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743207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提优训练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ABC 的高的交点一定在外部的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有一个角是 60的三角形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 40 cm 和 50 cm,若要钉或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 )A10 cm 的木棒 B40 cm 的木棒

2、C90 cm 的木棒 D100 cm 的木棒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cm,4 cm,则它的周长为( )A10 cm B11 cmC10 cm 或 11 cm D无法确定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A=2 B 一 3C BA+ B=2 C CA 一B=30 DA= B= C1236在四边形的 4 个内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为( )A1 B2 C3 D47如图,已知直线 ABCD,C =115,A=25,E=( )A70 B80 C90 D100(第 7 题) (第 10 题)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 2 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

3、边形 D六边形9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整数,周长为 11,且有一边长为 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A7 B6 C5 D410在ABC 中,已知点 D、E、F 分别是边 BC、AD、CE 上的中点,且 SABC =4 cm2,则 SBEF 的值为( )A2 cm 2 B1 cm 2 C05 cm 2 D025 cm 2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11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它是_边形12如图,线段 DE 由线段 AB 平移而得,AB=4 ,EC=7CD,则DCE 的周长为_cm13如图,直线 ab,c d,1=115,则2=_,3=_1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

4、是 72,则这个多边形是_边形,它的内角和为_15根据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已知角的度数,求出其中 的度数:(1) =_;(2) =_;(3) =_16教材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 180时,都是将多边形转化为 _去探索的从 n(n3)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画出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 n 边形分成_个三角形,分成的三角形内角的总和与多边形的内角和_17如图,ABCD,B=26,D=39,求BED 的度数解:过点 E 作 EFAB,1=B=26 ( ) ABCD(已知),EFAB( 所作), EFCD( ) 2=D=39 BED=1+ 2=65 18中国象棋中的马颇有骑士风度,自古有“马踏八方”

5、之说,如图(1),按中国象棋中“马”的行棋规则,图中的马下一步有 A、B、C 、 D、E、F 、G、H 八种不同选择,它的走法就象一步从“日”字形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不能多也不能少要将图(2)中的马走到指定的位置 P 处,即从( 四,6)走到(六,4),现提供一种走法:(四,6)( 六,5) (四,4) (五,2) (六,4)(1)下面是提供的另一走法,请你填上其中所缺的一步:(四,6) (五,8) (七,7) _( 六,4)(2)请你再给出另一种走法( 只要与前面的两种走法不完全相同即可,步数不限),你的走法是:_三、解答题(第 19、20 题每题 8 分,第 2124 题

6、每题 10 分,共 56 分)19如下图,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将ABC 向左平移 2 格,再向上平移 4 格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ABC,再在图中画出三角形 ABC的高 CD20如图,直线 AB 和直线 CD 被直线 GH 所截,交点分别为点 E、F,AEF=EFD(1)AB 与 CD 平行吗,为什么 ?(2)如果AEM=NFD,那么 EM 与 FN 是否平行,为什么?21如图,从下列三个条件中:(1)ADCB;(2)ABCD;(3) A=C,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题,并说明理由已知:结论:理由:22如图,ADBC ,A=96,D=104,BE 、CE

7、分别是ABC 和BCD 的角平分线,求BEC 的度数23如图,已知 ABCD,BCAD,问B 与D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为什么?24(1)如图(1),在ABC 中, ABC、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Oa)若 A=60,求BOC 的度数b)若A=n,则BOC=_c)若 BOC=3A,则A=_(2)如图(2),在ABC中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O,A=40,求BOC的度数(3)上面(1),(2) 两题中的BOC 与BO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1C 2B 3B 4C 5D 6C 7C 8D 9C 10B11四 1211 1365 6514五 540 15(1)70 (2)48 (3)5016三角形

8、 (n 一 3) (n 一 2) 相等17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8(1)( 八,5) (2)略,答案不唯一19略20(1)AB CD,因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EMFN,因为内错角相等 (ABF=EFN) ,两直线平行21已知:ADCB ,A= C ,结论:ABCD理由: ADCB , A=ABF又A= C , ABF=C ABCD 22ADBC ,A=96 , ABC=180A=18096=84同理DCB=180一D=180一 104=76 BE、CE 分别是么 ABC 和么 BCD 的平分线,EBC= ABC= 84=42,ECB= DCB= 76=381212BEC=180 一 42一 38=10023B=D ABCD , B+C=180 ADBC , C+ D=180 B=D 24(1)a) A=60,ABC+ACB=180一A=120又 BO、CO 分别平分ABC、ACB , l= ABC ,2 = ACB11 1+2= (ABC+ACB)=60 BOC=180一 60=120b) (90+ n) 12c)36(2) BOC=70 ,(3) BOC 与BOC=1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