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希,生命从嫁给里根开始她从好莱坞起家,白宫时代全力“护驾” ,晚年悉心照顾病中丈夫 . 3 月 6 日上午,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米维利的里根总统图书馆门前,出现了一群挥舞着美国国旗的人。门卫正为星期日还有那么多访客而疑惑时,接到了馆长的电话。馆长说:“南希走了。” 当天清晨,南希里根,美国第四十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妻子,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 94 岁。当天,从奥巴马夫妇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都对南希逝世表示哀悼,连口无遮拦的特朗普,也在“推特”上赞扬南希不平凡的一生。 找到“ 罩得住” 的贵人 这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活跃大半个世纪的女性,是带着伤疤降临人世的。 1921 年 7 月 6 日
2、,南希出生在纽约。她的父亲是个卖二手车的,妻子临产也未曾去医院探望。负责接生的医生急着去打高尔夫球,用产钳使劲把婴儿往外拉,南希右脸颊上因此留下了伤疤。一家 3 口起初挤在皇后区一所小木屋中。南希两岁时,父亲抛下妻女离家出走。无奈之下,在百老汇跑龙套的母亲把南希送到马里兰州亲戚家,自己在全国各地跑场子,只有到纽约演出时才能见到女儿。直到1929 年,母亲嫁给了一位富有的神经科医生,全家搬到芝加哥,长达 8 年的贫困生活才告结束。 南希的人生轨迹改变了。她上当地的贵族学校,后毕业于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戏剧专业。金发、苗条,再配上一双淡褐色的大眼,颇具明星气质的南希先在百老汇热身,随后独自来到好
3、莱坞。1949 年,她签约米高梅公司,此后 7年共出演 11 部电影。但她的性格过于腼腆,一心渴望拥有美满家庭,只愿意演“邻家清纯女孩” 角色,演艺生涯不温不火。 当时,南希因为与一位影视界进步人士同名同姓,错遭麦卡锡主义的反共“白色恐怖”迫害。就在她焦头烂额时,导演兼制片人勒罗伊伸出援手,说要引荐一位能“罩得住 ”她的贵人美国演员公会的主席里根。 1949 年 11 月 15 日,28 岁的南希约 38 岁的里根在好莱坞一家餐厅见面。这是他们之后 52 年婚姻中无数次共进晚餐的开始。她外表花枝招展,内心忐忑不已。不一会儿,她看到里根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来。原来,里根不久前在一场慈善棒球赛中摔
4、断了腿。听完“冤情”,里根表示愿意为她“ 出头”。那一刻,南希流下了眼泪。 南希晚年回忆:“直到嫁给里根,我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但当时里根并未对她一见钟情。他还没走出离婚阴影。同时,媒体疯传他跟16 位好莱坞女演员玩暧昧。但南希显然比那些“好莱坞小妞” 更知道如何打动里根。1950 年,她跻身演员公会理事会,成了里根的得力助手。每周一晚上开完会,两人都共进晚餐,感情进入快车道。里根说:“不论我珍视和享受的是什么,如果没有你,都将毫无意义。”1952 年,两人举办了一个小型婚礼。 两年后,里根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主持人,借助电视平台结识不少政坛精英。1957 年,里根夫妇合作拍摄了电影海
5、军悍妇,这是两人合作的唯一一部电影。里根演潜水艇指挥官,南希演护士。此后,里根息影从政,南希忙着照料她为里根生的两个孩子,以及里根与前妻的两个孩子。 演艺生涯对里根夫妇后来的政治事业影响很大。里根的知名度和口才来自演员训练。他也常用在好莱坞的轶事自嘲,以取悦公众。当上总统后,里根夫妇依旧很乐意让电视台播放他们演出的各种电影。有些作品质量不高,甚至很搞笑,但民众就是喜欢看总统先生和第一夫人的表演。这提高了里根夫妇的人气和亲和力。 纸牌屋女主角的原型 1964 年,里根向全国发表了著名的“选择时刻 ”演讲,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戈德华特站台。那次演讲让里根在党内名声大噪。不久,共和党推选里根参选加州州
6、长。 里根夫妇的老朋友笛福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南希,就不会有作为州长和总统的里根。其实,南希最初并不希望里根从政,但她还是全身心地支持丈夫。里根竞选州长时,南希和他形影不离。她不懂政治,起初很少发言,但她善于学习,很快就能和丈夫的竞选策划人商讨竞选策略。最终,里根在 1967 年成功当选加州州长。 作为加州“第一夫人 ”,南希需要与其他高官的太太们交流。但加州政界对来自娱乐圈的里根夫妇并不友好,各种非议不绝于耳。南希不愿与说丈夫坏话的人打交道。一些媒体为此大做文章,讥讽她是“没安全感的花瓶”。为改善形象,南希开始走出州长府。她亲自迎接越战中的美军战俘回国,探望年迈的老人,照顾智力低下的儿童。 1
