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然感到内心酸楚的散文篇一:生活散文:内心乱了一切就都乱了生活散文:内心乱了一切就都乱了有时候我们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坐在那里想要看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念头,让你的内心不能平静。于是,你可能打开一本书,没有看上几页,又匆匆合上了。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可以拿着一本小说一口气读完的畅快淋漓?你是否记得小时候可以旁若无人的在那里玩着自己的玩具?那个时候我们很单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长大了,我们的头脑承载了太多的信息量:求学,找工作,买房子,结婚等等。这每一件事都包含了无数的信息量要求我们掌握。于
2、是,焦虑来了,烦恼来了,我们的内心变得不再平静。现在,我正在过着一种简化的生活,利用简化的力量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在一种完全平静的状态。今天我就说说如何使自己的内心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排除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享受这种乐趣。一、停止抱怨这个世界我的周围有太多人抱怨这个世界了。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各色各样的人的抱怨。妈妈抱怨家务活太多,她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朋友抱怨学校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甚至昨天打篮球的时候,还有人抱怨篮球没气。如果你做一个统计,一天下来有多少人在抱怨,我想这个数字会让你吃惊的。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多好啊,为什么要去抱怨呢?我充满
3、烦恼的今天不正是昨天殒身之人所祈求的明天么?我们应该充满感激的看待这个世界啊。感谢这些苦难,让我还能体会到人间的痛楚。上个月打篮球的时候被别人绊倒了,扭伤了右脚,肿的跟馒头似的。前天又去打篮球结果眼镜框被球砸坏了,又得重新配眼镜我不会去抱怨那个绊我的人,也不会抱怨那个篮球。相反,我会怀着感激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感谢他赐予我痛苦,让我明白有一双健康的双脚是多么的美好;感谢篮球砸坏我的眼镜,让我体会到鼻梁上面的这个小东西有多么重要。你可能觉得我很傻,但就是这种不抱怨的心态,让我随时都能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有的时候,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问题的人所处的境界不同罢了。也许你的生活很贫困,也许你没有朋
4、友,也许你没有工作,也许你没有家人,所以你急切地希望减轻自己身上沉重的负担。然而,命运有时不是那么顺畅,总会有一两件事情让你陷入抱怨的深渊中。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会抱怨自己的出身,父母,上司停止你的抱怨吧,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你埋怨的这些事物,并不是导致你现在处境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你自己的心态。而这些处境永远都不会改变,除非你愿意改变自己的心态。当我抱怨房子太大家务太多的时候,我在车站看见了露宿街头的旅人。当我抱怨作业太多、工作太多的时候,我看见了失学儿童和下岗工人。当我抱怨自己弹跳能力不好的时候,我在大街上面见到了没有腿的人。当我抱怨这盘菜里有个苍蝇的时候,我在路边与拾荒者擦身而过。我们
5、有什么值得抱怨的?!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还不够么,我们又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什么价值?我总在想,这些我们抱怨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值得炫耀的资本,我们到底是在无病呻吟还是在无病呻吟呢?励志文章二、简化生活,远离尘嚣有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有一个人在海边看见一个老人在钓鱼,奇怪的是他把钓到的鱼又会放回到海里面。这个人很不理解就问老人:”你为什么不把钓到的鱼拿去卖呢?”老人反问:”我为什么要去卖呢?”那个人回答:”这样你就能赚到钱了。 ”老人问道:”有钱又能怎样呢?”那个人说:”有钱好啊,有了钱你就可以赚更多的钱,然后到海边买个房子,天天可以吹海风钓鱼休闲,那样的生活多好啊”老人笑了笑,说道:”那你说,我现
6、在干什么呢?”这个故事寓意很深,原来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其实我们早已经拥有。当我们不再抱怨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用感激的眼光看待问题。我时常告诫自己无论我做什么事情,都要使自己的心绪宁静下来。像一位隐士高人那样,远离尘嚣,专心致志,做好眼下的工作。像一个孩子那样,专心于自己的玩具,不去管其他的事情。我想,这就是专注吧。就像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个人呆在宿舍里,此刻距离开学还有10 天时间,这段时间我可以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感受这份与世隔绝的静谧。我想,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平静的内心和冷静的头脑,才能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超凡的判断力。所以,在生活中我经常寻找这种独处的机会,思考如何简化生活,远离尘
7、嚣。如果你觉得情绪失控了,不妨尝试一下远离这个浮华的尘世,到山里面一个人走走。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让内心宁静。这个时候你的思想会凝聚在一起,洞察力和判断能力也达到顶峰,让你足以面对任何困难,包括自身的缺点。每一次的独处,我就会更深入的了解我自己,了解我内心的敌人,并且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战胜敌人。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是逐渐培养出来的。以前我很容易情绪失控,甚至有时候会无缘无故的想哭,后来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挫败之后,我逐渐培养了自己坚毅的品质。在任何问题面前,我总是保持内心平静,首先不去抱怨,而要怀着感激的心态看待问题。利用自己与生俱来的敏锐洞察力和判断能力去解决问题,人只有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才能
