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宝庆竹刻技艺传承与地域红色文创设计的融合发展研究_虎跃.pdf

上传人:学资料 文档编号:1833029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庆竹刻技艺传承与地域红色文创设计的融合发展研究_虎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宝庆竹刻技艺传承与地域红色文创设计的融合发展研究_虎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宝庆竹刻技艺传承与地域红色文创设计的融合发展研究_虎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42022 年第 6 期湖南包装宝庆竹刻技艺传承与地域红色文创设计的融合发展研究虎跃 汪碧波*HU Yue WANG Bi-bo*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oqing Bamboo Carving Skills Inheritance and Regional R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Shaoyang College,Shaoyang,Hunan,422000)摘 要:红色文化创意产品是弘扬红色文化和传递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红色文创产品

2、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宝庆竹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丰富的形态和独特的工艺独树一帜,其传统技艺更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特征。在分析宝庆竹刻艺术特征与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基础之上,探索宝庆竹刻技艺与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传统技艺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开发地域特色红色文创产品的策略,旨在推动非遗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促进民间传统工艺和地域红色文化的共同传承与发扬。关 键 词:宝 庆竹 刻;地 域 文化;红 色 文创;融 合发 展Abstract:The creative products of red culture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carriers t

3、o carry forward the red culture and transmit the red spirit.R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re colorful and diverse.A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Baoqing Bamboo Carving is unique in its rich forms and unique techniques,and its traditional techniques contain strong local cultural cha

4、racteristics.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Baoqing bamboo carving and th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red cultural resource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oqing bamboo carving skills and regional red cultural resources,and propose

5、s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skills with red culture to develop regional r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aiming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d culture,and promote the comm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traditional crafts and r

6、egional red culture.Keywords:Baoqing Bamboo Carving;Regional Culture;R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Integrated Development宝庆竹刻是源起于湖南邵阳(古称宝庆)地区的一种传统工艺,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竹刻因竹簧工艺的发明打破了原有的竹材结构,拓展并丰富了竹刻工艺品创作形式,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巧妙的雕刻技法和多样的器物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竹刻工艺品的革新。近年来,随着人们意识观念的转变,红色文化的学习成为人们了解革命历史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

7、要方式,红色文化创意产品也随之应运而生,成为人们领会红色精神的新渠道。若将非遗宝庆竹刻这一传统技艺与邵阳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合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出合邵阳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1SY023)。虎 跃(1998),男,邵阳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汪碧波(1967),男,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学士。Email:2022-05-23基金项目:作者简介:通信作者:收稿日期:乎需求且具有纪念意义的地域红色文创产品,对于传承非遗工艺和发扬红色精神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 宝庆竹刻技艺与地域红色文创融合发展的现 实条件1.1 宝庆竹刻技艺的艺术特征宝庆竹刻以明代原竹雕刻为坚实的基础和清代别具一

8、格的竹簧雕刻为标志确立了在中国竹刻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数百年的艺术实践中以匠心独具的艺术个性、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浓郁的地方风格为特色,使其成为我国明清竹刻家族中的名门望族1。宝庆竹刻是一门以竹材进行雕刻创作的传统民间艺术,竹簧技艺的出现使创作形式不再局限于原竹雕刻,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竹簧器型工艺品的制作。宝庆竹刻艺术品的创作以传统戏文故事、吉祥文化、传统绘画等题材为主体,注重实用性与观赏性,以造型优美、题材丰富、技艺精巧而独具特色,具有材质之美、人文之美和匠心之美(图 1)。宝庆竹刻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的是帮助后人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宝庆竹刻所呈现出来的独特价值与艺术魅力2。宝庆竹刻独特的

9、艺术价值正是源自于竹簧制作工艺,对竹段经过一系列传统工艺的加工后使之成为竹簧片,之后手工艺人一般可在竹簧片上进行雕刻,也可通过对竹簧片的拼接使之成为竹簧器型(图 2),从而进行竹簧器型工艺品的创作,这也是宝庆竹刻区别于其他流派最主要的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宝庆竹刻工艺产品集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于一体,拥有丰富的雕刻技法和创作类别,造型生动,艺术表达丰富,创作方式别致,具有明显的湘西南地域特色,是湖湘文化之宝、中华竹刻艺术之魂,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3。图 1 竹雕作品(陆凡林创作)图 2 竹簧器型雕刻作品(杨屹楼创作)虎跃,等:宝庆竹刻技艺传承与地域红色文创设计的融合发展研