7、980 年,70 岁的里根代表共和党参加总统大选。这时,南希俨然已是竞选团队的主心骨。她判断,来自华盛顿的一名律师是竞选团队的“破坏因素 ”,将其赶走;又把后来当上中央情报局局长的凯西拉进团队当顾问;在里根与时任总统卡特交锋失利时,她劝丈夫把曾“叛逃”到敌对阵营的竞选策划人斯本塞挖回来。最终,里根以 489票对 49 票击败卡特。这时的南希,外表温柔时尚,内心冷酷忠贞。有媒体说她是纸牌屋女主角克莱尔的真正原型。 走进白宫的第一天,南希就决定要留下自己的痕迹。通过私人捐赠,她募集到 82.2 万美元,对白宫进行装修。她订购一套莱诺克斯瓷器,花了21 万美元,换了总统办公室一条地毯,用了 5 万美
8、元。她的衣橱里塞满了全球顶级设计师赠送的最新款服装、鞋子和手包,还经常举办奢华宴会。为她进行室内装修的设计师格拉布德曾感慨说:“南希是要把比弗利山庄搬到白宫啊!”当时,有媒体讽刺她为“ 南希女王”。这让她有点苦恼。但是她并不后悔,因为在她眼里,白宫“就得这么光鲜”。 “我的议程就是帮助他” 在白宫,南希是个一丝不苟的“大总管”。她穿衣打扮很讲究,希望身边工作人员也着装整齐。有一天,她看到里根的御用写手佩吉穿着便装在白宫行走,特意走到她身边瞪了她一眼,吓得佩吉从此天天穿正装。久而久之,白宫工作人员给南希起了个外号,叫“古驰腕管家” 意思是“喜欢古驰的铁腕管家”。 对丈夫里根,南希管得更细致。她直
9、言不讳:“我是唯一一个了解他最深的人,也是白宫唯一一个完全没有工作议程的人。我的议程就是帮助他。”里根曾经是个大烟枪,南希劝他戒烟,建议他烟瘾上来时吃点糖豆。“里根的糖豆” 后来风行一时。为了让里根在白宫住得更舒适,南希把房间里摆满鲜花和亲戚朋友的照片,还让厨师把食物放在快餐托盘上,夫妇俩一起追忆当年在剧组吃快餐的时光。1983 年,里根夫妇接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访。女王夫妇在“大不列颠 ”号皇家游艇上为里根夫妇举行了结婚纪念宴会,还送给他们一个雕刻银盒。南希非常喜欢这个礼物,后来离开白宫时还特意向美国政府买下。 南希最担心的是里根的安全。1981 年 3 月 30 日,上任不到 70 天
10、的里根遭遇刺杀,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左胸,钻到离心脏只有 25 毫米的地方。南希飞速赶到医院,命悬一线的里根还不忘跟她开玩笑:“亲爱的,我忘躲了。” 这句话让勉强保持临危不乱风度的南希无比内疚。她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如果我的罗纳德出了什么意外,我也不活了。” 还好,在南希的精心照顾下,里根很快康复。此后,南希每天过得跟特勤局特工一样紧张。里根外出活动时,她要求审核每一个安全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她甚至还请占星师算卦,并要求秘书根据算卦的结果安排总统日程。 南希也是丈夫的政治帮手。1985 年,她向里根进言,软化对苏联的强硬语气,积极与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沟通。在1986 年的美苏核裁军谈判中,里
11、根的助理将与戈尔巴乔夫首次会面的详细日程报给里根,他却把日程还给助理,说要等南希通过后才看。经过几轮交涉,美苏在 1987 年签署条约,销毁所有中程核导弹。这是二战后美苏达成的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的条约,也是里根政府最大外交政绩之一。里根的一位顾问说,南希有着平和、温暖的魅力,使得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会谈更有成效。 南希对里根最大的帮助,莫过于帮他化解政治生涯的最大危机伊朗门事件。1986 年,黎巴嫩媒体揭露了里根政府绕过国会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成为美国自“水门事件 ”以来最大的政治丑闻。南希建议里根开除让形势失控的白宫幕僚长唐纳德里甘,并力劝固执的里根做出公开道歉,从而拯救了他总统任期最后
12、一年的支持率。历史学家布尔克利说,里根脾气很好,而南希比较强硬,对认为不符合丈夫政治利益的人会毫不犹豫地赶走。她在白宫的作用不应该被低估。 里根执政期间,美中外交互动良好,被一些专家称为“蜜月期” 。而南希在其中也发挥了作用。据英国媒体披露,里根在南希劝说下,炒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威廉克拉克的鱿鱼,原因之一就是克拉克坚持与“共产党国家 ”对抗的立场,而南希希望丈夫能够改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1984 年 4 月,里根访华,这是美中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访华前,南希号召美国学生为中国大熊猫保护捐钱,开启自己独特的“熊猫外交 ”。抵达中国后,南希又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捐赠 1.3 万美元和两辆
