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团搭台 德育唱戏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途径探究 王克伟 江苏省车辐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 学生社团建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它对校风、学风、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产生积极影响。本文论述了开展社团活动的必要性, 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最后尝试对社团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关键词: 社团; 德育; 实践探究; 近年来, 中职学校社团建设如雨后春笋, 成为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 只要各校承办大型德育主题的会议, 必有社团的精彩展示环节。德育工作者已经形成共识:抓好社团工作就是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必对学生常规管理起到促进作用。一、中职学校实施社团建设的意义1. 有利于中职生成长成才目前,
2、 部分职业学校还存在尴尬的境遇, 学生和家长对职业学校认可度不高,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 有的学生行为习惯欠佳。个别学生表现为学习兴趣和文化课学习积极性不高, 德育渗透效果微弱。数学、外语不喜欢, 却没有阻挡住这些学生对社团的热爱, 他们生活在信息化的背景下, 备受传媒文化、屏幕文化影响, 对新鲜实物兴趣浓厚。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后, 面对丰富多彩的社团, 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 摆脱了应试教育的阴影, 原来缺乏自信、性格孤僻的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得到重生。社团活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 鼓励学生认真钻研专业技能, 更体现通过活动载体塑造学生个性, 陶冶学生情操, 社团
3、成为职校生自我实现和成长成才的孵化器, 成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力抓手。2. 有利于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学生社团是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下, 由某种共同兴趣的学生自发成立的自律性学习组织。多种多样的社团如棋社、摄影社、舞蹈社等在校园里百花齐放, 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中, 元旦文艺汇演、新生迎新晚会、军训广播操规范检查, 都有社团的身影, 在舞台上他们自信, 他们用舞姿, 用歌声, 用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社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氛围, 社团让校园充满生机、活力和魅力, 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 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
4、主义观念社团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适合中职学生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可塑性强的特点, 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社团的学生来源于各个专业、各个年级, 大家因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特长走到一起。他们共同研究与实践, 共同享受成功的乐趣, 共同感受失败的痛楚。有时为了一次演出, 废寝忘食地演练磨合, 他们在社团中学会了交往, 学会了合作, 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平时看起来调皮的学生, 为了集体荣誉, 一遍一遍地练习某个动作、某个音调, 社团的成立有利于学生培养向心力、凝聚力, 从而促进集体观念的培养。4. 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社团是以培养学生某种兴趣、技能为目的, 学生在校两年半的时间参加一个或者几
5、个社团后, 会在这个社团学习、提高某方面技能。以专业为发展的社团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竞技技能为兴趣的社团能拓展他们的身心素质。企业在招聘时, 除了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品德, 还关注学生有无特长爱好, 此时, 拥有某项技能的学生就会受到企业的青睐。另外, 学生在校期间游走于社团之间, 在各种场合表演, 帮助学生学会交往能力, 提高实践能力, 部分学生在走向社会后, 勇敢创业, 大显身手。笔者曾经带过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在校期间该生参加篮球社团、音乐社团, 他怀揣对军营的热爱进入部队, 由于他擅长篮球和唱歌, 经常代表连队表演, 受到战友和领导的赏识, 现在已经转为三期士官。二、社团的
6、现状及存在的困惑职业学校社团建设是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上级教育文件也早就提出, 但是对于部分职业学校仍然存在浅尝辄止的窘境。社团的组织开展存在学校建一下, 教师指导一下, 学生参与一下, 活动热闹一下, 社团发展难以实质性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学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缺少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尽管省内苏南一些中职校社团活动组织得如火如荼, 但是对于苏北地区的部分中职学校而言, 认识和重视程度仍然没有像重视技能训练那样高, 学校主要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是职业教育德育的重要载体。有的学校社团地点不固定;有的社团本身的设施需求不配套, 例如舞蹈缺乏一体机, 不
