 接灸 即是将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根据灸时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无瘢痕灸:先 在施术部 位涂 以少量凡 士林 或温水以 增加粘附作 用,再放上艾 炷点 燃,当病 人感 到的痛时,即 更 换艾炷 再灸。一般灸3-5 次,以局部 皮肤充 血红晕为度。本法 灸后不化 脓,不留瘢痕,病 人易于接 受,应用广泛。2018/7/14 16 二、保健灸法 方法 直 接灸 瘢痕灸:先在 施

10、术部 位 涂敷 蒜汁,以 增加 粘附和 刺 激作用,然 后放 置艾炷施 灸。每个艾炷 需燃 尽自熄后 除去 灰 烬,方 可另换 艾炷施 灸,一 般灸5-10 次。在灸治过程中,为了 减轻疼痛,可 用手在施 灸部 位的周围 轻轻 拍 打以缓 解的痛。灸后 一周左 右施灸 部位化 脓,5-6 周 左 右灸 疮自行 痊愈、结痴脱 落,留 下瘢痕。针灸问对 中说:“若要 安,膏盲、三 里不 要干”,即指这种疤 痕灸。2018/7/14 17 二、保健灸法 方法 间 接灸 艾炷 取纯净的艾绒(艾叶干燥后捣成绒状)放在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捏成圆锥形而成。艾炷小如麦粒,中等如枣核,大者如半个橄榄。艾炷间

11、接灸:隔姜灸 用鲜 生姜切成 半分 后的薄片,中 间以针刺 孔,放于腧穴 或患 部,上置 艾炷 灸之,让 艾炷 燃尽,感 觉灼痛时再 换艾 炷施灸,灸至 局部皮肤 红润 为度。多 用于虚寒 性 呕吐,泄泻,腹痛 等胃肠 病 及痹 痛等症。2018/7/14 18 二、保健灸法 方法 间 接灸 艾炷间接灸:隔蒜灸 用 鲜 大蒜 头,切 成厚约0 2 0 3 厘米 的薄片,中间 以针 刺数孔,置于 应灸腧穴 或患 处,然后 将艾炷放在 蒜片 上,点燃 施灸。待艾炷 燃尽,易炷再 灸,直 至 灸完规 定的次 数。一 般灸3 7 壮,(壮:艾炷 的单位,一 个艾 炷为一壮)多 用于肿疡 的初 起和虫蝎

12、 咬伤等。隔盐灸 用细 净食盐敷 于脐 部,或于 盐上 再置一薄 姜片,上放 大艾 炷施灸,多用 于寒症吐 泻,中风脱症 等。施灸时不 论壮 数,灸至 脉起,肢体回 温,症状改善 为止。附子饼灸 用 附子末调 制作 成硬币大 的附 子饼,中 间穿孔,艾 炷放 饼上施灸。多 用于阳萎 或疮 疡久溃不 敛等症。2018/7/14 19 二、保健灸法 方法 艾 条灸 艾条 以艾绒铺卷成条状,称艾条,在艾条中掺入其它药物粉末的叫做“药条”,药房有售。艾卷灸 又称艾条灸或悬灸,此指将艾绒卷成条状施灸。艾条是用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圆柱形,越紧越好,封口而成。如在艾绒

13、中掺入其它药物则成为药条。使用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置于离皮肤1 2 寸之上而灸之。由于艾条悬于穴位之上,并不接触皮肤,故称悬灸。此种方法操作简便,不易烧的皮肤,可以自己施灸,故被广泛使用。2018/7/14 20 二、保健灸法 方法 艾 条灸 温和灸 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施治部位,间隔一定距离,进行熏烤,使病员有热感而无灼痛。对于小儿,知觉减退,昏厥的病人,为了防止烫伤,施术者可用中,食两指分开,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施术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病人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一般灸至皮肤潮红为止。雀啄灸 是将点燃的艾条在施灸部位象雀啄一样忽近忽远地上下移动,这种灸法温热感较强,要注意

14、防止灼伤皮肤。另外也可以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称回旋灸。2018/7/14 21 三、睡眠的方位与姿势 睡眠的 卧向 所 谓卧向,是指睡眠 时头足的 方向位置。按 四时阴阳定东西 千金要方 道林养性“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老老恒言 引 保生心鉴:“凡卧,春夏首宜向东,秋冬首宜向西”即认为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寝 卧恒东向 老老恒言 引记玉藻:“寝恒东首,谓顺生气而卧也”。2018/7/14 22 三、睡眠的方位与姿势 睡眠的 卧向 避 免北首而 卧 千金要方 道林养性:“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老老恒言 安寝 也指出:

15、“首勿北卧,谓避地气”临床调查发现头北足南而卧的老人,其脑血栓发病率较其他卧向高。国外资料表明,头北足南而卧,易诱发心肌梗塞。2018/7/14 23 三、睡眠的方位与姿势 睡 眠姿势 古人云:“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睡姿虽有千姿百态,以体位来分,不外乎仰卧、俯卧、侧卧三种。常人宜右侧卧 论语 乡党 说:“寝不尸”,所 谓“睡 不厌屈,觉不 厌伸”,意 指睡 眠以侧曲 为好。千 金要方 道林养性:“屈膝侧 卧,益 人气力,胜正 偃卧”道藏 混元经 说:“仰 面伸足 睡,恐 失精,故 宜侧 曲”,这说明侧 卧比 仰卧好。气功家口 头禅 叫做:“侧龙 卧虎仰瘫 尸”,但现代调 查发 现俯卧不

