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7150245.doc--点击预览
- 201607150246.doc--点击预览
- 201607150247.doc--点击预览
- 201607150248.doc--点击预览
- 201607150249.doc--点击预览
- 201607150250.doc--点击预览
- 201607150251.doc--点击预览
- 20160715025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益阳国基实验学校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015.6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2012 年 5 月 5 日,月球位于一年中与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有幸欣赏到最大、最亮的“超 级月亮” 。据此完成 1-2 题。1.月球绕转的中心天体是A.地球 B.水星 C.火星 D.木星 2.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可能在月球上发生的现象是A.黑子 B.暴雨 C.耀斑 D.昼夜温差大2012 年 5 月 10 日,中国自主建造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981 号”在中国南海开钻。图 1 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 石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下列关于南海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海域岛屿上沙漠广布 B.该海域岛屿分布大面积寒带气候C.该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 D.该海域地壳比青藏高原地壳厚图 2 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 5-6 题。5.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乙地A.地震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火山喷发 D.形成褶皱山脉6.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降水环节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图 3 为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图。读图完成 7-8 题。7.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意指古代的四川 交通落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图 3图 2图 12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地形8.2012 年春季湖南、江西等省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洪涝,而贵州省却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暴雨洪涝和干旱属于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图 4 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 9-11 题。9.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 图中 B 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们大规模南迁 ②19 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们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若甲国为中国,A 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11.据 2012 年 3 月 7 日《联合早报》报道,因叙利亚国内政局动荡,最近几天,至少有 3000 名叙利亚难民进入黎巴嫩,有超过 8 万名叙利亚难民进入约旦。引起这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据此完成 12-13 题。12.下列国家中,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型的是A.印度 B.巴西 C.埃及 D.德国13.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清洁生产 B.围湖造田 C.过度放牧 D.滥伐森林图 5 为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 14-15 题。14.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 绿地增加 D.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5.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2000 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为 60% B.城市化进程已推进到成熟阶段C.逆城市化现象很普遍 D.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是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图 6 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完成 16-17 题。16.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A.偷猎 B.栖息地的丧失 C.外来物种入侵 D.其他原因17.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图 6鸟 类0%10%20%30%40%50%60%70%偷 猎栖 息 地的 丧 失外 来 物种 入 侵 其 他 原 因鸟 类栖息地的丧失其他原因外来物种入侵偷猎图 4图 53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 A.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B.调蓄洪水 C.维护生物多样性 D.航运2012 年 2 月 25 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此完成第 18 题。18.北斗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图 7 为 2002 年东、中、西部产业结构比较图。读图完成 19-20 题。19.关于东、中、西部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中部地带 B.西部地带以第一产业为主C.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是西部地带 D.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东部地带20.水源是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缓解该地区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A.过度利用地下水 B.大面积种植水稻 C.发展节水农业 D.海水淡化 图 8 为美国略图。读图完成 21-23 题。21.有关图中暖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温增湿 B. ①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C.降温减湿 D.从①到②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22.图中 B 为美国田纳西河,其流域治理的核心是A.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B.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 C.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D.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23.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美国本土平原广阔,水热条件较好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显著 D.农业科技落后德国鲁尔区和我国珠江三角洲都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据此完成 24-25 题。24.有 关德国鲁尔区早期繁荣的叙述,正确的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丰富C.铁矿资源丰富 D.石油资源丰富图 7图 8图例注记山地A 阿巴拉契亚山B 田纳西河图 8425.有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B.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C.城市占用耕地减少 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50 分)26. (10 分)图 9 为某日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节气为北半球_______日(冬至、夏至) ,该日北半球昼长_______(大于、小于)夜长。 (4 分)(2)图示日期,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_(南、北)极圈及其以内的地区,A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度。 (4 分)(3)图示 A、B、C 三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相等、不相等) 。 (2 分)27.