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6 课 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温秋阳,1967 年生,哈尔滨人。高级编辑。1989 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1989 年至 1991 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1991 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 年获新闻系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还做过发展研究工作,著有中国特色应急广播研究 。2013 年,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 。主要作品主创在爱的怀抱中 让欢笑代替哀愁 无臂蛙王 传唱到今天的千年史诗等节目。生平经历赵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副总监。多次担任中央人民广
2、播电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黄金周文艺大联播策划,担任中央台中华神韵 流行经典 中国金唱片 娱乐周报 天地喜洋洋 国家大剧院民歌中国 放歌奥运等音乐、文艺节目监制。主要作品作品有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家王洛宾 不尽情思铸心碑纪念周恩来诞辰百年 璀璨星光路纪念新中国电影 50 年等。(一)背景链接白发的期盼(节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模式的改变。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父母在,不远游”已经变成了千里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忙之中鲜有顾及。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
3、是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就是白发的期盼的创作动机。永不消逝的歌声有“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于 1996 年 3 月 14 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 83 岁。作者以前访问过他,并于 4 月 24 日播出,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二)常识整理1.人物专访“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的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采访对象可以是社会名流、权威人士,也可以是新闻人物。采访内容有的侧重观点采访,有的侧重信息采访,有的侧重个性采访。采访问话应注意四个方面:(1)提问前要了解对方;(
4、2)必须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3)问题要准确具体;(4)问题要简洁口语化。2.广播稿广播稿是为广播需要而准备的文稿。广播新闻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听觉优先和简短的特点,决定了广播稿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通俗口语化,明白易懂。二是结构简洁明了。受时间的限制,广播稿要注意干脆利索。三是生动活泼。写法、语言要富于变化,避免单调乏味;要侧重具体事例,少用抽象议论。四是主题单一集中。五是音调和谐,讲究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赡养(shn) (2)拎着(ln)(3)空巢(cho) (4)惶恐(hun)(5)融洽(qi) (6)脍炙人口(kui)(7)恪守(k) (8)镌刻(jun
5、)(9)病榻(t).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累Error! (2)圈Error!(3)着Error! (4)埋Error!2.语境辨析法(1)他对待工作绝不马虎,谈起线路管内设备的质量、病害频发处(ch)所及处(ch)理最佳方法,他如数家珍。(2)近日,两个消息引人关注,一是俩熊猫在洛阳“安家” ,并有专职的四川“厨师”伺(c)候;二是泰兴的三名男子竟将约 200 吨的废机油等物,从浙江非法收集后偷运至丹阳,准备伺(s)机露天焚烧,但事发当天被警方缉捕。(二)写准字形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5.Error! 6.Error!(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
6、1.天伦之乐:泛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3.搬砖砸脚:搬起砖头砸了自己的脚,比喻自作自受、自食恶果。4.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5.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6.泥泞不堪:形容脚下或者前面的路曲折难行,前方困难重重;形容眼前形势很不乐观,陷入麻烦中难以脱身。7.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8.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9.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10.厚积薄发: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
7、能办好事情。语境运用(辨析正误)承诺是一种责任,无论承诺是否能兑现,都需要经常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耳熟能详中养成信守承诺的好习惯。辨析:“耳熟能详”运用错误,应改为“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易混辨析赡养 vs 抚养 vs 扶养课本原句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完好的一种精神状态。辨析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帮助。抚养:爱护并教养,使之除了正常地生活下去以外,还要受到呵护、培养、教育,一般用于长对幼(包括兄姐对弟妹),适用范围较窄。扶养:养活,侧重于扶助、供养