8、得到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也是如此。篇二:散文的孤独有一种境界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延伸;有一种情怀伴着脚步的痕迹而厚重;有一种文字望着流逝的岁月而年轻;其实不想以孤独为题写出一篇文字,尤其和散文组合在一起,仿佛世界上的孤独二字就是为我准备的。我认为孤独不是孤单和独处的最好解释,也并非真正孤独的本意。只是如攀登高峰饿走过的沟壑一样,攀登的不是高度而是价值,俯首的不是风景而是人生。一直在探寻文字的深意和散文的境界,才会在内心涌起空寂的泉水。用生活的飞絮繁花生成笔下的回廊清风,置身置景置情。拨开散文世界的珠帘,感受不同的心灵航程,让世界记得,我们不是孤独的,因为我们来过,来过这属于文字的殿堂。在岁月的长河里
9、,我们只是潮起时的浪花,在潮落时再也看不到来过的身影。欢笑只是一时的雀跃,留下的是永远不可复制的曾经。用心中墨蘸满人生的笔,书写着不一样的心海,不一样的自己。每一位对文字有情结的人都深藏着一扇美好、惆怅的门窗,因物因人因情开启或关闭着。勾勒美好的世界因为境界还在,抒发生命的颜色因为人生还在。文字好比是装着各种颜色的瓶子,总有一种是适合自己的,这样一种是可以撩动自己心弦的,装扮自己、装扮自己内心世界的那一隅陋室。即使是大雨滂沱,也会撑起坚强的雨伞,即使鲜花满园,也要细细数起散落的种子,因为未来才刚刚开始。我试着筛选所以的词语来与散文做个伴侣,还是觉得孤独是最理想的搭档,也许是我比较宠爱孤独这两个
10、字的心理在向我献了殷勤的缘故,才倾向于这样的结合体。孤独就像是一个与青灯,古刹,空塔相伴的僧侣,在昏暗的禅房里默颂那一卷卷发黄的佛经。其实孤独只是个象声词,背后的隐身词就是美好,因为美好所以孤独着。美好是人生的一个方向和一种向往,而孤独只是诉求世界而留下的一段背影,因此厚重了内心的旅程。散文是舞动青春的旋律,是脚步流逝沧海的风烟。每个人都有如梦的心扉,都有如花的年少,当时光沉淀浮华之后,一切都只剩下了开始,少了只恨相逢未嫁时的感慨,多了秋水共海天一色的成熟。散文赋予了文字鲜活的生命力和田园的溪水声,才有了宓妃留枕魏王才的遐想,才有了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的红尘,才有了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
11、目送苍烟暮的情怀,才有了-。文字不会因季节而枯萎,散文不会因风雨而凋落。用手中的笔书写生命的力量,可以天真、可以浪漫、可以忧伤亦可以孤独,书写的不是开始,而是另一个生命的继续。篇三:抒情散文赏析名家散文 赏析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一开始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小小的胸膛。终于
12、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啊!”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
13、看我,我都要开花!”众多不屑、讥讽鄙夷声里,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珠。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飘扬,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着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景,感动得落泪,触动
14、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后来,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称赞,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赏析】林清玄先生笔下的“百合花”不仅开在了断崖上,也确如标题所言开在了我们的“心田上” 。这样一株与杂草同生在断崖上的“百合” ,却有着与“杂草”不一样的信念:“我是一株百合” 。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实干家, “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在它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也遭遇了所有奋斗者都难以避免的又一种考验:周围庸者(如杂草、蜂蝶、鸟雀)的讥讽和鄙夷。但它不动摇、不游移,执着地坚持自
15、己的信念,最终开满了山谷。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着和坚韧!既然千尺断崖上的百合,能开出自己最美的花,我们又何尝不能呢?百合花的信念告诉我们:不管别人说你什么,也不管环境给你什么样的境遇,只要自己设定了目标,并赋之以力量,你的价值总有一天会如日般辉煌。【作家简介】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
16、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 工商时报经济记者、 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 、 冷月钟笛 、 温一壶月光下的酒 、 鸳鸯香炉 、 金色印象 、 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随风吹笛林清玄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嫡子的声音,因 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
17、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 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 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 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 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 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 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 告诉我们“逢竹林莫人”的道理,何况有的竹
18、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 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 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 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于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 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 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 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