10、究DOI:10.19686/ki.issn1671-4997.2022.06.034湖南包装第 37 卷 2022 年 12 月1351.2 邵阳地区的红色资源概述2008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邵阳市城步、绥宁、洞口、新宁、隆回、新邵等县被认定为革命老根据地,加上1994年省政府批准认定的武冈市和邵阳县,迄今邵阳除市辖三区和邵东县外,均为革命老根据地4。邵阳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蕴含深厚的革命精神,其中的红色遗址、红色人物、红色景区、红色诗词和红色故事便是红色革命历史的最好见证。其主要红色革命遗址有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等;红色景区有城步南山老山界红色旅游区等

11、;历史人物有“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护国大将军”蔡锷;红色人物有著名人民音乐家贺绿汀、中国共产党邵阳第一人贺民范、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彭述之、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吕振羽等;红色诗词有贺民范所撰写的 留别新宁父老(5首)、吕振羽所撰写的 吕振羽诗选等;在这块红色热土上还上演过许多彪炳史册的动人故事,如有一套特别的囚服女革命烈士雷瑜的故事,一名伤痕累累的女子身穿囚服面对酷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时期的宝贵资源,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承载着革命烈士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无数先辈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对当今人们学习红色历史和发扬革命精神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2 宝庆竹刻技艺与地域

12、红色文创融合发展的路 径探索红色文化是中国伟大革命历史的沉淀,当今人们的生活虽与革命战争年代较为疏远,但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需要也必须将其发扬传承。文化的传播需要合适的载体或介质,而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则成为新时代传播红色精神的新形式,它是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发挥现代设计、艺术设计等创意方法,以红色文化精髓为根基、文化传播为归宿进行具有高附加值的艺术作品创作。2.1 运用传统竹刻雕刻技法创作形式2.2 借鉴优秀地域红色文创案例的设计模式邵阳地区的红色资源无论其地位和影响力都无法与井冈山、延安和西柏坡等地区相媲美,但邵阳地区存在着诸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传统民间工艺,若是与地方特有

13、的非遗技艺结合在一起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就会有其他红色文创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所以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就为推动红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宝庆竹刻作为邵阳地方传统非遗之一,其雕刻工艺分为竹青雕刻、竹根雕刻和竹簧雕刻。竹青雕是取竹段的主干部分为原材进行创作,其作品多为笔筒、臂搁和笔架等;竹根雕是对不同竹根部分的天然造型进行设计构思后雕刻创作的形式,充分利用竹根的自然形态以各种人物、动物等为素材进行创作;竹簧雕是一种独特工艺,其步骤分为竹簧制作、器型制作和器型雕刻,待竹簧片制作后既可在竹簧片上进行雕刻,也可通过拼接组装成器型,在器型上进行雕刻和装饰,最终完成竹簧器型工艺品的创作,

14、竹簧雕刻作品多为盒、筒、异形花瓶和仿青铜器物,极大地丰富了竹刻的创作形式。宝庆竹刻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融入多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积淀了大量适合竹艺自身特点的表现形式和题材5。正因为如此,将此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的宝庆竹刻技艺作为设计与开发地方特色红色文创产品的载体,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而且地域特色文化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综合载体,是一定区域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研究所提到的红色文化是指挖掘如革命人物故居、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传播与教育平台类的红色文化资源。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是在革命奋斗中所产生的精华,有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对此人们不仅要保护更要进

15、行传承6。红色旅游纪念品是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衍生品,它销售于红色旅游景区,融入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集地域文化与工艺美术于一体、便于携带和保存并具有红色文化的象征意义和纪念意义的商品7。近年来,红色文创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学习红色文化和传播红色精神的有力工具,但是相对于其他文创产品,红色文创的发展还较为缓慢,且存在缺乏特色、设计雷同和内涵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市场吸引力,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就必须以地域文化为核心进行研发设计。那么,研究地域文化符号融入红色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就是成功利用地域文化的重要保障。例如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在2021年5月1

16、8日“国际博物馆日”启动的“全国红色文创精品专区”中推出的红色文创产品系列就获得了一致好评,其中的“新青年”系列(图3)、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树德里”系列(图4)等就是结合自身特色而设计的红色文创产品,不仅表达了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而且设计独特、造型精美,使红色文创产品从过去刻板印象中单调乏味的老古董逐渐转变为兼具特色和趣味的当代新鲜潮品。所以关于红色文创的设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红色文创的再设计中,其核心也是在设计中突出地域文化的特点,并能够有效避免产品同质化的问题,通过产品的外观形态及工艺特征引发顾客对红色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共鸣,就会有其他红色文创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更好地感受产品所承载的红色精神

17、和地方工艺。将非遗技艺与红色文创融合发展,既有利于红色文化与竹刻艺术的发扬与传承,也能够将红色文化与竹刻技艺有机结合、推陈出新,形成二者共同发展的创新路径。图 3“新青年”系列文创产品图 4 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树德里”系列文创产品虎跃,等:宝庆竹刻技艺传承与地域红色文创设计的融合发展研究1362022 年第 6 期湖南包装图 6 红色文创宝庆竹刻办公用品概念设计(虎跃创作)图 5 竹刻技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设计思路3 宝庆竹刻技艺与地域红色文创融合发展的个 案实践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属性,红色文创产品本身也承载着传播并发扬红色精神的意义,对于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创设计,就是要挖掘地方红