8、,使之能正常地生活下去,可以用于长对幼、少对长,也可以用于平辈之间,适用范围较广。即境活用新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子女应定期看望或问候父母,其立法的理论基础是“精神赡养” 。有些无儿女的家庭就想办法抚养孤儿,为防老做准备。陈战的父母遇难后,他们兄弟俩就由一对六十多岁的夫妇来扶养。第一步Error!快读课文明大意白发的期盼(节选)1.老人期盼什么?答: 明确:期盼儿女常回家看看,一家人团团圆圆。2.本节目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答: 明确: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永不消逝的歌声3.青年时代的王洛宾有着怎样的梦想?他为什么又专注于西部民歌的创作?答: 明确:曾梦想到巴黎深造,登上高雅艺术的神圣殿堂
9、。西部民歌平实质朴的语言和悲切哀婉的旋律引起他心灵的震撼。4.王洛宾为什么被称为“西部歌王”?答: 明确:长期生活在西部;创造的歌曲多是通过对西部民歌的筛选、提炼而编写成的。第二步Error!精读课文细揣摩学 习 目 标 1.理解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采访艺术。2.品味精神赡养的内涵,树立关爱老年人的理念;理解王洛宾的精神品格。白发的期盼(节选)(一)阅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文章一开始举了怎样一个例子?这样导入有什么好处?答: 明确:文章一开始举了一位退休的孤独老人的不幸遭遇,引出一个严峻的问题: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容忽视。这样的导入扣人心弦,富有震撼力,使人们增强了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
10、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2.林女士、严女士、冯先生、张女士等几位老人的谈话提出了什么问题?答: 明确: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严峻性。老人孤单、寂寞、无聊、苦闷,并且不需要物质方面的资助的普遍性。3.青年人对精神赡养的态度是什么?与他们对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意图?答: 明确:(态度)家庭观点淡薄,对“精神赡养”根本没形成认识。(意图)表现青年人认识上的误区,强调呼吁“精神赡养”的重要性。4.插入常回家看看的歌词有什么作用?答: 明确:前边的交谈说明了很多老年人很孤独,下文则谈年轻人大都不“常回家看看” ,在交谈过程中是一个转折和过渡;歌词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衬托出老年人的孤独;引出了下面的话
11、题,说明现实生活中连“常回家看看”这并不高的要求都满足不了,深化了文章主旨。 永不消逝的歌声(二)阅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5.文章的开头设置了为王洛宾送行的情景有什么作用?答: 明确:这里的情景设置就是这篇音乐节目的动情点。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和音乐共同构筑了一个情景,使听众陷入一种既悲伤而又肃然起敬的情感之中。利用情景设置悬念,为倾听下文做了情感铺垫。6.王洛宾成功的秘诀有哪些?答: 明确:王洛宾将自己深深植根于民歌的土壤,搜集、整理、改编西北民歌;把民间歌曲和艺术歌曲,融合到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融会贯通,厚积薄发,这是王洛宾恪守的创作原则。7.文中为什么提到“狱中的白杨”? 有何作用?答
12、: 明确:“狱中的白杨”见证了王洛宾的狱中岁月,其结实、挺拔的躯干,昭示了王洛宾虽处困境但仍不放弃的信念和理想的顽强与坚韧。8.文中不时插入歌曲,有什么表达效果?答: 明确:文章插入王洛宾改编的歌曲,增强了广播的感染力,调节了广播的节奏;不时插入歌曲,更突出王洛宾这位“西部歌王”的地位、成就和艺术特点。9.文中详细描写王洛宾去世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答: 明确:因有太多未竟的事而对人世充满留恋,表现了王洛宾执着于歌曲创作的崇高品质,表达了对王洛宾的崇敬之情。写王洛宾的去世,与文章开头写送别王洛宾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前后照应。如何做到语言交流中的得体写法领悟两篇文章在行文中都做到了语言的得体
13、。往往设身处地,以能使采访对象容易接受的方式提问,作者为了激发采访对象积极参与的愿望,使他们能够敞开心扉,坦诚交流,如采访高先生时说“问题是现在小孩学习都很紧张,又学这个,又学那个的” ,既指出高先生拿鸟当孙子的孤独事实,又体谅了小孩子的学业太重,不能看望老人的苦衷。写 法 指 导 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交际对象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具体因素。2.适应场合,巧妙用语场合包括时间、地点、氛围等具体因素。一般说来,在悲痛的场合,应该严肃、庄重;在欢乐的场合,应该轻松、愉快。3.把握语体,用语准确(1)文体:议论文准确严密,记叙文流畅生动,说明文平实严谨,新闻稿简洁扼要,广播稿明
14、白清楚,广告词通俗凝练,合同严密清楚,贺词热情洋溢。(2)语体:口头语通俗易懂,书面语庄重典雅。文体与语体要做到和谐统一。4.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即使是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5.注意遣词,谦敬恰当很多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针 对 练 笔 假如你获得了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请你根据不同文体的要求,作出表示谦虚、上
15、进的回答。(1)使人感到亲切而易于接受的日常口语体。答: (2)庄重、严肃的正规口语体。答: (3)含蓄、富有文采的口语体。答: (4)给你的辅导老师发一则短信,报告获奖情况和自己的心情。答: 参考答案:(1)嗨,没什么,学无止境,我还要继续努力才行。(或:多谢了,这点儿成绩不算什么,我还得继续努力。)(2)谢谢(您的)鼓励,我还有许多不足,还得继续努力。(3)这仅仅是开始,是我人生乐曲中的一个小小音符罢了。我一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奏响我人生的凯歌。(或:谢谢您的夸奖。虽然我现在在大海中采到了一颗珍珠,但大海中还有千万颗美丽的珍珠等待着我去寻觅。)(4)老师,我获得了一等奖。感谢一年来