16、利于 呼吸和心 肺血 液循环,也有 损面部容颜。2018/7/14 24 三、睡眠的方位与姿势 睡眠姿 势 孕 妇宜左侧 卧 对于女性来说侧卧较仰卧和俯卧好。孕妇宜取左侧卧,尤其是进入中、晚期妊娠的人 婴 幼儿睡姿 对婴幼儿来说俯卧是最不卫生的卧姿。婴幼儿睡眠时,应在大人的帮助下经常地变换体位,每隔1-2 小时翻一次身。2018/7/14 25 三、睡眠的方位与姿势 睡 眠姿势 老人及病人睡姿 对于老 年 人仰 卧、俯 卧、左 侧卧均 不 适宜,以右 侧 卧最 好。对于心衰 病人 及咳喘发 作病 人宜取半 侧位 或半坐位,同 时将枕与后 背垫 高。对于肺病 造成 的胸腔积 液患 者,宜取 患侧

17、 卧位,使 胸水 位置最低,不妨 碍健侧肺 的呼 吸功能。对于有瘀 血症 状的心脏 病人,如肺心 病人 等一般不 宜取 左侧卧或俯 卧,以防心脏 负荷 过大。千 金要方“凡 人 眠勿脚 悬踏高 处,久 成肾水”。头 低脚高位置 睡觉,易得肾 脏疾 患。千金要 方:“人卧 一夜 当作五度 反复,常逐更 转”,整个睡眠 过程 中保持不 变的 卧姿,是 不符 合生理要 求的。2018/7/14 26 四、睡眠与卧具 床铺 床宜高低适度 老老恒 言:“床低 则卧 起俱便”,主 张床的 高 度以 略高于 就 寝者膝 盖水平 为好,约为0.4-0.5m,这样 的高度 便于上下床 服虔通 俗文 中载有:“八

18、尺曰床,故 床必宽大”婴儿床 除 要求 一定宽 长 度外,宜在 床 周加 栏杆,以 防婴 儿坠地 床宜软硬适中 标 准 的软硬 度以木 板床上 铺0.1m 厚的 棉垫为 宜 南方的竹 榻、藤床、棕 绷床 也较符合 养生 要求 现代的弹 簧钢 丝床、沙 发床、席梦思 有弹 性过大、过软 的缺点,对此 可采 用软床铺 硬垫 的办法纠 正 2018/7/14 27 四、睡眠与卧具 枕头 枕头的基 本要 素 高度 老老 恒 言 枕:“高下 尺寸,令 侧卧 恰 与肩 平,即仰 卧 亦觉 安舒”。显道经 曾指出:“枕 高肝缩,枕下肺 蹇”。一 般认为 高血压、颈椎病 及脊椎不 正的病 人不宜使 用高枕;肺

19、病、心脏病、哮喘 病病人不 宜使用 低枕。否 则,不 利于康复。长宽度 古 人主张 枕以稍长 为宜,尤其对于 老年人“老年独 寝,亦 需长枕,则反侧 不滞于 一处”。枕 的长度 应够睡眠 翻一个 身后的位 置,一 般要长于 头横断 位的周长。枕 头 不 宜 过 宽,以0.15-0.2m 为 好,过宽 对头颈 部关节 肌肉造 成被动 紧张,不利 保健。软硬度 枕 芯应选 质地松软 之物,制成软硬 适度,稍有弹性 的枕头 为好,枕 头的使 用有一定 要求,一般仰卧 时,枕 应放在头 肩之间 的项部,使颈椎 生理前 凸得以维 持,侧 卧时,枕 应放置 于头下,使颈椎 与整个脊 柱保持 水平 位 置。

20、2018/7/14 28 四、睡眠与卧具 枕头 保健药枕 根据中 医 辨证 原则,采 用不 同的药 物 加工 制成枕 芯 作成 的枕头 称 为药枕。药 枕 的保健 原理 枕的内容物多为碾碎的具有挥发性的中药,花、叶、种子最常用。药枕制作上一般多做成传统的圆枕,药枕的保健原理在于枕内的中药不断挥发,中药微粒子借头温和头上毛窍孔吸收作用透入体内,通过经络疏通气血,调整阴阳;另一途径为通过鼻腔吸入,经过肺的气血交换进入体内,此所谓“闻香治病”的道理。药枕的保 健作 用 药枕对人体既有治疗作用,又具保健作用,可以疗疾除病协调阴阳,又可聪耳明目益寿延年。药枕的使用要贯彻辨证的原则。即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

