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年第7、8期 浅论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李旭 f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 要本丈对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手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就培养 英语人才的课程设置、方法途径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英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李旭(1973一),女,河北秦皇岛人,大庆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丈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007)0708006702 本文根据“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 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
2、”的 人才培养思路以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探讨了英 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是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的主渠道。课题组根据培养目标,在充分调研、 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以及评估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课题组充分考虑英语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 个眭化发展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变革。新的培养模 式应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更 具有弹性化、灵活性、包容性、多元化和合理性。这就 是说,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也应体现创新理念。 新的英语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一、新的课程设置要求有相应的新教学内容 课题组根据
3、培养目标。改造传统基础课程。增设 新课程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融知识传授与 能力培养为一体,改革传统课程。本课题组建议课程 重新设计,提出培养过程的阶段化。四年制的英语专 业可分为两个阶段实旆教学,每个阶段均应有其各 自侧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通识教育和英 语专业技能培养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 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掌握初 步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知识:传授英语基础知 识,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又严格的读、听、说、写等基本 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 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年级树立开口讲英语的信 心,注意语言和文化
4、的得体性;二年级进行演讲、辩 论、脱口秀等专1训练,逐步达到英语口头表达准 确、流利与深刻。 第二阶段f三年级和四年级)英语专业知识 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阶段。这一阶 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 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 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 际的能力,尤其是英汉翻译能力,给学生更多的社会 实践机会,着力打造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 题的能力。学生毕业时英语水平应达到专业八级。这 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虽有所侧重,但却是整个培养 过程互为侬存的组成部分,两个阶段的紧密结合是 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根本保证。 二、课程设置的
5、模块化 创新复合型英语人才应具有不同的知识模块, 即英语专业技能知识、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 识。同时还应具备各种能力,如语言应用能力、解决 问题的处事能力、从事专业工作的实践能力、敢于迎 接挑战和超越他人和自我的创新能力等。学生学习 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途径主要是课程学习。因此,优化 课程设置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前提。基于英语 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实践,笔者认为培养方案应包含 以下几个模块。 (一)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该模块不仅仅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同时适用于 各专业学生,旨在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 化、军事、数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为做一名合格的 大学生打好基础。主要课程为:中国近现代史纲
6、要、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 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 大学语文、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军事理论、经 济管理基础、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等。 (二)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新课程设置对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课程 进行调整充实。突出重点,将学生流利的口语表达能 力,地道的写作能力。娴熟的翻译能力作为英语专业 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该模块为英语专业的基 础课程,旨在培养英语人才的读、听、说、写、译等基 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这部分的教学内容绝 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 号:11
7、51 3-059 67 维普资讯 http:/ 李旭:浅论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对不能削弱,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不牢,则失去了作 为专业人才的立足之本。主要课程为:基础英语、语 音、听说、写作、语法、高级英语阅读、高级英语视听 说、英汉翻译、口译等。 (三)文化修养课模块 依托学校重点学科的优势,在英语学科内设置 文化修养模块,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修养、 艺术修养,旨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文化素质和 修养。主要课程包括:外国文学、英美文学、英语语言 学、翻译、大学语文、跨文化交际学。加强中西传统思 想文化教育。变单向接受为双向打通。改变以往英语 专业教学偏重单向讲授西方文化的模式
8、,重点建设 “中国思想经典”、“西方思想经典”课程,将其列入必 修课程,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 自己的立场批判接受西方文化,在深层次上把握中 西文化异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认同。 (四)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该模块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素质,是 区别于传统的培养工具型人才课程设计的关键所 在。提供哪些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取决于市场导向。 我们认为目前提供经济贸易和英语语言、文学方向 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更有助于学生就业和满足社 会需求。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导向,可以在充分 论证的基础上随时增减专业方向。这一模块的课程 均在三、四年级开设,可让学生在二年级结束时自主 选择
9、有关方向,三年级进入相关课程学习。经济贸易 方向的主要课程有:市场营销、外贸函电与口语、工商 导论、国际贸易、商务沟通、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 西方经济学等:语言、文学方向的主要课程有:普通语 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英美文学、词汇学、 文体学、修辞学、英语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 目前,许多高校曾先后开设英语+经济、英语+金 融、英语+财会、英语+法律等社会上热门的专业。以 “英语+方向”为结构特征的课程设置不是简单叠加, 而是优化组合,有主有次,在英语专业框架下提供多 种选择,基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充分利用综合性大 学学科齐全的有利条件,与商学院、法学院、新闻学 院合作跨学科设置国
10、际商务方向商学、法学、新闻学 方向。为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其个性化发展空 间提供条件。实用语言模块主要课程包括公关英语、 文秘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涉外英语。旨在配合 学生分流培养时跨学科专业的学习。 为了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我们还可以大胆探 索新的模式,如3+i或3+2模式。学生前3年在英语 专业学习英语课程,后一年或两年到有关院系学习 专业课程,毕业时可被授予文学学士或双学位。这样 的学生在英语和专业知识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 的水准,必定更受社会欢迎。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 性需求 、 (五)实践课程模块 该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发现问 题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
11、力,包括毕 业论文、网络自主学习、第二课堂活动(英语角、英语 电台、英语报刊等)、各种英语竞赛、社会实践(外事接 待、国际会议接待、涉外导游、翻译、基地实习)等。以 上5个课程模块构成了课程设计的整体。在各门课 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原 则,教学理念应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 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涉及其他专业的方向性课 程最好由熟悉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用英语讲授,而 不是由专业课的教师用中文授课,因为专业院系往 往按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在课时安排和 教学内容上可能与英语专业的要求不相吻合,同时 用中文授课不能达到既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又学习专 业知识的教学目
12、的。外语系可以选派教师去专业院 系进修相关课程,或在学校教务部门的支持下请专 业院系为英语专业专门开设方向课程,聘请英语水 平较高的专业教师担任主讲,或由专业教师和外语 教师合作讲授课程。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近年随着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英 语整体水平有了提高。因此,高校要改革教学内容和 课程体系,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 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 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 现代化。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实用性的选修课程。根 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 复合型专业课程,安排学分,满足他们的需要,即减 少基础
13、性课时,增加实用型系列选修课程,包括语言 技能型、语言知识型和职业型选修课等。技能型选修 课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单项 完成、分项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知识型选修 课包括报刊选读、新闻英语、影视花絮、英美文化、科 技杂谈等方面的课程,以支持语言技能课,扩大学生 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 力。职业型选修课则指商贸英语、金融英语、科技英 语、应用义写作等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应用性的职 、】 培 【o 参考文献】 1】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卟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2】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A2-的思考卟外语界,2005, (5) 【3】杨雁,陈玲玲,张刚论大学英语的创新教学与创造性人 才的培养U】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8) 4】孙德彪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fEB0L】http: edu cn 责任编辑包玉红】 维普资讯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