16、您对我的辛勤培育和同学们对我的帮助,谢谢你们!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 亲 情1.从教材中积累温秋阳在接触、采访众多老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当今老年人的切肤之痛精神赡养的匮乏。文章通过一组人物的谈话,摆出了目前在老人赡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亲情的重要性,告诉我们,父母不仅需要物质赡养,还需要精神赡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每一个儿女都应更多地关心父母,不要为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2.从现实中积累夏伯根老人是邓小平的继母,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庭后,邓小平就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让夏伯根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调到中央工作后,邓小平也把
17、继母一同带到北京,使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夏伯根老人在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方面,十分周全地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3.从佳作中积累(1)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楼要建在爱的基石,亲情的泉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要开在爱的园圃。(2)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
18、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它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间彼此默默地相互关怀。4.从名言中积累(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3)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王建(4)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谚语(5)骨肉之间,多一分爱,便多一分亲情。 黄宗羲(二)这样运用素材精 彩 片 段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
19、”意思是说孝敬父母位居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古今中外,有许多孝敬父母的典范,早在我国东汉末年便有“黄香孝亲”这一历史佳话。黄香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到了夏天,十分闷热,使人晚上难以入睡,于是黄香每到睡前就给他的父亲扇凉,直至父亲睡着。革命导师恩格斯孝敬母亲的故事也为人称颂,父亲去世后,留下了一笔可观的遗产,引起了他几个兄弟之间的财产纠纷,为了不让身患重病的母亲伤心,他主动放弃了那份属于他的遗产,平息了家庭可能出现的纠纷。一代伟人邓小平几十年如一日赡养、孝顺继母夏伯根,使得老人晚年安康幸福。他们都以自己的行动为世人做出了榜样。领悟 该作文片段以“孝敬父母位居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为中心,
20、列举了黄香、恩格斯、邓小平的例子,加以证明,举例恰当,论证有力。精 彩 范 文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善待老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我们最不能等待的是什么?最不能等待的是孝敬父母。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也许我们有太多的理由。有人会想自己住房太窄,等挣了钱有了宽余的房子,就把父母接到身边;有人想,自己手头紧,等再挣一些钱之后,尽量让他们晚年享几天清福;有人说,目前工作不理想,等谋到好工作,再和父母住一起生活殊不知,岁月无情,生死难料。父母一天天变老,很快就步入风烛残年,一不留神就踏入黄泉。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不需要每天大鱼大肉,每月有多少赡养费;他们需求的是,作为子女的几声亲切的呼唤,几句温柔的语
21、言,点滴的孝心;哪怕是一句真诚的问候,偶尔的嘘寒问暖,甚至是在父母面前的几下撒娇,他们都会倍感欣慰。有人说:在孝道的天平上,不论是一座豪宅,还是一片砖瓦;不论是到达彼岸的一只鸿雁,还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不论是数以万计的金钱,还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他们都是等值的。老话说得好,养子方知父母恩。当你在溺爱你的儿女时,可曾想过当初你的父母也是这样爱你的?你养儿女图个啥呢?又盼着儿女怎样对待你呢?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千拜佛万磕头,不如扎扎实实敬父母。家有父母老人,是子女的最大 佳作赏析文章从人生最不能等待的是孝敬父母,衰老的父母最低的要求,爱自己的子女更要爱自己的父母等方面,说明了孝不能等待、善
22、待老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的道理。全文语言恳切,感情真挚,道理深刻而无说教的意味,好像朋友之间推心置腹拉家常一样,读来亲切自然。 写作借鉴1.学开头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善待老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 ,为下文揭示“孝顺不能等”提供了有力的依据。2.学对比第段用大鱼大肉,多少赡养费和几声亲切的呼唤,几句温柔的语言进行对比,写出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突出了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之低。幸福。堂前敬孝,是最大的善事。孝顺不能等!孝顺,是稍纵即逝的骨肉亲情;孝顺,是无法弥补的至亲至爱。在父母健在时,经常抓起手边的电话想打就打,问候他们是否安好,并报自己一声平安。或常回家看看,帮父母刷刷碗,陪父母聊聊天,在他们
23、膝下承欢,共享天伦之乐。你陪一天,就少一天了,老人就多一天的幸福,你就少给自己留一份遗憾!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父母的心,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教育成人。当岁月碾过父母的青春,留下皱纹和白发,我们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及时孝顺父母。孝顺未必一定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给父母贴心的关怀,一个电话、一句问候,都能给他们带去贴心的滋润和甜美的抚慰。朋友们,如果你们的父母仍然健在,那么我很想对你说,不要让父母总是翘首以盼,工作闲暇之余,打个问候的电话,和父母拉拉家常;逛街的时候,别忘了给父母买点贴心的礼物,不管你买什么,他们都会喜在心头;节假日尽量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常回家