(8 分)请根据图 10 中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河流、矿产资源)。该城市未来将向东北方向扩展,试从交通、河流等方 面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 分)(2)A、B、C 三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判断理由是 。(2 分)(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拟在①、②处分别新建化工厂和自来水厂。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4 分)28.(10 分)图 11 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点 拟建项目 是否合理 判断理由① 化工厂② 自来水厂SA AA A图 例A AA A甲 乙图 例图 例图 例甲 乙图 11风向高气压风向低气压风向图 10图 95(1)表示亚洲夏季的是______(甲、乙)图。(2 分)(2)读图完成下表。(4 分)图名比较项目 甲 乙气压 亚欧大陆是高压 太平洋是 压A 地风向 ______________ 东南风(3)分析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 分)(4)图甲所示季节,有关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 (2 分)A.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昼长夜短C.湘江正值枯水期 D.水稻正值收割时期29. (10 分)读图 12,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水稻主要产区分布在南方地区,甲省(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 (4 分)(2)乙省(区)既是我国的灌溉农业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其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不包括 。 (单项选择) (2 分)A.光照时间长 B.昼夜温差大 C.阴雨天多 D.夏季热量充足(3)大庆、克拉玛依是因为______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该资源属于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4 分)30. (12 分)图 13 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 13南海诸岛水稻主要产区油田图例棉花克拉玛依甲大庆乙图 126(1)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 (华北、西北) 。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 (4 分)(2) “南水北调”中的“南” 、 “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 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 淮河一线。 (2 分)(3)湖南省某中学小明、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东线考察,发现从扬州到天津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 (纬度、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2 分)(4)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①小明认为:利大于弊;②小强认为:弊大于利。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4 分)地理参考答案 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A 2. D 3. A 4.C 5. B 6.B 7.D 8.B 9. C 10.A 11.A 12.D 13.A 14. A 15. D 16. B 17.C 18. B 19.D 20.C 21.A 22. C 23.D 24.B 25.C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 (共 10 分)(1)冬至 小于 (4 分) (2)南 90 (4 分) (3)相等 (2 分)27. (共 8 分)(1)河流 东北方向有新建的铁路及高速公路,交通条件好;有河流经过,用水方便,水运便利。(任答一点给满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 2 分)(2)B 环境优美;靠近文化教育区;位于河流上游;距工业区远等。 (任答一点给满分,共 2 分) (3) (4 分)28. (共 10 分)(1)乙(2 分)(2) (4 分)地点 拟建项目 是否合理 判断理由① 化工厂 不合理 位于河流上游,污染水体;位于城市上风区,对城区大气污染严重。 (任答一点给满分)② 自来水厂 合理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7图名比较项目 甲 乙气压 高A 地风向 西北风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 分) (4)C(2 分)29. (共 10 分)(1)水稻种植业 自然条件(4 分) (2)C(2 分) (3)石油 非可再生(4 分)30. (共 12 分)(1)华北 京杭(4 分) (2)秦岭 (2 分) (3)纬度(2 分)(4)我赞成①(小明,利大于弊) 。 (2 分)理由: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任答一点给满分) (2 分)我赞成②(小强,弊大于利) 。 (2 分)理由: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华北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更严重。 (2 分) (任选一个看法回答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益阳国基实验学校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15.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满分共 100 分。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1 O-16 Na-23 Al-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1.下列物质中,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A. 甲烷 B. 乙烯 C. 苯 D. 乙醇2.下列物质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的 是A.NaCl B.CuSO 4 C.Na 2SO4 D.KNO 33.工业上冶炼金属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结晶法 D.电解法4.胶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矿泉水 B.生理盐水 C.白酒 D.豆浆5.下列实验操作中,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是A B C D6.下列固体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物质的颜色有较大差别,该物质是A.NaOH B.NaCl C.Na 2O2 D.NaHCO 37.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 SO2的A.漂白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8.烧杯中盛有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浓硝酸 D. 浓醋酸9.60 27Co 是 γ 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60 27Co 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A.60 B.33 C.87 D.2710.下列各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0.5molCO 2 B.常温常压下,48 g O 2 C.标准状况下, 224 L H2 D.2 NA个 H2O1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 B.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C.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D.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Na 2O2 B.NaC1 C.HCl D.NaOH13.下列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分液漏斗分离汽油和植物油14. 已知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如下反应:+ Br 2 + HBr ,该反应属于 3FeBr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聚合反应 D.酯化反应Br215.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跟盐酸反应 B.Ba(OH) 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酒精的燃烧16.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A.反应停止了 B.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C.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 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17.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18. 