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析政府补助准则变化和实务应用.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86185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政府补助准则变化和实务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政府补助准则变化和实务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政府补助准则变化和实务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政府补助准则变化和实务应用 林柳燕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综合服务中心 摘 要: 近期, 财政部修订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 明确了政府补助的定义和特征。业务识别上增加判断与日常活动的相关性, 会计处理上引入“净额法”, 同时优化补助损益列报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旧准则的主要变化, 指出在实务中的识别判断要点、会计处理标准以及具体会计处理。关键词: 政府补助; 净额法; 其他收益; 作者简介:林柳燕 (1985) , 女, 硕士研究生学历,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综合服务中心会计师, 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一、政府补助准则主要变化(一) 补充完善了政府补助的特征。无偿性是政

2、府补助的基本特征, 有别于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和政府采购, 修订后政府补助准则对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强调“实际拨付者”概念, “对企业收到的来源于其他方的补助, 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是补助的实际拨付者, 其他方只起到代收代付作用的”, 也应界定为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二) 引入“净额法”会计处理方式。原政府补助准则要求采用总额法 (即全额确认为收益) 以完整地反映补助的相关信息, 修订后政府补助准则在保留总额法的同时, 为更好地反映经济业务实质, 允许企业采用净额法 (即扣减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费用) 将收到的政府补助冲减相关资产价值或成本费用。(三) 递延收益结转方法更加科学。原政府

3、补助准则要求对确认为递延收益的补助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修订后政府补助准则对递延收益结转方法, 调整为“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将递延收益分期计入损益”, 企业可根据资产价值实现方式采用平均分摊或按工作量等方法结转递延收益, 更加科学合理。(四) 优化补助损益列报方式。修订后政府补助准则对采用总额法处理的政府补助, 列报时要考虑与企业日常活动的相关性, 分别在营业利润之上单设“其他收益”列报或纳入“营业外收支”列报, 充分衔接企业经营活动性质, 确保损益列报体系统一完整。二、识别判断要点及会计处理标准对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本人经过归纳总结, 认为可以按以

4、下步骤及方法进行识别判断, 恰当进行会计处理, 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步骤一:识别政府补助适用范畴。对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若与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数量具有明确对应关系, 或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并享有相应的所有者权益的, 均不属于政府补助范畴, 前者为公益性采购, 按收入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后者属于政府投资, 按财务通则等规定计入权益。除上述两种情形外, 企业取得的政府无偿给予的货币性或非货币性经济资源, 按照政府补助准则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步骤二:界定与资产或收益的相关性。对属于政府补助的经济资源, 准则区分用途规定了不同会计处理方式。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属于与

5、资产相关;除此以外的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同时包含以上两种类型的政府补助, 应当分别处理, 难以区分的整体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步骤三:恰当选用总额法或净额法。按照准则相关条款规定, 政府补助以总额法为主、净额法为辅, 净额法主要适用于财政贴息及资产处置损失补助, 其余仍主要采用总额法。步骤四:判断与日常活动的相关性。修订后政府补助准则对补助信息归集科目及报表列报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 除补助项目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或补助带有偶然性外, 按照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三、具体会计处理(一) “总额法”下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 企业应

6、在收到时确认为递延收益,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期间, 判断与日常活动的相关性并计入损益,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 借记“递延收益”科目, 贷记“其他收益”科目;与日常活动无关的, 借记“递延收益”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 在收到时判断与日常活动的相关性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其他收益”科目;与日常活动无关的,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二) “总额法”下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实际收到款项或资产

7、时,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相关资产购建完成交付使用时起, 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 (通常应采用年限平均法, 有确凿合理依据的可采取其他方法, 如工作量法等, 并与折旧计提方法匹配) , 将递延收益在资产预计使用期限, 分期结转至损益。结转损益时需判断与日常活动的相关性,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 借记“递延收益”科目, 贷记“其他收益”科目;与日常活动无关的, 借记“递延收益”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三) “净额法”下政府补助处理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企业的, 企业按收到的金额冲减相应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处于资本化期间的, 直接冲减在建资产价值;处于费用化期间

8、的, 直接冲减“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科目。财政拨付的资产处置损失补助, 按实际收到补助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资产处置时, 先将处置损失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 再按损失补偿金额, 借记“递延收益”科目, 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对于确认资产处置损失的, 按照资产损失补助金额冲减“营业外支出”科目。(四) 已确认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处理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退回的, 应当在需要退回的当期分情况按照以下规则进行会计处理: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 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其他情况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参考文献1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财政部, 2017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3李静.关于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损益类型判断的思考.现代商业, 2013 4张朝红.企业取得政府补助的会计实务解析.管理学家, 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