24、看看。父母恩胜万金,春晖寸草心,推衾送暖舐犊情深,尽孝守本分一首父母恩唱出了子女回报父母的感恩之心,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让我们的孝心和父母时刻相伴。孝不能等,常回家看看吧,要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啊!3.学排比第用“不论是还是”的排比句,说明在孝道的天平上,无论财富的多少都是等值的,都会使父母开心高兴。4.学哲理第段画线句,用鲜明的对比,指出在家敬父母不必远烧香、堂前尽孝胜过千拜佛万磕头的道理。语言直截,富含哲理。5.学用词第段画线句子中“碾过”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母易老、岁月无情。6.学结尾结尾点题“孝不能等” ,并谆谆
25、告诫做子女的须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要常回家看看,言有尽而意无穷。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生之者众 ,食之 寡;为之者疾 ,用之者舒 ,则财恒 足矣!大学第 17 章注释:众:多。疾:勤快。舒:慢,节省。恒:经常。翻译 生产财富的人多,消费财富的人少;生产财富的人勤奋,消费财富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明理知义 生财之道在于勤奋,在于节俭,在于量入为出,细水长流。百里负米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 之食,为亲负 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 ,累茵 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
26、,死事尽思者也。 ” 注 藜藿 (l hu):泛指野菜。负:背。殁:死。万钟: 丰富的粮食。钟,古量器名。累茵:多层垫褥。后因以“累茵之悲”为悲念已故父母的典故。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译文: 参考答案:仲由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参考译文:东周时的仲由,字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佳肴,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想为父母亲去背米,哪里能够再如
27、愿以偿呢?”孔子赞扬说:“仲由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姜威威,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村民。2001 年姜威威和田金龙喜结姻缘。2003 年,儿子田玉宇降生,没想到,厄运降临。小玉宇六个月的时候被医院诊断为脑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后来,丈夫与人合伙经商被骗,再加上孩子的病久治不愈,精神上受到刺激。2005 年,公公突发脑梗塞,瘫痪在床,而婆婆不慎摔断了腰椎骨,长期卧床,一家四口全部都需要姜威威照顾。尽管儿子的病久治不愈,姜威威却没有一天停止过对他进行复健训练。孩子已经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可是无论多忙多累,她也没有疏于对公婆的照料。每天早晨五六点,她就要起床,给公公喂水喂药、端屎
28、端尿、擦洗换衣,老人多年来没有得过一次褥疮。公公咀嚼有困难,她就将营养的饭菜都弄碎了一口口喂给公公。姜威威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多灾多难的家,这一扛,就是 10 年。在淳朴的姜威威心里,家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最深切的爱,就是陪伴,不离不弃。 姜威威荣获全国乡村好青年、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农村好青年等荣誉称号。人生教益 敬老爱幼,不离不弃,弱肩撑起多难之家的天空,姜威威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爱,不要只是在口头上的甜言蜜语,更要表现在危难时的不离不弃。一、语言表达专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根细细的电话线隔山跨海,能_得了父母的期盼和儿女的责任吗?为让
29、更多消费者可以_分辨饮用水水质,国际健康饮用水产业发展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等单位每年联合发布“中国优水地图” 。近日沈阳万家一家三代人_老保姆的故事感人至深,广被传送,他们之间的真情互动,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阵拂面的清风。A.承载 简洁 赡养B.负载 简洁 抚养C.承载 简捷 赡养D.负载 简捷 抚养 解析:选 C 句意是电话线对亲情和责任的承受装载,该用“承载” 。句意是分辨方法简便快捷,该用“简捷” 。句意是后辈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供给老保姆生活所需,该用“赡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明,多愁善感又意趣缠绵,因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B