7、能正常开展社团活动;有些学校对于社团的运转没有经费保障, 对教师的社团兼职缺少制度上的津贴补助。2. 社团管理缺乏机制, 运行不通畅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者要热爱学生工作, 精通社团业务, 富有管理社团的经验, 但一些学校社团的归口管理不明确, 成了学校的烫手山芋。有的是团委负责, 有的是政教处, 还有的下放到某个专业部 (办) , 管理分散;还有的学校社团的管理制度也缺乏针对性, 例如:学期初, 对社团管理部门缺乏指导;学期中, 缺少过程监督;学期末, 缺少总结评比。一些学生社团由于得不到正确指导, 慢慢地就偏离成立社团的初衷, 还有的社团指导教师更换随意性大, 学生进出社团自由, 社团的组织
8、涣散, 最后由于缺乏制度支撑而名存实亡。3. 社团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社团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因为经常参加省德育部门组织的德育主题活动, 承办学校的社团展示精彩纷呈, 但在会上或者在会后了解, 发现优秀的社团必然有一位精通社团技能的优秀教师。“名师出高徒”“师傅不明弟子弱”, 社团指导教师对于社团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 对于大部分职业学校, 专业技能的社团师资无须担心, 但是对于竞技、音乐、舞蹈等素质提升的社团, 优秀的指导教师就成了稀缺“资源”。再者, 职业学校教师的进编是政府把关的, 对于学校的运转, 政府首先考虑的师资入编还是要在专业师资上, 所以体育、音乐、舞蹈等优秀教师对于县区中
9、职学校就成了一种奢望。社团的组织开展, 只能是由略懂皮毛的其他教师兼职, 这样就缺乏精准的指导、提升, 学生社团重在形式和热闹, 上不了大的台面。三、对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学生社团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它作为学生的自发组织, 其强大的生命力不容忽视, 笔者坚信, 针对现状, 只要学校重视、形成机制、加强指导, 学生社团注定会作为校园文化中一支活跃的力量得到各职业学校的重视和发展。1. 加强观念传输, 确立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职业学校领导者要自己认识到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身成长成才、促
10、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同时, 要利用各种会议宣传这种思想, 要告诉全体教师学生社团活动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之中要占有重要地位, 让德育工作者审视学生社团的意义、地位和作用。主要领导要不断完善社团机制, 给予政策支持, 经费保障, 要站在为了学生发展上, 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上, 而不是走走过场, 凑凑热闹, 而是要以实际行动去鼓励、扶持学生社团的发展, 促进学生社团的成长。2. 形成机制, 为社团提供坚强堡垒要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 还应当正确看待学生社团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要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措施, 形成制
11、度, 制度文件要具体细化, 小到某个环节的落实。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按照章程自主活动, 根据章程丰富活动内容, 拓展活动形式, 积极打造精品活动, 并通过适当形式将学生社团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活动计划中。学校要尽可能地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支持, 要多派社团教师参加省内活动, 拓展社团教师的眼界。选聘优秀指导教师, 教师的待遇可以参考班主任津贴发放, 当然指导教师要善于学习和思考, 在工作中坚持不断积累和充实自己, 要善于了解情况,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兴趣要求, 指导工作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尽可能地把社团推出去, 主动承办一些大型活动, 可以利用学校一切开放日, 向家长、社会展示学校、展示社
12、团。学校要为职校学生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保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 外聘内挖,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社团师资不够, 可以到社团培训学校聘请部分优秀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社团活动, 借助他们的优势给予学生技能的补充;可以在师资招聘时, 通过上级部门积极向领导汇报申请, 争取主要领导对于职业学校社团师资的支持, 引进社团专业师资。校内师资不够, 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优势, 寻找专业针对性强网站、平台, 或者远程教育, 学习借鉴优秀社团的工作开展方式, 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下载 APP, 随时随地学习某种技能。职业学校社团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出发点, 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 还需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提高, 以此作为探讨学生管理的一种新途径。参考文献1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搭台学生“唱戏”独具创新办学育人EB/OL.人民网-陕西频道, 2012-6-20. 2陈海滨.社团搭台, 互动育人职业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及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 2008 (35) . 3王多明.当下大学生社团特点问题及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 200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