19、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 唱,甚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 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 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 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 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 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 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
20、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 发出欢欣的感叹。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 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 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 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 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 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 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
21、是 竹于,有了风,竹于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 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 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 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 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 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 境界。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 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 万里图令
22、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 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 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 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一九八三年五月四日 【赏析】心灵之浴简评作者在“随风吹笛”中的体验和感悟林清玄的散文识见开阔,境界高雅,每有关于人在自然中的意义探讨。 随风吹笛是其散文中颇有代表意味的一篇,叙写了他见闻竹林因风雨而成交响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一次生活的偶遇,其实就是一声心灵的沐浴,一种审美的体验。作者极力想把他经验
23、的这场“心灵之浴”的感悟告诉我们:当竹林的交响整个将人包围,人陷身“一片乐海”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近乎洗礼式的审美体验。这非同凡响的天籁,不期而遇却令人震撼、赞叹不已。由是,他以为,每个人都应感动于自然之声;反之,不能感悟自然之声的人是可悲的。作者的思悟是深刻的,他鼓舞人们走向自然、倾听自然、亲近自然以沐浴心灵。在他看来,人(艺术家)总是愿意取法自然,从自然中吸取灵感的;但,艺术却有其达不到的境界。因为,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自然没有结局,一如“随风吹笛”的境遇不可重复。这样,林清玄以不滞于物的笔触和浪漫情感,于独特的审美体验中再现了自然的感人的力量。平中见奇赏析随风吹笛一文的构思技巧仰望苍穹
24、,探触净土的林清玄,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人生偶遇、生活片断,看似无奇,经他巧妙地构思,每能燃烧出激情,蕴含哲理却让人感觉不出说教的意味。 本文从微雨、凉风中听笛的悬疑写起,于寻常的见闻中点染上诡谲的色彩,让人猜想。接着去探寻那能够穿透平野,穿过雨声, “在天地间扩散”的笛声。行文便合上了平中见奇的步调。当天风海雨似的“一片乐海”不期而至时,作者已借自然的平常之物再造足以“震撼“人心的奇妙之境。怀着爱、追求与对人生的悲悯情怀,作者开始了奇崛的思考:重要的是,人要感动于自然,自然既然没有结局,那么涵盖生活、艺术的诸方面,其真与美的追求,何尝有个止歇。作者如此布局谋篇,来装填他的感动与浪漫情怀。于
25、冲淡中一展倾听自然、拥抱自然的无限美好,也预留了思想的空间。平中见奇, 随风吹笛就是这样一篇构思精巧的散文。五月的青岛老舍因为青岛的节气晚,所以樱花照例是(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突然感到内心酸楚的散文)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边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五月的岛上,到处花香,一清早便听见卖花声。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的娇艳的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儿团;那短短的绿树篱上也开着一层白花,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围墙既矮
26、,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山上有了绿色,嫩绿,所以把松柏们比得发黑了一些。谷中不但填满了绿色,而且颇有些野花,有一种似紫荆而色儿略略发蓝的,折来很好插瓶。青岛的人怎能忘下海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 。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的走,燕低低的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咸味混到一处,浪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无言,心好像飞到天边上那将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一闭眼仿佛还看见一些桃花。人面桃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