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干部任用中的两个问题 梅玲玲 江苏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学校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每当接手新班级, 首当其冲摆在班主任面前的就是班干部任用问题。一个好的班干队伍, 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 他们能够把班级最新动态及班级成员的想法和要求及时反馈给教师;他们是班级的“风向标”, 通过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 引导班级正确的舆论, 形成良好的班风, 带动全班同学一起进步;他们还是教师的“小助手”, 协助教师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 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一般在开学初期, 班干部就应该定下来。可这时, 教师对学生、学生跟学生之间都不熟悉, 无法进行公开选举, 只有班主任指定。
2、如何慧眼识珠, 快、狠、准地选出适合的人担任各个班级职位, 就是考验班主任智慧的时刻了。在班干的选择上, 我们经常面临这个难题:一、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能我们都希望遇到这样的学生, 成绩好, 品德好, 有很强的自制力和管理能力, 但这样既贤又能、全面发展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有些学生成绩优秀、品德端正, 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但管理能力不强。选这样的学生做班干, 班级不会出什么大篓子, 但班主任要全程事无巨细地参与班级管理, 会比较累。有些学生有某种特长, 性格活跃能力较强, 但成绩不够优秀, 管不住自己。选这样的学生做班干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管理得好, 其自信心得到提升,
3、 他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仅自身陋习得到改正, 还会利用自身特长为班级增光添彩。但如果管理不善, 不仅不会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还会带动一大批学生, 形成不良“小团体”, 加大班级管理的难度。“选贤”还是“选能”?我通常是倾向于“选能”。案例 1:这学期, 在选体育委员时, 我们班有个小马同学。这个学生体育成绩突出, 个子很高, 在小学就多次参加区体育运动会,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他学习成绩中游偏下, 而且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经常在放学后组织几个学生去打球, 从而影响作业的完成。我有心选他做体育委员, 但又有点担心:他有一定的号召力, 万一我把控不住怎么办?于是我先与他进行了一番沟通。
4、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 并一再向我保证, 他会做好班干工作, 并约束自己, 起到带头作用。后来的工作中, 小马认真负责, 无论是路队还是体育课, 他都组织得井井有条。在校运动会期间, 从运动员的选拔、训练到参赛准备工作, 都是他一手包办, 并取得了全校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被戏称为校体育梦之队。在学习上, 他也不像以前那么懒散, 我经常单独面批他的作业, 他也虚心接受。虽然偶尔他还是会约同学放学后去打篮球, 但改掉坏习惯并不能一蹴而就, 雕刻一座佛像尚需很久, 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能明显看到他的一点点改变我已经很开心了。班干不仅仅是一个职位, 也是一种约束, 抓住学生我是班干的心理, 巧用
5、皮革马利翁效应, 克服唯分数论, 发挥学生特长, 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 力争将“有能”的学生向“又贤又能”的方向引导, 是一种班干选拔中的智慧。二、班干部的任期问题班级班干一旦选出之后, 正常是任期一学期, 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 选出来的班干不尽如人意, 不能起到管理和示范作用, 中途撤职, 又怕对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我的做法是引入班干试用测评制度, 新班干上任有半个月的试用期, 试用期过后组织全班同学测评, 测评采用匿名制, 在测评卷上, 设置意见一栏, 如果对哪位班干不满意, 请写出理由, 满意率达不到 70%的同学, 不得继续担任班干职位, 但可以继续参加下一届班干选举。对于没能继任
6、的同学, 我都会单独找他们沟通, 做好其思想工作。并根据学生的意见, 指出他们的不足, 给出中肯的意见, 鼓励其改正缺点或工作方式, 争取参加下一届的班干选举。正式参选的班干也不是高枕无忧了, 我们班采用的是百分制管理方式, 每天从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进行加分扣分, 如果班干连续 3 个星期有扣分现象, 则撤销其班干职位。在班干任期中引入这种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也加强了班干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一个班级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对常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常规管理好的班级, 可以营造学生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形成友好竞争的班级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向上奋进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