下列关于淀粉和 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混合物 B.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19.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2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 2+ +SO42- ══BaSO 4↓B.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Ag + ══ Cu 2+ +AgC.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 + ══2Fe 3+ + 3H 2↑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 32— + 2H+ ══ CO 2↑ + H 2O21.往 FeCl3溶液中加入下列溶液后,会出现红褐色沉淀的是A.HNO 3 B.H 2SO4 C.NaOH D.BaCl 222.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 H2SO4和 NaOH 物质的量之比为A.1:4 B.2:3 C.3:2 D.4:1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道小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23.(8 分)现有以下四种物质:A. 新制的氢氧化铜[Cu(OH) 2]悬浊液 B. 晶体硅[ Si ]C. 明矾[KAl(SO 4)2·12H2O] D. 过氧化钠[ Na 2O2 ]请你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1)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使用_______________;(2)要使含少量泥沙的浑浊水变澄清,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3)常盛放在呼吸面具里的物质,可使用______________;(4)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材料,可使用______________。稀硫酸A碳 铁G 铜 锌稀硫酸CG 锌 锌稀硫酸BG 铜 锌酒精D324.(4 分)根据乙烯的化学性质,完成下列填空:(1)乙烯 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填“能”或“不能”);(2)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请完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2 +Br2→ 。25.(6 分)新制氯水中含有 Cl2、H 2O、HClO、H +、Cl —等粒子,根据下列质选择恰当的粒子进行填空:(1)使新制氯水呈现浅黄绿色的物质是 ;(2)能起杀菌消毒作用,光照易分解的弱酸是 ;(3)能与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 。26.(8 分)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ⅠA 01 H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2 ① ② F Ne3 ③ Mg ④ Si ⑤ ⑥(1)②表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①、⑤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3)写出③与⑥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4)写出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10 分)27.(10 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 Na2CO3和 NaHCO3的热稳定性,设计如下的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并完成该探究方案。(1)提出假设:Na 2CO3或 NaHCO3加热分解时可能有 CO2生成;(2)设计实验:①利用右图装置分别对一定量的Na2CO3和 NaHCO3进行加热;②为了检验 CO2的生成,试管 B 中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澄清石灰水”或“N aOH 溶液”) ;(3)现象与结论 :同学们发现只有在加热 NaHCO3时,试管 B 中才 有气泡产生且有____ __沉淀生成(填沉淀的颜色),说明 Na2CO3和 NaHCO3的热稳定性是: Na2CO3__________ ____NaHCO3(填 “ ”或“ (4)1.12 (5)溶液呈红色 四、选做题 (每空 2 分,共 20 分)28. (1)① D ② C ③B ④A(2)① C ② a ③A(3)① Ⅰ ② B ③ 电化学29. (1)① > ② 酸 促进(2)NO 2 (g) + CO(g) ==== NO (g) + CO2 (g) ⊿H=-234KJ/mol(3)① D 加快 ② D ③4 0%(4)① C ② 2H 2 + 4OH- -4e - =4H 2O③2Cl - + 2H2O H2↑ + Cl 2↑ +2OH -电 解Cl -1益阳国基实验学校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试题 2015.6历 史本试题卷由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和探究题四部分组成,共 6 页。考试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满分 5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著作是A.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C.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2.下图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其书体是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3.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B.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C.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D.有严格经营时间的限制4.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相匹配的是A.老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董仲舒——“存天理,灭人欲”C.朱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5.清朝的一项政策“不仅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政策是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自由放任 D.闭关锁国6.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平均分配土地的重要文献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海国图志》 D.《农政全书》 7.“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句歌词表达了广大华人热爱祖国的共同心声。“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A.鸦片战争以后 B.辛亥革命以后 C.新文化运动以后 D.新中国成立以后8.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赔偿各国白银共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9.下列思想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含义一致的是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马克思 主义 D.凯恩斯主义10.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B. 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C.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1. 给右示材料添加一个主题,应是A.甲午战争惨败受辱 B.国民革命风起云涌C.八年抗日浴血奋战 D.解放战争胜利在望12. 右图是 1945 年毛泽东和蒋介石在一次谈判期间的合影,这次谈判的地点是A.上海 B.北平 C.南京 D.重庆13. 1959 年,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国产影片,被称 为“难忘的 1959 年”。这主要得益于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行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4.“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都确信,他已抵达亚洲”。事实上,他到达的是A.非洲 B.美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15.18 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 .英国16.“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 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的发明是A.电灯 B.电车 C.电话 D.电脑17.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其特点是A.想象瑰丽 ,手法夸张 B.关注社会现实,揭露批判社会罪恶C.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 D.推崇理性,歌颂君主专制18.下列作品属于印象画派的是A.大卫的《马拉之死》 B.