18、色文化资源,将地方红色遗址、红色故事、红色景点等作为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切入点,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符号化的转变,通过设计手法对红色元素进行抽象化、几何化的提取且使之再现,以艺术表现手法对地域红色文化符号进行再设计。3.1 设计思路将宝庆竹刻技艺与地域红色文化融合后应用于红色文创的设计中,其本质就是以竹刻工艺产品为载体,地域红色文化为背景,将竹刻产品作为一种展现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通过利用艺术设计手法(如几何抽象、直接借用、同类参照和置换同构)将竹刻技艺与红色文化融合进行地域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图5)。首先,直接借用是通过艺术手法将具有标识性和代表性的红色建筑、红色景点和红色诗歌等元素进

19、行处理后直接以竹刻工艺品为载体将其呈现,目的是通过产品再现红色文化元素,从而体现其中所蕴含的特色和内涵;其次,几何抽象是根据一定的美学原则,以点、线、面等简单几何元素对所要表现的红色资源符号进行简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例如对红色资源中的遗址结构进行造型上的提炼,只保留最本质的特征,再通过竹刻工艺形成对红色文化的更好表达;再次,同类参照是通过对同类优秀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案例的学习和考察,对其设计灵感、思路和过程进行分析后,寻找其中的设计规律和可变环节,在保持原设计中基本规律不变的前提之下,以竹刻艺术这一载体替代可变环节的表现方式,从而使设计呈现新的艺术面貌;最后,置换同构是对红色文化素材进行

20、特征化的元素提取,将其与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进行局部或全部的置换融合。例如,对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外观进行元素的提取,将其与文具系列、包装系列等产品进行结合,创新设计出既具有实用功能又能承载地域红色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所以根据不同的雕刻形式,就可以从不同的设计需求出发,依据不同的设计目标再选用适合的红色资源作为创作背景,在提炼设计符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结构、形态及色彩等特征,合理简化元素,去粗存精,只抓住最基本的本质特征,再运用艺术设计手法对提取的文化符号进行解构重组,在能够突出红色文化符号的该办公系列产品是在借鉴传统宝庆竹刻工艺品创作形式的基础上,从左至右依次由镇纸、笔筒、名片盒、收纳盒和装饰座

21、屏等组成。分别以竹青雕刻、竹簧雕刻和器型雕刻作为创作载体,将邵阳地区的红色遗址塘田战时讲学院、武冈中山堂、红色景点城步南山老山界红色旅游区、历史人物“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中国共产党红色诗词邵阳第一人贺民范所撰写的 留别新宁父老(5首)等作为该系列的设计素材。通过艺术处理后以竹簧雕刻呈现。笔筒、名片盒、收纳盒和座屏均以置换同构方法对城步南山老山界红色旅游景区的石雕壁画和武冈中山馆外观进行提炼,将壁画和建筑外形进行艺术处理和分解后与文具用品和装饰品进行结合,通过竹青雕刻、竹簧雕刻和器型雕刻呈现。茶叶盒、名片盒和书签以几何抽象方法对红色遗址塘田战时讲学院的外围建筑的外观造型进行简化,保留最基本的

22、特征后以竹簧雕刻呈现。茶叶盒以同类参照方法对传统竹刻茶叶盒和红色文创茶叶盒产品考察后,将贺民范先生所撰写的 留别新宁父老 替代茶叶盒设计的可变环节,以竹簧雕刻所呈现。对于富含独特地域红色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不仅能让本地区的消费者感到更具亲和力,而且还能引起外地游客的购买兴趣,并结合艺术品市场和旅游市场的共同助力,从而显著提升对地域红色文化进行宣传和发扬的效果9。将宝庆竹刻技艺与地域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其目的是通过竹刻艺术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实现红色精神的传播和再现,提升地方红色文创产品的艺术品位和吸引力,使地域红色文创以一种新式形态展现,以饱含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在传递红色精神的同时

23、也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开发并设计出兼具功能需求与审美需求的地方红色文创产品,以传统工艺弘扬红色文化,促进非遗技艺与红色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3.2 方案展示通过对邵阳地区红色文化符号的提炼,以宝庆竹刻工艺为载体,分别运用几何抽象、直接借用、同类参照和置换同构4种设计方法将竹刻技艺与红色文化相融合后设计了一套兼具实用、审美和纪念意义的“红色文创宝庆竹刻办公用品概念设计”(图6)。4 结语红色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形式,也是弘扬红色精神的有力渠道,更是促进红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宝庆竹刻作为中国竹工艺品发展史上极具特色的非遗技艺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通过对竹刻工艺和(下