30、.在荷兰足球历史上,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范”姓球员或教练,如教练范加尔,球员范巴斯滕、范德萨、范尼斯特鲁伊等。C.日前,石狮某漂染厂老板侯某到石狮公安局报案,称漂染厂仓库内 1 万余米成品布不胫而走。D.连绵起伏的香蕉林映衬着 70 多栋整齐划一的别墅,绿树环绕的乡村美景,让人情不自禁地称赞。解析:选 C C 项, “不胫而走”意为没有腿也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此处句意是成品布丢失,该用“不翼而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要想通过取得更高的成就来获得幸福往往难以如愿,因为人们总是和自己身份相当的人进行比较来决定自己是否幸福。B.“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1、,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终未归隐山林,正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C.多年实践中证明:选票上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既简便易行,又可以避免人为造成候选人获选机会不平等的情况。D.专家们认为,在世界经济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经济尽管增长有所放缓,并面临下行压力,但依然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解析:选 D A 项,成分残缺,在“和”后面应该加个“与” 。B 项,主客颠倒,应是“这两句诗”是“苏东坡终未归隐山林”的“写照” 。 C 项,句式杂糅, “按姓氏笔画为序”应为“按姓氏笔画顺序”或“以姓氏笔画为序” 。 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32、的一组是(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 1.5 亿,_。_;_。_;_。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按通常 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 4 000 多万老人至少发生 1 次跌倒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A. B.C. D.解析:选 B 先按照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将、排在一起,再根据句与首句中数字的直接关系,可知应将排在首位,再根据句所述的“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确定
33、“二者”指的是“伸出援手”和“正确施救” 。5.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恩师失望!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参考答案:(1)“垂念”(改为)“常念”或“思念” 。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关心挂念。(2)“高足”(改为)“得意门生”或“优秀学生” 。 高足:敬辞,尊称别人的学生。(3)“斧正”(改为)“指出” 。 斧正:
34、敬辞,请人修改自己的文章。(4)“鼎力”(改为)“大力”或“全力” 。 鼎力:感谢别人帮助之大,敬辞。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网络文学时常因跟风、雷同、抄袭、低级趣味、过度商业化等问题遭到诟病。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网络文学批评范式,_。在追逐网络文学繁荣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同时也需要_,来承担文化传播使命。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等机构已经在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作家队伍培养、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一定探索。网络文学的发展给网络作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_,也令许多网络作家感到头疼。对于通
35、过网盘传播侵权作品、实施侵权盗版等行为,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出台法律法规加以管制和惩处。答: 参考答案:以推动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有担当的网络文学从业者 但随之而来的侵权盗版问题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 题。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
36、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 ”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
37、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 ”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
38、所以,我并不抱怨。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记者:作为一个“民歌大王” ,您是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
39、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 ”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7.在第节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那么“生活的方向”指什么?答: 参考答案:把大西北的民歌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种美。8.王洛宾引用小和尚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说明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地努力中。9.第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其特点是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做比较,目的是试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10.“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蕴含了什么道理?答: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意思是在困境中也能够看到好的一面,借此表达了应“多方面看问题”的道理。11.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有哪些?答: 参考答案:青年时代喜爱音乐艺术并接受了专业训练。西北民歌的强烈吸引与创作冲动。挫折中感受到音乐是心灵的抚慰。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是民族语言的美化。中年时代受到哈萨克谚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