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C.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莫奈的《日出•印象》19.有同学收集到关于某一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其中有“四月提纲”、“列宁”、 “占领彼得格勒”等,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A.俄国二月革命 B.法国七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革命20.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在 A.日本 B.法国 C.德国 D.美国21.“冷战”时期,针对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的对抗举措是A.参与马歇尔计划 B.发动越南战争 C.组成华沙条约组织 D.提出“杜鲁门主义”2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 A.斯 大 林 B.赫 鲁 晓 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 尔 巴 乔 夫23 下列 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C.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24.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其成员国包括 ①美国 ②加拿大 ③墨西哥 ④巴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5.下表 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1987 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英国 法国 日本第一产业 2% 2% 3%第二产业 38% 38% 40%第三产业 60% 60% 57%A.建立“福利国家” B.第三产业的兴起C.“新经济”的出现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满分 30 分,其中 26 题 14 分,27 题 16 分)26.(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 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沧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 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③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14 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③材 料 三 社 会 秩 序 乃 是 为 其 他 一 切 权 利 提 供 了 基 础 的 一 项 神 圣 权 利 。 然 而 这 项 权 利 决 不 是 出 于 自 然 , 而 是 建 立 在 约 定 之 上 的 。…… 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 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社会契约论》(1)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些思 想主张?(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4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4 分)(4)假如用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这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2 分)27.(16 分)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民生幸福的伟大梦想,几代中国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赛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 厂,到1921 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 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材料二 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4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能有今天?”材料三 1984 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 20 世纪最后 20 年间的历史大跨越。材料四 2003 年 11 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千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 想它超出 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的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②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丰厚利润的原因。(4 分)(2)材料二中的“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于哪一年?有何主要成就?(4 分)(3)材料三中的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些?在 20 世纪最后 20 年间的历史大跨越中,1990 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 (4 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4 分)三、简答题(10 分)28.人类文明史上,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多元化的民主政治模式。 请回答:(1)古代雅典在哪位首席将军执政期间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 分)(2)列举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 立民主政体的两部法律文献。(4 分)(3)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了 哪些具有中国 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4 分)四、探究题(10 分)29.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1)写出西周、秦朝和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6 分)(2)请你从上述三种制度中任选一种,谈谈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 分)1益阳国基实验学校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015.6时量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40 分)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异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壁结构不同 C.核糖体化学成分不同 D.细胞膜结构不同2.下列一组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叶绿体与液泡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合 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形态4.下列叙述中,属于糖类作用的是A.良好的溶剂 B.良好的储能物质 C.主要的能源物质 D.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 虽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B.ATP 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C.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 ADP 在不依赖其他物质的条件下直接形成6.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数量保持稳定的是A.葡萄糖 B.染色体 C .脂肪 D.蛋白质7.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不属于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因素是A.高温 B.试管大小 C.强酸 D.强碱8.下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A.自由(简单)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9.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B.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C.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D.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胀破10.细胞有丝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A.有纺锤体出现 B.有染色体复制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C.有染色体出现 D.有核膜、核仁的消失1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以分裂的方式增殖 B.