21、、疾病和季节环境变化来辨证处方,对症施枕。2018/7/14 29 四、睡眠与卧具 枕头 保健药枕 药枕的 保 健范 围及宜 忌 药枕无病防病,有病疗病,对全身系统的器官均有影响,但一般对五官科及头面疾患效果最佳。例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患效果亦好。药枕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恢复期以及部分外感疾病急性期,不适于创伤、急症、传染病等。枕内容物宜选辛香平和、微凉、清轻之品,以植物花、叶、茎为好,不宜使用大辛大热、大寒及浓烈毒之物,如附子、乌头、狼毒、斑蝥等。选药时慎用动血、破血之品,如麝香等,阳亢阴虚病人、孕妇及小儿禁用。对于药效强,药力猛的治疗性药枕,如治疗风湿、类风湿之药枕,不可滥用于常

22、人保健。药枕宜定期更换枕芯,以一个月至三个月为宜,夏天宜常晒晾,以防发霉变质。2018/7/14 30 四、睡眠与卧具 其他卧 具介绍 被 被里宜柔软 盖被目的在于御寒护阳,温煦内脏,故被内容物宜选棉花、丝棉、羽绒为最好,晴纶棉次之 被宜轻不宜重。重则压迫胸腹四肢,使气血不畅,心中烦闷,易生梦惊 被宜宽大,利于翻身转侧,使用舒适 褥 褥宜软而厚 厚褥利于维持人体体表生理曲线。一般以0.1m 厚为佳,随天气冷暖变化加减 2018/7/14 31 四、睡眠与卧具 其 他卧具介 绍 睡衣 睡眠时 换 衣为 好 睡衣宜宽 大无 领无扣,不使 颈、胸、腰受 束 睡衣要有 一定 的长度,使睡 眠时四肢 覆

23、盖,不冒风 寒 睡衣选料 以天 然织品为 好,秋冬选棉 绒、毛巾布为 料,春夏宜选丝绸、薄 纱为料 睡衣总以 宽长、舒适、吸汗、遮风为 原则。睡帽与肚兜 老人冬 日 睡卧 宜带睡 帽,其 式状如 回 民帽,棉布 作 成,以能遮盖住整 个头 顶为宜 老 人 不论冬 夏,睡 卧时宜 带肚兜,对70 周岁 以上老 人,应 嘱其日夜不 离 2018/7/14 32 五、睡眠环境与宜忌 睡眠环 境 恬 淡宁静 光 线幽暗 空 气新鲜。温 湿度适宜 卧 室内要保 证温湿度 相对恒定,室温以20 为好,湿度以40 左 右为宜。2018/7/14 33 五、睡眠环境与宜忌 睡眠的 宜忌“睡眠十忌”一忌仰卧 二

24、忌忧虑 三忌睡前恼怒 四忌睡前进食 五忌睡卧言语 六忌睡卧对灯光 七忌睡时张口 八忌夜卧覆首 九忌卧处当风 十忌睡卧对炉火。2018/7/14 34 五、睡眠环境与宜忌 睡 眠的宜忌 睡前禁忌 睡前不 宜 饱食、饥饿 又 或大 量饮水 及 浓茶、咖啡 等 饮料。睡前还忌 七情 过极,读 书思 虑。睡中禁忌 寝卧忌 当 风,对炉火、对灯 光。张口睡眠 最不 卫生,易 生外 感,易被 痰窒 息。醒后禁忌 古人云:“早 起者多高 寿”,故醒后 忌恋 床不起。晚起,“令四 肢昏沉,精神 瞢昧”(混 俗颐生录)。旦起忌嗔 恚、恼怒,此 大伤 人神。2018/7/14 35 六、失眠的预防 失眠,中医称

25、为”不寐”,是指睡 眠时间不足 或质量 差。夜 晚难于入眠,白天精神不振,工作和 学习效 率低。失 眠可分为 偶然性失 眠与习惯 性失眠。偶然失眠不能算作疾病,它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长期、反复的失眠称习惯性失眠,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习惯性失眠就是病态了。2018/7/14 36 六、失眠的预防 失 眠的分型 起始失眠 又称入 睡 困难 型失眠。特点 为夜晚 精 力充 沛,思 维 奔逸,上床后辗 转难 眠,毫无 困意,直至后 半夜 才因极度 疲劳 而勉强入睡。这 种类型人 占失 眠么大多 数,通常是“猫头 膺型人”,以青 壮年多见。间断失眠 又称熟睡 困难 型失眠。特点 为睡眠程 度不 深

26、,夜间 常被 惊醒,醒后 久久 无法再眠。这 种类型人 通常 更为焦虑 痛苦。常见于体 弱有 慢性病及 个性 特殊的人。终点失眠 又称睡眠 早醒 型失眠。特点 是早早醒 来,后半夜一 醒即 再难入睡。白天 精神状态 差,常常打盹,至 下午精神 才好 转,常见于 动 脉硬 化病人 及 年迈 的老人。2018/7/14 37 六、失眠的预防 失眠的 原因 中 医认为失 眠的基本 病机是“脏腑不和,阴阳 失交”。具体分析起来原因很多,约有以下 四类:起居失常 心理因素 身体因素 环境因素 2018/7/14 38 六、失眠的预防 失眠的 预防 病 因防治 心 理防治 体 育防治 药 物防治 食 物防治 气 功按摩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