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昌市:选准工作抓手促进专利产出 张明心 2016 年, 许昌市知识产权局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主线, 以河南省局签订的目标任务为抓手, 本着内抓管理, 外树形象的服务理念, 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 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在全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许昌市专利申请量达到 11 947 件, 位居全省第 2, 同比增长 48%, 超额完成省局目标任务 3 283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3 625 件, 同比增长 88.3%, 超额完成省局目标任务 125 件。专利授权量达到 4 407 件, 位居全省第 3, 同比增长 24.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265 件
2、, 同比增长 55.9%。PCT 专利申请量 15 件, 同比增长 400%。领导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坚持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推动建设“三力”许昌和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并从组织建设、政策措施、机制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有力地推动了知识产权工作的顺利开展。许昌市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2010 年, 为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创新型许昌, 许昌市根据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 结合许昌市实际, 制定了许昌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提出了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并明确了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3、为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许昌市知识产权战略工作领导小组, 由主管副市长担任组长, 成员由 19 个部门组成, 办公室设在市知识产权局, 统筹协调全市的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作, 初步形成了大联合、大协作的知识产权工作格局。许昌市知识产权局机构人员得到加强。2014 年以前, 许昌市知识产权局规格为正科, 人员编制为 7 名, 虽然多次协调沟通, 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2014 年 9 月, 许昌市知识产权局由正科级规格提升为副处级规格, 编制人员由 7 名增加至 12 名, 并且设置了 3 个科室 (办公室、综合管理科和执法科) 。随着机构规格的提
4、升和人员编制的增加, 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促进了许昌市知识产权工作的顺利开展。许昌市委中心组进行知识产权理论学习。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知识产权意识, 助推许昌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6 年 2 月 17 日, 许昌市委中心组举行理论学习 (扩大) 报告会, 审协河南中心主任刘志会应邀作知识产权专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五岳主持报告会。市委中心组成员、各县 (市、区) 及市直各部门中心组成员、各乡镇 (办) 党政正职等, 共计 1 000 余人参加报告会。此次报告会的顺利召开, 提高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许昌市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许昌市委
5、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为了提高专利的数量和质量, 从 2011 年起, 每年都将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纳入许昌市县 (市、区)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工作办法当中, 并且提高了发明专利和 PCT 专利所占的权重, 增加了发明专利和 PCT 专利的分值, 有效地调动了各县 (市、区) 和企业申报专利的积极性, 提高了专利申请质量。采取有力的知识产权工作措施许昌市对知识产权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分解。2016 年初, 许昌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指标认真进行了梳理, 结合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签订的目标任务, 依据各县 (市、区)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区分类别, 将全年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 (市
6、、区) 。同时, 在召开的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 集中动员, 明确全年的工作目标, 并与各县 (市、区) 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许昌市增加了专利资助投入。为调动专利申请的积极性, 2006 年市政府出台了许昌市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 对全市申请、授权专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助, 并经过了 2009 年和 2016 年两次修改, 市财政的投入力度也逐年增加, 2013 年投入 50.266 万元, 2014 年投入 60.55 万元, 2015 年投入 106.19 万元, 2016 年投入 280 余万元。随着专利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 许昌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提高, 专利申请量 2013 年
7、3 549 件, 2014 年 5 767 件, 2015 年 8 097 件, 2016 年 11 947 件。专利授权量 2013 年 1 934 件, 2014 年 2 018 件, 2015 年 3 529 件, 2016 年 4 407 件。许昌市知识产权政策规章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的发明创造热情, 提高了许昌市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许昌市大力扶持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发展。以前许昌市根本就没有知识产权中介机构, 一直是制约该市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瓶颈。为了促进该市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发展, 2016 年, 许昌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完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
8、实施意见, 其中明确指出:对在该市注册、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从事专利代理服务活动的机构, 一次性给予 10 万元的经费支持, 对其中代理许昌市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超过 50 件的, 每件当年给予 1 000 元奖励。通过政策的引导和许昌市的努力, 2016 年该市新成立了 2 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 组织人员深入企业面对面进行指导, 帮助企业挖掘、整理、申报专利, 有效地提高了专利的数量和质量。许昌市加大了知识产权宣传报道力度。一是每年都利用“3.15 消费者权益日”、“4.26 世界知识产权日”、“12.4 法制宣传日”、“科技下乡”、“专利周”和“科技活动周”等节点对知识产权进行大力宣传。二是利
9、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宣传报道。三是开展了知识产权“五进” (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 宣传活动, 向公众发放学习资料, 并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四是投入 3 万多元为各级领导干部和重点企业征订了中国知识产权报。通过全方位的宣传, 公众的创新意识和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开展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市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 协调各方力量, 全面推动该市知识产权培训和人才培养。结合该市的实际情况, 许昌市每年都举办多期知识产权培训班, 分别对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工业设计人员、专利业务骨干、企业高层领导进行培训。2015
10、 年, 许昌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签订了知识产权服务合作协议, 这对于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在专利审查、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推动创新型许昌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016 年,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社会服务工作站正式成立;同时, 还分别在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和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审查员流动工作站。工作站为许昌市专利申请人与审查员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平台, 加强了审查与申请双方对专利申请、技术方案和审查标准的理解, 促进专利申请更好地获权。未来知识产权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以世界知识产权日、专利
11、周为重点抓好集中宣传活动, 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依托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 做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引导、鼓励和支持县 (市、区) 组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 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培养一批不仅熟练掌握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 还熟悉国际知识产权实务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工作站的作用。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社会服务工作站这个平台, 围绕该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知识产权发展需要, 做好基础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及专利数据库、审查员流动工作站、专利巡回审查、专利微导航等工作, 提高该市专利申请授权质量。分解知识产权工作任务, 建立工作台账。以新修订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指标为标准, 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指标, 结合 2017 年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签订的目标任务, 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各县 (市、区) , 建立工作台账, 明确完成时限, 力争在年底之前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考核验收, 确保圆满完成河南省局下达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