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 潘玲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自国务院颁布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这也意味着国家和人民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 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 比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 其一方面具备非营利性, 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 另一方面又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 部分事业单位除了享受政府财政拨款外, 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可以说,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组织结构或法人实体, 而在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 充分认识到当前事
2、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 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关键词: 新形势;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创新; 据资料统计, 截止 2017 年, 我国事业单位数量约有 126 万个, 其中正式职工人数约有 3000 万, 再加上临时工、后勤人员、合同制员工等, 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人数约有 4000 万。这么大批量的人员给政府财政和事业单位资金运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所以只有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 提高工作办事效率, 精简冗余人员, 才能确保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 因为事业单位涉及到的行业大多属于公共管理或非营利性范畴, 加之部分事业单位人
3、员抱有“金饭碗”、“朝九晚五、旱涝保收”等传统思想, 这直接导致事业单位成本管理较为混乱, 日常开支逐渐增多, 而工作效率和运营效果始终差强人意。基于此, 在全面推行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 国家不仅将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划分为 10 个等级, 对事业编制重新作出调整, 而且对事业单位的岗位分类做出了规定, 重新划分岗位职能和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 优化了内部管理办法。另一方面, 国家财政部于 2013 年颁布了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该准则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制度、会计信息使用等内容重新作出规定, 这也意味着今后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做出相应的
4、调整。鉴于上文所阐述的内容, 笔者认为, 事业单位应该在确保服务职能和社会效应的前提下, 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特别是在新形势下, 事业单位相关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严格落实自身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 适时推进财务管理创新, 真正实现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概述事业单位主要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 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其在实现政府职能、履行国家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公共管理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财务管理是维持事业单位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工作, 也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5、 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执行事业计划、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 有关经费的筹集、运用、报销、管理和监督等事项。所以,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是涉及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专用基金管理等内容, 比如基础工作、预算编制、内部控制制度和考评等, 下文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做出具体的分析。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新形势(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财务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 会计信息更加及时准确, 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越来越取决于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运用, 而不再靠财务管理人员的经验或直觉。部分事业单位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模式, 引进财务管理软件等方
6、法, 极大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提高了事业单位资金的利用率。(二)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充足的会计信息, 可以让财务管理人员从更加广泛和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分析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 并且让财务管理人员从繁琐、重复的日常工作中逐渐解放出来, 能够集中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让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收支管理等内容更加准确细致, 有效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三)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和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 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 已经从原来的仅靠政府财政拨款, 发展为现在的多方面筹资经营和自主经营。比如,
7、 事业单位要想扩大规模, 除了向政府申请财政资金以外, 还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管理办法, 向企业或社会进行融资, 极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 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首先,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因为受到编制的限制, 事业单位往往更多地从单位性质方面来考虑人员招聘, 而专业会计出身的人员较少, 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 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降低, 财务管理观念陈旧。其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流于形式, 对于新财务软件和会计电算化等内容漠不关心, 存在只负责基本报账和简
8、单会计核算的现象,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形象, 而且降低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最后, 虽然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财务管理人员一定的监督权, 审批权和揭露权, 但是财务管理人员受到事业单位上级的领导和管理, 自然难以开展各项工作, 这容易导致贪污腐败等情况的发生。(二) 预算编制不科学当前, 部分事业单位仍然采取粗放的财务管理方式, 不注重对具体项目的资金预算, 对于年度资金预算也是上报一个比较大概的数字, 一旦出现突发情况, 往往因为不能及时申请到资金, 或者因为短时间支出过多, 而导致财务管理混乱, 入不敷出。另外, 事业单位资金预算大多
9、采取单方面编制, 内部各个部门参与度不高, 这就导致实际的预算编制同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去盛远, 甚至是出现隐瞒资金收入或私设小金库等情况。(三)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都需要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约束, 用以确保整个集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 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其应该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够得以有效的运行。但是, 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 或者内部控制执行较差, 这直接降低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如, 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审核力度相对较小, 不能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 或者对报账发票缺
10、乏有效的审查, 这就给心怀不轨的人留有空子可钻, 导致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流失。(四) 评价环节缺失评价环节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其能够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定, 比如偿债能力、流动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内容, 以期发现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当前, 部分事业单位存在评价环节缺失的情况, 其财务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或者应付上级检查, 没有发挥出财务评价应有的作用。或者事业单位财务评价较为单一, 仅凭上级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过分注重资金的收支情况, 对于资金的利用率、负债比和营运能力不够重视。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探讨(一) 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第一, 相关领导要充分认识
11、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对人才进行选拔和录用时, 要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会计专业素质, 以弥补会计人员不足的情况, 必要时可以通过外包财务管理的方式来精简组织机构,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二, 要树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观念, 有效转变“重业务、轻管理”的传统观念, 在关注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同时, 优化财务管理相关办法, 确保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第三, 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并且在培训后进行及时的考核,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二) 合理编制预算预算编制是指事业单位制定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的预算活动, 是预算法必须规范的主要内容,
12、因此, 预算编制已经脱离了记账凭证和账务处理的范畴, 而是从全局观的角度去考虑和观察事业单位。第一, 有效改变事业单位单一编制预算的传统做法, 要充分听取内部各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二, 提高预算编制的权威性, 预算一旦申报批准, 就需要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加以实行, 并且由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充分发挥预算对事业单位资金的控制作用。第三, 促进预算编制不断完善, 当预算编制确实需要进行变更时, 可以通过逐层上报的方式来更改预算编制, 对于一些特殊费用或者在建项目支出的费用, 要做好预留。(三)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第一, 根据新颁布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
13、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法律法规来制定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落实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 提高岗位之间相互约束和相互监督的能力。第二, 以单位纪律、内部控制制度、资金收支计划等制定稽核和监督制度, 比如公务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 加强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的审核, 并且做到严格执行, 有效减少和杜绝经费使用中的漏洞, 防止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第三, 正确看待国家审计机关的检查, 向社会各界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邮箱、开展举报网站等, 并指派专人负责, 便于发挥社会监督合力, 保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四) 完善财务管理流程第一, 做好事业单位资产的清查工作, 明晰资产总额
14、, 对于一些大宗物品和固定资产做到长期监管和重点保护。第二, 加强对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工作, 确保银行账号的公开透明, 各项资金往来情况要有理有据。第三, 应收账款和借款要在年底结清, 报销的发票和收据不得跨年使用, 重点做好预算外资金的检查工作, 并且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位。第四,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逐步推行财务公开制度, 从源头上杜绝贪污腐败的发生。(五) 完善评价环节事业单位应该创新财务管理评价的内容、方法和主体, 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 不但应该给日常会计核算足够的重视, 还应该评价整体的工作效果, 合理的进行指标设置,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找到
15、措施进行解决。另外, 可以适当增加反映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 比如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和学术专著等, 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成绩。五、结束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信息水平的提高, 国内经济情况与以前相比存在较大差别, 以网络化、知识化和技术化为特征的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并且已经开始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就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 国家审时度势的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 并且及时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以期实现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所以, 事业单位自身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步伐, 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 才能够逐渐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推动事业单位不断向前发展。参考文献1陶丽梅.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现代营销, 2017 (3) :110. 2武俊.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4) :64. 3白宗青.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69) :77-80. 4党淑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前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7, 26 (2)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