13、吉普车。当年 4 月 28 日,邓小平会见了里根夫妇。邓小平对南希说:“你为了我们的大熊猫,做了不少事情。谢谢你!”南希答道: “我很高兴这样做,我得到了美国儿童的帮助。”当时,中方送给南希一件带有龙凤图案的旗袍。她听说中国古代只有皇后才能穿有 9 条龙或者 9 只凤的衣服时,还兴致勃勃数起了自己旗袍上的龙凤。 发起“坚决说不”运动 从州长夫人的时代开始,南希就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毒品泛滥街头并蔓延到校园。南希发起了“坚决说不” 运动,力图减少青少年毒品滥用。这个口号来自她的亲身经历。曾有一个加州小女孩向她提问:“里根夫人,如果有人递给你毒品,应该怎么办?”南希回答:“坚
14、决说不。 ”她说:“毒品把孩子的梦想变成噩梦,美国人民必须站出来,找回丢失的梦想。”她慰问戒毒所里的青少年,通过媒体向社会解释毒品的危害。1985 年,南希邀请多国第一夫人到白宫做客,向她们介绍青少年滥用毒品的危害。 1986 年,里根签署了全国反毒品改革法,这是美国最严厉、影响最深远的反毒品法案。两年后,南希在联合国发表演讲,探讨国际毒品走私问题,成为美国首位在联大演讲的第一夫人。这一年,全球建立了超过 1.2 万个“坚决说不 ”反毒团体,高中生吸毒率降低了 1/3。她还建立了南希里根基金会,普及反毒品、反酗酒知识。 南希搞公益有个优势:明星朋友多。1984 年,里根夫妇在白宫为朋友迈克尔杰
15、克逊颁发特殊贡献奖,感谢杰克逊将Beat It一曲用作全国反酗酒驾车运动的广告曲,称赞他是远离酗酒、毒品的楷模。 南希还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健康知识。1987 年,她因乳腺癌而切除乳房。她提醒女性要注意防癌。全美女性出现了排队做筛查的热潮。1994 年,里根宣布自己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南希一方面全身心地照顾丈夫,另一方面将丈夫病情向社会公开,希望引起社会对这种疾病防治的重视。 一生中最沉重的时光 里根患病的 10 年,是南希一生中最沉重的时光。他发病时,经常胡言乱语,生活不能自理,年过七旬的南希始终悉心照顾,甚至连续几天不睡觉。他清醒时,常常陷入自责,并说:“我真希望南希能从这种痛苦的生活中解脱。
16、” 为了里根,南希不惜“背叛” 一些“原则”。干细胞研究可能有助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然而,共和党保守派出于宗教理念,反对人类对“上帝的产物” 进行“篡改”。在里根 90 岁生日时,南希给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写信,恳求他鼓励对干细胞医疗的研究,但小布什政府只同意保留已启动的研究项目,不肯加大规模。南希为此大发雷霆,骂政府“浪费时间、见死不救 ”。 南希着急也有理由。里根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有时,她一天要多次向丈夫介绍自己是谁。“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着心爱的人把自己一点点地忘掉。” 南希在日记里写道。在里根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唯一认得的人是南希。“他能叫出我的名字,这就是最美的情诗。” 2004 年
17、6 月 5 日,里根逝世,享年 93 岁。国葬结束后,殡仪队回到加州里根总统图书馆。那天下午,夕阳斜照,83 岁的南希穿着黑裙,庄重地接过礼兵送上的美国国旗,缓缓把它盖在里根的棺盖上,顺势跪下去,最后一次吻别这位携手半个世纪的男人。7 天的葬礼,南希只有在这时哭出了声,直到儿女们、警卫把她扶下台阶。 奥巴马说,南希在里根去世后的 10 多年里,“一直为深陷阿尔茨海默症的家庭奔走,鼓励他们与病魔抗争,燃起生活的信心。”如今,用她继子迈克尔的话说,她“终于能和自己心爱的男人又一次团聚了” 。根据遗嘱,南希将会被安葬在里根旁边。她要求,葬礼上不要用鲜花,把钱省下来捐给图书馆和医疗研究。 在南希还是第一夫人时,著名调查机构盖洛普每年都对美国人进行“全球你最钦佩的女人” 调查,南希年年位列前十,有 3 次登上榜首。她去世后,纽约时报评价说,南希不仅将丈夫置于生活重心,同时以自己的时尚和影响力成为一位气度不凡的政治人物。奥巴马说,南希用她的优雅与魅力,“重新定义了那个时代第一夫人的角色”。