24、转第 183页)计,其产品侧重于发掘红色文物、红色历史事件和红色革命人物背后的社会思潮、革命思想、高风亮节和精神风范等。红色旅游纪念品本身便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被融入了旅游地特定的地域文化内涵,给游客呈现出该地域的传统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独特信息,这些信息隶属地域文化的范畴,成为旅游地与游客之间文化交流、情感沟通的桥梁,有效帮助旅游地呈现优秀历史文化,生动地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8。基础上,以竹刻艺术为载体创新设计出富含地域文化且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虎跃,等:宝庆竹刻技艺传承与地域红色文创设计的融合发展研究湖南包装第 37 卷 2022 年 12 月183参考文献

25、李振宇.纸美东方:纹样之赏析 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 EB/OL.(2016-05-11)2022-08.15.http:/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16.1235 结语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色3,代表着喜庆和祥和。粉色保留了红色喜庆、吉祥之意,但是退去了红色的热烈、浓郁之情,转为温柔、纯真、娇柔之感。整本书以3种艺术纸张与工艺的辅助形式加以印刷制作,让纹样与纸张变得相辅相成、和谐共生。书口的梅花纹样更是其点睛之处(图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寒蝉凄切的冬天只有梅花一身傲骨在白

26、茫茫一片中添上一线生机、一点色彩。就像书口间那简洁明快的梅花纹样,在整本纹样花园中,默默衬托着其他纹样的绚丽之美,却不失其自身的傲骨之韵。总体来看,纸美东方 全书论述深刻,以探索“礼”“纸张”“纹样”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唐代的代表纹样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传统节日下的纹样使用和江南地域下的纹样开发,将“礼纸”进行了定义和梳理。每个章节搭配的纹样设计让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到重新梳理研发的纹样在造型、色彩、运用上有着哪些可能性与创新性。纸美东方 是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和思索的纹样化书籍、礼文化书籍、纸文化书籍,能让大家静下心来,进入礼文化思索的书籍,同时是一本实用型的纹样工具书籍。789 10 大卫 哈维希

27、望的空间 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陆兴华艺术 政治的未来:雅克 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陆兴华人类世与平台城市:城市哲学 1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6.Giovanni Maciocco,Silvano Tagliagambe,People and Space:New Forms of Interaction in the City ProjectMPart of the book series:Urban and Landscape Perspectives 11 12 13(URBANLAND,volume 5),2009.李强.中

28、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 EB/OL.(2007-03-23)2022-10-01.http:/EB/OL.(2021-06-21)2022-10-01.http:/伯克 J.湖南包装,2021,36(4):5-7,14.(上接第30页)参考文献胡彬彬.宝庆竹刻 J.东南文化,2001(8):74-81.潘志兴.宝庆竹刻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14.朱腾芳.竹刻情湖湘韵:宝庆竹刻的审美特征J.艺123(上接第 136 页)红色资源的整理及挖掘,将宝庆竹刻技艺与地域红色文化融合开发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既能有效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宝庆竹刻

29、这一传统非遗,以非遗技艺再现红色精神,从而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共同传承与发扬光大。456789海,2018(9):137-139.何道平,胡勇胜,范保宁,等.开发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J.民族论坛,2009(8):20-22.谭高荣,覃英慧.如诗如画宝庆竹刻 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8):88-91.姜夏旺,罗方妍,李洁.红色文博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J.湖南包装,2020,35(4):102-105.王强.基于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13.马小强.基于湘潭地域文化的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研究 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

30、1):103-105+124.姜夏旺,罗方妍,李洁,等.基于红色文化的革命类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5):66-69.(上接第139页)参考文献赵鑫彤.江永女书文字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设计 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1.覃正爱.谈谈中国共产党人的“四个自信”N.光明日报,2018-01-24(11).郎丽.基于女书的文字设计研究 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33.赵一卿.用汉字楷书风格设计女书书法的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38.杨仁里.江永瑶族女书的美学价值J.贵州民族研究,2002(2):123-128.李青青.传统造物设计的用

31、材选料观研究 J.家具与室内1234567891011装饰,2021,(12):66-69.李超德.非遗研究和创新设计需要新视角 J.湖南包装,2020,35(1):24-27.陈彦名.浅析女书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延续J.山东纺织科技,2017,58(2):29-31.高婷,涂雅怡.女书符号在当代首饰设计的运用研究 J.设计,2019,32(5):23-25.董雪峰.基于女书符号的服饰旅游产品设计 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10):176-177.吴珂,刘乃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以大布江拼布绣为例 J.湖南包装,2020,35(1):36-39.沙锋:“礼纸”承载的情感与美学纸美东方纹样之赏析书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