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C.细胞衰老意味着生物个体的死亡 D.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12.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以 T2 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用 35S、32P 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A.DNA、蛋白质 B.蛋白质、蛋白质 C.DNA、DNA D.蛋白质、DNA13.在双链 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下列碱基配对正确的是A.A - T B.A - G C.T – G D.T – C14.某双链 DNA 分子共有 1000 个碱基,若碱基 A 的数量为 200 个,则该 DNA 分子中碱基 G 的个数为A.100 B.200 C.300 D. 40015.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A.荚膜 B.蛋白质 C. R 型细菌的 DNA D. S 型细菌的 DNA1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假说并验证的研究方法属于2A.假说—演绎法 B.类比推理法 C.对照法 D.对比法17.在下列遗传系谱中,一定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遗传系谱是(图中阴影者表示患者) 18. 下列各类人中,婚育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A.父母因外伤致残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肠炎的夫妇C.亲属中生过先天畸形孩子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19.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 和 r)控制的。某人不能卷舌,其父母都能卷舌,其父母的基因型是A.RR、RR B.RR、Rr C.Rr、Rr D.Rr、rr20.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2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都能A.产生新的基因 B.产生新的基因型 C.产生可 遗传的变异 D.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22.人类镰刀型细 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染色体数目变异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23.根据遗传学原理,能迅速获得纯合子的育种方法是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诱变育种24.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 6 个染色体组,用小麦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A.1 个 B.2 个 C.3 个 D.6 个25.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6.以下 免疫过程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 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27.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A.记忆细胞 B.效应 T 细胞 C.浆细胞 D.吞噬细胞28.农民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麦田中的杂草,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A.较低 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 B.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C.过低浓度的生长素能够抑制植物生长 D.过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抑制植物生长29.对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单侧光下照射,其中会弯曲生长的是330.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A.葡萄糖含量大幅度下降 B.胰岛素含量增加C.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D.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31.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在A.脑干 B.大脑皮层 C.小脑 D.脊髓32.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①代表的激素名称是 ( )A.促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性激素33.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 (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A 作用途径 体液运输 反射弧B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C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D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34.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里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D.一块农田里的全部绿色植物35.下列哪一项不是种群的特征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C.年龄组成 D.空间配置为水平结构36.一场大火将某地的森林彻底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形成了杂草地、灌木丛,最后形成了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群落垂直结构37.图 2 表示酵母种群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 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在 K 值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大 D.将种群移入更大空间,K 值不变38.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下列各项应用合理的是A.使用萘乙酸促进果实成熟B.使用乙烯利对果实进行催熟C.使用赤霉素防止植物茎秆生长过快 D.使用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作除草剂439.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 B.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D.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40.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A.金融危机 B.土地荒漠化c.温室效应 D.水资源短缺生物答题卷一、选择题(4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二、非选择题(20 分)41.(12 分)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简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1) 写出图中①、②所示生理过程的名称:① ;② 。(2) 图中①、②生理过程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是:① ; ② 。(3) 图中③和④所示的生理过程都是 。 (4) 如果用(CH 20)表示糖类,则图中①过程的化学反应式可以概括为:42.. (8 分)右图是内环境的相关概念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各数字代表的生物学含义依次是: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系统有:5(填字母)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泌尿系统 D、神经系统 E、内分泌系统 F、运动系统G、生殖系统 H、消化系统6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 (1—40 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B C A B B C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A C D A C C C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D C C A A B D C C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B A A B D C A B B A41. (12 分) (1)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2)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无氧呼吸 光能(4)CO 2+H2O (CH 2O)+O 2叶绿体42. (7 分)(1)1、淋巴;2、组织液;3、内环境;4、体温;5、PH 值;6、代谢废物(CO2 等)( 2)AB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