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预习作业三一、单选题2013 年 7 月 30 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 14 时24 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 16 时17 时 B 17 时18 时C 18 时19 时 D 19 时20 时下图为“我国某地区 1 月、7 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2.造成甲、乙两地 1 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C 人为因素 D 距海远近下图显示了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据图回答下面两题。- 2 -3.据图可判断( )A 曲线依次表示雪线、降
2、水量、气温B 多年平均雪线在南半球低纬地区最高C 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D 高纬地区雪线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读“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回答以下两题。4.该地区可能是 ( )A 两河流域 B 华北平原C 墨累达令盆地 D 珠江三角洲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读图回答以下两题。5.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3 -A B C D 下图是“欧洲部分地区某月 15 日 14: 00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左侧气压中心自 A 处向东北方向移动。读图完成下面两题。6.若 17 日 14:00 气压中心移
3、到 B 地,则每小时移动的距离大约为( )A 6 kmB 11 kmC 22 kmD 44 km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7.图中丙地的风向是(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 -8.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 山顶昼雨少B 河谷盆地夜雨多C 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D 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图中四条曲线为大陆、海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9.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 )A 北半球高纬度陆地B 南半球高纬度陆地C 北半球高纬度海洋D 南半球高纬度海洋图中
4、ab 为北半球一低压槽线,其中 a 或 b 为低压中心,且槽线 ab 向甲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 -10.ab 槽线经过时,当地天气状况最可能出现 ( )A 阴雨、气压降低B 阴雨、气压升高C 晴朗、气压降低D 晴朗、气压升高二、非选择题11.图甲为“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图乙为“2011 年 8 月某日的副热带高压脊位置示意图”。阅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6 -(1)根据图甲,说明一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脊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影响。(2)读图乙,与常年相比,2011 年 8 月份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有何不同。(3)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天气晴朗干燥,而在其周边地
5、区则多阴雨天气。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 7 月份等压线(单位:hPa)图。- 7 -材料二 该区域西岸部分地区 7 月份的等温线(单位:)图。材料三 A、B、C 三地区的气候要素图。(1)材料一中甲等压线数值可能是_hPa,丁点此时的风向是_。(2)描述材料二中 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根据材料三归纳材料二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规律。并分析 A、B 两地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8 -13.下图为“北美洲 2014 年某日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1) 判读图示天气形势所处的最可能季节,并说明理由。(2)
6、比较丙、丁两地的风速,并分析原因。(3) 分析甲乙附近形成的锋面性质,并说明该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甲地的天气状况。14.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T 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 2 000 毫米。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 T 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9 -15.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 160 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 6.2 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4)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