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课件:夏商西周政 治制度.ppt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707675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课件:夏商西周政 治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历史课件:夏商西周政 治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历史课件:夏商西周政 治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历史课件:夏商西周政 治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历史课件:夏商西周政 治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课标,重点,中国早期文明,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商,西 周,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1)材料一、二描述的社会形态有何不同?大道既隐是指什么?,(2)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2)观点: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

2、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1)材料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原始社会;材料三:“天下为家”,是阶级社会。大道既隐是指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相、卿士,中央:,地方:,商王:,(3)夏商时期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4)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段材料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变化,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反映了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王权神秘(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侯、伯的设立,用神权强化王权。,殷商时期占 卜用的龟。,甲骨文卜辞,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甲骨文,商朝主要政治

3、制度和特点,1、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1)含义:,A商王控制着附属国。 B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是有限的,附属国保持原来地的社会结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甚至可以对商王发动战争。,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 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2、特点,(2)商王与附属国(外服)的关系,(1)商王通过内外服制度来支配控制全国,(2)商对全国控制力有限,附属国有较大自主权,例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C、社会历史的倒退 D、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例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起源于 A、汉代 B、夏朝 C、春秋 D、秦朝,C,B,

4、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获得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分封制有何特点? 怎样评价分封制?,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土地和人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对象: 王族(燕、鲁、卫、晋、吴)、占80% 功臣(齐) 先代贵族(杞、宋、许、陈、楚) 义务与权利: 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西周分封,材料: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

5、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特点: 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封内容主要是土地人口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周王为最高统治者,绝对服从周王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西周社会结构 示意图,天子,诸侯,卿 大夫,庶人,奴隶,士,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破坏.,楚王问鼎,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 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 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 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3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候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其中分谓的“周制”是指: 、宗法制 、礼乐制 、郡县制 、分封制例4

6、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D,C,例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候、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摘自礼记王制材料二: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候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请回答:(1)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2)

7、该制度在周初巩固了统治,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统治,导致这种情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王室衰微,诸候不尊天子。分封制崩溃。 造成春秋时期诸候争霸,国家分裂。,生产力的发展。,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定义: 、目的: 、内容: 、特点:,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宗法制度: 核心:原则:,血缘、亲缘,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宗法制

8、,大宗,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作用:,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制: 宗法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 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

9、在一起。,宗法制作用:,(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宗法制度,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是 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至周代逐渐完备。大、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

10、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后世地主阶级长期利用这种制度,以巩固政权、神权、夫权。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结,例6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例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

11、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B,c,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你发现下面两套服饰有何不同?,西周一般贵族服饰,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政治制度,3、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公制礼作乐,“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 (史记卷23礼书),礼,礼 经国家,定社稷, 序民人,利后嗣也。,以宗法制为核心,具有浓厚

12、的部族色彩 ;, 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商(铜鼎和甲骨文),分封制,宗法制,夏400多年、商600多年、周800多年实行王位世袭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禹启,王位世袭制确立,逐渐解体,创始,发展,臻盛,已有一套行政管理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小结,互为表里,王位世袭制,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分封制,西周末期逐渐瓦解,秦朝时消亡。,宗法制,是核心;延续至今,仍有所体现。,搏击高考,1(2009全国文综一)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

13、;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2(2009北京文综高考)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3.(2009高考广东单科)“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4(2009高考山东文综)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

14、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3、礼乐制度,(1)含义,(2)作用,晋侯苏编钟 (西周),gu 西周利簋1976年陕西临潼发现最早的西周青铜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礼是与乐相应的乐舞,配合礼的进行。,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受封者则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宗法制

15、是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形成家天下局面。,2、宗法制把族权与政权,血缘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3、西周分封制度打破部落血缘界限,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4、礼乐制度建立起各级贵族的政治与生活准则,贵贱有序,上

16、下和同。,5、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结合,成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课堂练习,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不是 ( ) 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B阶级对立的产物 C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D历史的进步,C,2西周的封国与商代的方国本质的差别是( ) A宗法制 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C共主制 D内服与外服制度,A,3下列关于周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B任何人都不能修改 C确立于公元前11世纪 D是由周王制定的,D,B,4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

17、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5周的建立者是 ( ) A周公 B文王 C武王 D汤,C,6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礼乐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C,5.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解析】A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6(2009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

18、继位,【解析】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解析】:D此题考查历史常识“鼎”。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故D项正确。,7(2009高考江苏单科)“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解析】A “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解析】C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从题干中的“封黄帝之后于蓟”可以判断是分封制。,【解析】A“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解析】C林黛玉是“外人“,贾宝玉是“自己人”,贾母强调宝玉和黛玉的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